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工作績效考核辦法
《2013年度鎮村級工作績效管理考核辦法》經鎮黨委、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考評組織
村級績效管理考評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各線分管領導及各職能部門,根據考核辦法實行逐項考核計分,再由黨委、政府集中評審。
二、考評計分原則
以黨委、政府下達的2013年度各項工作任務和指標,分共同性目標管理考核和差異性目標管理考核兩大塊。共同性目標管理考核以1000分為基礎分,逐項定分,按績記分;差異性目標管理考核由鎮黨委、政府在年終統一安排專門班子考核,依據考評結果分為先進單位、合格單位、不合格單位和黃牌警告四個等次。實行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等“一票否決”,被一票否決的村年終不得評先評優或評獎。
三、獎懲辦法
1、與村級轉移支付掛鉤:按年終村級共同性目標管理考核得分每分10元從各村轉移支付中獎罰到位;差異性目標管理考核中,其中一項考核工作未完成的,定為不合格單位,扣村級轉移支付1000元,兩項及兩項以上考核工作未完成的,定為黃牌警告單位,除與轉移支付掛鉤外,政府下年度將不再安排該村項目建設指標。
2、獎項設置:
①綜合獎:按共同性目標管理考核結果獎前1-3名為績效考核先進單位,獎1000元;4-6名為優勝單位,獎800元。
單項獎:按共同性目標管理考核的單項考核年終由鎮黨委、政府評定獎項。
③差異性目標管理考核獎:凡完成了差異性目標任務的定為合格單位,獎800元,并從合格單位中評定1-2個先進單位,另獎1000元。
3、千分制考核資金一律入村級財務帳,其它按規定獎勵到人。
篇2:村級綜治協管員考評管理辦法
村級綜治協管員考評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村級綜治協管員隊伍建設,激勵綜治協管員認真履行職責,切實發揮作用,根據武委〔20**〕58號關于《E市村三農服務站建設實施細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一、考評方式
將綜治協管員的工作職責任務逐項分解并量化,按總分100分核定(獎勵分除外),進行半年一評,年終總評,并作為市三農服務中心考評八大員的業務部門評議分(按35分折算)。
二、考評內容及量化標準
(一)隊伍建設(10分)
建立由平安中心戶長、治安信息員、糾紛調解員組成的村級綜治工作網絡,并督促、指導平安中心戶長、治安信息員、糾紛調解員開展工作。未建立網絡的不得分;不夠健全的,每少設一名平安中心戶長、治安信息員、糾紛調解員的各扣1分;未督促、指導中心戶長、治安信息員、糾紛調解員開展工作的扣2分;工作不到位的酌情扣分。
(二)矛盾糾紛排查調處(30分)
每月進行一次排查,重大節日和其他敏感時期進行集中排查。未進行排查不得分,少排查一次扣1分,排查不徹底酌情扣分;本村的矛盾糾紛調處率要達到100%,調處成功率要達到95%以上。調處成功率每下降8個百分點扣1分。
(三)信息報告(20分)
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等信息每月向鄉(鎮)、街道綜治辦報告,并執行“零報告”制度。有事報情況,無事報平安。少報告一次的扣5分,報告不準確的酌情扣分。
對本村的重大糾紛尤其是群體性糾紛及隱患要及時報告。未報告或隱瞞不報的每起扣10分,報告不及時的酌情扣分。
(四)宣傳工作(10分)
綜治協管員聯系卡分發到戶。未分發的扣5分,分發不全面的酌情扣分;利用各種形式進行法制宣傳、綜治宣傳、平安建設宣傳和交通安全宣傳。宣傳要有實效,未宣傳或宣傳工作不到位的酌情扣分。
(五)內業資料(10分)
按“1217”的軟件要求,規范工作內容,逐月填寫清楚,缺一項扣1分;對工作計劃、總結等材料均應規范入檔,不規范的酌情扣分。
(六)參加例會及培訓(10分)
必須按時參加鄉(鎮)、街道舉行的例會和培訓,缺一次扣5分,遲到或早退酌情扣分。
(七)遵守守則(5分)
必須遵守履職守則,接受群眾監督。如有投訴,經查實的酌情扣分。
(八)其他工作(5分)
認真辦理上級綜治部門交辦的其他有關工作,未完成的酌情扣分。
(九)獎勵分(20分)
工作經驗被本市以上總結推廣的或被本市以上政法、綜治刊物采用的,獎勵10分;成功處理或排除本村重大治安事件或其他重大不穩定事件的,獎勵10分;其他成績突出的,酌情給予獎勵。
本辦法由鄉(鎮)、街道綜治辦解釋。
(說明:1、某款扣分出現負值時,以扣完該款基本分為限;2、獎勵分總分最高不超過20分;3、本辦法中所述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數。)
篇3:村級組織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為了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確保本村的消防安全及和諧穩定,經村民委員會討論決定,制定本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具體如下:
一、本村消防工作在蘆潮港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村民委員會具體負責實施。本村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堅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逐步提高本村火災防范水平和居民的自防自救能力。
二、本村消防監督執法工作由蘆潮港派出所負責,對村民委員會的防火安全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成立一支5至10人的義務志愿消防隊,每年采取自愿報名和村民委員會討論決定相結合的方式確定。
村義務消防隊負責撲救和協助安全消防部隊撲救本村發生的各類火災,并幫助受災村民進行疏散救援。
四、村民委員會成立防火安全小組,設立消防安全員,健全工作制度,開展消防安全宣傳和消防安全檢查、巡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組織火災撲救,建立消防工作檔案。
五、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農村居民制定規范農村居民行為的防火安全全公約。防火安全公約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用火、用電、用油、用氣和堆放易燃物品等行為的安全要求;
(二)保證消防車道暢通、公共消防器材設施完好有效的措施;
(三)對老弱病殘人員的監護和幫助措施;
(四)根據本村實際,保證消防安全的其他內容。
六、統籌規劃開展村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將其納入村容村貌改造、鄉村道路、河道建設工程等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之中。
新建、
七、本村開展燈會、文藝演出、體育比賽等群體性活動的主辦者應當制定滅火、疏散預案,落實消防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