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砌塊(磚石)擋土墻工程混凝土預制構件運輸安裝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構件應使用起重機安裝,由信號工指揮;構件安裝后,吊環應切除,并與構件面齊平。
2.構件安裝前,應檢查其質量;不得有缺邊、掉角、露筋等缺陷,有結構損壞、裂縫的構件不得使用。
3.施工前,應根據構件的外形尺寸、質量、現場環境狀況,編制預制構件的運輸與安裝方案和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4.預制構件的運輸、存放應符合下列要求:
(1)現場構件存放場地應平整、堅實、排水通暢;周圍應設護欄和安全標志。
(2)構件運輸時,其支撐位置、緊固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不得損傷預制構件。
(3)運輸時,構件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設計規定的吊裝強度,且不得低于設計強度的75%。
(4)構件的運輸與存放,必須根據構件形狀、剛度確定放置方式,并支墊穩固;構件標識應清晰、外露。
(5)構件運輸前,應檢查吊運機具、吊索具,確認完好、防護裝置齊全有效,并經試運行,確認正常。
5.現澆混凝土基礎強度達設計強度75%后,方可安裝墻板。
6.扶臂式墻板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預埋件埋設應符合設計規定,安裝前應將其表面除銹,并清理干凈。
(2)安裝時,墻板底部應用鋼板支墊平穩,墻板應豎直,待墻板就位,并在連接鋼板焊接牢固后,方可摘鉤。
(3)連接板焊接完畢后,必須按設計規定采取防腐措施。
7.懸臂式墻板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墻板就位后,必須在基礎杯槽內設置楔塊,待墻板固定后,方可摘鉤;墻板固定后,應立即澆筑杯槽混凝土。
(2)杯槽灌填混凝土或砂漿后,應按技術規定及時養護,待確認強度達到設計規定,并形成文件后,方可填土。
(3)墻板安裝應豎直,底部用鋼板墊牢。
(4)安裝墻板前,基礎杯槽內泥土、雜物必須清理干凈;連接部位的預埋件位置、數量應符合設計規定;預埋件表面應除銹,并清理干凈。
篇2:混凝土預制場與預制構件運輸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1、預制廠機械設備安全監理要點
(1)拌和樓廠機械設備要有出廠合格證書,安裝調試要有專業人員指揮管理,各種計量設備要經過有關部門標定,拌和設備要有經過專業培訓有合格證書的人員操作運行。拌和樓廠要配備專門的安全防火消防設施,并要有專門防風、防雷電措施,以保證運行安全可靠。
(2)攪拌站應按設計要求,安裝在具有足夠承載力、堅固、穩定的基座上。操作處應設作業平臺及防護欄桿,并應穩固、可靠,站內道路必須滿足運輸使用上的要求。
(3)嚴格檢查進場的各種機械、電器設備的質量證明書和操作說明書,符合要求才能進入工地使用。
(4)進場的機械設備按不同種類、等級、牌號、規格檢查驗收。對于大型吊裝與架設設備要安檢認定。現場要進行不定期檢查。升降設備必須要安裝限位裝置。
(5)攪拌站的電氣設備和線路,應認真檢查合格,絕緣良好,機械設備外露的轉動部分,應設可靠的防護裝置及警示標志。
(6)攪拌站的機械設備安裝完畢后,要對離合器、制動器、升降器進行檢查,保證靈活、有效、可靠。對鋼絲繩進行檢查,確認無斷裂或損壞等,并應進行試轉,全部機械達到正常后,方可作業。
(7)所用材料必須按設計規劃有序堆放。
2、發電機組
(1)發電機組應設置在安全可靠的機房內,其基礎應平整堅實,
必要時,應設置在混凝土基座上。機房內應配備有效的消防設施。
(2)發電機應設接地保護,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發電機連接配電盤及通向所有配電設備的導線,必須絕緣良好,接線牢固。
(3)施工單位的發電機電源應與外電線路電源聯鎖,嚴禁并列運行。
(4)發電機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3、混凝土拌和及灌注
(1)機械上料時,在鏟斗移動范圍內不得站人,鏟斗下方嚴禁有人停留或通過。
(2)汽車吊吊斗灌筑混凝土時,起吊、運送卸料應由專人指揮吊下及作業范圍內不得站人。
4、蓋板堆放與架設
(1)蓋板堆放支承位置與機構圖中支承位置保持一致。當受場地限制需采用多層堆放時,最多可疊放兩層,且上下兩層梁肋軸線位于同一鉛垂線上。同時應采取措施避免預蓋板傾倒。
(2)運蓋板及安裝就位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蓋板傾斜。
5、平板拖車運輸
(1)蓋板平板拖車運輸,時速宜控制在5km/h以內。
(2)運輸超高、超寬、超長構件時,必須向有關部門申報,經批準后,在指定路線上行駛,牽引車上應懸掛安全標志。超高的構件應有專人照看,并配備適當工具,保證在有障礙物情況下安全通過。
(3)平板拖車運輸構件時,除一名駕駛員主駕外,還應指派一名
助手,協助瞭望,及時反映安全情況和處理安全事宜,平板拖車上不得坐人。
(4)重車下坡應緩慢行駛,并應避免緊急剎車,駛至轉變或險要地段時,應降低車速,同時注意兩側行人和障礙物。
(5)在雨、雪、霧天通過陡坡時,必須提前采取有效措施。
(6)裝卸車應選擇平坦、堅實的路面為裝卸地點。裝卸車時,機車、平板車均應剎閘。
篇3:鋼結構工程構件包裝運輸方案成品保護措施
鋼結構工程構件包裝、運輸方案及成品保護措施
1構件的包裝
1.1常規要求
1.1.1包裝的產品須經產品檢驗合格,隨機文件齊全,漆膜完全干燥。
1.1.2產品包裝應具有足夠強度,保證產品能經受多次裝卸、運輸無損傷、變形、降低精度、銹蝕、殘失,能安全可靠地運抵目的地。
1.1.3構件裝運使用卡車、平板車,裝載時構件與構件,構件與車輛之間應妥善捆扎,以防顛簸而發生構件散落。
1.1.4裝載運輸過程中應注意保護構件,特別是一些較薄的連接板,應盡量避免與其它構件直接接觸。
1.1.5連接板應用臨時螺栓擰緊在構件本體上與構件一同發運。
1.2捆包方式
1.2.1本工程的包裝主要采用框架夾緊式:包裝材料采用截面50*100和100*100的木材及1*30的鋼帶;地腳螺栓用木箱裝運,箱底部加肋木塊100*100且端部切角,以便運輸中叉車的使用。
1.2.2連接板可以按多個相同規格作為一個包裝單位進行裝箱;散件等超長超寬構件可以散件組合為一個包裝單位;其它構件可以多根多層為一包,但最多不宜超過三層,盡量使相近尺寸的構件包裝在一起,且每個包裝單位的重量最多不超過5噸。
1.2.3地腳螺栓的螺紋處應涂防銹油脂,用麻布一一包好,裝成一捆后用PVC薄膜包扎防水,之后用木箱裝運。木箱尺寸為長*寬*高1000~2000*800*500,內放地腳螺栓及其它配件。
1.3構件上的標記
1.3.1主標記(圖號、構件號):鋼印位置:鋼梁為腹板端面;一般標記在腹板左側面。
1.3.2方向標記:安裝軸線前后左右方向用色筆標明。
1.3.3安裝標記:鋼柱上必須將安裝軸線方向位置標明,以及必要時的水平對合線,對于巨型桁架必須標明分段對合線,水平線及中心線鋼印。
1.3.4重心點及吊運標志:構件單重大于10噸時,應在構件頂面、兩側面上用40mm寬的線,劃150mm長的“十”字標記,代表重心點。在構件側面上標起吊位置及標記。
1.3.5構件油漆后,各類標記用醒目區別底漆的油漆在構件上寫出。字母大小為50mm*40mm。
以上的(1).(2).(3).(4)在制作后油漆前均用鋼印在相應的位置標出。并用黃色漆圈住。
1.4包裝限制
1.4.1包裝應將同一車間號的構件包裝在一起,其中最好將同一區域的小構件打包在一起。不同單元的構件不能混包。
1.4.2包裝的最小尺寸及重量:不低于500公斤,或1立方米。
1.4.3包裝的最大重量:不超過5噸。
1.4.4對單件長度大于12米,寬大于2.5米,高大于2.5米,毛重大于20噸的構件應制備特殊的構件清單,清單應在發運前半個月提交。
1.5構件清單
構件發運前必須編制發運清單,清單上必須明確項目名稱、構件號、構件數量及噸位,以便收貨單位核查。
1.6捆包后的發運標記
1.6.1木箱:箱子的頂面及4個側面用漏字板噴字(紅色),字體為50×40mm。
箱子的4個上角涂上藍色三角標記。每邊長200mm。
1.6.2鋼結構捆包件:四邊貼上嘜頭。
2構件的運輸
2.1.運輸注意事項
2.1.1待運物件堆放需平整穩妥墊實擱置干燥、無積水處,防止銹蝕。
2.1.2鋼構件按種類、安裝順序分區存放,底層墊枕應有足夠的支承面,應防止支點下沉。
2.1.3相同構件的鋼構件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防止鋼構件被壓壞或變形。
2.1.4裝車前,在車箱內放置枕木墊平,墊牢固,以防止鋼構件直接與車鐵箱碰撞,避免損壞構件外表與油漆。
2.1.5裝車時,必須有專人監管,清點上車的箱號及打包件號,并辦好移交或交接手續。2.1.6構件制作必須符合運輸安全要求和現場安裝進度、質量要求。
構件按照安裝順序分單元成套供貨。
2.2運輸方案
經沿途勘察,根據橋梁承重、架空路線凈高及彎道半徑,根據本企業以前施工過類似性質工程的經驗,決定直接采用汽車進行運輸的方案,可盡快地能滿足現場安裝需要。
3鋼結構成品保護措施
3.1.鋼構件的堆放
3.1.1待包裝或待運的鋼構件,按種類、安裝區域及發貨順序,分區整齊存放,標有識別標志,便于清點。
3.1.2露天堆放的鋼構件,擱置在干燥無積水處,防止銹蝕;底層墊枕有足夠的支承面,防止支點下沉;構件堆放平穩墊實。
3.1.3相同鋼構件的疊放時,各層鋼構件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防止鋼構件被壓壞或變形。
3.1.4鋼構件的存儲、進出庫,嚴格按企業制度執行。
3.2鋼構件的包裝
3.2.1鋼構件的包裝和固定的材料要牢固,以確保在搬運過程中構件不散失,不遺落。
3.2.2構件包裝時,應保證構件不變形,不損壞,對于長短不一容易掉落的對象,特別注意端頭加封包裝。
3.2.3管材型鋼構件,用鋼帶裸形捆扎打包,5m以下長捆扎二圈,5m以上長捆扎三圈。
3.2.4機加工零件及小型板件,裝在鋼箱或木箱中發運。
3.2.5包裝件必須書寫編號、標記、外形尺寸,如長、寬、高、全重,做到標志齊全、清晰。
3.3.6運輸過程中成品保護措施
3.3.6.1吊運大件必須有專人負責,使用合適的工夾具,嚴格遵守吊運規則,以防止在吊運過程中發生震動、撞擊、變形、墜落或其它損壞。
3.3.6.2裝載時,必須有專人監管,清點上車的箱號及打包號,車上堆放牢固穩妥,并增加必要捆扎,防止構件松動遺失。
3.3.6.3在運輸過程中,保持平穩,采用車輛裝運時對超長、超寬、超高物件運輸,必須由經過培訓的駕駛員,押運人員負責,并在車輛上設置標記。
3.3.6.4嚴禁野蠻裝卸,裝卸人員裝卸前,要熟悉構件的重量、外形尺寸,并檢查吊馬、索具的情況,防止意外。
3.3.6.5構件到達施工現場后,及時組織卸貨,分區堆放好。
3.3.6.6現場采用履帶吊運送構件時
,要注意周圍地形、空中情況,防止履帶吊傾覆及構件碰撞。
3.4安裝成品保護
一方面構件倒運過程中,要進行鋼結構件的保護;另一方面還需要進行構件表面防腐底漆及中間漆的保護。
3.4.1.構件保護
3.4.1.構件進場應堆放整齊,防止變形和損壞,堆放時應放在穩定的枕木上,并根據構件的編號和安裝順序來分類。
3.4.1.1構件堆場應作好排水,防止積水對鋼結構構件的腐蝕。
3.4.1.1在拼裝、安裝作業時,應盡量避免碰撞、重擊。
3.4.1.2避免現場焊接過多的輔助構件,以免對母材造成影響。
3.4.1.3在拼裝時,在地面鋪設剛性平臺,搭設剛性胎架進行拼裝,拼裝支撐點的設置,要進行計算,以免造成構件的永久變形。
3.4.1.4進行桁架的吊裝驗算,避免吊點設計不當,造成構件的永久變形。
3.4.2.涂裝面的保護
構件在工廠涂裝底漆及中間漆,在現場安裝完成后涂裝,防腐底漆的保護是半成品保護的重點。
3.4.2.1避免尖銳的物體碰撞、摩擦。
3.4.2.2減少現場輔助措施的焊接量,能夠采用捆綁、抱箍的盡量采用。
3.4.2.3現場焊接、破損等母材外露表面,在最短時間內進行補涂裝,除銹等級達到Sa2.5級或St3級以上,材料采用設計要求的原材料。
3.5后期成品保護
后期的成品保護重點是桁架成品、防腐面層在其它工序介入施工后的保護。
3.5.1嚴禁集中堆放建筑材料。
3.5.2嚴禁施工人員直接踩踏鋼板,在交工驗收前,在屋面鋪設木板通道。
3.5.3焊接部位及時補涂防腐涂料。
10.3.5.4其它工序介入施工時,未經施工單位許可,禁止在鋼結構構件上焊接、懸掛任何構
3.5.5玻璃幕墻、設備安裝、高級裝修如與鋼結構有交接,需通過總包與鋼結構施工單位辦理施工交接手續,方可在鋼結構構件上進行下一道工序。
10.3.5.6地面支座的防護:在進行交工驗收前,在已完成的地面柱腳支座周圍設置防護圍欄,以免支座受到碰撞和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