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植筋:安全技術交底

鋼筋植筋: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8952

施工單位:北京欣興奧建筑結構工程技術有限公司No:D-003工程名稱紫玉山莊D3-031單元結構加固工程工種鋼筋植筋工施工部位柱、梁植栓植筋交底時間2013年10月15日交底內容:1.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作業。2.施工現場禁止吸煙,嚴禁酒后作業,嚴禁追逐打鬧,禁止竄崗,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3.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緊下顎帶。。4.進入作業地點后,熟悉作業環境,檢查設備及各項安全防護設施。若發現不安全因素、隱患,必須及時處理或向有關部門匯報,確認安全后再進行施工作業。對施工過程中發現危及人身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及時要求有關部門處理解決。5.現場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嚴禁私自移動和拆除,如需暫時移動和拆除的須報經有關負責人審批后,在確保作業人員及其他人員安全的前提下才能拆移,并在工作完畢(包括中途休息)后立即復原。6.操作人員工作時,應戴好防護眼鏡、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品。7.操作人員必須熟知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現場的安全生產制度,服從領導和安全人員的指揮,自覺遵章守紀,做到“三不”傷害。8.作業前的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為保證手持電動工具的正常使用,在手持電動工具作業前必須按照以下要求進行檢查:(1)外殼、手柄不出現裂縫、破損;(2)電纜軟線及插頭等完好無損,開關動作正常,保護接零連接正確牢固可靠;(3)各部防護罩齊全牢固,電氣保護裝置可靠。9.使用沖擊電鉆或電錘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作業時應掌握電鉆或電錘手柄,打孔時先將鉆頭抵在工作表面,然后開動,用力適度,避免晃動;轉速若急劇下降,應減少用力,防止電機過載,嚴禁用術杠加壓;(2)鉆孔時,應注意避開混凝土中的鋼筋;(3)電鉆和電錘為40%斷續工作制,不得長時間連續使用;(4)作業孔徑在25mm以上時,應有穩同的作業平臺,周圍應設護欄。

篇2:墻拉筋構造柱鋼筋植筋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本工程墻體拉結筋及構造柱縱筋鋼筋均采用植筋方法,拉結筋采用φ6鋼筋,拉結筋間距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設2φ6拉筋,拉筋伸入墻內的長度應沿墻全長貫通。如圖14.2(a)(b)所示。填充墻長度>5m時,應在墻長度方向中部設置構造柱:構造柱截面尺寸為:墻厚×墻厚;構造柱配筋為:4φ10,φ6@200,其他特殊部位構造柱參照圖紙。

一、施工準備

鋼筋已按圖紙下好料,其它材料準備齊全。

電鉆準備好

二、植筋施工工藝流程:

定位→鉆孔→錨固劑配制→植筋→固化養護→檢驗

1、定位

按設計要求由放線人員標示植筋進行放線定位,構造柱鋼筋上下對齊。

2、在植筋位置用電鉆按下列尺寸進行鉆孔:鉆孔直徑d+(4~6mm),小直徑鋼筋取低值,鉆孔深度為15d,錨固力即大于鋼筋屈服值。

3、清孔

鉆孔完畢,檢查孔深、孔徑合格后,將粉末用小噴壺噴出并預濕,直到孔內無灰塵,確認無誤,報項目部質檢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4、錨固劑配制

將錨固劑置于碗內或其它容器內,按固化劑上標示比例加入固化劑,攪拌均勻。

5、植筋

施工人員戴好線手套或皮手套,將配置的錨固劑放入PVC塑料管內填入孔內,使孔眼填滿后插入鋼筋并使鋼筋插入到要求的深度,減少漿體溢出,使孔內壓實。

6、固化養護

結構膠在常溫下2天即可,錨固力大于鋼筋屈服值,植筋后不得擾動鋼筋或掛重物。

7、檢驗

檢驗采用千斤頂,錨具,反力架系統做拉拔實驗,一般加載至鋼筋強度的標準值,檢測結果較直觀、可靠、簡便。

三、成品保護

在植筋過程中,鋼筋植入2小時以內不允許上人踩踏,懸掛重物等。錨固劑在攪拌2小時后如無用完已成廢料,不能再使用。

四、安全環保措施

操作人員進行高空、電氣作業及使用機械設備,除遵守國家、部、省市等有關安全操作規定外,尚需注意:

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懂得結構膠錨固件的操作工序;

2、操作人員必須根據工作環境佩帶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絕緣手套、絕緣鞋等,并集中精力操作;

3、電器設備及架設應符合安全用電規定,應有接零或接地觸電保護裝置,嚴禁零線與相線搞混,避免相線與結構鋼筋連接造成觸電事故;

4、結構膠、丙酮等物應穩保管,并有防水、防爆措施,容器清洗后殘余物傾倒,應按指定地點集中處理;

5、操作環境應通風,有足夠的照明度。

6、植筋過程中電鉆打孔,遵守操作規程,戴絕緣手套,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7、電鉆打孔屬于強噪間作業,應安排在白天施工,且周圍加設圍擋。

篇3:鋼筋植筋—施工工藝

一、植筋的施工流程

彈線定位→鉆孔→洗孔→鋼筋處理→注膠→植筋→固化養護→抗拔試驗→綁鋼筋澆筑混凝土

二、材料要求

1、錨固膠:

錨固膠的性能應通過專門的試驗確定。對獲準使用的錨固膠,除說明書規定可以摻入定量的摻和劑外,現場施工中不宜隨意添加摻料。如使用環氧基錨固膠,錨固膠的性能指標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后錨固技術規程》JGJ145-2004的規定,如是用其它品種的錨固膠,其性能應廠家通過專門的試驗確定和認證。植筋用錨固膠的粘結強度設計值fbd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的規定。

2、鋼筋:

鋼筋規格為Φ25,符號"Φ"表示HRB335鋼筋,鋼筋性能要符合規范要求,鋼筋在植筋前要清除表明的鐵銹。

三、施工操作

1、彈線定位

根據變更設計圖紙的鋼筋數量及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經我質檢部門驗收,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以鉆孔。

2、鉆孔

用沖擊鉆鉆孔,鉆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4~8mm左右,鋼筋直徑為Φ25,鉆頭選用φ32的合金鉆頭。鉆孔深度不小于20d(d為鋼筋直徑),實際鉆孔深度應取600mm,鉆頭始終與承臺保持垂直。

備注:按照《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錨固長度公式計算:錨固深度ls=434mm,小于實際鉆孔深度,故實際鉆孔深度符合要求。

3、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鉆完后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雜物清理干凈。方法是: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長棒,伸至孔底,來回反復抽動,把灰塵和碎渣帶出,再用空壓機吹出浮沉。吹完后再用脫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為用酒精或丙酮容易揮發,水不易揮發。再者用水后孔內不會很快干燥。洗孔完成后需要經我質檢部門驗收,自檢合格后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注膠。

4、鋼筋處理

鋼筋錨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銹跡及其他污物,一般采用角向磨光機配鋼絲刷除銹,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為止,若鋼筋銹蝕嚴重,要用稀鹽酸浸泡除銹10-15分鐘,后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沖洗后擦干方可使用。

5、注膠

錨固膠要選用合格的植筋專用膠水,產品要有合格證明,要能夠滿足我項目承臺植筋施工要求。注膠要從孔底開始,這樣可以排出孔內的空氣,為了使鋼筋植入后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孔內注完膠后應立即植筋。

6、植筋

首先將配置好的結構膠注入孔內(宜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并將結構膠涂于鋼筋錨固端(宜2-3㎜),然后緩慢將鋼筋插入孔內,同時要求鋼筋旋轉,使結構膠從孔口溢出,排出孔內空氣,鋼筋外露部分長度保證工程需要。

7、養護

植筋施工完畢后注意保護,24小時之內嚴禁有任何擾動,以保證結構膠的正常固化。

8、檢測試驗

在植筋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方法是:制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結構相同強調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后,進行拉拔試驗。試驗用專用的鋼筋測力計,當加力達到Ⅱ級鋼筋屈服強度時,鋼筋出現頸縮現象,繼而拉斷,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都是合格的。

植筋后進行非破損性拉拔試驗,用來檢測工作狀態的植筋質量,檢測的數量是植筋總數的10%。檢測中,測力計施加的力要小于鋼筋的屈服強度,大于設計部門提供的植筋設計錨固力值。公式為:FM

8、綁鋼筋澆筑混凝土

檢測試驗合格后就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四、造成植筋缺陷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植筋注意事項

1、植筋后,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于15d,且應采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

2、承臺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臺范圍,承臺要保持干燥。如果不能保障承臺干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備,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針對本工程在廠房內部施工,故無需考慮天氣因素的影響。

4、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明不能有油漬等雜物。

5、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6、為了保證植筋質量,必須避免第四條中提到的影響植筋質量缺陷的各個因素發生,我們要從工、料、機、工藝、環境以及方法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要做到萬無一失。

7、植筋施工用電要按照項目的用電規程操作,避免違章。

8、植筋所用的設備及機具必須按找該設備或機具的操作規程操作,不允許違章操作。

9、植筋所用的材料不能到處亂扔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