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制度規范
薪酬管理是一個企業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那么,應如何做好薪酬管理工作呢下面提供了薪酬管理制度的規范,您可以從中了解薪酬管理的本質與內容。
第一條:為體現公司按勞分配的原則,結合公司的經營管理理念,制定本薪酬管理規定。
第二條:本薪酬制度體現以下基本原則:
1、公平、公正、客觀的分配原則;
2、有效激勵的原則;
3、在同行業人力市場具競爭力的原則。
4、按勞分配,按績取酬,多勞多得的原則。
第三條:堅持工資增長幅度不超過本公司經濟效益增長幅度,員工平均實際收入增長幅度不超過本公司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的原則。
第四條:公司支付的薪酬,通過工資卡和現金實現。
第二節:適用范圍
第一條:本薪酬制度適用對象為公司內從事以常規性工作為特征的崗位,包括:高層管理人員(總經理、副總經理)、中層管理人員(部門經理、助理、主管)、財務、人事、后勤崗位(會計、出納、采購、人事、行政、文員、后勤、班長、保安)、市場崗位(客服部、大堂、貴賓區、**部、男浴、女浴、技師、電操、收銀)。
第三節:薪酬結構
第一條:員工的薪酬構成為:
1.基本工資;
2.績效工資;
3.其它。
第二條:基本工資是指企業為滿足員工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支付的部分勞動薪酬,具體包括:崗位工資、職級工資、工齡工資。
第三條:績效工資是指企業為強調多勞多得的公平原則,對員工采取一種業績及工作效率的考核的基數。
第四條:崗位工資是指企業根據不同崗位所承擔的工作責任不同,公司給予支付的部分勞動薪酬;
第五條:職級工資是指企業為激勵員工所采取的一種約束機制,以發揮員工的最大主觀能動性;
第六條:工齡工資是指企業根據員工的工作年限的不同,對公司所作的貢獻不同,而予以支付的部分勞動薪酬;
第七條:崗位補貼是指由于崗位的特殊性,企業給予員工支付的部分生活補助;
篇2:酒店薪酬計劃規范
**國際大酒店
薪酬體系設計方案
***管理公司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錄
第一章?總則.1
第二章?崗位工資.1
第三章?附加工資.3
第四章?獎金.6
第五章?年薪制.7
第六章?崗位效益工資制.8
第七章?銷售提成工資制.9
第八章?計件工資制.10
第九章?協議工資制度.11
第十章?其他.11
第十一章?附?則.12
附表一:崗位分類表.13
附表二:崗位工資檔次表.14
附表三:總經理年薪表.15
附表四:常務副總、主管經營副總年薪表.15
附表五:主管工程安全副總、主管咨詢副總、書記年薪表.1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薪酬釋義:
薪酬是對員工為公司所做出貢獻和付出努力的補償,同時體現工作性質、員工的技能與經驗。
第二條適用范圍:
公司全體正式員工。
第三條目的:
適應公司組織結構調整的要求,使員工能夠與公司共同分享發展所帶來的收益,把短期收益、中期收益與長期收益有效結合起來,增強薪酬的激勵性,以達到公司吸引人才,留住、激勵人才的目的。
第四條基本原則:
(一)公平性原則:按勞計酬,以體現外部公平、內部公平和個人公平,在確定員工薪酬時以職位特點、個人能力、工作業績及行業薪酬水平為依據,同時適當拉開差距。
(二)經濟性原則:薪酬水平與整個公司的經營業績緊密聯系,將員工的部分工資隨公司的當期效益情況浮動。
(三)激勵性原則:薪酬以增強工資的激勵性為導向,通過工資晉級和獎金的設置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四)競爭性原則:在薪酬相對值調整的同時,薪酬總體水平也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在吸引外部人才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第五條基本薪酬結構:
?員工的基本薪酬組成為:崗位工資+附加工資+獎金
第六條薪酬體系:
根據員工的工作性質和特點,公司薪酬體系由年薪制、崗位效益工資制、銷售提成工資制、計件工資制及協議工資制五種類型構成。
第二章崗位工資
第七條崗位工資是根據員工的崗位相對價值確定的工資單元。
第八條崗位工資的分類:
(一)根據崗位工作性質,將公司的所有工作崗位進行分類,歸入到服務及操作職工崗位、專業及技術職工崗位、主管崗位、部長崗位和高管崗位等五個職系。
(二)為反映不同崗位的價值區別和體現公平,每個職系中,根據每個崗位的工作職責、承擔的責任、工作強度和復雜性、知識技能要求及工作環境等綜合因素比較,將同一職系中不同的崗位歸入不同的職等,代表崗位由高到低的價值區別(詳見附表一),人力資源部根據公司的發展和各崗位性質的變化對崗位的職等提出調整建議,經高層管理委員會審議批準后執行。
(三)為體現相同崗位上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員工個人價值差距和給員工提供合理的晉級空間,每個職系中的每個職等從低到高均分為五個檔次,形成公司的崗位工資體系(詳見附表二)
第九條員工崗位工資的確定:
(一)符合任職最低要求條件的員工工資,按所在職系職等對應崗位工資的最低檔起薪。
(二)學歷條件與工作經驗條件中一項高于任職要求而另一項低于任職要求的員工工資,按所在職系職等對應崗位工資的最低檔起薪。
(三)任職的學歷條件或經驗條件低于任職條件的員工工資,按所在職系職等對應崗位工資的最低檔下調一級起薪。
(四)符合任職條件,其中學歷條件或工作經驗條件高于任職要求的員工工資,按所在職系職等對應崗位工資的最低檔上調一級起薪。
(五)對工作能力特別強或工作表現特別優秀的員工工資,經高層管理委員會評議可高于所在職系職等對應的檔次起薪。
第十條崗位工資的調整:分為公司整體調整和個別調整
第十一條整體調整:高層管理委員會依據年度內實現的利潤和綜合經營業績,統一調整崗位工資水平。
第十二條個別調整:根據員工個人年底考核結果和崗位變動情況確定,具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考核調整:年終根據綜合得分進行工資調整,具體辦法詳見《宜昌國酒考核體系設計》,對于服務員和工程部根據人力資源部限定的名額進行內部評比推薦晉升工資的人選,人力資源部綜合審核后提出建議,經高層管理委員批準后晉級。
(二)升職變動調整:員工升職或平調后,若原來的崗位工資已高于新職位所在職系職等對應的最低檔崗位工資則在原崗位工資的基礎上上調一級起薪,若低于則按新職位所在的職系職等對應的崗位工資最低檔起薪。
(三)降職變動調整:員工降級后,按新職位所在的職系職等對應崗位工資的最低檔起薪。
(四)獎勵調整: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員工,經高層管理委員會評議可上調一級崗位工資。
第十三條崗位工資的用途:
崗位工資作為以下項目的計算基數:
(一)保險的繳納基數
(二)加班費的計算基數;
(三)事病假工資計算基數;
(四)外派受訓人員工資計算基數;
(五)其他基數。
第三章?附加工資
第十四條附加工資:
附加工資,由員工的工齡和公司規定的工作保障等確定的工資單元,包括工齡工資、加班工資、補貼、福利、保險等五部分組成。
第十五條工齡工資:
工齡工資:員工工齡工資每年10元,工齡以12月31日為核算日,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計算。
第十六條加班工資:
(一)加班工資計算公式:
加班工資=(崗位工資/168)*加班小時數*加班工資倍數(加班時間計算到半小時,不足半小時的按半小時計算;加班工資計算到元,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計算)
其中:正常加班的加班工資倍數為1.5;
周末加班的加班工資倍數為2;
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加班工資倍數為3;
?(二)加班工資的適用范圍:
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員工和實行銷售提成工資制的員工無加班工資,如果晚上工作超過2小時公司給予夜班補貼4元/天;高層管理人員實行彈性工作時間,無加班費;其他人員不鼓勵加班,工作應盡量在工作時間內完成,但是確因工作任務緊急或直接上級安排可以申報加班。
(三)加班審批手續:
員工加班前填寫加班申請單,經直接上級審批后執行,加班后將加班的具體工作內容和加班的起止時間經直接上級確認后報送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部對加班費每月統計核算一次,隨當月工資發放。
第十七條補貼:
補貼類別:翻臺補貼、交通費補貼、通訊費補貼、出差補貼、住房補貼、醫療保健補貼。
第十八條翻臺補貼
翻臺補貼是針對餐飲服務員因翻臺而增加的工作量,給于的附加工資。
翻臺補貼=Σ(某類型翻臺單價*月某類型翻臺數量)
翻臺單價由_____部根據銷售情況確定一個固定數,每半年調整一次。
翻臺單價分為N檔:
回形
課桌式
影院式
分餐制
桌餐
冷餐酒會
回形
課桌式
影院式
分餐制
桌餐
冷餐酒會
第十九條交通費補貼
1、居住地距離公司工作地點1.5公里以遠的公司正式員工,每人每月給予交通補貼___元,請假期間按每天___元扣除。
2、非工作時間公司召開會議或晚上加班晚于九點以后,居住地距離公司工作地點1.5公里以遠的公司正式員工給予交通補助____元/次。
3、非工作時間因緊急情況而被安排工作所發生的打車費用或其他交通費用,經高層管理人員簽字后,據實報銷。
第二十條通訊費補貼:
享有通訊補貼的范圍是部長級以上管理人員和_____,補貼標準見下表
1、通訊費補貼一覽表?單位:元
總經理
通訊工具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補貼金額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手機
2、通訊補貼每月隨工資發放,享有通訊補貼的員工的通訊工具在早8點至晚9點必須處于開機狀態,每發現一次因關機而影響工作聯系的情況扣通訊補貼的20%。
3、通訊補貼的標準由行政辦統一制定和管理,行政辦根據崗位業務變化和工作性質的變化對通訊補貼標準進行修改和調整。
篇3:員工薪酬體系工作績效設計規范
員工薪酬體系與工作績效設計
1、服務員薪酬標準:
兼職服務員:6-8元/時或40元/一班次
試用服務員:實際薪金S=底薪(960)+全勤工資Q(100)+團隊提成(E)
無星級服務員:實際薪金S=底薪C(960)+績效工資J=底薪C(960)+個人提成即第一次提成(Y)+團隊提成即第二次提成(E)(注:此提成的績效系數還需再乘上相關系數,見附件4)
一星:實際薪金S=底薪C(1000)+全勤工資Q(100)+績效工資J=底薪C(1000)+全勤工資Q(100)+個人提成即第一次提成(Y)+團隊提成即第二次提成(E)
二星:實際薪金S=底薪C(1100)+全勤工資Q(100)+績效工資J=底薪C(1100)+全勤工資Q(100)+個人提成即第一次提成(Y)+團隊提成即第二次提成(E)
三星:實際薪金S=底薪C(1200)+全勤工資Q(100)+績效工資J=底薪C(1200)+全勤工資Q(100)+個人提成即第一次提成(Y)+團隊提成即第二次提成(E)
注:兼職服務員招聘方案、試用服務員轉正考核方案、服務員星級評定標準見附件四《兼職服務員招聘方案、試用服務員轉正考核標準、服務員星級評定標準》
2、績效
(1)、服務質量回饋卡
設立服務員服務質量回饋卡,由領班按適當時間進行滿意打分見:附件二《服務質量反饋卡》,這也是下月服務星級的評定重要標準之一,同時更是績效考核指標之一。
(2)全員參與打分制度
?建立全員參與打分制度,見:附件3《全員參與打分制度》,該制度與績效系數的大小有關,進而影響全員績效提成,參見績效系數體系。
3、績效系數(k)體系
(1)服務員績效系數(k)體系:
A、比率
a、業績:60%
b、客人評分:20%(每接待一個包間評一次,每天計算、公布;每周計算、公布,月底作為考核標準);
c、同級員工互評(服務員之間):10%(月底進行打分評價);
d、上級部門領導:10%(月底進行打分評價);
B、要點
a、四項指標(a、b、c、d)累加為“一次提成”和“二次提成”;
b、本互評資料月底各相關人員交與店長助理或店長,由店長或店長委托助理計算;
(2)服務員之外的員工績效系數(k)體系:()
A、領班(本系數資料各相關人員月底上交店長信箱,由店長或店長委托助理計算)
a、下級員工(服務員或收銀員)對上級領導(領班)本月評分:25%
b、同級員工(領班之間)月底互評得分:25%
c、主管對其本月評分:25%
d、店長或店長助理對其本月評分:25%
B、主管及部門經理(本系數資料各相關人員月底上交店長信箱,由店長或店長委托助理計算)
a、基層員工(服務員、收銀員、水吧吧員)對直屬上上級領導(主管及部門經理)本月評分:25%
b、下級人員(領班)本月評分:25%
c、同級人員(主管、部門經理之間)互評得分:25%
d、店長對其本月評分:25%
C、店長助理(本系數資料月底各相關人員直接上交店長或投入店長信箱,由店長月底親自計算)
a、基層員工(服務員、收銀員、水吧吧員)對上級領導(領班)本月評分:10%
b、領班對其本月評分:5%
c、主管、部門經理對其本月評分:5%
d、店長對其本月評分:20%
e、崔總對其本月評分:60%
D、店長(本系數資料月底個相關人員直接上交店長助理,由店長助理統計得分后,交由崔總,由崔總最后評定績效得分,進而確定績效系數)
a、基層員工(服務員、收銀員、水吧吧員)對上級領導(領班)本月評分:5%
b、領班對其本月評分:5%
c、主管、部門經理對其本月評分:5%
d、店長助理對其本月評分:5%
e、崔總對其本月評分:80%
E、保潔員、水吧吧員(本系數資料各相關人員月底上交店長信箱,由店長或店長委托助理計算)
a、領班對其本月評分:40%
b、主管對其本月評分:40%
c、店長助理對其本月評分:10%
d、店長對其本月評分:10%
F、網管員、保安員(本系數資料各相關人員月底上交店長信箱,由店長或店長委托助理計算)
a、領班對其本月評分:20%
b、主管對其本月評分:20%
c、直屬領導對其本月評分:20%
d、店長助理對其本月評分:20%
e、店長對其本月評分:20%
?4、績效工資(J)的計算方法
(1)服務員績效工資計算
設涉及兩次提成的員工(如服務員、水吧吧員、前臺收銀、領班、主管等)的第一次應提成總額設為A,則
A==
其中,A:服務員第一次業績應提成總額;T:列項提成額;n:提成列項數;p:列項提成價格;t:對應列項提成比率。
第一次實際提成總額又叫個人提成或第一次提成設為E,則有如下公式:
E=A×k=A×(a+b+c+d)
其中,A:第一次應提成總額;k:績效系數
設:根據公司規定,服務員可提成列項數n、列項提成價格p、對應列項提成比率t如下:(1)洋酒:列項提成價格p(1)為1000,對應列項提成比率t(1)為10%;(2)紅酒:列項提成價格p(2)為500,對應列項提成比率t(2)為5%;(3)啤酒:列項提成價格p(3)為100,對應列項提成比率t(3)為2%;(4)會員卡:列項提成價格p(4)為400,對應列項提成比率t(4)為20%;(5)某零食:列項提成價格p(5)為50,對應列項提成比率t(5)為4%;又設服務員甲3月份促銷業績如下:賣掉1p(1)洋酒,2p(2)紅酒,3p(3)啤酒,4p(4)會員卡,5p(5)某零食。求服務員甲三月份的第一次應提成總額。
解:設服務員甲的第一次應提成總額為A,則得
A===1p(1)×t(1)+2p(2)×t(2)+3P(3)×t(3)+4p(4)×t(4)+5p(5)×t(5)=T(1)+T(2)+T(3)+T(4)+T(5)=1×1000×10%+2×500×5%+3×100×2%+4×400×20%+5×50×4%=100+50+6+320+10=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