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X架空人車裝置更換鋼絲繩措施

X架空人車裝置更換鋼絲繩措施

2024-07-13 閱讀 5493

一、基本情況概述:

一部架空乘人裝置鋼絲繩(型號:6×19+nf-21.5-交右)自2012年11月份使用至今,由于該裝置長時間運轉,且處在空氣潮濕、斜巷較長的環境下,鋼絲繩磨損嚴重,鋼絲繩原接頭處出現斷絲。為保證副斜井架空乘人裝置的安全運行和乘坐人員的安全,我礦決定對副井架空乘人裝置鋼絲繩進行更換。為確保換繩工作安全有序進行,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作業組織:

作業現場總指揮:毛仕清,作業現場副總指揮:陳先洪

井上現場安全負責人:侯開祥,井下現場安全負責人:李緒康

新鋼絲繩盤處安排四人監護并負責轉動

作業人員:龔恩生、羅彬、陳善明、侯開文等20人。

三、作業步驟:

(一)作業前準備:

提前將副斜井的語音信號裝置,以及通訊裝置檢查到位,保證換繩期間的信息傳遞暢通。

在副斜井內,做好人員分配,每二十米站一個人拖繩。

提前在架空人車機頭處打設好支架。

在巷道內設置四部語音信號,兩部電話,作為聯絡通訊裝置。

作業人員提前準備好作業所用的工具,如大錘、剁斧、鋼刀、鋼鉤、鋼錐等。

(二)拆除舊鋼絲繩步驟:

啟動人車,在平巷一一卸掉吊掛人車座椅,起動架空人車,待原接頭運轉至機頭時,停車。

在驅動輪附近使用3道繩卡將架空乘人裝置一側的鋼絲繩固定在驅動輪上,防止溜繩。

作業人員將架空乘人裝置機尾張緊重錘裝置完全松開。

人工將舊鋼絲繩從尾繩輪、巷道沿線的托繩輪及機頭驅動輪上卸下。

作業人員在架空人車機房內使用手錘、剁斧在舊鋼絲繩接頭處剁斷。

人工將未固定一側的鋼絲繩向下拉至副斜井井底平巷段(在拉動鋼絲繩時,拉動50米,停止一段時間,目的是防止鋼絲繩摩擦發熱),完成后,松開3道繩卡拉動另一側鋼絲繩,至副斜井井底平巷段,作業過程與之前相同。

拉繩整個過程要所有人員均要聽從安全負責人的口令,確保行動統一,不隨意放開鋼絲繩,時刻注意安全。

待新鋼絲繩安裝完成后,將舊鋼絲繩由人工通過主副斜井聯絡巷搬運至主斜井井底車場平巷段,裝車出井。

(三)安裝新鋼絲繩步驟:

新鋼絲繩到位后必須經過機電部專人組織檢查和驗收。

新繩放置于架空人車機房后面,鋼絲繩繩盤下方用沙袋、木頭等材料設置一個凹形槽,防止鋼絲繩繩盤轉動過快而失去控制。

鏟車吊起鋼絲繩盤,四人負責緩慢轉動鋼絲繩繩盤,兩人將繩頭拉至架空人車機房驅動輪處,使用三道繩卡將鋼絲繩繩頭固定在驅動輪大架東側。

整個過程施行雙股下繩的方法,在階梯側每隔二十米站一個人負責緩慢拉繩、護繩,整個過程中確保行動統一,不隨意放開鋼絲繩,時刻注意安全(整個作業過程需保證鋼絲繩不發生扭曲變形,更不能使鋼絲繩呈螺旋狀扭轉,防止鋼絲繩在運行時產生自旋現象)。

拖拽至架空人車尾繩輪處時,由跟班隊干向架空乘人裝置機頭處打電話匯報情況,運輸隊派兩人在副斜井上變坡點處分別用三道繩卡固定兩側鋼絲繩和變坡點鋼梁固定在一起,防止溜繩。

作業人員取合適位置將鋼絲繩剁斷,在副斜井井口平巷段開始插接鋼絲繩,插接時將兩端接頭部分的繩股分開用細麻繩將各股的鋼絲繩繩頭纏住,割掉麻芯,每端各鏨掉3股,然后正對交叉插接,長度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000倍(21.5米),且插接要緊密,不得有松股、散股現象,將兩根新繩頭連接固定。

鋼絲繩繩頭接好后,安排專人將沿線鋼絲繩全部恢復到輪上,確認鋼絲繩無脫輪現象后,將機尾張緊裝置拉緊,啟動架空乘人裝置調試張緊裝置,直至恢復原有狀態。

換繩完畢后,應將鋼絲繩空載運行8小時(消除自旋應力),并隨時檢查接頭的牢固程度,試運轉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安全技術措施:

提前將作業所需的工具、材料運輸到位,并做好人員分工,明確各自職責。

作業前,必須同調度室聯系,安排好人員集中上下井時間,嚴禁人員上下班期間進行作業。

作業期間,機電隊安排專人在副斜井上下車場設置警戒,嚴禁任何非作業人員進入副斜井。因工作需要必須通過時必須與當班作業負責人取得聯系,同意后方可通過。

架空人車停止運行后,架空人車司機必須停電閉鎖架空人車開關,懸掛停電牌,并由專人監護。

各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好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具,做好勞動防護。

作業現場各項工作必須由作業負責人統一指揮,整個作業過程中所有人員均要聽從現場負責人的指揮,確保行動統一,不隨意將鋼絲繩放開。

當鋼絲繩下放速度快時,可通知鏟車司機下放鋼絲繩盤,來降低速度。

更換新鋼絲繩整個作業過程中,鏟車需處于熱備狀態,鏟車司機在操作室待命,嚴禁下車與他人交談。

換繩過程中必須將鋼絲繩做好固定,確保繩卡緊固到位,防止鋼絲繩沿副斜井下滑。

作業中需要登高作業時,必須制作專用平臺,同時三人操作,一人監護。

作業過程中要妥善保管好作業所需工器具,防止滑落。

換繩完畢后,由機電隊長、副隊長再次對架空乘人裝置及斜巷內設施全面檢查一次,確認無異常后,方可進行試運行。

試運轉期間,必須由機電隊專人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停機處理,并匯報調度室。

架空人車試運轉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試運轉期間,任何人不得乘坐架空人車。

所有參加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認真學習本安全技術措施,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五、避災路線:

火災、水災、瓦斯、煤塵爆炸避災路線:

1、位于火區上風側人員:

作業地點→副斜井→地面

2、位于火區下風側人員(戴好自救器):

作業地點→副斜井→主副斜井聯絡巷→主斜井→地面

水災避災路線:

作業地點→副斜井→地面

篇2:鋼絲繩更換制度范本

一、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要求,根據本礦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二、專為升降物料的鋼絲繩在安全系數小于6時必須更換。

三、專為升降物料的鋼絲繩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之比達10%時必須更換。

四、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少量達到10%時,必須更換。

五、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將受力段剁掉或更換鋼絲繩:

1、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

2、斷絲超過本制度第三條的規定。

3、直徑減小量超過本制度的第四條的規定。

4、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的長度伸長0.5%以上。

六、鋼絲繩使用期間,斷絲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增加必須立即更換。

七、鋼絲繩銹蝕嚴重,或點蝕麻坑形成溝紋,或外層鋼絲松動時,不論斷絲數多少或繩徑是否變化,必須立即更換。

八、礦有關部門要經常對鋼絲繩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篇3:提升絞車用鋼絲繩使用檢查試驗維護更換管理規定

一、我礦各井及各類絞車在用的最大鋼絲繩規格:

1.擴建主斜井、副斜井、五更山采區、羊四采區主提升機提升鋼絲繩:

6×7+1—24.5—155(或170)—重要—右同(或交右)捻GB1102-74

2.副立井主提升機的提升鋼絲繩、罐道繩、制動繩;

6×19+1—21.5—155(或170)—重要—右同(或交右)捻GB1102-74

3.老井煤臺絞車的提升鋼絲繩:

6×7+1—21.5(或20.5)—155(或170)—重要—右同(或交右)捻GB1102-74

二、提升鋼絲繩的使用和保管,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新繩到貨后,必須按新鋼絲繩懸掛前的實驗規定進行驗收實驗;合格后妥善保管備用,防止損壞或銹蝕。

2.每卷鋼絲繩都必須保存有完整的原始資料(包括出廠合格證、驗收試驗證書、銘牌等)。

3.保管超過1年的鋼絲繩,在懸掛前必須再進行一次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4.直徑在18mm及其以下的專為提升物料的鋼絲繩,有廠家合格證,外觀檢查無銹蝕損傷,可以不做1、3款所要求的試驗。

5.使用有接頭的鋼絲繩,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有接頭的鋼絲繩,只準在下列設備中使用:平巷運輸設備、斜巷架空乘人裝置、斜巷無極繩絞車、斜巷鋼絲繩牽引的膠帶輸送機;

(2).凡在傾斜井巷中使用的鋼絲繩插接長度,都不得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000倍;

6.提升機鋼絲繩的使用,要滿足《煤礦安全規程》第416條中規定的滾筒直徑與鋼絲繩直徑的比值要求(80),以控制彎曲疲勞強度;

7、鋼絲繩在使用中應注意潤滑,潤滑鋼絲繩用油應采用專用鋼絲繩油,并注意與鋼絲繩廠家制造時所用的油脂相適應。對使用中的鋼絲繩根據井巷條件及銹蝕情況,應定期進行涂油;

8、嚴禁用布條之類的東西捆綁在鋼絲繩上做提升容器位置的標記,這樣會破壞鋼絲繩在捆綁處的潤滑,導致該處嚴重銹蝕發生斷繩事故。

9、各種提升裝置的滾筒上纏繞的鋼絲繩層數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19條的規定;

10、鋼絲繩頭固定在滾筒上時,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21條的規定;

11、新鋼絲繩懸掛前的試驗和在用繩的定期試驗,必須按下列規定進行:

(1)、新繩懸掛前的試驗:必須對每根鋼絲繩做拉斷、彎曲和扭轉三種試驗,并以公稱直徑為準對試驗結果進行計算和判定:

A、不合格鋼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6%,不得用做升降人員;達到10%不得用做升降物料;

B、以合格鋼絲拉斷力總和為準計算出的安全系數低于下列規定,該鋼絲繩不得使用:

①、專為升降人員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9;

②、專為升降物料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5;

③、罐道繩、防撞繩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

④、防墜器的制動繩和緩沖繩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3;

⑤、架空乘人裝置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6;

⑥、無極繩絞車運物時的安全系數不得小于3.5;

(2)、在用繩的定期試驗:可只做每根鋼絲的拉斷和彎曲試驗,試驗結果仍以公稱直徑為準進行計算和判定:

A、不合格鋼絲的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25%時,該鋼絲繩必須更換。

B、以合格鋼絲拉斷力總合為準算出的安全系數,如低于下列規定時,該鋼絲繩必須更換:

①、專為升降人員用的小于7;

②.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升降人員時不小于7,升降物料時不小于6;③.專為升降物料用的不小于5;

三、提升鋼絲繩的定期試驗應遵守下列規定:

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每隔6個月實驗一次;懸掛吊盤的鋼絲繩,每隔12個月實驗一次;

2.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自懸掛時起經過1年進行第一次試驗,以后每隔6個月試驗一次;

3.直徑18mm及其以下的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不受上述限制;

四、檢查維護提升鋼絲繩的規定:

1.鋼絲繩檢查工應保持相對固定,明確分工,實行專人專繩檢查制度;

2.提升鋼絲繩必須每天由分工專職人員檢查一次;制動鋼絲繩每周檢查一次;罐道鋼絲繩每半月檢查一次;絞車司機班班對提升鋼絲繩檢查一遍;主管技術員及班組長每周對提升鋼絲繩及各種記錄檢查一遍;主提升絞車每月必須由機電隊隊長組織全面檢查一次鋼絲繩;

3.架空乘人器用鋼絲繩至少每周由專職人員檢查一遍;

4.對易損壞或斷絲、銹蝕較多的一段應停車詳細檢查。斷絲的突出部位應在檢查時剪下修平。檢查時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檢查和處理結果應記入鋼絲繩檢查記錄薄內;

5.人工驗繩的速度,一般為0.3~0.5米/秒,最大不超過0.5米/秒;

6.驗繩時禁止戴手套或手拿棉紗,應用裸手直接觸摸鋼絲繩;

7.對提升容器停車位置的主要受力段,多層纏繞的上下的臨界段和斷絲、銹蝕較嚴重的區段,均應停車詳細檢查;

8.對連接裝置繩卡處除每天進行檢查外,還必須定期打開繩卡檢查;對滾筒內繩頭繩頭緊固的可靠性,也應定期檢查;

9.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停車詳細檢查;

10.鋼絲繩檢查包括斷絲、直徑、銹蝕及繩股凹凸變形、連接裝置緊固及纏繞等項目;

11.鋼絲繩檢查工必須了解并掌握所負責的鋼絲繩及其提升系統的技術參數和質量標準;檢查前應對所使用的工具、量具和檢驗儀器進行認真檢查和校準;

12.鋼絲繩檢查工在檢查之前應在繩上作好檢查起始的標志和檢查長度的計算標志,同一根繩上每次檢查的起始標志應一致;

13.檢查工作開始前,檢查工要與提升機司機、監護人員及信號工共同確定好檢查的聯系信號,檢查期間不得同時進行井筒和提升機的其它作業;

14.檢查作業時,應利用絞車深度指示器或綜合保護裝置的深度指示,確認斷絲、銹蝕、直徑磨損或其它損傷的具體部位,并及時記錄;

15.若檢查時發現鋼絲繩出“紅油”說明繩芯缺油、內部銹蝕,應引起注意、仔細檢查,必要時可剁繩頭檢查鋼絲繩內部銹蝕情況;

16.對使用中的鋼絲繩進行防銹涂油作業時,應首先將鋼絲繩表面的煤泥水擦干凈,但不得用汽油、煤油等揮發性油類清洗;涂油時繩速不得大于0.3米/秒;

17.使用中的鋼絲繩做定期試驗需截取繩樣時,對立井提升繩應從容器繩卡上部截取,斜井提升繩應在容器端將危險段切除后截取;為保證試驗準確性,應注意不使試樣受機械損傷,截取試樣時盡量不采取加熱法切割,如需用加熱法時,應將試樣長度加長200mm;試樣兩端用軟鐵絲綁緊;

18.鋼絲繩做多層纏繞時,由下層轉到上層的臨界段必須加強檢查,并且每季度移繩1/4圈;

五、提升鋼絲繩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更換:

1.各種股捻的鋼絲繩在1個捻距內斷絲斷面積,同鋼絲總斷面積之比達到下列規定時必須更換:

(1).升降人員或升降人員和物料用的鋼絲繩為5%;

(2).專為升降物料用的鋼絲繩、防墜器的制動鋼絲繩(包括緩沖鋼絲繩)為10%;

(3).罐道鋼絲繩為15%;

(4).架空乘人裝置、專為無極繩運輸用的鋼絲繩為25%;

2.以鋼絲繩標稱直徑為準計算的直徑減小量達到下列規定時,必須更換:

(1).提升鋼絲繩或制動鋼絲繩為10%;

(2).罐道鋼絲繩為15%;

(3).使用密封鋼絲繩時,外層鋼絲繩磨損量達到50%;

3.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到卡罐、突然停車等猛烈拉力時,必須立即停車檢查,發現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將受力段剁掉或更換全繩:

(1).鋼絲繩產生嚴重扭曲或變形;

(2).斷絲超過上述規定;

(3).直徑減小值超過上述規定;

(4).遭受猛烈拉力的一段,其長度伸長0.5%以上;

4.在鋼絲繩使用后期,斷絲數突然增加或伸長突然加快(例如;連續3天出現顯著伸長或在某一捻距內每天都有斷絲出現),必須立即更換;

5.鋼絲繩的鋼絲有變黑、銹皮、點蝕麻坑等損傷時,不得用作升降人員。

鋼絲繩銹蝕嚴重、點蝕麻坑形成溝紋,外層鋼絲松動時,不論斷絲數或繩徑變細多少,都必須立即更換;

6.使用中的鋼絲繩做定期試驗時不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02條有關不合格鋼絲斷面積與鋼絲總斷面積之比、安全系數、韌性指標的規定時,必須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