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柱面工程石材施工方法
墻柱面工程的石材施工方法
飾面工程施工規范要求:
本規范適用于天然石飾面板,人造石飾面板和飾面磚鑲貼的室內外飾面工程以及金屬飾面板飾面工程的施工及驗收。
飾面工程的材料品種、規格、圖案、固定方法和砂漿種類,均應符合設計要求。飾面板、飾面磚的產品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安裝飾面板用的鐵制錨固件、連接件應鍍鋅或經防銹處理,鏡面和光面大理石,花崗石飾面板,應用銅或不銹鋼制的連接件。
飾面安裝應符合《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3-91第七章第三節的規定。飾面磚鑲貼應符合上述規范JGJ73-91第七章第四節的規定。金屬飾面板安裝應符合上述規范JGJ73-91第七章第六節的規定。
飾面工程施工技術要求:
(一)、石材施工
1、花崗石、大理石墻、柱面施工(傳統的濕掛工藝)
選材要求
材料品種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且"三證"齊全。板面光潔,色澤鮮明,無翹曲、裂縫、缺角等缺陷。石材厚度一致,不得小于20MM,角線誤差不得小于20MM,角線誤差不超過0.5MM。水泥標號不低于425#,中粗砂,過篩去泥,水泥砂漿強度≥M15。
施工程序
施工準備→基層鑿毛→分塊彈線→綁扎鋼筋網→鉆孔剔槽→鑲貼→灌漿→擦縫清潔→打蠟養護
各工序施工技術要點
傳統安裝法:
1、綁扎鋼筋網:按施工大樣圖的橫豎距離,焊接或綁扎安裝用的鋼筋骨架。先剔鑿出墻、柱面預埋的鋼筋,外露于墻柱面,然后焊接(或綁扎)直徑8MM豎向鋼筋,間距如設計無規定,按板寬設置,一般30-50CM,隨后綁扎橫向鋼筋,其間距比板豎向尺寸底2-3CM為宜。如基體未預埋鋼筋,可用電鉆鉆孔,孔徑25MM,孔深90MM,用M16脹桿螺栓固定預埋鐵,然后再按前述方法綁扎或焊接,也有的鉆孔洞,埋鐵腳或鋼絲,孔洞深度不小于70MM,保證鋼筋網與結構連接牢固。
2、預拼排號,按設計尺寸及板材尺寸進行試拼,計算了使用塊數,實際尺寸及使用部位,畫出位置線后進行試拼,再編號,一般由下向上編排,而后分類豎向堆好備用。
3、鉆孔,剔槽,固定不銹鋼絲:用手電鉆直對板材上端面鉆孔兩個,孔位距板材兩端1/4處,孔徑5MM,孔深15MM,孔位距板背面約8MM,如板寬大于60CM,中間應增鉆一孔,再用合金鋼鏨子朝板材背面輕打剔鑿,剔出深4MM槽,然后翻轉面板下端再鉆孔2-3個,并剔鑿4MM槽,把備好的16#不銹鋼絲或銅絲剪成20CM長,一端深入孔底順孔槽埋臥,并用鉛皮將其塞牢。另一種方法鉆斜孔,與板面成35度,又在下端面靠背面的孔壁剔深4MM凹槽,穿入銅絲或不銹鋼絲備用。
4、安裝:由下往上,每層由中間或一端開始,先彈線就位,把下口不銹鋼或銅絲,用木楔墊穩,用靠尺調整后再系緊,依次進行,順時針安裝,先正面后側面,水平尺找平整,方尺找陰陽角,保持上口平直。
5、臨時固定:安裝后,用熟石膏(可摻20%水泥以增加強度但白色大理石易污染,不摻水泥)將兩側縫隙堵嚴,上下口臨時固定,較大塊材及門窗飾面板安裝時應另加支撐。安裝門,門旋臉時按1%起供,再用靠尺,水平尺檢查,待石膏硬固后即可進行灌漿。
灌漿,用1:2.5(體積比)水泥砂漿,稠度為10-15CM分層灌注,第一層灌漿高度為15CM,(不超過板高1/3)稍停1-2h,進行第二層灌漿,高度為10CM(即板材1/2高度),第三層灌漿到低于板材上口5CM處,余量作為接縫,采用淺色大理石時,灌漿用白水泥和白石膏。
6、清理:砂漿初凝后,清理余漿。
7、嵌縫:安裝完畢,用同色水泥色漿嵌縫,然后打蠟上光。
備注
1、板材光面相對立放,下墊木方,防止雨淋水泡。
2、對貼好的墻,柱面用纖維板或3厘夾板包圍保護,捆扎固定,防止人為破壞。
3、施工期間溫度≥5度及防止爆曬。
4、適用于砼墻面和磚墻面。
2、大理石飾面板施工(濕掛新新工藝)
選材要求
材料品種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質量符合設計要求,
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且"三證"齊全,長寬尺寸準確,角線差不超過0.5MM,板厚一致,應不小于20MM。
施工程序
施工準備→板材預拼排號→基體處理→石板鉆孔剔槽→板材安裝固定→水泥分層灌漿→清潔打蠟
各工序施工技術要點
1、基體用水濕潤,抹上:11水泥砂漿(水泥:中砂或粗砂)大理石背板用水刷凈。
2、在距板兩端1/4處板的厚度中心鉆孔,(孔徑6MM)孔深35-40MM,板寬≤500MM,打直孔二個,板寬>500MM打直孔三個;>800MM打直孔四個;并在板兩側各打直孔一個(距板下端100MM處)。孔徑6MM,孔深35-40MM。
3、上下直孔都用合金鋼塹子在板背方向剔槽,槽深7MM。
4、基體在對應于板材上下直孔的位置上,用沖擊鉆鉆斜孔,呈45度,孔徑6MM,孔深40-50MM。(與板材打孔的孔徑及深度相同)。
6、接著用大木楔緊固板與基體,再進行分層灌漿,每層灌漿150MM,留下5-10CM余量作為上層板材灌漿的接縫。
7、施工完畢,清潔打蠟,擦亮。
備注
1、灌漿用12.5(體積比)水泥砂漿分層灌注
2、濕掛工藝一般多用于多層或高層的首層施工,適用于砼墻面或磚墻面。
3、花崗石飾面板施工(干掛)
選材要求
材料品種、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且"三證"齊全。角線誤差不超過0.5MM,長寬尺寸準確,板厚一致,應25MM。
施工程序
G.P.C法工藝定位放線→安裝槽鋼骨架→清理結構埋件→焊拉連接件→刷防腐涂料→固化處理→拋光處理→吊裝復合板→固定連接→嵌縫→清潔打蠟→直接干掛工藝→板反面開孔→連接器聯結→掛板→調平調直→封膠嵌縫→清潔
各工序施工技術要點
G.P.C法工藝:
1、以鋼筋砼作襯板,花崗石作飾面板的復合墻板為吊掛件,通過連接器具吊掛到結構的鋼骨架上。
2、復合板根據使用要求加工成不同規格的板材,將花崗石板通過不銹鋼連接環和260-300MM厚的鋼筋砼襯板結合,澆筑成一個整體。
不銹鋼拉環通過花崗石板材內側面的上、下端面的孔槽與襯板相連接。
3、在上、下兩行板材相接縫隙處設密封防水層。
4、用錨固件將復合板和鋼大梁連接固定。
直接干掛工藝:
直接在飾面板反面開孔。
用不銹鋼連接器與埋在鋼筋砼墻體內的膨脹螺栓相連。
飾面板底面距墻面要求80-90MM。
備注
直接干掛工藝多用于30M以下的鋼筋砼結構,不能用于磚墻和加氣砼墻飾面。
G.P.C法工藝一般用于3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墻面飾面板的安裝。
篇2:小型構筑物干掛石材飾面施工工藝措施
小型構筑物干掛石材飾面施工工藝
一、干掛式施工工藝流程:
設計安裝圖→彈線分格→基層清理→石材下料加工→主次龍骨加工→安裝主龍骨→安裝次龍骨→底批石材就位→安裝連接鐵及插入鋼銷→檢查調整垂直度平整度→鋼銷孔內打膠→上批石材就位→整個墻面石材裝完后嵌縫打膠→清理面層打臘
1、根據墻面花崗巖的分格尺寸要求繪制立面分格圖,施工時根據分格圖在墻面上彈出分格線,并對飾面石料規格下料加工。
2、當飾面基層為框架而無填充墻時,每隔一段距離設一根豎向主龍骨,主龍骨由膨脹螺絲和連接鐵件使其與基層墻面或框架梁相連接,主龍骨可以采用槽鋼、方鋼或角鋼等,主龍骨的材料規格,花崗巖石材與基層之間的間隙綜合考慮次龍骨的允許跨度通過力學計算而定,當基層為墻面時可以不設主龍骨而將次龍骨直接固定在墻面上。
3、在每一塊花崗巖的橫縫上口設一次龍骨,次龍骨與主龍骨之間采用電焊焊接,次龍骨的大小應根據石材規格的大小考慮其上承受的石材重量以及風載等經計算而確定,一般采用L30×3或L50×5角鋼。
4、每一塊花崗巖的頂端與下端均開設Φ5的小孔,花崗巖與次龍骨之間采用連接鐵及鋼銷相連接,連接鐵與次龍骨的連接采用螺栓固結,該節點可以使連接件進行前后左右位置的微調,以便調整花崗巖的垂直度與平整度,鋼銷一般采用Φ4的鍍鋅鋼筋或不銹鋼,鋼銷與花崗巖鉆孔之間隙可以用環氧樹脂或502膠等填堵。
5、縫隙處理:干掛式花崗巖飾面的板材之間一般留有8~12mm的空隙,在整體墻面安裝完畢以后,縫隙用打硅膠封沒,硅膠的色彩可以根據石材的顏色選定。為使硅膠均勻美觀,在打硅膠之前縫內先嵌一條輕質泡沫塑料條作硅膠的背襯。
6、如在室內墻面上裝飾大理石或花崗巖板時,次龍骨可以直接固定在墻面上,這樣就可以取消主龍骨,而用膨脹螺栓和連接鐵件將次龍骨與基層墻面連接。
二、干掛式施工工藝的質量控制要點:
1、花崗巖板材的尺寸要根據結構實際尺寸進行分格排布,在下料之前在飾面的基層墻面上(或框架梁柱上)彈出分格線,在分線分格閉合后將分格繪制成板材分格排布圖,然后根據排布圖下料加工主次龍骨與飾面板材,這樣才能確保整個飾面分格的協調美觀。
2、主龍骨與次龍骨及與基層之間的連接要牢固,采用多大的螺栓(或焊縫)要經過設計計算而定,施工時要確保質量,并做好防銹處理,一般龍骨采用鍍鋅鋼材或在鋼材表面涂刷防銹漆,特別是焊接點的防銹處理尤為重要。
3、為確保整個立面的平整度與垂直度,應在整個立面上下左右掛線拉線安裝板材,每安完一塊板要仔細檢查調整它的垂直度與平整度,在滿足要求后才能安裝上層板材。
4、為防止底層板被碰撞破壞或移位,在最底層板與基層的空隙之間可灌300mm高的砂漿或細石砼。
5、板材之間的板縫打膠是影響美觀和防滲漏的關鍵,所以在打膠前要清除板縫內的灰塵,內襯條均勻,確保硅膠厚度10mm以上,打膠要連續均勻,平面凹進2mm左右,不得使膠打在縫外污染飾面板材的表面。
篇3:石材幕墻安裝施工方法
石材幕墻的安裝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1石材板塊的進廠驗收:石材板塊的質量直接影響幕墻的質量,因此進廠驗收必須加以重視。石材的長度、寬度誤差0-1.0mm,厚度誤差±1.0mm,平整度誤差小于0.5mm。外觀質量缺棱長度不超過10mm,缺角面積不超過5mm×2mm,裂紋長度不超過兩端順延至板邊總長度的1/10。色斑面積不超過20mm×30mm,色線長度不超過兩端順延至板邊總長度的1/10。石材必須做好防腐、防污染處理方可安裝。
1.2人員:2人,具有多年石材管理經驗。
1.3石材板塊加工
1)資源需求:
?主要材料:石材。
?工器具:角尺、筆、開槽機。
?人員:每組2人。
2)工藝操作流程:
熟悉圖紙→測量→畫線→開槽。
3)通用技術要求:
板塊上下兩端開槽位置大小對稱、一般槽長×寬×深(40×6×25mm),個數根據設計計算而定,孔眼間距為板邊長度÷孔眼只數,兩端各半等分,中間各一等分。
1.4安裝前輔材、附件準備:
在安裝前,除板塊嚴格按圖紙進行驗收、編碼外,還必須準備好以下輔助材料:不銹鋼連接件硅膠、錨固劑、紙膠帶、聚丙乙稀泡沫條軟白蠟、草酸小量水泥、黃沙
2施工過程控制
2.1石材板塊安裝
1)資源需求:
a.主要材料:加工后石材板塊、輔材、附件等。
b.工器具:8~10mm扳手、水平尺、水平管。
c.人員:每組4~5人。
2)工藝操作流程及技術要求:
按圖紙在板側編碼,校核板材規格和基面尺寸,以及加工種類和要加工的邊和線。進行對號入座安裝,以防碰撞,落地的第一行采用灌漿,但裝法相同,縫隙同樣打硅膠,落地下端可將掛件裝于板側,第一行就位,按照基面于落地所彈的線,校準校直位置,下端用木楔墊平墊穩。
眼子注入錨固劑(須速固膠水),插入掛板。裝上伸縮板、腰子槽與牛軛板溝槽或橫鋼溝槽對準,如有高低墊上墊片墊平。
裝上φ10×25-30mm的不銹鋼螺栓及彈簧墊圈、墊片,擰緊螺帽,封好各連接點錨固劑。
自第二行開始板材下側先注入錨固劑,槽溝對入下行掛片,逐塊逐行自下至上安完為止,各行連接掛件必須自行挑裝,不能迭裝,防止上下荷載傳遞。
縫隙寬度,用硬塑條墊嵌調整,必須注意上下塊荷載傳遞,若連接件上口低于墊嵌條平面,需在連接掛件上找平。操作熟練者能掌握縫隙寬度,無需墊嵌任何東西。
窗頂上懸掛立板,下端板背開槽平挑,并須在豎縫的1/4間加裝掛件,先須在基面或豎向鋼支架上打眼,砼體基面仍須用牛軛板膨脹螺栓固定,再接伸縮板,鋼材支架不用中軛板,僅用伸縮板直接固定,但是中軛板與伸縮板都必須側裝。在第一塊就位時,須在行縫側槽溝注入速固膠水(錨固劑)裝入掛片;
第二塊就位時,先將坐縫側槽溝注好速固膠水(錨固劑),對準套入第一塊行縫掛片,同時裝好本塊膠水(錨固劑)和掛片,為下一塊銜接準備。
2.2注膠
板塊安裝調整完成后,即開始注入耐候密封膠,該工序是防雨水滲漏的關鍵工序。
1)資源需求
a.人員:每組2-3人。
b.材料:清潔劑、清潔布、紙膠帶、聚丙乙烯泡沫棒、耐候密封膠、刮膠鏟2)工藝操作流程:清潔注膠縫→填塞墊桿→粘貼刮膠紙→清潔飾面層→檢查驗收
3)技術要求
a.在打膠前要對填塞膠條進行隱蔽驗收記錄。
b.現場要派人跟蹤并檢查清潔質量。
c.收膠要光滑流暢。
d.抽樣做耐候膠的粘結試驗,并做好記錄。
3清潔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