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安全防護設施建設三同時制度
1、目的
落實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設施“三同時”即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審批,同時施工,同時驗收投入使用)管理,從源頭上控制和預防安全事故。
2、范圍
適用于我鎮范圍內實施的新建,改建,擴建,等道路建設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管理。
3、職責
3.1甲方
3.1.1負責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設施“三同時”的歸口管理。
3.1.2負責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施工過程中安全措施的檢查和督促工作。
3.2安監部門
3.2.1參與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設施的可行性研究審查,初步設計審查,施工監控和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設施的驗收。
3.2.2負責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施工過程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
3.3各相關部門
負責由各相關部門實施的建設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三同時”管理和施工過程中安全措施的管理與監督。
4、內容和要求
4.1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設施"三同時"管理
4.1.1可行性研究與設計階段
a)建設安全防護設施進行可行性研究時,甲方應督促編制單位進行職業危險與危害的論證,并將論證內容以專門章節編入可行性研究報告。
b)在初步設計中,工程設計單位應嚴格遵守現行安全標準,編制《勞動安全衛生專篇》。
4.1.2施工階段
a)安監部門應監控建設安全防護設施中安全設施采購,安裝和施工,索取相關檔案資料和資質證明,并建立相應的原始記錄。
b)在施工過程中,甲方應經常檢查建設安全防護設施的安全設施施工進度,施工質量,督促施工方嚴格按施工圖紙和設計要求施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糾正措施,并做好相關記錄。
c)安全設施完工后,甲方應會同施工單位對安全設施的施工建設,資金使用情況及有關的技術資料進行整理歸檔。
4.1.3試生產和竣工驗收階段
a)建設安全防護設施竣工后,安全設施應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使用單位做好試運行記錄。
b)試運行期間,安監部門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有關設備,場所的安全監測和檢驗,并將試運行期間安全設施的運行效果,有關監測檢驗數據和問題予以記載.對不符合國家法規,標準的情況,安監部門應督促設計,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c)凡國家強制進行預評價的建設安全防護設施,甲方應委托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安全驗收評價,獲取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報告和安全驗收評價報告,并向有關安全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驗收和辦理有關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設施驗收批文。
d)未強制進行安全預評價的一般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監部門依據技術施工設計中安全設備和裝置的要求,以及試運行中各種監測和檢驗數據,組織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安全設施的竣工驗收,驗收可單獨進行,也可與主體工程驗收同時進行。
e)在驗收中提出的意見,安監部門督促設計或施工單位迅速組織整改,整改完畢后形成整改報告,并將整改報告提交驗收審批部門。
f)通過正式驗收并取得政府安全行政主管部門的驗收合格批文后,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方可投入正式運行。
g)安監部應將建設安全防護設施可行性研究審查,初步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等涉及安全設施的有關資料移交一份給行政事業部備案。
1.4安全設施的交接與運行
a)甲方在向使用單位交接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時,應說明安全設施情況及使用注意事項。
b)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施工單位應配備人員承擔安全設施運行的管理、操作和維護,確保安全設備設施的正常運轉,發揮其作用。
建設安全防護設施使用單位應制定安全設施的工藝規程,設備操作與維護保養規程和安全操作規程,對員工進行相應的安全知識培訓,使員工明確自己的職責和熟練掌握設施安全操作技能。
4.2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
4.2.1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施工單位資質要求:具備相應的施工資質,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有關相關方安全管理的要求。
4.2.2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施工單位施工過程的安全管理要求
a)安全生產責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制定有施工現場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或措施,現場施工安全管理有專人負責。
b)施工人員應經過安全培訓教育,配備有安全防護用具和勞保用品,特種作業人員取得資格證并持證上崗。
c)施工設備的保險,限位等安全設施齊全有效,特種設備經檢測機構檢測合格。
d)施工現場安全防范措施應符合施工安全規定:施工現場實行封閉圍檔,無法封閉施工的,有隔離措施和設置警戒線及標志,有人進行監護管理;出入口、基坑邊緣、臨時用電設施、施工起重機械、腳手架等危險部位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等。
e)施工現場應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和滅火器材,并設置明顯的標志。
f)施工現場用電線路,用電設施的安裝和使用符合安裝規范和安全操作規定。
g)施工車輛在公司道路上行駛應遵守公司有關交通安全管理的規定。
h)施工現場危險化學品使用與管理符合國家《危險化學品管理規定》的規定。
4.2.3建設安全防護設施施工單位施工過程的監督管理
a)甲方按要求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索取并保存施工單位相關資質證明;審查施工單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在簽訂施工協議時,同時簽訂有關安全管理協議。
b)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必須到甲方辦理有關總平面圖審查手續,以及在施工中可能涉及的能源使用,綠化植被移動,危險品使用等事項,還應向公司相關管理部門辦理申報審批手續,經批準后方可施工。
c)甲方應經常檢查施工單位施工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發現違反規定的情況,應督促施工單位采取措施整改。
d)安監部應定期監督施工單位施工中安全管理規定的落實情況,發現違反規定的情況以及事故隱患,應監督甲方督促施工單位整改,發現可能對公司員工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的嚴重違規情況,可責令施工單位立即停止施工。
廣興鎮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三月十日
篇2:危險品運輸安全防護設施防護用品配備使用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勞動防護用品管理,保證職工安全健康的從事工作,特制定本發放標準和管理制度。
一、定義
1、職工在生產勞動過程中正常使用或佩戴的,用以保護自身安全和健康的物品稱為勞動防護用品;如:勞動防護手套,防護鞋等。
2、所使用的特殊防護器具稱勞動防護用具;如:防毒面具等。
二、管理職責
1、安全管理員參與全公司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標準的制訂和修改,對勞動防護用品發放數量、質量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管理員統一負責編制防護用品的采購計劃。
3、倉儲部門負責勞動防護用品、用具的驗收、保管,不合格的用品、用具拒絕入庫。
三、選用與保管
1、必須根據作業性質、條件(空氣中的氧含量、毒物種類、濃度等)、勞動強度及國家有關技術標準,正確選擇和采用合適的防護用品和器具。
2、防護器具不準超出防護范圍進行借用:
(1)不準用過濾式面具代替隔離式面具。
(2)嚴禁使用失效的防護器材;
(3)嚴禁用防塵口罩(帶換氣閥)代替過濾式防毒面具。
3、使用防護器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熟知結構、性能,使用和維護保管方法。
4、各種防護器具應定點存放,使用車輛的防護器材要設專人管理,對防護器材的完好負責。
5、必須建立防護用品和器具的領用登記卡制度,并根據有關規定制訂發放標準。
6、定期校驗和維護
(1)由安全管理員負責公司安全防護工具的管理、建立臺帳和定期校驗工作。
(2)使用人對所屬區域的勞動防護用具的完好、維護保養負責,定期進行檢查和記錄。
(3)防毒面具等用后清洗,至少兩個月檢查一次,濾毒罐要稱量檢查,面具進行氣密性試驗。
7、勞動防護用品用具必須按規定用途使用,不得改作他用或變賣。
篇3:某某煤礦職業病防護設施維護管理制度
為加強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的管理工作,避免和減少職業衛生事故的發生,從而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特制定本制度。
一、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本礦內部所有職業病防護設施、設備。
二、職責
1、通防科負責企業防護設施維護管理工作監督管理指導和實施。
2、各部門負責各部門在用防護設施的維護管理。
三、規程
1.職業病防護設施(以下稱“防護設施”)定義: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目的,采用通風凈化系統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設施以阻止職業病危害因素對職工健康影響的裝置和設備。
2.用人單位應對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場所設置、安裝有效的防護設施,保障職工工作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含量符合國家的職業衛生標準和衛生要求。
3.本礦供應科(采購)必須購置使用具有防護設施生產資質單位生產的防護設施。在購置防護設施產品時,應當注意索取:合格證、使用說明書、防護性能、適應對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得購置使用沒有生產企業、沒有產品名稱、沒有檢測報告的防護設施產品。
各使用單位應對在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維護和保養。
4.工區職工在班中巡查時注意對防護設施完好有效性進行查驗,發現異常應立即檢修。
使用單位應每月進行一次以上針對防護設施的專題檢查,對防護設施的運行和防護效果進行驗證。應明確防護設施的各級管理責任人。并建立防護設施管理臺帳,做好使用、檢查和日常維修保養記錄。還建立防護設施檔案,收集整理防護設施的技術文件(設計方案、技術圖紙、各種技術參數等)。
5.組織對職工進行使用防護設施操作規程、防護設施性能、使用要求等相關知識的培訓,指導職工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施。
6.未經申報批準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防護設施。如因檢修需要拆除的,應當采取臨時防護措施,并向作業人員配發防護用品,檢修后及時恢復原狀。并在職業病防治檔案中做好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