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墻保溫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一諾龍園1#樓工種外墻保溫施工單位九洲一部交底項目(部位)交底日期安全技術交底內容:該工程樓層數為11層、最高高度36米以上,臨邊、外墻抹灰施工作業屬重大危險源范圍,因此必須加強監控與管理。一、安全操作及安全要求:1、操作人員必須身體健康,無生理缺陷,無不適于高空作業的疾病,勝任本工種工作。2、作業人員經過專業培訓考試合格,在取得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學員必須在師傅的指導帶領下進行操作。3、進入施工現場作業、必須嚴格遵守施工現場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嚴格按吊籃安全操作規程施工作業、嚴禁盲目蠻干、違章作業。4、高空作業時,應檢查吊籃海底防護是否損毀或缺陷,檔腳板、欄桿(網、板)等防護是否到位,確認安全可靠后,方可作業。5、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必須著裝靈便,作業時,必須按規定佩戴安全帶,安全帶系掛在專用的保險繩上。作業時精神要集中,團結協作,互相呼應,統一指揮,嚴禁吊籃未固定,不系安全帶懸空上下。嚴禁打鬧開玩笑。嚴禁酒后作業。嚴禁進行無安全把握的作業。6、班組(隊)接受任務后,必須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領會吊籃專項安全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技術措施交底,交待施工作業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并派1名技術好,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負責技術指導和監護,每小組有組長負責安全工作。二、安裝后進行下列各項檢查試驗,確認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1)、仔細檢查屋面各處機構的連接件及緊固件安裝應牢固,配合良好,錨固可靠。懸挑梁的懸挑長度及連接方式均正確。(2)、鋼絲繩無扭結、擠傷、松散、磨損、斷絲不超限,懸掛、繞繩方式及懸重均正常。安全鋼絲繩在外側,工作鋼絲繩在里側,兩繩相距100mm,鋼絲繩固定、卡緊。(3)、防墜落及外旋轉機構的安全保護裝置齊全可靠。(4)、電機無異響、無過熱、啟動正常、制動可靠。(5)、吊籃應做額定重量125%的靜超載試驗和110%的動超載試驗,要求升降正常,限位裝置靈敏可靠。三、作業前應進行下列檢查:(1)、屋面機構、懸重及鋼絲繩符合要求:(2)、電源電壓應正常,按地(接零)保護良好。(3)、機械設備正常,安全保護裝置齊全有效可靠。(4)、吊籃內無雜物,嚴禁超載。(5)、吊籃經過檢查合格后運入指定位置,接通電源試車,同時,由上部將工作鋼絲繩和安全鋼絲繩分別插入提升機構及安全鎖中。工作鋼絲繩一定要在提升機運行中指插入,接通電源時,一定要注意相位,使吊籃能按正確方向升降。(6)、新購電動吊籃總裝完成后,應進行空載運行6一8小時,待一切正常,即可開始負荷運行。(7)、啟動后,進行升降吊籃運轉試驗,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8)、作業中,發現運轉不正常時,應立即停機,并采取安全保護措施,未經專業人員檢驗修復前不得繼續使用。(9)、正確使用個人安全防護用品,作業中,必須著裝靈便,在高處(2M以上)作業時,必須按規定佩戴安全帶,安全帶系掛在專用的保險繩上。作業時精神要集中,團結協作,互相呼應,統一指揮,嚴禁吊籃未固定,不系安全帶懸空上下。嚴禁打鬧開玩笑。嚴禁酒后作業。嚴禁進行無安全把握的作業。(10)、利用吊籃進行電焊作業時,必須對吊籃、鋼絲繩進行全面保護,不得用其作為接線回路。(11)、作業后、吊籃應清掃干凈,懸掛離地面3m處,切斷電源,撤去梯子。(12)、吊籃的負載不得超過1176N/㎡(130kg)。吊籃上的作業人員和材料要對稱分布,不得集中在一頭,保持吊籃負載平衡。(13)、吊籃未驗收合格不準使用。(14)、吊籃使用期間,應經常檢查吊籃防護、保險、挑梁、電動葫蘆、倒鏈保險和吊索等,發現隱患,立即解決。(15)、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病、恐高癥、眩暈或高度近視以及不適合于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空外墻、監邊工作作業。(16)、著裝要靈便,嚴禁翻爬吊籃懸空上下,打鬧玩笑,酒后上班。(17)、不得在風力六級以上(含六級)強風和高溫、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上吊籃作業。(18)、吊籃搭設構造,施工使用必須合理。(19)、升降吊籃的葫蘆鋼絲繩選擇合理,使用無接頭鋼絲繩。(20)、承重鋼絲繩與挑梁連接必須牢固,鋼絲繩不得受剪。(21)、吊籃的位置和挑梁的設置合理。(22)、吊籃的腳手板要鋪平、鋪嚴。(23)、升降吊籃時,各吊點必須同時升降,保持吊籃平衡。吊籃升降時不要碰撞建筑物,特別是陽臺、窗戶等部位,應有專人負責推動吊籃,防止吊籃掛碰建筑物。(24)、保險繩設置正確、安全可靠。(25)、安全帶必須按規定糸掛正確。(26)、不準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27)、吊籃未固定,不系安全帶懸空上下(28)、在吊籃上工作,工具和材料要放置穩當,嚴禁隨便亂扔;(29)、攪拌機、砂漿機要有專人操作維修、保養,電器設備應絕緣良好并接地,并做到二級漏電保護。四、應急準備和響應:1、發生高空墜落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報告項目主管人員,由現場醫務人員或經過專業培訓人員實施止血,并按搶救程序移出危險區后及時送附近醫院搶救或由急救中心在現場簡單處理后送醫院搶救。2、發生摔傷時,立即報告項目主管人員,由現場醫務人員或經過專業培訓人員實施止血等簡單搶救處理后送附近醫院搶救。3、發生機械傷害時,立即關閉電源,停止作業,向項目主管人員報告,安排現場醫務人員或經過專門培訓人員實施止血簡單救護后,立即送當地醫院搶救。五、其他注意事項:1、每次作業前以及作業中應注意周邊情況的變化,雨霧天應特別注意。2、施工中注意人員的情緒以及精神狀態,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班組長或其他管理人員匯報。3、當現場發現情況不明時,作業人員應停止作業,發現違章指揮拒絕執行。4、對現場發現的任何不安全的情況,均要做出積極反映,告知相關人員并及時向班組長或現場的其他管理人員報告。5、當發生緊急情況,應迅速有序的撤離危險區域,服從應急統一指揮,對于受人員盡己所能積極參與急救。
篇2:公安部消防局外墻保溫防火辦法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本暫行規定適用于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的防火設計、施工及使用。
第二條民用建筑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宜為A級,且不應低于B2級。
第三條民用建筑外保溫系統及外墻裝飾防火設計、施工及使用,除執行本暫行規定外,還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規范的有關規定。
第二章墻體
第四條非幕墻式建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住宅建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1、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建筑,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高度大于等于60m小于100m的建筑,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當采用B2級保溫材料時,每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3、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60m的建筑,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當采用B2級保溫材料時,每兩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4、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其中,當采用B2級保溫材料時,每三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二)其他民用建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1、高度大于等于50m的建筑,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2、高度大于等于24m小于50m的建筑,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或B1級。其中,當采用B1級保溫材料時,每兩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3、高度小于24m的建筑,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其中,當采用B2級保溫材料時,每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三)外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覆蓋。首層的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6mm,其他層不應小于3mm。
(四)采用外墻外保溫系統的建筑,其基層墻體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
第五條幕墻式建筑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建筑高度大于等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二)建筑高度小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或B1級。其中,當采用B1級保溫材料時,每層應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三)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覆蓋。防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mm。
(四)采用金屬、石材等非透明幕墻結構的建筑,應設置基層墻體,其耐火極限應符合現行防火規范關于外墻耐火極限的有關規定;玻璃幕墻的窗間墻、窗檻墻、裙墻的耐火極限和防火構造應符合現行防火規范關于建筑幕墻的有關規定。
(五)基層墻體內部空腔及建筑幕墻與基層墻體、窗間墻、窗檻墻及裙墻之間的空間,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第六條按本規定需要設置防火隔離帶時,應沿樓板位置設置寬度不小于300mm的A級保溫材料。防火隔離帶與墻面應進行全面積粘貼。
第七條建筑外墻的裝飾層,除采用涂料外,應采用不燃材料。當建筑外墻采用可燃保溫材料時,不宜采用著火后易脫落的瓷磚等材料。
第三章屋頂
第八條對于屋頂基層采用耐火極限不小于1.00h的不燃燒體的建筑,其屋頂的保溫材料不應低于B2級;其他情況,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第九條屋頂與外墻交界處、屋頂開口部位四周的保溫層,應采用寬度不小于500mm的A級保溫材料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
第十條屋頂防水層或可燃保溫層應采用不燃材料進行覆蓋。
第四章金屬夾芯復合板材
第十一條用于臨時性居住建筑的金屬夾芯復合板材,其芯材應采用不燃或難燃保溫材料。
第五章施工及使用的防火規定
第十二條建筑外保溫系統的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保溫材料進場后,應遠離火源。露天存放時,應采用不燃材料完全覆蓋。
(二)需要采取防火構造措施的外保溫材料,其防火隔離帶的施工應與保溫材料的施工同步進行。
(三)可燃、難燃保溫材料的施工應分區段進行,各區段應保持足夠的防火間距,并宜做到邊固定保溫材料邊涂抹防護層。未涂抹防護層的外保溫材料高度不應超過3層。
(四)幕墻的支撐構件和空調機等設施的支撐構件,其電焊等工序應在保溫材料鋪設前進行。確需在保溫材料鋪設后進行的,應在電焊部位的周圍及底部鋪設防火毯等防火保護措施。
(五)不得直接在可燃保溫材料上進行防水材料的熱熔、熱粘結法施工。
(六)施工用照明等高溫設備靠近可燃保溫材料時,應采取可靠的防火保護措施。
(七)聚氨酯等保溫材料進行現場發泡作業時,應避開高溫環境。施工工藝、工具及服裝等應采取防靜電措施。
(八)施工現場應設置室內外臨時消火栓系統,并滿足施工現場火災撲救的消防供水要求。
(九)外保溫工程施工作業工位應配備足夠的消防滅火器材。
第十三條建筑外保溫系統的日常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與外墻和屋頂相貼鄰的豎井、凹槽、平臺等,不應堆放可燃物。
(二)火源、熱源等火災危險源與外墻、屋頂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并應加強對火源、熱源的管理。
(三)不宜在采用外保溫材料的墻面和屋頂上進行焊接、鉆孔等施工作業。確需施工作業的,應采取可靠的防火保護措施,并應在施工完成后,及時將裸露的外保溫材料進行防護處理。
(四)電氣線路不應穿過可燃外保溫材料。確需穿過時,應采取穿管等防火保護措施。
篇3:外墻保溫冬施注意問題規程
外墻保溫冬施注意問題
目前天氣已逐漸變冷,為確保施工質量,希望各施工隊一定要注意氣溫對施工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一些事項:
1、現階段溫度變化非常大,施工時應隨時關注天氣預報(氣溫變化),若出現降溫和雨雪天氣時,應停止施工。若白天溫度高而早晚溫度低時,應避免在低溫度時施工,各地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如:早上九點以后施工,下午三點停工。但當氣溫連續低于5度時不允許施工。
2、現階段施工時,還應注意:(1)水灰比、膠灰比應在規定范圍內使用,不要將材料攪拌過稀,否則會加長凝固時間;(2)網格布禁止用水浸泡,防止出現網格布被凍壞;(3)抹面施工時盡量選取中午時間施工,減少溫度波動的影響;(4)因氣溫降低,發泡膠發泡及固化時間延長,所以施工時打磨板縫的時間也應延長,避免發泡膠尚未固化就打磨;
3、施工項目若年內要求竣工,在施工時按照先施工北立面、山墻,最后進行南立面(冬天光照時間相對長)的施工順序。
4、注意工地所用材料的貯存條件:所有的液體料或膏狀料(如:雙組份抹面砂漿的抹面膠料、仿磚飾紋砂漿、真石漆/華彩石等、發泡膠等)貯存溫度不應低于5℃,應置于室內并覆蓋棉氈等提高貯存溫度。所有粉體材料應于干燥處存放。
5、由于溫度降低,各工地很快要停工,各經銷商應盡量做好材料計劃,避免剩余材料過多。工地條件比較差對于貯存材料非常不利;
6、粘結砂漿,防護砂漿以及公司各種配套材料嚴禁添加任何防凍劑、早強劑等輔助材料。防漿劑、早強劑只對水泥硬化起作用,對于聚合物成膜無作用。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