施工現場粉塵管理措施
為完善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落實文明施工管理的有關制度,根據《廈門市城市建設管理監察條例》、《廈門市建筑條例》以及建設管理局廈建工【2003】52號文,特制定本管理措施。
一、組織措施
加強組織領導是做好防塵工作的關鍵。施工現場要有專人分管防塵事宜;建立和健全防塵機構,制定防塵工作計劃和必要的規章制度,切實貫徹綜合防塵措施;建立粉塵監測制度,做到定時定點測塵,評價勞動條件改善情況和技術措施的效果。做好防塵的宣傳工作,從領導到廣大職工,讓大家都能了解粉塵的危害,根據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做好防塵工作。
二、技術措施
技術措施是防止粉塵危害的中心措施,主要在于治理不符合防塵要求的產塵作業和操作,目的是消滅或減少生產性粉塵的產生、逸散,以及盡可能降低施工作業環境粉塵濃度。
1、工地門口應配齊“六牌二圖”(①施工概況牌;②管理人員名單及監督電話牌;文明施工牌;④消防保衛牌;⑤安全生產牌;⑥安全標志圖牌;⑦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8環境保護管理制度牌)。
2、工地主出入口設置高壓沖洗設備和三級沉淀池,并由專人管理。
3、工地主干道澆筑10~20cm厚的混凝土進行硬化路面。
4、工地的施工土方車輛離開工地時應及時沖洗,運載土方的車輛應檢查車輛是否有覆蓋。
5、土方開挖現場采用濕法作業:對揚塵如土方工程施工采取現場撒水。堆放的土方采取安全網覆蓋,并定期進行撒水,并及時記錄。
6、地下室等通風不良的場所施工采用通風方式,有效控制降低施工中產生的粉塵濃度。
7、加強個人防護,粉塵作業的操作者在作業時,一定要帶好防塵帽和防塵口罩。作業人員進行就業前體檢和就業后體檢。
8、保護和美化環境,在工地出入口、施工主干道兩側及生活區栽花種樹植草或局部草坪綠化,創建一個美好舒適衛生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9、項目部派設專人對生活區、出入口、主干道、施工現場定時進行打掃、灑水。
廈門中聯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禹洲大學城項目部
2010-6-10
篇2:工程施工現場防粉塵防噪音防擾民管理措施
工程施工現場防粉塵、防噪音、防擾民管理措施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和市建委的關于加強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規定,全面提高施工現場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揚塵、廢水、廢物和噪聲的排放,真正做到施工不擾民,我們一定遵守上級機關的一切規章制度,不超時作業,為使我們工程順利施工,盡快竣工,我們在防塵,擾民上制定以下管理措施:
1.現場路面全面硬化處理,不露黃土、并在大門口處設置清洗輪胎水管和下水道,出場運料汽車必須清洗干凈方可出場,設專人負責現場路面無浮沉和灑水壓塵、降塵。
2.施工現場要認真執行上級要求,現場圍墻、大門、宣傳牌、門口標志要規范化、標準化,結構施工期間要到密目網全封閉。
3.施工現場內的細顆粒和易飛材料全部入庫或苫蓋、最大限度降低揚塵。
4.現場攪拌機嚴格執行全封閉和安裝除塵設備,同時完善排水沉淀后,廢水重復利用,現場清洗車輪、灑水壓塵一律使用經沉淀后的中水,節約水資源。
5.施工現場內設置封閉式垃圾站,施工垃圾分開并及時清運,結構階段高層的施工垃圾集中裝袋,用容器吊運送到垃圾站
6.強噪聲機械設備進行全封閉,人為活動噪聲要控制到最低點作業時,材料要輕拿輕放,避免產生噪音擾民,有強噪音的電機具作業時間控制在:
早上∶7:00~11:30;下午:14:00~19:00
7.現場內要整潔衛生,料具和配件碼放整齊,建筑物內,外零散碎料和施工垃圾,渣土清理及時,現場大門外實行三包跟蹤清掃,澆筑完混凝土及時清洗路面,每天根據天氣情況間隔二個小時用水噴灑路面降塵。
以上是項目部的環保工作具體措施,我們決心把環保工作落實到位,提高全體人員的環保意識的文明修養,形成"保護環境光榮,污染環境可恥"輿論氛圍,為實現空氣清新,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首都貢獻我們的力量。
篇3:建筑四公司防粉塵防噪音措施
建筑十公司防粉塵、防噪音措施
1、嚴格控制人為噪聲,進入施工現場不得高聲喊叫,無故甩打模板、亂吹哨,最大限度地減少噪聲擾民。
2、嚴格作業控制作業時間,一般晚間10點到次日早間停止強噪聲作業。確系特殊情況必須晝夜施工時,盡量采取降低噪音措施,并會同建設單位做好周圍群眾工作,報環保局備案后方可施工。
3、產生強噪聲機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作業,放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制作產生的噪聲。
4、施工現場的強噪聲機械(如:攪拌機、電鋸、砂輪機等)要進入封閉的機械棚,以減輕噪聲的擴散。
5、進出場運輸松散材料,車輛要進行覆蓋。
6、現場道路、材料堆場要經常灑水濕潤,防止粉塵擴散。
7、操作現場施工垃圾及時清理裝袋后外運。
8、現場嚴禁焚燒有毒、有害以及其它物質,如確需動火,需辦理動火證,并采取有效防煙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