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農村集中點管理辦法
一、明確農村集中點管理的基本事項和原則
農村集中點管理基本事項主要包括各集中點的保潔、水電等費用收取,道路、綠化、文體設施、供排水、排污設施等公共設施的維護管理、公共區域的環境保潔。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堅持“誰使用、誰管理、誰受益、誰負擔”及村級公共事業“一事一議”。
二、嚴格落實農村集中點管理的責任主體
(一)明確集中點管理的責任主體。農村農房集中點竣工入住后,所在村委會是農民集中點管理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本轄區內農房集中點管理的協調、指導工作;各農房集中點全體村民業主是本集中點管理的具體責任主體,全體業主在村委會的指導下,依法通過村民小組(業主)會議成立本集中點物業管理委員會,按“一事一議”的原則對本集中點供水、供電、排污、綠化、保潔等工作實施管理;鎮人民政府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充分尊重各村群眾的意愿,通過爭取項目,指導各村逐年完善農村集中點的綠化配套及公共基礎設施,提升農村集中點宜居水平。
(二)明確集中點管理的實施主體。各集中點物業管理小組及具體工作人員是集中點物業管理的實施主體。各村集中點要在村兩委的組織下召開業主大會,由村民業主民主推薦、公開選舉產生出有責任心、熱愛公益事業、善于管理、甘于奉獻的群眾組成集中點物業管理委員會,并產生集中點物業管理員。每個集中點物業管理員人數視集中點規模大小而定,建議50戶及以下集中點業主委員會成員可擬定1人,50戶以上至100戶可擬定2人。物業管理員的務工補貼,由各集中點根據實際,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決定。集中點物業管理員產生后,要充分履行好職責,協調解決好集中點管理中各類問題。
三、加強農村集中點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的管理
各集中點公共配套服務設施運行、維護、改造責任由本集中點村民業主共同承擔。
(一)集中點水電費的收取及設施的維護管理。
水塔供水的,集中點居民水電費繳納可按每戶水表計量收費(公攤部分按“一事一議”的原則,由集中點小區業主協商,共同承擔解決)。具體方式由各集中點召開村民業主大會研究決定,由集中點物管員實施。
對繳納水電費產生節余的,轉入集中點供水設施公共部分維修維護基金。對未產生節余或村民業主不愿籌集集中點供水設施公共部分專項維護資金的,可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解決,共同分擔。
鎮自來水廠供水的,水電費收繳按照自來水經營單位的相關規定執行。
(二)集中點供電、光纖費用的收取,按照各業務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
(三)集中點排污設施的管理維護。對出戶至檢查井的排污支管的維護由各業主自行負責,發生的費用由業主自行承擔。對于公共排污主管道、檢查井、污水凈化池的維護,由各集中點業主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解決,共同分擔。
(四)集中點的環衛保潔工作。凡農戶庭院周邊的均實行“門前三包”;凡公共區域的,可通過“外包”的方式實現保潔目標,具體費用的收取,由各集中點業主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解決,共同分擔。
(五)集中點道路的維修維護。凡集中點道路出現損毀、斷頭路等情況的,由集中點業主大會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及遵循相關程序,申請財政獎補政策予以實施。
(六)集中點綠化的維護工作。凡集中點未進行綠化的,由集中點業主大會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及遵循相關程序,申請財政獎補政策逐年予以實施。
四、開展“樹立文明風尚、建好美麗家園”活動
加強農村集中點管理工作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村兩委會要在各集中點開展“樹立文明風尚,建好美麗家園”活動,通過懸掛標語、以會代訓、典型示范,宣傳引導,促進農村集中點民主自治、自我服務、共建共享及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使各集中點群眾自覺維護居住小區的生活環境、愛護集中點公共設施。
篇2:某農村集中點管理辦法
一、明確農村集中點管理的基本事項和原則
農村集中點管理基本事項主要包括各集中點的保潔、水電等費用收取,道路、綠化、文體設施、供排水、排污設施等公共設施的維護管理、公共區域的環境保潔。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堅持“誰使用、誰管理、誰受益、誰負擔”及村級公共事業“一事一議”。
二、嚴格落實農村集中點管理的責任主體
(一)明確集中點管理的責任主體。農村農房集中點竣工入住后,所在村委會是農民集中點管理的責任主體,具體負責本轄區內農房集中點管理的協調、指導工作;各農房集中點全體村民業主是本集中點管理的具體責任主體,全體業主在村委會的指導下,依法通過村民小組(業主)會議成立本集中點物業管理委員會,按“一事一議”的原則對本集中點供水、供電、排污、綠化、保潔等工作實施管理;鎮人民政府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充分尊重各村群眾的意愿,通過爭取項目,指導各村逐年完善農村集中點的綠化配套及公共基礎設施,提升農村集中點宜居水平。
(二)明確集中點管理的實施主體。各集中點物業管理小組及具體工作人員是集中點物業管理的實施主體。各村集中點要在村兩委的組織下召開業主大會,由村民業主民主推薦、公開選舉產生出有責任心、熱愛公益事業、善于管理、甘于奉獻的群眾組成集中點物業管理委員會,并產生集中點物業管理員。每個集中點物業管理員人數視集中點規模大小而定,建議50戶及以下集中點業主委員會成員可擬定1人,50戶以上至100戶可擬定2人。物業管理員的務工補貼,由各集中點根據實際,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決定。集中點物業管理員產生后,要充分履行好職責,協調解決好集中點管理中各類問題。
三、加強農村集中點公共配套服務設施的管理
各集中點公共配套服務設施運行、維護、改造責任由本集中點村民業主共同承擔。
(一)集中點水電費的收取及設施的維護管理。
水塔供水的,集中點居民水電費繳納可按每戶水表計量收費(公攤部分按“一事一議”的原則,由集中點小區業主協商,共同承擔解決)。具體方式由各集中點召開村民業主大會研究決定,由集中點物管員實施。
對繳納水電費產生節余的,轉入集中點供水設施公共部分維修維護基金。對未產生節余或村民業主不愿籌集集中點供水設施公共部分專項維護資金的,可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解決,共同分擔。
鎮自來水廠供水的,水電費收繳按照自來水經營單位的相關規定執行。
(二)集中點供電、光纖費用的收取,按照各業務主管部門的規定執行。
(三)集中點排污設施的管理維護。對出戶至檢查井的排污支管的維護由各業主自行負責,發生的費用由業主自行承擔。對于公共排污主管道、檢查井、污水凈化池的維護,由各集中點業主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解決,共同分擔。
(四)集中點的環衛保潔工作。凡農戶庭院周邊的均實行“門前三包”;凡公共區域的,可通過“外包”的方式實現保潔目標,具體費用的收取,由各集中點業主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通過集中點業主大會,協商解決,共同分擔。
(五)集中點道路的維修維護。凡集中點道路出現損毀、斷頭路等情況的,由集中點業主大會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及遵循相關程序,申請財政獎補政策予以實施。
(六)集中點綠化的維護工作。凡集中點未進行綠化的,由集中點業主大會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及遵循相關程序,申請財政獎補政策逐年予以實施。
四、開展“樹立文明風尚、建好美麗家園”活動
加強農村集中點管理工作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村兩委會要在各集中點開展“樹立文明風尚,建好美麗家園”活動,通過懸掛標語、以會代訓、典型示范,宣傳引導,促進農村集中點民主自治、自我服務、共建共享及村民文明素質的提升,使各集中點群眾自覺維護居住小區的生活環境、愛護集中點公共設施。
篇3: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實施工作特制定實施方案
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實施工作特制定實施方案
為積極響應中央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印發20*年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的精神,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關于做好20*年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的總體部署,強化我市農業現代化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面向農業產前、產中和產后農機化技術專業技能培訓,從而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我校申報并獲準成為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項目實施基地,根據我校實際,結合20*年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實施工作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按照“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監管、農民收益”的原則,圍繞本地農業發展方向轉變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配合國家在農業領域和農村地區實施的重大項目,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創業培訓和農村帶頭人短期農機化技術技能培訓,引導農民轉變觀念,提高農民創業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促進農業勞動力向農業產業延長鏈轉移,拓寬農民的致富增收渠道,為我市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持。
二、培訓目標任務
我校按照國家“關于組織實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的通知精神,采取集中培訓與專項指導相結合,突出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大力拓展農機化技術培訓范圍,努力實現定點、定向培訓,以農機操作駕駛技術、農機維修培訓為重點,以增強農機化多領域服務能力為目標,開展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專業技能培訓,實現我市農村勞動力由體能型向技能型轉移的目標。充分發揮我校的教學資源和職業技能培訓優勢,并積極與農業專業合作組織聯系,采取“訂單教育”的培訓摸式,實行“短期培訓、長期跟蹤指導教授”。
以定點培訓和定向培訓為重點,針對農村剩余勞動力和農村新增勞動力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和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實現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專長,以適應市場的選擇,為阜康農業經濟發展服務。安置學員實習推薦就業的“訂單”(協議)有:阜康市九運街鎮九龍農機專業合作社、阜康市滋泥泉子鎮天山農機專業合作社、阜康市水磨溝鄉柳城子西村農機專業合作社等農機經營實體開展委托培訓、聯合辦學,解決學生實習(實訓)、安置培訓實習與就業問題。
20*年根據上級主管部門對我校下達的工作任務指標,結合我校的具體情況,現擬制定我校本度年農村勞動力培訓的工種和人數:農機駕駛操作員技能培訓100人、農機維修員技能培訓100人。為更好的實施陽光工程培訓計劃,我校積極響應國家的相關政策,對接受培訓的農牧民實行收費補貼制度,使他們真正從經濟和物質上得到實惠。為減少我校在培訓過程中的各項損失,現申請培訓補助金人民幣8萬元。
三、培訓對象、內容及形式
(一)、培訓對象。在本市各鄉、鎮、場、站范圍內招收學員,年齡在18周歲以上,55歲以下,身高不低于150厘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兩眼視力達到對數視力表4.9以上,無紅綠色盲,兩耳能辨別聲源方向,四肢運動功能正常道德品質好,持農村戶口的青壯年勞動力。
(二)、培訓內容。20*年我校培訓工種農機駕駛操作、農機維修技能培訓。培訓內容涉及農機構造原理理論基礎、農機的技術維護和安全使用技術、農機田間場地作業安全技術、機具保養和田間作業、農機現代化發展方向、場地訓練、道路駕駛、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相關政策等。通過培訓提高農民農業機械操作和維修專業技能,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能夠順利實現致富增收的愿望,是我們開展陽光工程培訓的根本目的。
(三)、培訓形式。采取全日制脫產培訓學習,每天培訓6課時,其中理論課占60%,實際操作占40%。培訓時間為每期7天。本著方便農民,減輕農民負擔的原則,在農歇期就地就近集中培訓。
(四)、收費標準
按照自治區大中型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收費標準800元、小型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收費標準400元的有關文件執行,報名培訓的學員按照自治區“關于做好20*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的培訓補貼標準每人400元的補貼政策為準。
四、培訓實施步驟
20*年3―6月為籌備期,成立陽光工程培訓領導小組,制定陽光工程培訓實施方案,分解細化培訓任務,確定培訓計劃、內容、工種。
20*年9―11月初為陽光工程培訓實施期,根據制定的培訓計劃,具體組織實施,開展招生、培訓、考核、推薦就業等各項工作,同時接受陽光工程辦定期不定期督查。
20*年11月為總結驗收期,整理完善陽光工程培訓資料。全年總結匯報材料,先期自查自糾,接受市陽光工程辦檢查、驗收和評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搞好部門配合。
為了切實抓好陽光工程培訓的組織實施,成立以局委領導班子及農機化技術學校教職工為領導小組,具體負責陽光工程農機駕駛操作、農機維修培訓項目的指導、協調及實施。
陽光工程培訓領導小組如下:
(二)、加強項目資金管理,確保農民受益。
在中央財政補貼基礎上,積極爭取我市財政支持,以保證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高度重視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做到專款專用,把補貼資金通過培訓收費補助補貼(培訓券)的形式補貼給農民,使參加陽光工程培訓的農民真正減輕經濟負擔。
總之,為確保陽光工程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我們將滿懷信心,以最大的熱情,全面認識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工作的重要意義,認真貫徹黨的各項政策,圍繞“三農”問題,加強農牧實用技術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促進農民增收,組織實施“農牧民素質教育工程”和“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加強領導,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責任到人,分工明確。努力做好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的組織實施工作,為農牧民增加收入、實現共同富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