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礦山開采安全防范措施
一、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努力抓好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和各項法規制度及措施的落實。
二、遵守安全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行為,把安全工作納入法制和制度管理的軌道。
三、礦山開采必須嚴格按照有關規范進行,貫徹采剝并舉,剝離先行,從上到下逐個臺階開采,嚴禁電爆,嚴禁打殘眼。爆破后必須有專人對整個礦山進行觀察,發現臺階坡面角有裂隙,可以塌落或浮石和傘檐的上部和其它不安全隱患;迅速處理。
四、礦山內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開采區,使礦山工作保持正常和安全生產狀態。
五、礦山開采區域和危險部位建立明顯的安全標志和警示牌,做好安全宣傳工作,嚴禁非生產人員進入生產區域。
六、安全員每天進行全面性的安全巡視檢查,對發現的不安全狀態和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并作好詳細記錄。
七、加強對職工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病危害,確保安全生產順利進行。
八、搞好礦山開采的安全技術措施,如防護裝置,保險裝置、防盜裝置和信號裝置。
九、對新入場的從業人員進行入場教育,講解本場的生產特點。
篇2:建材部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依照安全防范管理有關規定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嚴格執行辦值班值宿制度,節日期間實行干部和更夫同時值班。所有值班人員嚴禁脫崗、漏崗,確保本單位安全。
二、責任明確。為確保本單位本部門的安全防范及管理,行政首長為建材辦第一責任人,主管主任負責安全防范的具體工作,各科室負責人為本部門第一責任人,小食堂由辦公室指定專人負責。同時成立安全防范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開展安全教育和安全檢查、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堵塞漏洞,確保安全。
三、加強辦內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堅持值班巡查,對有金庫的財務室要落實防范措施,現金不得超儲,對水、暖、電、氣等設備設施,堅持日常巡查,因工作不負責出現問題,按有關規定追究有關人員及領導的責任。
四、嚴格管理消防器材,經常檢查保養,保證取用方便,使用有效,按時更換滅火器。
五、職工須熟知辦里安全防范的設備設施,學懂會用消防器材及水、暖、電、氣的控制裝置,發現匪警、火警、漏氣、跑水時現場人員要采取應急措施,并迅速報告公安、消防、燃氣、自來水等相關部門和上級機關。
篇3:吊板高空作業安全防范措施規定
為了貫徹執行國家安全法規,確保職工人身安全及設備正常運轉,特指定規格制度如下:
1.吊板作業為年滿18周歲的男性公民。且經過身體檢查及安全技術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2.作業者在作業前及午飯休息時嚴禁喝酒,嚴禁在高空及雕版上打鬧,開玩笑或投擲物品。
3.吊板作業者在使用吊板前,須統一著裝,將安全帶、完全鎖好掛好,否則不得上吊板工作。
4.使用吊板前,必須選擇安全可靠的鉚點,將大繩好,并且由專人驗收,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操作時,鉚點處必須設專人看管。
5.大繩與建筑物棱角接觸部位必須加安全墊,以防摩擦,保護繩索。
6.使用頻繁的大繩、吊板、安全鎖,必須進行作業前的檢查,發現異常(如斷絲超過3根或離股)應立即停止使用。
7.吊板及安全帶、安全鎖上的各產件,不得隨意拆卸,以防不必要的事故發生。
8.吊板作業者不準穿戴棉大衣和手套,風力超過四級不準上吊板作業。
9.作業所攜帶的物品,必須綁扎牢靠,以防掉落。大繩在搬運移動及存放過程中,嚴禁接觸高溫、明火、強酸和尖銳物品,應置于干燥通風的地方,并防止日曬雨淋。
施工單位崗位責任制度及紀律要求
1.乙方施工人員進駐現場后,嚴格遵守紀律,按甲方有關規章制度,在工作范圍內活動,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確保甲方的口常正常運行。
2.工作人員應盡職盡責,為甲方提供優質服務,堅決執行各項工作任務,服從領導,嚴格按照工作程序和消潔標準去做。
3.施工期間,施工人員應統一著裝,文明禮貌,樹立公司形象,不得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說笑、打鬧。嚴禁在作業期間吸煙、喝酒,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4.愛護公共設施,嚴禁偷拿,毀壞甲方樓內的公共財務,如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應立即向有關領導匯報,以維護甲方利益。
5.管理人員應做到對客戶負責,對工作負責,積極聽取甲方的意見,迅速傳達甲方的有關指示,遵守職業道德,加強職工的安全意識,保障工程圓滿完成。
1.熟悉掌握本工種專業技術及規程。
2.年滿18歲,經體格檢查合格后方可從事高空作業。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精神病和其它不適于高空作業的人,禁止登高作業。
3.距地面二公尺以上,工作斜面坡度大于45°,工作地面沒有平穩的立腳地方或有震動的地方,應視為高空作業。
4.防護用品要穿戴整齊,褲角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準穿光滑的硬底鞋。要有足夠強度的安全帶,并應將繩子牢系在堅固的建筑結構件上或金屬結構架上,不準系在活動物件上。
5.登高前,施工負責人應對全體人員進行現場安全教育。
6.檢查所用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梯子、跳板、腳手架、防護板、安全網)必須安全可靠,嚴禁冒險作業。
7.高空作業區地面要劃出禁區,用竹籬笆圍起,并掛上“閑人免進”、“禁止通行”等警示牌。
8.靠近電源(低壓)線路作業前,應先聯系停電。確認停電后方可進行工作,并應設置絕緣檔壁。作業者最少離開電線(低壓)2公尺以外。禁止在高壓線下作業。
9.高空作業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須裝入工具袋。上下時手中不得拿物件;并必須從指定的路線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擲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將易滾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腳手架上;不準打鬧。工作完畢應及時將工具、另星材料、另部件等一切易墜落物件清理干凈,以防落下傷人,上下大型另件時,應采用可靠的起吊機具。
10.要處處注意危險標志和危險地方。夜間作業,必須設置足夠的照明設施,否則禁止施工。
11.嚴禁上下同時垂直作業。若特殊情況必須垂直作業,應經有關領導批準,并在上下兩層間設備專用的防護棚或者其他隔離設施。
12.嚴禁坐在高空無遮欄處休息,防止墜落。
13.卷揚機等各種升降設備嚴禁上下載人。
14.在石棉瓦屋面工作時,要用梯子等物墊在瓦上行動,防止踩破石棉瓦墜落。
15.不論任何情況,不得在墻頂上工作或通行。
16.腳手架的負荷量、每平方公尺不能超過270公斤,如負荷量必須加大,架子應適當加固。
17.超過3公尺長的鋪板不能同時站兩人工作。
18.進行高空焊接、氧割作業時,必須事先清除火星飛濺范圍內的易燃易爆器。
19.腳手板斜道板、跳板和交通運輸道,應隨時清掃。如有泥、水、冰、雪,要采取有效防滑措施,并經安全員檢查同意后方可開工。當結凍積雪嚴重,無法清除時,停止高空作業。
20.遇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露天進行高空作業。
21.使用梯子時,必須先檢查梯子是否堅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立梯坡度60°為宜。梯底寬度不低于50公分,并應有防滑裝置。梯頂無搭勾,梯腳不能穩固時,須有人扶梯人字梯拉繩必須牢固。
高空作業清洗條件及安全操作規程
高空作業是我們清洗公司工作的難點,危險性大,但同時又是收入可觀的業務項目,一幢高樓,風吹雨打,不清洗是不行的,只有及時做好清洗工作才能避免或減少外墻表面損壞。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高空作業、清洗外墻或玻璃幕墻作專門的介紹。
?一、外墻清洗的方式
?目前外墻清洗主要有兩種方式:吊板方式和擦窗方式。
?吊板方式是用吊繩、吊板將人吊到工作位置進行清洗。這種聲式比較簡單,成本也低,只要工人身體素質好、繩子連接牢固就可以進行,一般的大樓都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清洗,但是這種方式的操作必須使安全措施到位,否則危險性很大,造成傷亡事故的都是因安全措施不到位造成的。
?二、外墻清洗的條件
1、氣候條件:外墻清洗必須要在良好的氣候條件下進行,風力應小于4級,4級以上停止工作。因此,工作前應測定風力,尤其是高空風力。另外,下雨、下雪、有霧、能見度差以及高溫(35℃以上)和低溫(0℃以下)等條件下都不適合進行外墻清洗。
?2.人員條件:為了貫徹執行國家安全法規,確保工人人身安全及設備正常運轉,規定:高空操作者必須是年滿18周歲的男性公民,并經過身體檢查和安全技術培訓,經考試合格方可作業,工人上崗前不得飲酒,有感冒等身體不適癥狀就暫停高空作業。
?3、設備條件:外墻清洗的設備必須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凡吊板有發毛、部分繩股漸裂等現象應立即更換新繩。
?三、安全操作規程
?l、上班前必須認真檢查機械設備、用具、繩子、坐板、安全帶有無損壞,確保機械性能良好及各種用具無異?,F象方能上崗操作。
?2、操作繩、安全繩必須分開生根并扎緊系死,靠沿口處要加墊軟物,防止因磨損而斷繩,繩子下端一定要接觸地面,放繩人同時也要系臨時安全繩。
?3、施工員上崗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好安全帽,上崗時要先系安全帶,再系保險鎖(安全繩上),爾后再系好卸扣(操作繩上),同時坐板扣子要打緊,固死。
?4、下繩時,施工負責人和樓上監護人員要給予指揮和幫助。
?5、操作時輔助用具要扎緊扎牢.以防墜傷人,同時嚴禁嘻笑打鬧和攜帶其它無關物品;
?6、樓上、地面監護人員要堅守在施工現場.切實履行職責.隨時觀察操作繩、安全繩的松緊及絞繩、串繩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及時排除。
?7、樓上監護人員不得隨意在樓頂邊沿上來回走動。需要時,必須先系好自身安全繩,爾后再進行輔助工作。地面監護人員不得在施工現場看書看報,更不得隨意觀賞其它場景。并要隨時制止行人進入危險地段及拉繩、甩繩現象發生。
?8、操作繩、安全繩需移位、上下時,監護人員及輔助工人要一同協調安置好,不用時需把繩子打好捆緊。
?9、施工員要落地時,要先察看一下地面、墻壁的設施,操作繩、安全繩的定位及行人流量的多少情況,待地面監護人員處理、調整,同意后方可緩慢下降,直至地面。
?10、要堅持安全第一、文明施工,確保工程服務質量。
?11、不準亂拿甲方或客戶的物品,不得損壞甲方或客戶的各種設施。
?12、高空作業人員和現場監護人員必須服從施工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和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