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權益部管理制度
1.例會出席
(1)部門成員必須按時出席部門例會,無正當理由不得無故遲到或缺席。如遇特殊情況缺席,必須提前向負責人請假。
(2)如遲到三次或請假三次部門例會與活動,視為無故缺席一次。如無故缺席三次部門例會與活動,視為自動退出團學。
2.部門工作
部門成員對于自己所接收到的工作應及時完成,不得拖拉或擅自轉給他人完成,也不得惡意拒絕或故意忽視自己所接到的工作。如有此情況一經查實,記入部門成員個人檔案,并直接影響年終考評。
1.部門內部
部門各成員不得惡意攀比。惡性競爭。做出損害團學形象,影響部門聲譽行為。
2.部門對外
部門成員在校園中、班級中不得惡意詆毀部門形象,不得擅自獎部門內部信息外流或不當宣傳。
日常管理制度
一、懲罰制度
處分警告牌:
1.口頭警告0.3分
2.檢討書1分
出現警告處分的大概事項如下:
1.部門成員如出現遲到、早退口頭警告一次,及寫檢討書。
2.只要是部門的事情,無論大事小事,所有人員都要去做,不能出現,不是你分管下的事情就拒絕,出現事情要一起討論去解決,不能出現埋怨或者不問不管的情況!
3.部門會議定為每月1次,如有特殊情況可提前或推遲但必須保證會議正常召開,每次開會都應設有會議記錄員必須要把開會事項(時間、內容、主題、地點等)注明。
篇2:大學權益部管理制度
1.例會出席
(1)部門成員必須按時出席部門例會,無正當理由不得無故遲到或缺席。如遇特殊情況缺席,必須提前向負責人請假。
(2)如遲到三次或請假三次部門例會與活動,視為無故缺席一次。如無故缺席三次部門例會與活動,視為自動退出團學。
2.部門工作
部門成員對于自己所接收到的工作應及時完成,不得拖拉或擅自轉給他人完成,也不得惡意拒絕或故意忽視自己所接到的工作。如有此情況一經查實,記入部門成員個人檔案,并直接影響年終考評。
1.部門內部
部門各成員不得惡意攀比。惡性競爭。做出損害團學形象,影響部門聲譽行為。
2.部門對外
部門成員在校園中、班級中不得惡意詆毀部門形象,不得擅自獎部門內部信息外流或不當宣傳。
日常管理制度
一、懲罰制度
處分警告牌:
1.口頭警告0.3分
2.檢討書1分
出現警告處分的大概事項如下:
1.部門成員如出現遲到、早退口頭警告一次,及寫檢討書。
2.只要是部門的事情,無論大事小事,所有人員都要去做,不能出現,不是你分管下的事情就拒絕,出現事情要一起討論去解決,不能出現埋怨或者不問不管的情況!
3.部門會議定為每月1次,如有特殊情況可提前或推遲但必須保證會議正常召開,每次開會都應設有會議記錄員必須要把開會事項(時間、內容、主題、地點等)注明。
篇3:ZS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細則
中山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細則完整版全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和生活秩序,加強和完善研究生學籍管理,促進研究生全面發展,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山大學學生管理規定》,特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我校按照國家招生政策,招生規定錄取的接受學歷教育的研究生。定向、委托培養研究生的學籍管理,除定向、委培合同另有規定外,按本細則執行。
第二章入學與注冊
第三條按國家招生規定錄取的新生,持學校簽發的《錄取通知書》,按入學通知的有關要求和規定的期限到校辦理入學手續。因故不能按期入學者,須通過院系向研究生院請假。請假一般不得超過兩周。未請假或者請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以外,視為放棄入學資格。
第四條新生入學后,學校在三個月內按照國家招生規定對其進行復查。復查合格者予以注冊,取得學籍。復查不合格者,由學校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凡屬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學籍者,一經查實,學校將取消其學籍。情節惡劣的,送交有關部門查究。
第五條經學校指定的二級甲等以上醫院(下同)診斷不宜在校學習并證明在短期內可治愈的患有疾病的以及懷孕的新生,經研究生院批準,可以保留入學資格一年。保留入學資格者不具有學籍。保留入學資格期滿,本人須在下學年開學前(每年六月份)向研究生院提出已加具院系意見的入學申請,經學校復查合格后,重新辦理入學手續。復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辦理入學手續者,取消入學資格。凡被取消入學資格的新生,戶口和檔案關系一律退回原戶口所在地或原單位。
第六條每學期開學時,研究生注冊按規定的時間、持本人研究生證到所在院系辦理注冊手續。不能如期注冊者,需事先向所在院系請假,辦理暫緩注冊手續,否則以曠課論處。未按學校規定繳納學費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冊條件的不予注冊。
第三章學業、考核與成績記載
第七條研究生學業包括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臨床訓練、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學年論文、中期考核、學位論文等方面。研究生學業課程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研究生學業必須以一定方式進行考核。考核成績記入成績冊,并歸入本人檔案。
(一)課程學習、臨床訓練、教學實踐、社會實踐、學年論文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兩種。考核和成績評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課程重修、重考或者補考等,按《中山大學研究生學業考核管理規定》執行。
(二)研究生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參加中期考核,按《中山大學研究生中期考核辦法》執行。
(三)學位論文答辯學位論文的答辯時間安排由學位評議組會同院系、教研室與指導教師共同確定,并報研究生院批準。學位論文答辯的相關事宜按《中山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執行。
第八條研究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鑒定,要以《高等學校學生行為準則》為主要依據,采取個人小結,師生民主評議等形式進行。
第九條研究生經研究生院批準可以根據校際間協議跨校修讀課程或選修校內其他專業課程,所修讀的課程成績(學分)經審核后予以承認。相關事宜按《中山大學研究生跨校、院、系選修課程管理辦法》執行。
第十條對于在考試中作弊的研究生,該課程的成績以零分登記,并注明作弊,不許正常補考,視其作弊情節,給予批評教育和相應的紀律處分。研究生違反考試紀律按《中山大學研究生學業考核管理規定》和《中山大學學生處分管理規定》處理。
第十一條研究生不能按時參加培養計劃規定的學習和培養單位統一組織的活動,應當事先請假并獲得批準。未經批準而缺席者,按曠課論處,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紀律處分。有關請假的手續如下:
(一)事假在學研究生因本人或家庭有突發事件需要處理,可以請事假。事假一般每學期累計不超過14天。研究生請事假,3天以內的(含3天),由指導教師批準;超過3天以上,7天以內的(含7天)由所在院系領導批準,7天以上的填寫《中山大學研究生請假登記表》,報研究生院批準。
(二)病假在學研究生因病不能堅持正常學習的,經校指定醫院出具的病假證明,報告指導教師及所在單位,完成請假手續后按病假證明的時限休息。一學期內病假達一個月以上者須辦理休學。
(三)研究生因學習需要離校,或執行學校安排任務不能參加正常的教學活動者,均需辦理請假手續。
第四章轉專業與轉學
第十二條研究生一般應在被錄取的專業完成學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以申請轉專業:
(一)所學專業調整、原指導教師變動及健康等原因在本專業無法繼續培養的;
(二)研究生入學后因患病,經學校指定的醫院檢查證明,不能在原專業學習,但尚能在其他專業學習的;
(三)經學校認可,研究生確有其他非本人原因,不轉專業無法繼續學習的。
第十三條研究生校內轉專業,需向導師和院系提出申請,征得擬轉入專業的導師和院系考核同意,報研究生院審批。轉專業的研究生,應按轉入專業的培養方案要求完成學業。
第十四條研究生一般應當在被錄取的學校完成學業。如患病或者確有特殊困難,無法繼續在本校學習的,可以申請轉學。
第十五條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轉學:
(一)入學未滿一學期的;
(二)所在學校本科招生錄取批次低于我校的;
(三)由低學歷層次轉為高學歷層次的;
(四)招生時確定為定向、委托培養的;
(五)應予退學的;
(六)其他無正當理由的。
第十六條研究生轉學,經兩校同意,并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確認,可辦理轉學手續。本校研究生轉學,由本人提出申請,院系同意,經研究生院審核報主管校長批準后,按教育部有關規定辦理手續。須轉戶口的由轉入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將審批件抄送轉入培養單位所在地公安部門。
第五章休學與復學
第十七條研究生可以分階段完成學業。研究生在校基本修業年限(學制),碩士生一般為二至三年,博士生一般為三年,碩博連讀生一般為五年(從第三學年起享受博士生待遇),在職人員可增加一年的學習時間。研究生應在規定的年限內完成學習任務,一般不能延長。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期完成學習任務,應由導師在學期結束的三個月前提出報告,經院系同意,研究生院批準,可適當延長學習時間,但碩士生最長不超過五年(含休學),碩博連讀生和博士生不超過七年(含休學)。延長的學習時間不計入學制。延長期間按學校規定交納相關費用。定向培養、委托培養研究生如需延長學習時間,還須提交其定向或委托單位的同意證明。
第十八條研究生有以下情形之一者,應當休學:
(1)因病不能堅持正常學習或因患某些傳染性疾病可能影響周圍同學健康的;
(2)懷孕的;
(3)在職生因所在單位工作需要的;
(4)在校期間,從事科技開發、創辦企業的;
(5)因其他特殊原因需暫時中斷學業的。
第十九條休學一般以一學期為限,期滿后仍不能復學的,可繼續申請休學,但累計最長不得超過兩年。
第二十條研究生休學須辦理休學手續離校,學校保留其學籍。研究生休學期間,不享受在校學習學生的待遇。研究生休學期間其醫療費用按學校學生醫療保險制度有關規定處理。研究生休學期間所發生的行為,由其本人負責。
第二十一條研究生休學期滿,應當于學期開學前向學校提出復學申請,經學校復查合格(因病休學者須經學校指定醫院復查合格),方可復學。
第二十二條研究生應征參加中華人民解放軍(含中華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校保留其學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六章退學
第二十三條研究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予退學:
(一)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時間內(含休學)未完成學業的;
(二)碩士生有兩門必修課程考試不及格,或一門必修課程考試不及格經補考后仍不及格的;博士生有一門必修課程考試不及格的;
(三)培養單位經過考核認為不宜繼續培養的;
(四)休學期滿不辦理復學手續或休學期滿復學經復查不合格的;
(五)經學校指定醫院診斷,患有疾病或意外傷殘無法繼續在校學習的;
(六)未經請假離校連續兩周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科研活動的;
(七)超過注冊規定期限(兩周)未注冊而又無正當事由的;
(八)本人申請退學的。
第二十四條學校對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前,應聽取學生和指導教師的陳述和申辯。退學的學生,由所在院系提出報告并附有關材料,經研究生院審批報校長會議研究決定后,出具退學決定書并由所在院系送交本人,同時報省教育廳備案。
第二十五條退學者須按學校規定辦理退學手續離校。退學后的有關事項,按下列辦法處理:
(一)入學前屬在職人員的,退回有關單位;
(二)入學前屬非在職人員的,按已有畢業學歷及相關就業政策由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辦理就業手續;
(三)在學校規定期限內沒有聘用單位的,其檔案、戶口退回其家庭戶籍所在地。
第二十六條學生對退學處理有異議的,按照《中山大學學生管理規定》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第六十三條、第六十四條辦理。
第七章畢業、結業與肄業
第二十七條在學校規定年限內,研究生完成本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學習和必修環節,成績及格且通過畢業論文答辯,經審核,德、智、體達到畢業要求,準予畢業,由學校發給畢業證書。研究生成績優秀,達到提前畢業要求者,可提前畢業。但應在提前畢業時間的前一個學期提出書面申請,經導師和院系考核同意,研究生院批準。提前畢業者,按國家有關規定就業。
第二十八條在學校規定年限內,研究生通過培養方案規定的學習,但畢業論文未能通過者準予結業。結業生由學校發給結業證書。
第二十九條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研究生,按照《中山大學學位授予工作細則》頒發學位證書。
第三十條學校嚴格按照招生時確定的辦學類型和學習形式,填寫、頒發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第三十一條學滿一學年或以上退學的研究生,學校發給肄業證書。凡學習不滿一年的,發給學習證明。
第三十二條學校執行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注冊管理制度,每年將頒發的畢(結)業證書信息報省教育廳注冊,并由省教育廳報教育部備案。
第三十三條對違反國家招生規定入學的研究生,學校不發給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已發的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學校將追回并報教育行政部門宣布證書無效。
第三十四條畢業、結業、肄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遺失或者損壞,經本人申請,由研究生院核實后出具相應的證明書。證明書與原證書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經考試入學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非學歷教育)的人員有關管理,參照本細則執行。
第三十六條本細則自20*年9月1日起施行,原校內文件有關規定與本細則不一致的,以本細則為準。
第三十七條本細則由中山大學研究生院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