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在建工程重大危險源控制須知

某某在建工程重大危險源控制須知

2024-07-13 閱讀 1021

某在建工程重大危險源控制

一、危險源控制

《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公司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人員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在公司發布的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對重大危險源的控制也有明確規定。在玻璃幕墻施工過程中常見的重大危險源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高處墜落。在離地兩米以上的吊頂和油漆作業中、拆除及幕墻施工中,由于腳手架、吊蘭等未按規定搭設,作業人員的失誤和防護措施不到位,易發生墜落事故。

2、作業人員在施工現場未使用或不能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也是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原因。

3、電焊工等特種作業人員未經培訓,無證上崗,在易爆易燃物品的上方、周圍違章進行電焊,以致造成火災事故。

4、化學危險品(粘結劑)未按規定設立小倉庫單獨存放

注:以上四個方面的重大危險源在本工程中有可能出現的,也是重大事故隱患最突出的環節。

5、真正落實各級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缺點。對于一個工程項目,項目經理要根據項目的特點把重大危險源清晰列目,并一一進行摸底,制定積極有效的防范措施,對違規行為及時發現,及時糾正。同時,組織制定重大危險源的控制目標,實行安全崗位責任制,逐級簽訂安全責任狀,層層分解,責任到人。

6、項目部管理人員、安全員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指導、幫助作業人員如何有效地識別重大危險源,如何針對不同的重大危險源采取相應的對策,盡量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7、全體發動,人人參與。加強對全體職工的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和培訓,尤其是以預防事故為主的重大危險源控制的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重擔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標",使全體職工都能識別重大危險源,避免事故發生,確保自身安全,才能使本工程安全工程切實落到實處。

二、臨時用電系統和電動工具、設備控制

1、建立現場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現場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

2、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應由專人負責。

3、焊機定期檢查和檢測,焊接時禁止電流過大,焊傷母材。電焊機設置地點應防潮、防雨、防砸。

三、現場周邊環境安全控制

1、施工現場周邊設置明顯標識,提示周圍居民此處施工,請多諒解。

2、施工現場周圍設置封閉圍擋。

3、嚴格限制現場工人出入工地。

4、施工現場垃圾清運規定每日統一清運,保證出入車輛整潔。

5、嚴格控制施工噪音,將噪音較大的工作只在每日規定時間進行。

篇2:鐵礦危險源控制點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實現危險部位、場所、設備、設施等不安全因素的危險預知預控,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危險源點分級控制管理是以控制危險因素為核心,針對生產過程中每個危險源點的危險物質、設備設施狀態、作業環境、人的行為和安全管理等因素,實施有效的控制管理,并分級負責和督促檢查。

第三條本辦法重新規定了我礦危險源控制點定點、分級、控制管理、信息報告、定期檢查及考核的要求和內容;

第二章危險源控制點定點與分級

第四條危險源控制點的確定一般考慮以下幾種情況:

(一)容易發生人身傷亡、火災、爆炸、急性中毒等事故;

(二)設備安全度低、作業環境不良、事故發生率高;

(三)具有一定的事故頻率和嚴重度,作業密度高;

(四)其他潛在危險大。

第五條根據危險源點可能造成的傷害程度,將危險源控制點分為三個級別:

A級:可能造成多人傷亡或引起火災、爆炸、設備及廠房設施毀滅性破壞;

B級:可能造成死亡,或永久性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終身致殘性重傷),或可能造成生產中斷(一個班以上);

C級:可能造成人員永久性局部喪失勞動能力(傷愈后能工作但不能從事原崗位工作的重傷),或可能造成生產暫時性中斷(一個班以內)。

被確定為重大危險源、納入礦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管理的,不再列入危險源控制點管理。

第六條對危險源的危險分析可運用危險因素分析方法和事故模式分析方法。

第七條安全措施應根據“假想事故原因和條件分析”的結果制定。

第八條危險源控制點確定后,由安環科組織填寫《危險源控制點登記卡》。

第九條A級危險源控制點,由公司審批;B級、C級由礦組織驗收,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備案。礦及車間按驗收合格簽署驗收意見的《危險控制點登記卡》,分類分級歸檔建立專門檔案。

第十條對新投產項目必須在試生產期間開展危險辨識及危險源控制點定點工作。

第十一條危險源點的控制管理應體現持續改進的管理思想。礦每年將根據生產工藝、設備設施、作業環境的變化情況,組織對危險源控制點危險因素進行分析、確認,對其控制措施、對策的有效性、完備性進行評價,并予以完善。

第三章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

第十二條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含升級、降級與撤點。

第十三條危險源控制點擬異動前,應組織專業人員對危險因素及其危險性、安全控制管理情況等進行綜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確認是否提出異動申請。

提出異動申請時,應填報《危險源控制點異動卡》;升降級異動需同時填報《危險源控制點登記卡》。

第十四條A級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由礦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審定批準;B、C級危險源控制點的異動礦安環科審定,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備案。

第四章危險源控制點管理制度

第十五條在危險源控制區域醒目處應設立危險源控制點警示牌。警示牌內容應包含危險源點主要危險因素、可能的事故傷害模式及應采取的主要措施對策。

第十六條各危險源點均要制訂《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其中A級危險源控制點的《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由公司安全環保部審查、備案。《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的內容應具體,針對性、可操作性強,要突出對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安全控制,安全檢查與設備點檢應互為補充。

《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是班組對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日常檢查控制的依據和原始記錄。

當班人員應在設備設施點檢和作業要求的基礎上,按《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內容對本班組管理區域內各級危險源控制點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安全狀況、控制措施落實情況進行點檢,并作好記錄;各級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責任制要求對所負責的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檢查,并在《危險源控制點檢查表》相應位置簽字。

第十七條危險源控制點出現異常,應按管理級別填寫《危險源控制點異常信息反饋卡》逐級上報。上一級管理部門應組織對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制訂有效措施,及時消除隱患。

第五章管理職責

第十八條礦級領導職責

(一)負責組織本礦開展危險源控制點分級控制管理,督促車間和科室落實危險源控制點管理辦法與措施。

(二)了解本礦危險源控制點分布情況,每月對本礦的A級危險源控制點檢查一次,并在檢查表上簽字。

(三)對新投產項目,按規定及時組織進行危險辨識分析工作,建立危險源控制點,確保安全生產。

(四)對A級危險源控制點存在的失控因素投入資金及時進行整改,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對確實無力整改的,及時上報公司相關職能部門。

第十九條車間級領導職責

(一)熟悉本車間危險源控制點分布情況,每半月檢查車間各級危險源控制點控制情況。

(二)負責組織本車間A、B、C級危險源控制點控制管理,落實危險源控制點管理辦法與措施。

(三)對本車間危險源控制點的失控因素組織整改,車間確實無力整改的,應向礦長及職能科室報告,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條工段級領導職責

(一)負責實施本工段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管理,熟悉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內容,每周檢查A、B、C級危險源控制點控制情況。

(二)對本工段各級危險源控制點的失控因素組織整改,若確實無力整改應上報車間,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一條班組長職責

(一)負責實施本班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管理,熟悉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內容,本人或指定專人至少接班后、班中、交班前三次檢查控制情況,認真填寫檢查表。

(二)對班組各級危險源控制點的失控因素組織整改,若確實無力整改應上報工段,并立即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二條崗位操作人員職責

(一)熟悉本人負責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內容、防范措施、應急預案,按規定認真檢查并登記。

(二)發現危險源控制點的不正常狀態,立即上報和做好記錄,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事故發生。

第二十三條職能科室職責

(一)熟悉本礦危險源控制點分布情況,參與制訂A、B級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對策及控制管理。

(二)對車間無力整改的危險源控制點失控因素,接到報告后立即深入現場安排處理。

(三)按職責分工,負責督促檢查本部門承擔控制的危險源控制點的運行控制。

第二十四條各級安全部門職責

(一)組織開展危險源控制點分級控制管理,制訂、落時實施辦法,負責綜合管理。

(二)負責組織對危險源控制點的“系統分析”工作,推行控制技術,不斷落實、深化、完善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管理。

(三)分級負責組織危險源控制點的建點驗收與升降級及撤點審查。

(四)堅持按期檢查本級危險源控制點的控制情況:

1、礦安全環保科及相關職能科室每月對本單位的A、B級危險源控制點至少檢查一次;

2、車間安全組(員)每周對本車間的A、B、C級危險源控制點至少檢查一次(有工段的車間安全組每月二次,工段安全員每周一次);

3、負責危險源控制點的信息管理,開發運用先進信息控制技術,不斷提高危險源控制點的動態控制水平;

4、督促檢查各級對失控因素的處理和進展情況,及時向領導報告;

5、對危險源控制點失控而發生的各類事故,認真調查分析,按本規定查清責任并及時報告領導;

6、負責按本規定的內容進行考核。

第六章考核

第二十五條新投產建設工程在試生產期間,有關單位和職能科室不配合開展危險辨識及危險源控制點定點工作,扣責任單位500-1000元。

第二十六條職能科室未按職責分工對各級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檢查與控制管理,一點次扣科室長100元,累計累扣。車間各級未按職責分工對各級危險源控制點進行檢查與控制管理,一點次扣主管領導50元,累計累扣。

第二十七條對危險源控制點運行中的失控因素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及時報告或上級要求的隱患整改不落實,扣責任車間3000元;扣車間主要領導300元。導致事故的,按礦有關規定考核。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與上級規定不符的按上級規定執行。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安全環保科負責解釋

篇3:重點危險源安全監測監控制度

為確保公司的安全生產穩定進行,建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長效機制,杜絕重大生產事故發生,依據《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和有關作業規程,以及總部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實際,制定重點危險源安全監控管理制度。

一、礦山重點監控范圍:石灰石礦山、平峒溜井、炸藥庫、加油站、發電分廠、變電站等有可能發生坍塌、傾覆、壓埋、爆炸、火災、高處墜落、觸電、機械傷害等場所。

二、重點危險源安全檢查時間:

1、班組對重點危險源要每天檢查一次,并認真做好記錄。

2、分廠對重點危險源要每月檢查一次,并認真做好記錄。

三、重點危險源安全檢查內容

1、檢查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執行落實情況。

2、檢查安全預案執行情況。

3、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運行情況。

4、對查出的各類事故隱患按照公司《事故隱患整改制度》執行。

四、安全管理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對重點危險源采取定期檢查、隨時抽查的方式進行安全檢查。重點檢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執行并組織實施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特殊工種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情況,安全生產技措落實情況;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和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及上報情況。對重點監控危險源每三個月組織一次全面檢查,研討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

五、建立重點危險源檔案管理制度,提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六、加強對各單位安全生產條件、安全生產現狀、重大危險源監控、重大事故隱患治理以及檢查情況等內容的全面了解和監控,建立管理檔案,做到每次檢查有記錄,隱患整改有反饋,并實行負責人簽字制度,促進公司安全管理科學化、部門管理規范化。

七、建立重點危險源監檢查月報制度。

八、完善危險源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網絡體系,促進危險源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落到實處。

九、突出重點,完善程序,加大對重大危險源安全隱患查處力度。

十、各班組要嚴格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依照安全生產分級管理的監督管理體制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實施動態監控,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