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飯店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控制工作程序
綠色飯店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控制程序
1、目的
對酒店的服務中的重大環境因素進行識別和控制,確保在建立環境目標時考慮到這些重大環境因素。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在酒店服務中能夠控制或可望對其施加影響的重大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考慮及更新。
3、職責
創綠領導小組
a.負責組織各部門對部門相關的重大環境因素進行識別、評價、考慮與更新;
b.對各部門環境因素進行匯總,編制各項環境影響因素及對策。
負責批準制定各項相關措施。
4、程序
(1)環境因素的識別
a.應對酒店活動中存在或可能對環境造成影響的環境因素進行識別、確認。這應包括正常、異常和緊急三種狀態及過去、現在和將來三種時態的環境因素。
b.各部門應從酒店各種服務提供的生命周期出發對環境因素進行全面識別,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為指導思想,可采用服務流程圖分析、統計分析及問卷調查等方式對酒店涉及到的所有環境因素進行調查,找出與空氣、水體、噪聲、固體廢棄物、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有關的環境因素。
c.在上述調查的基礎上,各部門應編制及本部門的重要環境因素分析表,報創綠領導小組。
d.領導小組跟據上述信息,根據下列原則判斷重要的環境因素。
①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的環境因素:
②潛在重大環境污染源;
③影響人體健康的污染源;
④單次排放量雖然達到法律法規要求,但總排放量過大。
(2)對環境因素的評價
可采用下述的方法對環境因素進行評價:
a.是非判斷法:影響范圍廣,受到周圍社區、賓客強烈關注的直接判為重要環境因素;不符合有關環保法律、法規和行業規定的可直接判為重要環境因素。
b.根據影響范圍和影響頻率評定分數:
(3)酒店在確立環境目標時,應對這些產生重大影響的環境因素加以考慮。
(4)每年12月,創綠領導小組應組織各部門對環境因素進行再評價,必要時還應隨時進行。當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對環境因素進行更新。
a.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發生變更;
b.發生重大環境事故后;
c.酒店服務結構、流程、設施等有重大調整;
d.管理評審要求時;發生其他必要的情況時。
篇2:景區環境因素識別評價標準
景區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標準
1范圍
本標規定了環境因素的識別與評價標準
本標準適用于景區可控制和可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與更新。
2內容
2.1環境因素的識別與判定的頻次及時間
2.1.1以景區的全體部門為對象,每年一次,一般在一月份。
2.1.2在相關法律、法規變更或追加、新增服務項目或原有服務項目的重大調整、相關環境管理要求重大變化等情況下,可適時進行環境影響判定。
2.1.3在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之初,應進行初始環境評審。
2.2建立一系列環境保護管理制度,并對環境進行初始確定。
2.3環境因素的識別
2.3.1環境因素的類型
a)景區自身的活動或服務中能夠對其進行控制的環境因素。
b)針對相關方提供給景區的產品或服務中可望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包括可標識的重要環境因素。
2.3.2環境因素的范圍
環境因素的識別范圍包括景區地域范圍內的所有活動或服務,對環境因素的識別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a)景區活動或服務所處的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和三種狀態(正常、異常、緊急);
b)通常考慮以下方面情況,向大氣的排放、向水體的排放,向土地的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資源能源的使用、的使用、固廢物管理等。
c)景區的活動或服務實現的全過程,既:市場開發、規劃建設、景區管理及各項服務提供活動等。
2.3.3識別環境因素的方法
a)現場觀察法:由各部門負責進行環境因素識別工作,以污染預防的思想為指導,根據工作范圍和服務現場具體情況,各部門填寫本部門的《環境因素排查表》,***組織進行查缺補漏并將環境因素匯總填寫在《環境因素匯總評價表》中。
b)專家評價法:由***組織人員,以會議的形式來識別和判定景區所存在的環境因素。
c)過程分析法:利用服務流程分析,追根溯源的找到確切的污染源,從而對“源”進行控制。
2.3.4環境因素的識別,各部門應根據實際工作的特點進行分析,盡量全面的識別出來環境因素。
2.3.5新增項目的環境因素識別
新建、擴建、改建的項目在可行性研究或式運行中,綜合部可負責組織對環境因素的排查、分類、匯總、登記。
2.4環境因素的判定
2.4.1重大環境因素的判定方法
2.4.1.1是非判斷法
――使用的物質:
a)異常或緊急情況下預計產生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b)相關方高度關注、合理抱怨或有明確要求的環境因素;
c)缺乏管理易造成浪費或嚴重環境影響的環境因素。
d)改進后有利于提高景區形象的環境因素:
e)較少投入就可治理的環境因素:
f)環境因素較大且規模和范圍廣。
――評價原則:
a)已違反或接近違反法律、法規及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環境因素。
b)并不違反,但當地政府高度重視的環境因素;
c)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限制使用或限期替代。
2.4.1.2專家評估法
對不能用上述方法和原則來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采取專家評估法。
2.4.2***負責對環境因素評價結果進行整理,確認后填寫《環境因素匯總評價表》,對確定的重要環境因素可采取下列方式之一進行管理:
a)制定環境因素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并實施運行;
b)制定、實施運行控制程序及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2.5重要環境因素的更新
2.5.1***每年組織相關部門對環境因素重新進行識別與判定。
2.5.2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及時對環境因素進行重新識別與判定,更新重要環境因素:
a)管理評審提出的要求
b)相關法律法規發生變化時
c)景區的活動或服務發生較大變化時;
d)相關方要求時。
篇3:公司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控制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環境因素識別和評價控制程序
1.目的
充分識別環境因素和重大環境因素
2.范圍
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相關環境因素
3.職責
3.1技檢部負責組織識別企業在生產、經營服務中的環境因素,并正確判定重大環境因素。
3.2與環境相關的各部門,負責本部門的環境因素的識別工作。
3.3管理者代表負責批準各部門和公司總的環境因素。
4.程序
4.1.與環境有關的各部門根據本部門的具體情況,識別所有環境因素,填寫《部門環境因素登記表》報技檢部。技檢部匯總編制企業的《環境因素匯總表》,報管理者代表批準。
4.2各部門在編制環境因素時應考慮:
a)公司能夠控制的和能夠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
b)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
c)三種狀態:正常、異常或緊急情況。
d)八種類型:大氣的污染、水體的污染、土地的污染、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能量的釋放、能源使用、廢物和副產品、物理屬性,如大小、形狀、顏色、外觀等。
e)識別范圍:生產、經營服務活動范圍和場所,相關的設施和人員。
4.3技檢部負責評價重要環境因素,采用多因子分值評價法,各項目影響程度分值如下:
a)影響范圍
全球范圍5分周圍社區4分廠界內3分
員工10人以下2分操作者本人1分
b)影響程度
嚴重5分一般3分輕微1分
c)產生量
大5分中3分小1分
d)發生頻次
持續發生5分間歇發生4分夜間發生3分
白天發生2分偶然發生1分
e)法律法規的符合性
超標5分接近標準3分達標1分
f)社區關注程度
強5分一般3分弱1分
g)萬元產值(年)消耗量
大5分中3分小1分
h)可節約程度
加強管理可明顯見效5分
改造工藝可明顯見效3分
較難節約1分
4.4評價準則
當a~f之和大于14或者g+h之和大于7時,判為重要環境因素。
4.5技檢部負責對于重要環境因素進行評價,填寫《環境因素評價表》
編制《重要環境因素清單》,明確控制方法,管理者代表進行批準后發放到相關部門執行。
4.6在正常情況下,技檢部每年組織對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進行評審;
4.7當出現下列情況時,應對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進行更新,管理者代表將相關信息傳遞到相關部門:
a)國家法律法規地方條例發生重大變化;
b)企業經營范圍、生產工藝、生產經營場所發生變化;
c)通過環境管理,原有的重要環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5.記錄
5.1《部門環境因素登記表》
5.2《環境因素匯總表》
5.3《環境因素評價表》
5.4《重要環境因素清單》
北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