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現澆重力式混凝土擋土墻工程模板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現澆重力式混凝土擋土墻工程模板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2024-07-13 閱讀 1420

1.吊運組裝模板時,吊點應合理布置,吊點構造應經計算確定;起吊時,吊裝模板下方嚴禁有人。

2.模板拆除應符合下列要求:

(1)預拼裝組合模板宜整體拆除,拆除時,應按規定方法和程序進行,不得隨意撬、砸、摔和大面積拆落。

(2)拆除的模板和支撐應分類碼放整齊,帶釘木桿件應及時拔釘,盡快清出現場。

(3)暫停拆除模板時,必須將已活動的模板、拉桿、支撐等固定牢固,嚴禁留有松動或懸掛的模板、桿件。

(4)使用起重機吊裝模板應由信號工指揮,吊裝前,指揮人員應檢查吊點、吊索具和環境狀況,確認安全,方可正式起吊;吊裝時,吊臂回轉范圍內嚴禁有人;吊運模板未放穩定時,不得摘鉤。

(5)模板拆除應待混凝土強度達設計規定后,方可進行。

3.支設、組裝較大模板時,操作人員必須站位安全,且相互呼應;支撐系統安裝完成前,必須采取臨時支撐措施,保持穩定。

4.施工前,應對擋土墻模板進行施工設計;模板及其支架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應滿足各施工階段荷載的要求,能承受澆筑混凝土的沖擊力、混凝土的側壓力和施工中產生的各項荷載。

5.模板、支撐連接應牢固,支撐桿件不得撐在不穩定物體上;模板、支架不得使用腐朽、銹蝕、扭裂等劣質材料;模板、支架必須置于堅實的基礎上。

6.高處安裝模板必須設安全梯或斜道,嚴禁攀登模板和支架上下,上下高處和溝槽必須設攀登設施,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1)人員上下梯子時,必須面向梯子,雙手扶梯;梯子上有人時,他人不宜上梯。

(2)施工現場可根據環境狀況修筑人行土坡道供施工人員使用;人行土坡道應符合下列要求:

1)寬度不宜小于1m,縱坡不宜陡于1∶3。

2)施工中應采取防揚塵措施,并經常維護,保持完好。

3)坡道土體應穩定、堅實,宜設階梯,表層宜硬化處理,無障礙物。

4)兩側應設邊坡,溝槽側無條件設邊坡時,應根據現場情況設防護欄桿。

(3)外采購的安全梯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現場自制安全梯應符合下列要求:

梯子必須堅固,梯梁與踏板的連接必須牢固。梯子結構應根據材料性能經受力驗算確定;梯子需接長使用時,必須有可靠的連接措施,且接頭不得超過一處。連接后的梯梁強度、剛度,不得低于單梯梯梁的強度、剛度;梯腳應置于堅實基面上,放置牢固,不得墊高使用。梯子上端應有固定措施;攀登高度不宜超過8m;梯子踏板間距宜為30cm,不得缺檔;梯子凈寬宜為40cm~50cm;梯子工作角度宜為75°±5°。

(4)采用斜道(馬道)時,腳手架必須置于堅固的地基上,斜道寬度不得小于1m,縱坡不得陡于1∶3,支搭必須牢固。

7.槽內使用磚砌體做側模施工前,應根據槽深、土質、現場環境狀況等對側模進行驗算,其強度、穩定性應滿足各施工階段荷載的要求;砌體未達到施工設計規定強度,側模不得承受外力,作業人員不得進入槽內。

8.現場加工模板及其附件等應按規格碼放整齊;廢料、余料應及時清理,集中堆放,妥善處置。

9.模板與支架宜采用標準件,需加工時,宜由有資質的企業集中生產,具有合格證。

篇2:山區新建鐵路擋土墻施工方法

新建山區鐵路擋土墻施工方法

1.1明挖基坑:開挖前在其頂部設置截水溝(雨季),根據地質情況確定其開挖線,嚴格按照開挖線進行開挖,墻背置于巖中時,可直接按擋墻斷面墻背坡度進行放樣,同時施工上、下擋段,則應先施工路肩墻。上擋需分段跳槽開挖。

土質基礎主要用機械(履挖)進行開挖,鋪以人工修整成型:石質坑采用小炮爆破,人工清理、抬運。在距基底10~15cm,用人工準確修鑿至標高,傾斜基底不得以填補方法筑成斜面。開挖成型的基坑如遇雨天,在坑內設排水溝,集水井疏干積水,保證基底無浸泡。

基坑成型時埋入深度,基底地質情況均需復核,不符則應采取措施,據以施工。

1.2砌筑墻體:墻體砌筑均采用擠漿法分段、分層砌筑。

1.2.1基礎:

(1)石質基底應清理干凈松散巖層,澆水濕潤后坐漿砌筑;土質基底直接坐漿砌筑。

(2)地面線以下部分可不修鑿鑲面石。

(3)基礎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實,并作好頂面排水、防滲設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軟化。

(4)基礎應在開挖完成后立即進行,做到隨開挖、隨下基、隨砌筑。

1.2.2墻身:砌體分段位置設于沉降縫處。砌筑前先將瀝青木板按設計結構斷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縫位置,計算層數選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砌筑墻身先掛線于沉降縫木板上(根據選好的用料高度),從砌體轉角部分開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順序安砌鑲面石。鑲面石采用一順一丁或兩順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填筑腹石時先在圈內低部鋪漿,然后選擇石頭進行試放,較大石料的大面為底,較寬砌縫用小石塊填塞。試放好后用小錘擊打石料擠漿,將砌縫砂漿擠緊,不留孔隙。砌筑時注意砌縫的互拉交錯、交搭,砂漿密實,砌縫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定位砌塊表面縫寬度不超過4厘米。砌體表面占三塊相鄰石料相切的內切圓直徑不大于7厘米,兩層間錯縫不得小于8厘米。

(2)填腹部分的砌縫宜小,在較寬砌縫中可用小石塊塞填。

(3)塊石砌筑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層,但每砌成70~120厘米的高度應找平一次。段內兩段相接外的豎向錯縫,不得小于8厘米。

1.3泄水孔設置:砌筑時每隔2~3米交錯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安設可用φ10PVC管(或打通竹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墻中,也可直接留置10cm×15cm矩形孔。墻背泄水孔的進水側設置反濾層,厚度不小于0.3米,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粘土隔水層,粘土隔水層以人工進行夯實、整平。

1.4回填土、勾縫:上、下擋需回填土部分隨砌隨填。在小型打夯機具可操作部位以蛙式打夯機壓實,其余部分人工夯實并達到壓實度要求,墻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縫,采用M10砂漿勾平縫,力求美觀自然。

1.5片石砼墻澆筑:采用組合鋼模,設預埋拉桿及鋼管架支撐;拌合砼采用350L自落式拌合機拌合;灌注砼由于斷面較大,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層澆筑及摻加片石。砼強度達70%可拆模重新支模于上一層(每次立模高度為2米,預埋拉桿),預埋內拉桿采用φ16鋼筋自行加工。

篇3:公園園林建筑駁岸毛石擋土墻施工方法(二)

公園園林建筑駁岸毛石擋土墻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藝

1、材料準備

石材的規格及強度應符合設計及規范的要求,無風化,無顯著裂紋或片層剝脫現象,不含雜質。并有出廠合格證。

砂采用中砂,過篩,去除草根等雜物,其含泥量不應超過5%。

水泥按設計要求及國家質量標準檢驗。砌筑用砂漿其水泥應按品種、標號、出廠日期分別堆放保持干燥。

其它材料:石灰膏熟化時間應大于7天,且過篩后最大粒徑小于2mm,準備好預埋件及其它按設計要求的材料。

2、作業條件準備

本工程擋土墻全長69.3米,按施工圖紙的要求待甲方地質資料齊全后方可進行施工設計。以下為毛石擋土墻常用施工方法,以供參考:

本工程擋土墻必須在原有閣樓拆除后,已完成墊層砼經驗收合格,在其上已彈好墻身線、軸線位置等。

編制石料分配供應計劃和料石加工計劃,嚴格按計劃組織石料供應。

砂漿標號已經試配并出配合比。

砌筑前根據圖紙要求,做好測量放線工作,打好標高或立好皮數桿,有坡度面應立好坡度門架。

二、砌筑要點

石材表面如有泥印浮土或影響砂漿粘結的臟跡,在砌筑前應用水洗刷凈。在炎熱天氣中或高溫環境里,砌筑前用水適當將石塊淋濕。

每隔一個伸縮縫設三個坡度門架,砌筑時采用雙面掛線方法。

砌筑采用坐漿法,即在開始砌筑第一層先鋪砂漿30~50mm然后選用較大較整齊的石塊,大面朝下,放穩放平。從第二層開始,石塊要內外搭接,上下錯縫,分層臥砌。施工中要先把石塊試擺,合適后即可鋪灰砌筑。要使石塊間縫最小,先填漿后填石,不得采用先擺石塊后塞漿或干填碎石塊的方法。

砂漿拌制工藝與砌磚工程砂漿拌制工藝相同。但砂漿稠度宜為3~5cm。

毛石砌體應設置拉結石,接結石應均勻分布,上下層梅花形錯開。每0.7m2墻面設置一塊墻體拉結石。拉結石長度:當墻厚在400mm內時,應等于墻厚;當墻厚在400mm外時,用兩塊拉結石內外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150mm,其中一塊長度不小于墻厚的2/3。

砌筑時,除了要上錯縫、左右和內外搭砌外,不應出現垂縫、干縫、空縫和通縫。同時要注意合理擺放石塊,不應出現中間無拉結的對合型、填心型、拉結搭接長度不足的橋型、兩斜面相對、豎紋和立砌等缺陷。

石塊經鋪砌穩定后不得隨意移動或碰撞,如必須移動時,應將石塊向上提起,不得撬碰影響鄰石的固結。再砌時必須將原有砂漿刮去、重新鋪漿砌筑。

毛石墻的第一皮、每個樓層最上上皮、轉角處、交接處及門窗洞口處應用較大的平毛石砌筑。

毛石墻每天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

砌筑毛石擋土墻時,除符合上述有關砌筑要點外,尚應注意以下幾點:毛石的中部厚度不小于200mm;每砌3-4皮毛石為一個分層高度,每個分層高度應找平一次;外露面的灰縫寬度不得大于40mm,上下皮毛石的豎向灰縫應相互錯開80mm以上;泄水孔在每米高度上間隔2m左右設置一個,并在泄水孔與土體間擺長寬各為300mm、厚200mm的碎石作疏水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