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頂板淋水防治安全技術措施

頂板淋水防治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12 閱讀 3740

概況:

為了做好煤礦防治水工作,加強對井下頂板淋水的防治,有效控制因頂板淋水造成突水事故的發生,為此,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施工措施:

1、井下所有采掘工作人員在進入作業地點,都必須注意觀察頂板、底板、煤幫是否有淋水,淋水處水壓是否有增大現象,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撤出人員,并電話匯報調度室。

2、地測防治水技術人員要在采掘工作面出現頂板、煤幫等淋水的地點要設立淋水觀測站,定期進行淋水量觀測,做好臺賬,要堅持24小時有專人觀察、專人排水,執行交接班制度。

3、在淋水地點要建立可靠的排水系統及水倉,水泵排水能力要滿足24小時的淋水量排放能力,確保設備完好,使用正常。

4、在淋水地點處,要設立專用的通訊電話,確保電話暢通,隨時和調度室保持聯系,為了保證電話暢通,每班排水人員在接班前必須先與調度室電話聯系一次,電話不通要及時找到維修人員進行修理。

5、嚴禁隨意停止淋水地點的電源,加強機電檢查,杜絕電器失爆現象,機電設備系統保證排水處為雙電源供電,同時加強中央泵房機電設備檢修,確保中央泵房的水泵臺臺完好,中央泵房人員要求現場交接班,班班要用電話和調度室聯系、匯報本班排水設備運轉情況。

6、井下各個工作地點所有電話都必須保持暢通,電話號碼必須登記在淋水區水泵房處,出現異常時值班人員要用電話及時和井下作業地點人員電話聯系,進行撤人,并向調度室匯報。

7、當淋水地點排水系統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匯報調度室并處理,若水量較大并威脅井下作業人員安全時,要及時電話聯系安排撤出人員沿著避災路線將人員撤出。

8、在采掘工作面、采區上下山出現淋水時,地測防治水技術人員要及時查清淋水量的水源性質,查清淋水類型,掌握淋水量動態,查明淋水發育情況及其導水性質。

9、在雨季,每次降雨時和降雨后,要及時增加對淋水量進行觀測次數,并要進行林水量對比,若水泵排水能力滿足不了淋水量時,要及時撤出人員,及時增加水泵進行排水。

10、對于淋水大的區域采取放水時,要嚴格按照《探放水設計》有關要求進行放水,鉆孔探到水后,要觀測水壓、水量,根據水泵排水能力及水倉容量,控制放水孔的流水量或調整排水能力。

11、加強放水,地點的通風,增加有害氣體的觀測次數。

12、必須監視放水全過程,鉆孔放水時,必須設專人監測鉆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水壓,做好記錄,若水量突然變化,必須及時處理,并立即電話匯報調度室。

13、放水工作應盡量避免在雨季進行。

14、受水威脅地區的施工人員必須學習掌握報警信號及避災路線。

篇2:頂板事故預防制度范本

1嚴格按照“三大規程”規定的支護要求對頂、幫進行有效支護和管理,嚴禁操作人員空頂冒險作業。

2嚴格按照《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作好采空區處理。

3采面底板軟的地段,按作業規程要求穿好鐵鞋,使用好切頂密集支柱和叢柱。

4加強采面安全出口和端頭的支護,機、風巷超前支護必須符合相關規定。

5掘進工作面嚴格按照《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組織施工,并按規定使用好前探梁、固棚器、杷桿等。

6加強采掘工作面的地質預報、安全和工程質量班評估工作,確保采掘工作面的頂板安全。

篇3:頂板管理制度范本

1、礦井必須成立以礦長為組長,技術負責人、付礦長為付組長的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并收有班長和有經驗的熟練工人、安全員、瓦檢員為成員。

2、礦井必須每周對全礦井進行一次全面的預板檢查發現異常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礦井每旬必須指派三人對全礦所有巷道進行一次全面的敲邦問頂發現有問題的打好支護,問題嚴重的立即報告礦長,制定措施,組織人員進行處理。

4、各采掘作業點有數量足夠的支護材料和備用支柱。

5、永久支護與臨時支護之間距離不大于《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并嚴格執行臨時支護跟攏磧頭。

6、采掘時地質構造帶、回采面初次放頂,周期來壓巷道維修必須制訂專項措施,并成立領板管理小組。

7、對采掘工作面支護密度不得小于《作業規程》規定,回采工作面控項距不得大于作業規程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