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開挖掌子面頂板安全檢查要點
(一)?設計與施工指導及安全措施:
1.有無說明書,是否有施工設計。
2.是否有作業規程。
3.設計是否已向施工單位交底。
4.作業規程是否已向施工人員貫徹。
5.是否有按設計要求施工。
6.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指隧洞坡度、斷面尺寸,軌道輔設質量、位置,風水管放置)。
7.作業地點開工前是否經技術員、安全員現場鑒定。
8.技術員是否到現場指導。
9.施工前制定安全技術措施,認真檢查作業區的圍巖穩定情況,對相應的圍巖條件是否制定有必要時應采取的處理方法。
10.洞、井穿過表土層、砂層、松軟巖層時,是否制定有專門措施。
11.采用錨噴支護施工時,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規程中對錨噴支護的端頭與掌子面的距離,錨桿形式、規格及安裝、噴體材料(混凝土標號)和厚度、掛網規格、圍巖涌水的處理等有否規定。
(二)鑿巖支護安全
1.作業前是否有事先敲幫問頂,敲幫問頂使用工具是否恰當。
2.是否有處理已松動的巖塊,處理是否徹底。
3.有否先修復加固被放炮崩倒、松動的支架(先修復、后進入掌子面作業)。
4.有否架設臨時支護。
5.是否空頂作業。
6.空頂距是否超規定。
7.發現險情后是否還冒險在其下作業。
8.架棚棚距是否過大。
9.棚腿有否放入腿窩內。
10.洞、井進行安全處理時是否有專人監護、及時觀察險石動態。
11.支架間是否有設撐木或拉桿。
12.用于架棚的材料的幾何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13.頂幫有否接頂背實。
14.棚子架得牢固否。
15.新眼是否打在老眼上。
16.是否單人打眼作業。
17.鑿巖過程中是否檢查了風水管接頭情況。
18.助手是否站在傾斜方向的側面并經常檢查頂板巖石的變化情況。
19.炮眼布置是否按設計要求。
20.是否濕式打眼、不打干眼。
21.修復支架時是否先檢查巷道頂、幫,并由外向里逐架進行。
22.松軟巖層及地質破壞帶掘進隧洞時,是否采取前探梁支護或其他措施。
23.砌碹施工時,碹體和頂幫之間的空隙是否充填塞緊、背實。
(三)處理冒頂或邊墻滑落的措施
1.是否查清原因,并制定專項措施。
2.地下水活動強烈地段,是否優先治水。
3.是否先加固冒頂或邊墻滑落附近支護和巖體。
4.施工人員施工工作時是否有可靠的掩體。
5.遇險情變化時,是否即時修改和補充技術、安全措施。
6.隧洞冒頂空頂部分是否用支護材料接頂,碹拱上部有大于半米以上不燃物墊層充填。
(四)錨噴施工
1.錨噴施工機械設備是否布置在圍巖穩定或已經支護的安全地段。
2.作業區內在噴頭和注漿管前方是否嚴禁站人。
3.工作臺的搭設是否牢固和設置了欄桿。
4.噴射機密閉性是否良好。
5.噴射施工人員,防塵措施是否有效。
6.錨噴支護巷道鉆爆法施工時,是否采用光面爆破等盡量保證圍巖完整的新技術。
7.打錨桿眼時,是否先進行敲幫問頂,處理危巖。
8.噴射混凝土前,是否沖洗了巖幫。
9.是否按規定進行錨固力測試,測試不合格時是否按規定處理。
10.現場做錨固力試驗時,是否有安全措施。
(五)斜洞施工
1.向下施工的斜洞施工組織設計或作業規程中,是否有跑車防護裝置的設置以及跑車防護裝置與掌子面的距離規定,是否按規定設置安全躲洞。
2.如遇含水層,斜洞向下施工時防排水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3.由下向上施工的斜洞施工組織設計或作業規程中,是否有排矸道和人行道分隔設置的規定、人行道設有扶手、梯子和信號裝置的規定。
4.通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5.斜洞由下向上施工時,爆破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6.斜洞與上、下部巷道貫通時,是否有安全措施。
7.斜洞中更換支護時,是否有防止巖石、物料滾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篇2:頂板管理監督檢查制度(新)
1、生產礦長對頂板支護現場管理負領導責任,負責頂板管理有關方案、措施的落實執行,定期組織召開頂板管理專題會議,審查支護質量監測結果。
2、總工程師對礦井頂板支護技術管理負領導責任。負責審查地質說明書、支護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定期組織召開技術研討會議,根據現場實際確定不同圍巖、不同支護、不同施工方法下的頂板支護技術方案,檢查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執行情況。
3、安全科長對礦井頂板支護管理付監督檢查責任,監督檢查頂板支護的有關方案、措施的執行情況,組織礦井頂板支護、安全質量的旬、月、季驗收管理工作。
4、生產技術科在生產礦長和總工程師領導下,負責編制頂板支護設計和審查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負責經常檢查施工單位在頂板支護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保證支護質量,加強支護強度的有效措施;負責所使用的支護材料的檢驗和質量把關;負責對頂板支護監測組實施技術指導及數據分析總結等日常的支護質量管理工作。
5、礦安全科在安全礦長領導下負責本單位頂板支護管理日常監督檢查,協助安全礦長組織好礦井頂板支護安全質量的旬、月、季驗收管理工作,及時通報檢查結果。
6、施工隊組的隊長是施工現場頂板管理的第一責任者,要建立頂板支護質量保證體系,健全頂板支護管理制度,要加強管理,確保安全生產。
7、施工隊組技術員對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管理負技術責任,要及時提出不同條件下的相應安全技術措施和管理辦法,負責抓好驗收員的日常檢驗,負責作業規程貫徹及職工技術培訓。
8、采掘開工作面巷道支護質量管理嚴格執行本班組安全質量員驗收、接班班組安全質量員復查、礦生產技術科旬檢月驗、礦領導督導等管理程序;若出現頂板支護質量事故,礦必須安排有關部門進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時進行整改。
9、堅持采掘工作面支護質量四人聯合鑒定制度,即每班上班前由跟班礦長、帶班隊長、當班安全員和支護技術人員組成四人聯合鑒定組,對照標準對采煤工作面頂板支護情況進行現場評估鑒定,并按照晉城市地方煤礦采掘工作面頂板支護情況現場評估鑒定表認真填寫是否存在問題,是否允許采掘,只有四人全部簽字允許采掘,方可進行采掘作業。
篇3:D礦頂板管理檢查制度
1.各工區工區長、頂板管理工做好各自工作地點的頂板維護工作,并認真填寫頂板管理手冊。
2.跟班干部每班做好頂板情況記錄,頂板管理領導小組要每天檢查記錄情況,以便及時跟蹤頂板管理情況,加強監督頂板管理工作。
3.礦每月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各組組長及組員要認真檢查作業點的頂板安全情況。安監、生產、通風及施工單位等部門的管理人員要經常深入生產一線,檢查頂板安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