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方案

某某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方案

2024-07-13 閱讀 7520

為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開展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進一步加強礦井安全生產基礎工作,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努力實現全年安全穩定目標,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圍繞查大系統、治大災害、除大隱患、防大事故,摸清煤礦基本情況,查找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抓緊治理安全隱患,嚴懲違法違規行為,推進責任監管,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效防范遏制煤礦較大及以上事故,為確保***大勝利召開及自治區成立70周年營造穩定的煤礦安全生產環境。

二、組織機構

成立礦井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嚴格開展自檢自改工作,統籌安排礦井安全“體檢”專項活動。

組長:***

副組長:************

領導小組下設安全“體檢”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安檢科,辦公室主任:翟永亮

安全“體檢”組配備安全管理、采掘、“一通三防”、地測防治水、機電運輸、應急管理、安全培訓、安全費用、安全檢測等專業人員,負責安全“體檢”信息和安全“體檢”報告的上報工作。

三、“體檢”內容

****煤礦現處于正常生產礦井,對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開展煤礦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的通知》(安監總煤監〔2017〕11號)和《國家煤炭安檢局關于開展煤礦安全自檢自改工作的通知》(煤安監監察〔2017〕6號)要求依據《井工煤礦安全自檢表》(見附件1、2),結合礦井實際制定“體檢”內容表(附表),并逐條逐項進行安全“體檢”。

四、方法步驟

時間安排:全面安全“體檢”專項工作從2017年3月份開始,持續到2017年年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從3月份至6月底,為礦井自我“體檢”階段。首先根據上級有關規定,制定礦井安全“體檢”工作方案,成立領導組織,召開工作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完成對全礦井的安全“體檢”工作。第二階段從7月份至9月底,為鞏固提高階段及迎上級“體檢”階段,礦井對隱患突出的地點,進行“回頭看”,重點檢查第一階段發現的隱患問題整改落實情況,以及完善后的安全管理運行情況,并迎接上級部門的安全“體檢”。

五、工作要求

1、堅持從嚴從實,認真履行安全“體檢”責任。堅持時間服從質量,確保取得實效。

2、要與政府、公司緊密銜接,確保完成年度體檢計劃;依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3、嚴格隱患追責,實行責任倒查,從嚴責任追究。

4、要嚴肅工作紀律,用好“體檢”成果,要定期總結報告,及時匯總上報工作情況。

六、安全“體檢”主要內容

1、證照情況。安全生產許可證、采礦許可證、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證等證照是否合法有效。

2、機構和人員情況。是否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齊配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是否建立以總工程師為首的技術管理體系,技術管理職責是否落實;是否設置采掘技術管理、“一通三防”、地質勘探、防治水等安全技術管理機構,配齊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三項崗位人員”是否培訓考核合格。

3、管理制度和責任制落實情況。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分管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能部門、各工種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以及安全生產目標管理、投入、獎懲、技術措施審批、培訓、安全辦公會議制度,安全檢查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報告制度,礦級領導干部帶班下井制度和作業規程、操作規程等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得到有效落實。

4、開拓部署與采掘生產組織情況。礦井設計、采區設計及主要巷道布置是否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煤礦防治水規定》和《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范》等相關規定;礦井、水平、采區、采掘工作面主要安全生產系統和設施是否符合規定;礦井開拓、準備、回采和安全煤量是否平衡,是否存在“采、掘、抽”接續緊張、“剃頭下山”開采等情況;是否按照設計規定的采掘工作面數量、核定生產能力、批準的勞動定員組織生產;是否如實填繪采掘工程平面圖、井上下對照圖等圖紙;采空區和廢棄巷道是否及時密閉,是否編號建檔;是否存在超層越界、開采保安煤柱和危及相鄰礦井安全的施工行為;是否采用以掘代采等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工藝。

5、通風系統情況。礦井、采區、采掘工作面通風系統是否符合規定;生產水平和采(盤)區是否實行分區通風;井下風門、風窗、密閉等通風設施的施工位置、構筑質量和使用管理是否符合規定,能否滿足防災抗災要求;礦井和采掘工作面等主要用風地點風量是否滿足要求;局部通風機是否采用“三專兩閉鎖”,是否有同等能力的備用風機,能否實現自動切換。

6、安全監控及人員位置監測系統運行情況。是否如實繪制安全監控布置圖和斷電控制圖,并及時更新;安全監控系統功能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要求,各類傳感器設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安全監控系統的維修、調校、測試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要求;人員位置監測系統的標識卡和讀卡分站能否正常工作,能否正常監視人員位置等信息。

7、瓦斯防治情況。是否查明生產、準備、開拓區域瓦斯地質情況;是否按規定開展礦井瓦斯等級鑒定和煤層突出危險性鑒定,是否按規定測定瓦斯基本參數;是否按規定對突出煤層進行突出危險性劃分,無突出危險區是否按規定進行了區域驗證,是否采取了安全防護措施;是否按規定嚴格落實區域和局部兩個“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切實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頭;是否落實瓦斯超限和防突預警分析處置制度,瓦斯超限及追查處理是否符合要求;通風瓦斯日報是否落實審簽制度。

8、水害防治情況。是否按規定建立防排水系統;是否按規定編制防治水圖件、建立防治水基礎臺賬;是否按規定配齊探放水設備和探放水作業隊伍;是否結合實際開展致災因素、地質因素普查,查明生產、準備、開拓區域水文地質情況、水害類型和導水通道,查清頂(底)板含水層、巖溶水、陷落柱、老窯水、采空區積水的分布情況;是否按規定對受水害威脅的采掘工作面采取水害防治措施,做到超前治理到位;資源整合礦井和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礦井進行采掘活動是否做到有掘必探;是否違規開采各類防隔水煤(巖)柱;是否在水害不清區域進行采掘作業;在突水威脅區域進行采掘作業,是否按規定編制專項開采設計和防治水設計并進行探放水作業;是否建立暴雨洪水引發淹井等事故緊急情況下及時撤人的制度。

9、防滅火管理情況。是否按規定進行煤層自燃傾向性鑒定;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層,是否按規定編制礦井防滅火專項設計,是否采取綜合預防煤層自然發火的措施和建立火災監測系統;井下火區管理是否符合規定;是否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機電設備和非阻燃電纜、膠帶、風筒、瓦斯抽采管路等材料。

10、防塵管理情況。是否根據開采煤層的煤塵爆炸性鑒定結果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是否制定綜合防塵措施、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措施及管理制度,并組織實施。

11、頂板管理(沖擊地壓防治)情況。采掘工作面支護是否結合實際進行設計(過地質構造帶、破碎帶、應力集中區是否有加強設計)并按設計實施;采用錨、網、噴等主動支護的巷道是否安設頂板離層儀等礦壓觀測儀器;采煤工作面頂板懸頂面積超過規定的,是否采取措施進行處理;開采有沖擊傾向性的煤層,是否按規定進行沖擊危險性評價,是否按規定采取有效的綜合性防沖措施。

12、機電運輸情況。礦井是否有符合規定的兩回路供電電源線路;是否建立設備檢查維修制度并嚴格落實;防爆電氣設備是否具備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入井前是否進行防爆檢查;立井和傾斜井巷用于升降人員的提升系統、主要通風機、主排水泵、空壓機、井下帶式輸送機等重要裝備的各項保護是否齊全可靠,是否按規定進行檢修、檢測檢驗和更換;是否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工藝。

13、安全生產投入情況。是否按照《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和地方有關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資金能否予以保證,是否專門用于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費用管理制度、管理臺賬并嚴格落實。

14.應急處置與救援情況。出現瓦斯、水、火、頂板等災害預兆時是否按規定采取應急處置措施;是否按要求制定應急救援預案,并按規定進行演練;是否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建立救護隊,不具備設立獨立礦山救護隊條件的是否設立兼職救護隊,并與就近的救護隊簽訂救護協議;井下所有工作地點是否設置災害事故避災路線,巷道交叉口、巷道是否設置避災路線標識;是否賦予生產現場帶班人員、班組長和調度人員在遇到險情時第一時間下達停產撤人命令的直接決策權和指揮權。

篇2:煤礦從業人員職業健康體檢管理制度

1.辦公室負責本單位職工的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診療管理工作。制定職業健康監護計劃并依法組織對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性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辦公室負責監督職業健康監護工作開展并對相關部門和人員實施獎罰。2.必須嚴格按照《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第23號令)的規定的周期和范圍,對作業場所有害作業職工進行健康體檢。(1)要與依法取得省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從事職業健康檢查資質的醫療衛生機構簽定健康檢查委托協議,由委托單位定期對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人員進行健康檢查。(2)必須對可能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包括民工)進行上崗前體檢,并將體檢結果建檔保存。(3)根據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對在崗職工進行不定期健康體檢,并將體檢結果建檔保存。(4)工人因各種原因脫離原有害作業時必須進行離崗時健康體檢,并將體檢結果建檔保存。(5)不得以常規體檢代替職業健康檢查。3.健康檢查中發現有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及職業禁忌癥者,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及時處理。(1)對上崗前健康檢查發現有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及職業禁忌癥患者時,不得因任何原因,安排其從事所禁忌的勞動。(2)在崗期間定期健康體檢發現有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及職業禁忌癥患者時,要及時調離原工作崗位。(3)要對與從事的職業有關的健康損害的勞動者,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健康檢查。4.健康檢查結果表要實施告知和保密制度。(1)健康檢查結果要及時,如實地告知被檢查者本人。(2)健康檢查結果要實施保密制度,不可將本人的檢查情況隨意泄漏給其他人員。5.健康檢查和職業病損害診療費用應列入職業衛生專項經費中,納入單位或項目成本中,實施專款專用。(1)健康檢查和職業病損害診療費用由辦公室每年制定費用計劃。報單位領導審批后,列入本單位年度經費預算中,實施專款專用。不得擅自挪用。(2)不得無故拖延、克扣、拒付有害作業人員(包括民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和職業病損害診療的相關費用。6.職工健康監護檔案必須指定科室和專人妥善保管。(1)健康監護檔案為永久性保存的資料,要妥善保管,防止丟失。(2)職工健康監護檔案不得隨意外傳。(3)職工本人有借閱、復印其本人健康檔案的權利,單位領導和檔案保管人不得拒絕職工借閱、復印其本人檔案。7.不得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未成年工、孕婦、哺乳期女職工從事對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