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末采收尾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末采收尾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2024-07-13 閱讀 9705

工作面末采收尾安全技術組織措施

1、組織措施

工作面走向長度達到20m時,經礦部研究決定后執行末采、收尾,為確保末采收尾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1)成立末采工作面末采收尾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機電副礦長

成員:各班安全員、瓦斯檢查員、頂板管理員、機電負責人、通風負責人、材料運輸負責人、礦調負責人

(2)領導小組職責:

(a)負責組織成員在工作面末采收尾期間分三班進行跟班,解決現場的安全問題。

(b)負責研究解決工作面末采收尾期間現場不能處理的安全問題。

(c)負責工作面末采收尾結束進行工作總結。

2、安全技術措施

(1)末采期間,安全員和采區班長每班巡回檢查工作面的頂板、支護,有斷柱、缺柱、迎山角度不夠,松柱、歪柱等必須現場處理。

(2)末采期間,礦部必須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工作面不得無故停班,確保正規循環作業。

(3)末采期間,工作面的柱距為0.4m,柱徑<120mm的支柱不得使用。

(4)末采期間,工作面支柱,柱帽尺寸不小于長*寬*高=400mm*120mm*70mm,柱帽中部應毛面,防止支柱脫落。

(5)工作面長度達到8~10m時,執行收尾,工作面收尾時,必須保證工作面有三排支柱兩倉路。靠采空區一排支柱采用密集支護,密集支柱靠采空區一側沿真傾斜碼10m*2m的矸石墩。

(6)收尾時必須收盡工作面材料,拆走溜皮,保持兩倉路暢通。

(7)結尾結束必須經礦部領導組織領導小組驗收。

篇2:裝飾公司項目收尾階段管理

裝飾公司項目收尾階段管理

1項目竣工驗收

1.1竣工驗收準備

1.1.1建立竣工收尾工作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限期完成。

1.1.2落實收尾工作計劃。收尾工作計劃的內容應包括現場施工和資料整理兩部分。收尾計劃應在現場檢查的基礎上制定,要求細化到每一項工作,并落實到人。過程中要按分工原則逐項檢查,做到完工一項,驗證一項,消除一項。

1.1.3組織竣工自檢。項目部在完成項目竣工收尾工作后,應向公司工程部報告,由公司工程部組織進行竣工預驗收。

1.1.4竣工報驗。竣工自檢合格后,由項目部向工程監理單位提交工程竣工驗收申請書,申請竣工驗收。對于單位工程較多,工期較長的大型項目,可與業主協商,分階段或分項目進行竣工驗收。

1.1.5整理竣工資料。竣工資料的整理按公司技術管理制度有關規定執行。

2項目竣工結算

按《公司經濟管理辦法》、《工程項目核算實施辦法》、《外部外包結算管理規定》執行。

3項目考核評價

3.1項目考核評價可按年度和按階段進行。成本方面按開工、進度至25%、55%、85%和完工五個階段進行考核,進度、質量、安全方面根據工程進展實施階段性檢查和考核。工程完工后,對項目管理進行全面的總結性考核。

3.2具體事宜按《項目管理目標責任書》執行。

4項目獎罰

4.1項目經理及項目管理班子成員全面完成承包合同并經過審計應及時兌現,按責任書規定的條款或本辦法的規定予以獎勵。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項目管理班子、項目經理或其他成員,公司可給予表彰和重獎。

4.2項目部實現的成本節余或其他收益,公司與項目部分成,分成比例為3:7。

4.3項目部用于分配的獎金,由項目經理或項目班子制定分配方案報公司審定后實施。

4.4項目經理及項目管理班子成員,未完成承包合同,應按合同規定的條款或本辦法的規定予以處罰。對由于工作不負責任,嚴重失職等原因造成重大事故和經濟損失或給公司信譽造成嚴重影響的管理班子或個人,應追究其責任,給予必要的經濟和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法律責任。

4.5項目虧損的彌補方式:扣除工資。

5項目部解體

5.1項目部是以完成工程項目目標組建的,是企業內部的一次性組織機構,工程項目竣工結算后,應當隨著項目目標的實現而解體。

5.2職責

5.2.1公司工程部負責項目經理部解體后工程項目在保修期間因質量問題造成的返(維)修工作(工程部經理有權抽調公司的資源對工程進行返修)。

5.2.2公司材料設備部負責項目所有固定資產的接收工作。

5.2.3內業部負責項目部撤退員工的接收管理工作。

5.2.4預算合約部負責審核外部結算和內部核算。

5.2.5財務部負責對債權債務的回收和償還工作。

5.2.6工程部和財務部負責項目的審計工作。

5.3項目部在項目交付后,應清退租賃的周轉材和設備,處理剩余物資,辦理工程結算,清理債權債務;及時向公司提交工程技術經濟分析報告,并接受審計。

5.4項目部解體的五個階段及工作內容

5.4.1預備階段:在進行85%經濟分析時,初步測定90~95%項目(具體余留額視項目規模而定)完成的時間,預留工程量大小及所需投入的人、財、物的數量;并提出分階段解體計劃。

5.4.2第二階段,當各主要部位全部交付后,項目部只留守50%人員,以后逐步減少至第三階段。

5.4.3第三階段,當工程項目投產后10天內,項目部只留守項目經理、技術各一人和整理竣工資料1人,其余人員全部撤走。留守人員主要負責工程善后工作,處理剩余的材料、工程結算、工程價款的回收,財務帳目的結算移交以及解決與甲方的有關遺留事宜。

5.4.4第四階段,工程竣工后一個月或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內移交竣工資料,剩余材料處理完成。整理竣工資料人員撤走。

5.4.5第五階段,項目部財務帳本暫停使用(封帳)一切費用由公司主管領導或工程部經理批準開支。

工程竣工后三個月內,工程結算,價款的回收,債權債務的處理、固定資產的移交、對整個項目綜合效益的審計評價等工作全部完成,項目部正式解體,全部人員撤走。

5.5項目經理部必須在項目投產后三個月內按上述規定做到人走帳清、物凈。未清理完債權債務的,由項目經理或指定的責任人負責清理債權債務,債權債務未清理完畢,項目經理或指定責任人不得到其它崗位工作。

5.6項目部物資主管調走前必須與公司財務,材設部對清楚物資、設備帳,并列清單辦理移交(包括設備的技術資料和檔案)方可調走。

6項目回訪保修

6.1回訪

6.1.1公司工程部負責項目回訪的組織工作。負責建立與甲方和用戶的服務聯系網絡,負責編制回訪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技術內業部、材設部及公司相關部門參與項目回訪工作。

6.1.2每次回訪結束后,工程部應及時填寫回訪記錄,跟蹤顧客滿意度的變化情況。

6.1.3回訪可采取以下方式:

a)電話詢問、會議座談、半年或一年的例行回訪。

b)重點回訪防水工程、墻面防水、墻面及樓地面裂縫,漆面開裂、用電安全等事項。

c)對施工中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工程,回訪使用效果或技術狀態。

6.2保修

6.2.1工程保修范圍及內容、保修期、保修責任、保修費用等按合同或"工程質量保修書"

的規定執行。

6.2.2項目交付及項目部解體后,對回訪中用戶提出的保修事項或甲方發出的保修要求由公司工程部負責組織落實。

6.2.3工程保修金由項目部與公司共同分擔,待保修期滿,多退少補。

篇3:采煤工作面收尾放大頂安全技術措施1

1603采煤工作面收尾放大頂安全技術措施

工作面概況

由于1603工作面煤層埋藏較淺,采面范圍內地質條件復雜,斷層眾多,導致回采以來頂板壓力大,兩巷支架變形快,巷道側應力和底鼓嚴重,通風斷面無法保證,工作面時常冒頂、片幫,生產組織困難,安全難以保證,為確保礦井安全,順利渡過轉型期,經研究決定1603工作面撤面回收,為此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放頂前準備

1、提前清理上下巷的浮煤,做好臥底工作,要求達到凈、寬、高,上巷臥底長度不少于50米,兩巷高度不低于1.8米,為放大頂及回收巷道支架做好準備。

2、上巷高度達到要求后,對巷道超前支護進行整改,20米范圍內雙排點柱直線架設,留足至少0.7米寬的人行道,20米以外單排點柱改為鉸接頂梁單排支護。

3、臥底、整改工作結束,先行拆除上巷40T改溜子,其大件設備及配件即行打運升井,不得滯留于上巷。

4、下巷運輸設備暫時不拆除,留于放大頂時運送工作面部分梁柱(運送大件物料措施附后),工作面回收完畢,再由里往外逐部回收機械設備。

5、上下安全出口進行加固,上出口加大支護密度,確保高度;下出口規范使用長鋼梁,為回收超前支架做好準備。

6、第二聯巷、第三聯巷運輸絞車及鋼絲繩、保險裝置提前檢修、完善,聲光信號齊全。放大頂工作開始后,運輸絞車能夠保證安全運輸梁柱和設備。

7、工作面底板水加強治理,放頂前挖溝引水,以減少支柱鉆底量,方便回柱。

三、技術措施

1、放大頂前最后一排煤嚴格按質量標準化要求搞好采面工程質量,不得超高回采,下段40米頂板破碎必須背嚴剎實。工作面上下出口保持高度,與巷道搭接處要加強頂板管理,謹防冒頂。上出口適當加密支護,確保出口安全。

2、工作面采高不低于2.0米,因為放頂時間可能較長,工作面必須大幅度臥底保采高,所有支柱必須墊柱鞋增加抗壓強度,同時堅持使用好防倒繩。

3、采面壞梁壞柱要及時更換,不準有失效梁柱,不準出現寬棚檔、倒懸臂梁、卡脖梁以及單梁。

4、加強采面的背頂閉幫工作,采最后一排煤時煤壁側閉幫嚴密,貼幫柱每梁下一顆,防止煤壁片幫;頂板竹笆網片搭接合理,背木背實頂板。

5、采最后一排煤時,不做機頭超前。及時搗掉煤壁上松動的煤體,長鋼梁抵緊煤墻,支柱壓力不小于90KN。

6、工作面支柱三用閥的方向要保持一致,平行于煤壁,注液孔朝向機頭,卸載孔朝向機尾。

7、在正式放大頂前可以先回收老塘切頂線一排支柱,鉸接頂梁外運,支柱用于工作面在棚檔間打戴帽點柱或密集柱、戧柱。

8、浮煤清凈,臥底結束,質量整改完畢,不推移采面溜子,然后拆運采面溜子和機頭大件,大件全部運出后及時在長鋼梁下補充支柱,有效支護頂板。工作面刮板運輸機全部由第三聯巷打運升井。

9、放大頂采取分段放頂方法。工作面前40米倒放,后85米正放。放頂在最小空頂距下進行,放頂時必須遵守先里后外、先下后上的原則。工作面木垛、密集柱、戧柱隨放隨撤,嚴禁提前回撤和摘取。

10、放頂前由通風部門在機風兩巷各安裝一臺11KW風機,風機必須處在新鮮風流中。機巷風機選擇適當位置安裝,風巷風機可以安裝在1#溜煤眼上口,由主平硐漏風向采面放頂迎頭供風。風筒要足夠長,滿足需要,風筒口距迎頭的距離不大于5米。風筒吊掛平直,并且要有專人看護風機,任何人不得擅自停風停電,確保正常供風。

11、放頂時迎頭應選派經驗豐富、技術熟練的工人進行施工作業,跟班干部盯崗指揮。放頂時隨時注意周圍頂板及支架情況,當遇到支架歪扭,壓力突然增大等異常情況時,要立即撤出人員。待壓力穩定,支架重新整改后,方可進行施工。

12、放大頂期間,必須是專人放頂,專人觀山,專人維護后路。所有人員必須聽從指揮,做到有序的運送梁柱。運出的梁柱好、壞分開并運到指定的地點靠幫碼放整齊,待運升井。人員嚴禁嬉戲,打鬧和逗留。

13、下出口超前長鋼梁的回收采取套棚替換長鋼梁的方法,套棚采用木梁鐵腿,一梁三柱形式,長鋼梁替換后,只回收單體柱,木梁則可以放棄不回收。

安全注意事項

1、放大頂期間,瓦檢員跟班隨時檢測迎頭有害氣體情況,發現有害氣體超限,由通風部門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處理。

2、加強回風巷瓦斯檢查,瓦斯斷電值調至0.8%,斷電開關靈敏可靠;回風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