墻柱頂板砼澆筑安全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表表AQ-C11-1編號工程名稱**項目施工單位*有限公司交底部位Ⅱ-5段地下二層墻柱及Ⅱ-6段地下二頂板混凝土澆筑工種瓦工安全交底內容:針對墻柱砼澆筑的特點,作如下安全交底:1、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高處作業人員不得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癲癇、恐高癥、眩暈等禁忌癥。夜間施工場地必須有足夠照明。2、現場必須設專人指揮罐車。混凝土罐車離基坑邊距離不小于2m,防止基坑塌方。3、澆注豎向結構混凝土,應搭設操作架,澆注人員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撐架上。操作架橫向欄桿高于澆注面1.2m。腳手板應嚴密、牢固,兩板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5cm,作業面下面應設水平安全網。馬道及平臺必須設兩道護身欄,并設18cm高的擋腳板。6、工完場清。7、插入式振動器7.1插入式振動器的電動機電源上,應安裝漏電保護裝置,接地或接零應安全可靠。7.2操作人員應經過用電教育,作業時應穿戴絕緣膠鞋和絕緣手套。7.3電纜線應滿足操作所需的長度。電纜線上不得堆壓物品或讓車輛擠壓,嚴禁用電纜線拖拉或吊掛振動器。7.4振動器不得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腳手架和干硬的地面上進行試振。在檢修或作業間斷時應斷開電源。7.5作業停止需移動振動器時,應先關閉電動機在切斷電源。不得用軟管拖拉電動機。7.6插入式振搗器應2人操作,1人控制振搗器,1人控制電機及開關,棒管彎曲半徑不得小于50cm,且不能多于2個彎,振搗棒自然插入、拔出,不能硬插拔或推,不要蠻碰鋼筋或模板等硬物,不能用棒體拔鋼筋等;針對性交底:1、使用振搗棒應穿膠鞋,濕手不得接觸開關,操作工人應戴絕緣手套。電源線不得破皮漏電。在使用前檢查部件及接線是否正常運轉后,方可使用。用完的電纜線先斷電再盤好纜線,電機放在干燥處,防止受潮造成電機燒毀現象。2、電機出現故障,不得私自拆卸,應找專業電工、機修工修理。3、混凝土泵泵送管道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3.1水平泵送管道宜直線敷設;3.2垂直泵送管道不得直接裝接在泵的輸出口上,應在垂直管前端加裝長度不小于20m的水平管,并在水平管近泵處加裝逆止閥;3.3敷設向下傾斜的管道時,應在輸出口上加裝一段水平管,其長度不應小于傾斜管高低差的5倍。當傾斜度較大時,應在坡度上端裝設排氣活閥;3.4泵送管道應有支承固定,在管道和固定物之間應設置木墊作緩沖,不得直接與鋼筋或模板相連,管道與管道間應連接牢靠;管道接頭和卡箍應扣牢密封,不得漏漿;不得將已磨損管道裝在后端高壓區;3.5泵管口嚴禁對人。交底人簽名職務工長交底時間接
受
交
底
人
簽
名注:1、項目對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時填寫此表;2、簽名處不夠時,應將簽到表附后。
篇2:頂板管理制度范本
1、礦井必須成立以礦長為組長,技術負責人、付礦長為付組長的頂板管理領導小組,并收有班長和有經驗的熟練工人、安全員、瓦檢員為成員。
2、礦井必須每周對全礦井進行一次全面的預板檢查發現異常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礦井每旬必須指派三人對全礦所有巷道進行一次全面的敲邦問頂發現有問題的打好支護,問題嚴重的立即報告礦長,制定措施,組織人員進行處理。
4、各采掘作業點有數量足夠的支護材料和備用支柱。
5、永久支護與臨時支護之間距離不大于《作業規程》規定的要求,并嚴格執行臨時支護跟攏磧頭。
6、采掘時地質構造帶、回采面初次放頂,周期來壓巷道維修必須制訂專項措施,并成立領板管理小組。
7、對采掘工作面支護密度不得小于《作業規程》規定,回采工作面控項距不得大于作業規程規定。
篇3:礦體頂板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井下礦山必須嚴格按采礦設計要求留足礦柱和安全隔離層。
二、在沿脈掘進或回采作業中,必須嚴格保護礦一體頂板的整體連續性,保持頂板平整光潔無浮巖,以確保采掘作業安全。
三、礦山落實專人負責礦體頂板的安全檢查和管理工作。規定在作業前先對礦場作業環境的礦體頂板及礦柱、安全層進行檢查確認安全后再可進場作業。
四、相鄰礦一井之間,礦一井與露天礦之間,礦井與老窯之間必須留有足夠的安全隔離礦柱。礦山各中段的井巷布置應留有足夠的保障井上和井下安全的礦柱或安全隔離層。以確保礦體頂板安全及采掘安全。
五、對礦體頂板發現構造破碎帶地段,必須及時采取安全支護防范措施,以確保采場作業場所的安全。
六、嚴禁在采掘作業中對礦體頂板和礦柱、安全層的毀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