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因素識別防控措施

安全因素識別防控措施

2024-07-12 閱讀 2673

一、外圍:

外圍保潔人員作業時必須佩帶安全帽,留意高空墜物。

外圍保潔人員作業時,需注意避讓過往電瓶車、機動車等車輛,防止意外事故放生。

外圍人員遇到冰凍、下雪天氣,需做好防滑措施(鋪設防滑墊、防止黃牌),及時開辟“安全通道”以供客戶及內部人員通行,如有必要需對整個外圍進行集中冰雪清掃。

外圍人員遇到暴雨天氣,在容易積水處放置警示牌并加強清掃頻率,防止客戶及內部工作人員發生意外。

外圍人員沖洗柏油馬路時,必須注意電線、水管的放置位置并放置“工作進行中”警示牌,防止客戶及內部工作人員絆倒。

外圍人員進行高位作業時,必須由2人或2人以上配合作業,嚴禁單人進行,所用工具如架梯必須保持一定的斜度(60度),嚴禁單腳踏在凳子或梯子作業。

外圍人員使用伸縮桿作業時,必須固定好作業工具,防止作業時工具脫落砸傷人。

二、室內:

室內保潔人員作業時,必須留意室內擺放的各類易碎、易跌落物品,防止作業時不小心損壞該類物品。

室內保潔人員在清潔景觀露臺時,嚴禁超高及超出露臺范圍作業(57樓),防止墜樓。注意高空墜物(2樓、3樓)。

室內保潔人員擦拭開關、燈具、電器時,嚴禁使用濕抹布,防止觸電和短路。

室內保潔人員在使用長桿工具作業時,必須固定好作業工具,并防止工具擦碰到其他物品。

室內保潔人員必須注意各門窗的開啟,防止雨水天氣室內進水。

室內工作人員作業時,必須注意室內各種消防設施、設備,防止因用力過大等原因破壞或觸發警報裝置。

室內保潔人員作業時,必須注意保持地毯的平整度,防止客戶參觀時絆倒。

室內保潔人員進行地面有水作業時,必須提前放置“小心地滑”警示牌,防止客戶及內部工作人員滑倒。

室內保潔人員使用云石鏟刀、鋼絲球等工具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防止人員和保潔對象被劃傷。

室內保潔人員進行大理石地面清洗時,必須注意用水量,嚴禁在地插周邊用水,防止因地插進水導致的短路等安全事故。

室內保潔人員對沙盤清潔時,必須注意清潔工具的選配及清潔的方式,防止損壞沙盤。

室內保潔人員作業時,必須留意周邊行走人員,防止誤傷。

室內保潔人員進行高位作業時,必須由2人或2人以上配合作業,嚴禁單人進行,所用工具如架梯必須保持一定的斜度(60度),嚴禁單腳踏在凳子或梯子作業。

三、設備、工具、藥水:

保潔人員使用各類設備作業時,必須盡量規避甲方工作時間,避免噪音妨礙他人正常工作。

保潔人員使用各類設備作業時,先檢查電線是否破損,如有破損、及破皮及時通知工程人員檢修維護,待修好檢測完成后,注明那個可使用,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保潔人員使用各類設備作業時,嚴禁插頭私接亂接,不得用濕手接觸電源插座,以免觸電,使用接線板或延長線時,必須將接線板或延長線放好并放置“工作進行中”警示牌,防止他人絆倒。

保潔人員在使用各類設備時,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防止因操作不當造成的安全事故。

清潔劑實行分裝使用,統一標注,防止他人誤食或使用不當導致清潔物損傷。作業完畢后,必須立即帶離工作場所并放置于指定存放處。

藥水嚴禁混合使用,防止發生化學反應造成安全事故。

保潔人員在使用藥水時,必須做好防護措施,并嚴格按照稀釋比例配比藥水,嚴禁超標使用,防止因超標使用導致清潔物品灼傷。

篇2:景區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標準

景區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標準

1范圍

本標規定了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景區可控制和可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更新。

2內容

2.1環境因素的識別與判定的頻次及時間

2.1.1以景區的全體部門為對象,每年一次,一般在一月份。

2.1.2在相關法律、法規變更或追加、新增服務項目或原有服務項目的重大調整、相關環境管理要求重大變化等情況下,可適時進行環境影響判定。

2.1.3在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之初,應進行初始環境評審。

2.2建立一系列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并對環境進行初始確定。

2.3環境因素的識別

2.3.1環境因素的類型

a)景區自身的活動或服務中能夠對其進行控制的環境因素。

b)針對相關方提供給景區的產品或服務中可望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包括可標識的重要環境因素。

2.3.2環境因素的范圍

環境因素的識別范圍包括景區地域范圍內的所有活動或服務,對環境因素的識別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a)景區活動或服務所處的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和三種狀態(正常、異常、緊急);

b)通常考慮以下方面情況,向大氣的排放、向水體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資源能源的使用、的使用、固廢物管理等。

c)景區的活動或服務實現的全過程,既:市場開發、規劃建設、景區管理及各項服務提供活動等。

2.3.3識別環境因素的方法

a)現場觀察法:由各部門負責進行環境因素識別工作,以污染預防的思想為指導,根據工作范圍和服務現場具體情況,各部門填寫本部門的《環境因素排查表》,***組織進行查缺補漏并將環境因素匯總填寫在《環境因素匯總評價表》中。

b)專家評價法:由***組織人員,以會議的形式來識別和判定景區所存在的環境因素。

c)過程分析法:利用服務流程分析,追根溯源的找到確切的污染源,從而對“源”進行控制。

2.3.4環境因素的識別,各部門應根據實際工作的特點進行分析,盡量全面的識別出來環境因素。

2.3.5新增項目的環境因素識別

新建、擴建、改建的項目在可行性研究或式運行中,綜合部可負責組織對環境因素的排查、分類、匯總、登記。

2.4環境因素的判定

2.4.1重大環境因素的判定方法

2.4.1.1是非判斷法

――使用的物質:

a)異常或緊急情況下預計產生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b)相關方高度關注、合理抱怨或有明確要求的環境因素;

c)缺乏管理易造成浪費或嚴重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d)改進后有利于提高景區形象的環境因素:

e)較少投入就可治理的環境因素:

f)環境因素較大且規模和范圍廣。

――評價原則:

a)已違反或接近違反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環境因素。

b)并不違反,但當地政府高度重視的環境因素;

c)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

2.4.1.2專家評估法

對不能用上述方法和原則來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采取專家評估法。

2.4.2***負責對環境因素評價結果進行整理,確認后填寫《環境因素匯總評價表》,對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可采取下列方式之一進行管理:

a)制定環境因素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并實施運行;

b)制定、實施運行控制程序及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2.5重要環境因素的更新

2.5.1***每年組織相關部門對環境因素重新進行識別與判定。

2.5.2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及時對環境因素進行重新識別與判定,更新重要環境因素:

a)管理評審提出的要求

b)相關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時

c)景區的活動或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時;

d)相關方要求時。

篇3:安全危害因素識別風險評價管理制度

1、目的:為明確公司施工范圍內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控制內容和要求,提出安全危險因素的評價方法,確保安全重要危險因素有效的識別和評價,以達到安全第一,預防環境污染,保護人身健康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制度。2、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鍋爐安裝改造和壓力管道安裝項目工程施工(以下簡稱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的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評價和重要危險因素的控制管理。3、安全危險因素識別與控制的內容——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安全危險因素;——物資、設備的采購、接受、驗收、保管和發放過程中,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安全危險因素;——施工、生活暫設和物資的存放及使用過程中,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安全危險因素;——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可能對安全造成影響的各種相關方的安全危險因素;4、安全危險因素識別與控制的類型本公司在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對以下類型的安全危險因素實施識別與控制:——有毒有害物質;——火災、爆炸;——電擊、觸電及電弧輻射燒傷;——物體和人員的高處墜落;——吊裝設備或吊裝物的跌落損壞;——腳手架或構筑物的跨塌;——高溫、高壓等異常環境;——粉塵及煙塵;——塌方;——交通事故;——射線及輻射;——噪聲;——固體廢棄物;——化學危險物品;——廢氣(汽)和廢液排放;——油品泄漏及滲透;——機械傷害;——能源消耗;——其它安全危險因素。5、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與控制管理(1)識別安全危險因素的時間——首次實施安全管理體系時;——安全目標或指標變更或修改時;——安全計劃書或安全管理方案制訂或修改時;——現行安全法律法規或其它安全要求發生變化時;——施工作業的內容或施工作業的環境發生變化時;——相關方的安全管理條件或管理要求發生變化時;——安全管理體系審核后,需重新進行安全危險因素識別時。(2)識別安全危險因素應遵循的原則1)對安全危險因素進行以下三種時態下的識別:——過去曾經發生過,而且對當前的安全管理仍存在影響的識別;——目前正在對安全管理產生影響的識別;——到目前尚未發生過,但可預料到將來可能發生,并對安全管理會產生影響的識別。2)對安全危險因素進行以下三種狀態的識別:——正常施工狀態下可預期發生的情況的識別;——非正常施工狀態下可預期發生的情況的識別;——人為過失或自然災害狀態下施工不可預期發生的情況的識別。6、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與風險評價(1)施工活動分析和安全危險因素調查本公司安全危險因素的識別工作,由施工經理負責組織質量安全科和技術科,根據施工作業實際情況,結合以往的施工經驗,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進行項目工程施工作業活動分析和安全危險因素調查、收集和記錄,填寫《安全工作危害分析記錄表》;(2)安全危險因素的風險評價1)將某項目工程的全過程存在的危害按工序逐一列出,對危害發生的嚴重性和可能性作出評估,并計算其風險值,然后,根據風險值提出控制風險的方法,最后列出經過風險控制后的剩余危險。R=L×S式中:——R:風險值;——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S:發生事故后的嚴重性。2)LS的平分方法——用危害事件發生的可能性(L),評估發生危害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其取值范圍如下表所示:分數偏差發生率安全檢查操作規程員工勝任程度監控、控制、補救措施5每天發生從來無檢查無操作規程不勝任無任何措施4每月發生偶爾檢查操作規程不完善不夠勝任任何措施不完善3每季發生每月檢查部分執行操作規程一般勝任措施使用不當2曾經發生每周檢查偶爾不執行操作規程勝任措施偶爾失去作用1從未發生每日檢查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高度勝任防范控制措施有效——用危害事件發生后的嚴重性(S),評估發生危害事件后的嚴重后果,其取值范圍如下表所示:分數事故的嚴重性人員傷亡程度財產損失停工時間法規符合情況形象受損程度5a.死亡b.終身殘廢c.喪失勞動能力≥3萬元≥3天違法全國性影響4a.部分喪失勞動能力b.職業病c.慢性病d.住院治療≥2萬元≥2天潛在不符合法律法規市級范圍影響3需去醫院治療,但不需住院≥1萬元≥1天不符合淄博市安全規章制度齊魯石化地區影響2a.皮外傷b.短時間身體不適<1萬元半天不符合本公司規章制度本公司范圍內影響1沒有受傷無無完全符合無影響3)風險評價及處置辦法——重要安全危險因素的確定原則A.風險值R≥9的安全危險因素可確定為重要安全危險因素;B.通過風險評價與識別確認的重要的安全危險因素,填寫《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清單》。——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清單審批與管理本公司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的《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清單》,有質量安全科長負責審核,公司管理者代表負責批準,并在質量安全科存檔備查。7、重要安全危險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實施期限(1)按照風險值(R=L×S)再將風險細分為五個級別,根據風險值的不同分別實施控制,風險分級見下表R值分級危險程度應采取的行動20—25一級風險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需立即停工,組織整頓15—16二級風險高度危險需立即開展整改工作9—12三級風險顯著危險需要整改4—8四級風險一般危險需要引起注意<4五級風險稍有危險可以接受(2)本公司項目工程施工范圍內的重要安全危險因素,應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和控制目標,按JAB/安全03—《安全管理作業文件》的相應要求實施控制,編制項目工程施工安全計劃書:1)一級風險,立即停工,制定降低危害的措施,并對措施進行評估,經審批后整改,直到施工作業條件改善;2)二級風險,需立即采取緊急措施降低風險,在規定的期限內整改;3)三級風險,應制定整改目標,在段時間內整改;4)四級風險,需要加強溝通,加強操作規程的執行的力度,定期檢查;5)五級風險,加強教育與溝通,提高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