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服務工作規范標準
1.目的
為規范綠化養護操作管理,確保綠化養護效果,為業戶(住戶)提供一個風景優雅的居住環境。
2.范圍
適用于物業集團所管轄各物業公司(管理處)的綠化養護管理。
3.職責
3.1環境衛生部經理負責綠化養護的檢查、考核;
3.2綠化主管負責綠化養護的組織實施,日常綠化管理計劃的制訂及各崗位的考核;
3.3綠化員負責本崗位范圍內的綠化養護及本規范的實施。
4.工作內容
4.1喬灌木
4.1.1種植
4.1.1.1根據各類苗木土球和樹穴直徑的大小,并在此基礎上,加填土20-30cm來確定種植的高度;
4.1.1.2新種的樹木,由于回填的種植土疏松,容易歪斜、倒伏,因此行道樹必須設立護樹樁保護,護樹樁一般以露出地面1.5-1.7m為宜,護樹板一般靠非機動道方向綁扎。其他護樹支架有竹子、木樁等,一般采用三角支撐方法;
4.1.1.3喬灌木種植完畢后,均需在樹苗周圍淺挖一圓形保水圈,以直徑60-80cm為宜,灌木保水圈大小以40-60cm為宜,深度均以3-5cm為宜。
4.1.2澆水
4.1.2.1喬灌木栽植后應即刻淋水,第一次灌澆應確保水能滲透根部;對片植花木灑水時,出水口應向上,角度保持60度半霧化噴灑,防止水的沖擊力使新栽苗木傾斜倒伏;
4.1.2.2對新種的植物,應每天淋透一次,直至植物成活;
4.1.2.3淋定根水須淋夠、淋透。
4.1.3施肥
4.1.3.1喬木應每年施肥一次,采用穴施或環施法,有機肥或復合肥均可;
4.1.3.2觀賞用的小灌木每年冬季應施一次有機肥,每年5-6月應追施一次復合肥,入冬前應施一次鉀肥;
4.1.3.3小區內喬灌木不應施用尿素等高氮肥速效肥。
4.1.4病蟲害防治
4.1.4.1小區內喬灌木每月應噴一次廣譜性殺蟲劑和殺菌劑;應交替使用幾種藥物噴殺,避免重復用同一種藥導致病蟲產生抗藥性;
4.1.4.3對突發性病蟲應及時有針對性地噴殺農藥;
4.1.4.4噴藥時應注意噴植物的葉背面及根莖部位;
4.1.4.5小區內禁用國家禁止使用和刺激性特別強烈的農藥。
4.1.5修剪與整形
4.1.5.1喬木修剪與整形
a.棕櫚科植物老化枝葉枯黃面積達2/3時即應剪除,其葉殼在底部開裂達1/3以上時應剝除,修剪時應嚴格保護主干頂芽不受損傷;
b.對由于受意外傷害折斷而枯黃的枝葉應及時修剪;
c.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應對喬木修剪,剪除徒長枝、萌蘗枝、重生枝、下垂枝,病蟲枝、交叉枝、扭傷枝、枯枝、爛頭枝等,并對樹冠適當整形保持形狀,對造型樹木應每兩個月修剪一次外形,以保持形狀;
d.修剪整形應達到均衡、完整樹冠和促進生長的要求;
e.剪下的枝葉應及時清除,集中運走。
4.1.5.2灌木修剪與整形
a.所有灌木應在冬季進行一次枯枝、弱枝、徒長枝的清剪及株型修剪工作;非觀賞的造型灌木生長季應每25天進行一次修剪,以保持樹冠豐滿、樹型美觀;
b.每天巡查中應及時修剪枯黃的枝葉;
c.觀花灌木應在花期過后進行重剪,避免在開花前重剪。
4.2時花
4.2.1種植
4.2.1.1當播種幼苗長出4-5片真葉或扦插苗穩定生根后,應及時起苗上盆;
4.2.1.2起苗時應用食指或小鐵鏟將幼苗輕輕挖起,應特別防止將幼苗折斷或損傷根系;
4.2.1.3在已裝有培養土的花盆上,用食指或木棍挖穴,穴的大小要比栽種的幼苗根系稍大;
4.2.1.4先將幼苗
植入穴中,再把周圍的土移回穴中,土堆比周圍稍高為宜;
4.2.1.5將上盆的幼苗移于蔭棚或大樹下,保養數日后再移于半蔭陽光下加強保養;
4.2.1.6有些品種時花生長期間要移植2-3次,應依上述方法操作。4.2.2澆水
4.2.2.1根據不同品種對水分的要求,進行適時適量淋水;
4.2.2.2注意水質,不允許使用污水;
4.2.2.3根據天氣溫度變化及季節變化,選擇合適的淋水次數和淋水量;
4.2.2.4干透澆透。時花盆土發白時應澆水,澆到盆底滲出水為止,切忌攔腰水;
4.2.2.5淋水時要嚴防泥漿濺污葉片或澆濕花蕾,以免引起脫葉或花朵腐爛早凋。
4.2.3施肥
4.2.3.1時花上盆前,配置的營養土中要施入一定的基肥;
4.2.3.2時花上盆后,追施液體肥料或粉末狀、塊狀肥料;
4.2.3.3根外追肥,如噴施一定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或硫酸亞鐵。
4.2.4殺蟲
4.2.4.1時花的病蟲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4.2.4.2一旦發現病蟲害,應及時加以治療,以防蔓延。
4.2.5修剪及整形
4.2.5.1時花生長過程中,根據需要可選擇以下修剪措施:
a.剪梢。以控制時花株高而修整株形;
b.摘芯。將單桿頂心摘除,促進腋芽長出,形成多分枝的豐滿植株;
c.除芽。將腋芽摘除,節省養分,促進花大色艷;
d.除蕾。將時花下部花蕾摘除,保證頂花形大色艷;
e.疏果。摘除一定數量果形不正和過小的果子,確保保留部分形大美觀;
f.剪根。在時花換盆過程中,進行適當疏根促其萌發須根,促進生長。
4.2.5.2時花生長可根據需要選擇作彎、支架、誘引及化學整形等整形方法。
4.3水生植物
4.3.1種植
4.3.1.1睡蓮及荷花的種植,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睡蓮及荷花的種植應在每年清明節前后采用分株法繁殖;
a.挑選生長健壯的根莖,每隔約10cm(荷花2-3節)切成一段做種莖,每段應帶頂芽和保留尾節;
b.底入塘泥至缸深2/3處;
c.將根莖沿缸內周邊栽入,使首尾相連,貫芽略向缸中央;
d.灌水深至5cm,放于陽光充足處,待泥土曬至開裂,再加水曬;
e.當種莖新葉長高達25cm高以后,將荷花連盆移入水池指定位置。
4.3.1.2鳳眼蓮的種植。春天將母株叢分離或將母株腋生小芽帶根切下,投入水中即可;
4.3.1.3金魚藻的種植。將金魚藻分成幾叢栽于池底以后即可自播繁殖。
4.3.2水生植物的日常養護
4.3.2.1及時清除枯殘枝葉及雜物;
4.3.2.2對于因病蟲等原因而造成整盆死亡的,應將其空盆撤出;
4.3.2.3水生植物的施肥應在種植時或移入水池前10天施肥,施肥不應污染水質;
4.3.2.4養有觀賞魚的水池不允許噴對魚類有害的農藥.這類水池的水生植物有嚴重病蟲害時,應撤出后再噴藥品處理。
4.3.3水生植物的冬季管理
4.3.3.1對于因不耐寒而干枯的水生植物,應在其冬季枯黃后將其泥上部分清除;
4.3.3.2對于多年生耐寒水生植物應在每年2月底新芽長出前前泥上部分剪除;
4.3.3.3盆栽水生植物可以冬季連盆拿出水面,并在開春前補施一次基肥,待其新葉長出后再移入水中。
4.4草坪
4.4.1種植
4.4.1.1可采用鋪種方法栽植草坪,即把成塊帶土的草皮鋪滿地面;
4.4.1.2鋪草前,應施放底肥;
4.4.1.3鋪草時草塊互
相緊密相接。鋪草時,發現草塊上帶有少量雜草的,應及時清除,如雜草太多,則應淘汰。
4.4.2澆水
4.4.2.1特級、一級、二級草坪夏秋生長季每天淋水一次,秋冬季及陰天、雨后晴天視土壤濕度進行淋水;
4.4.2.2三級草坪視天氣情況淋水,以不出現缺水枯萎為原則;
4.4.3草坪改良
4.4.3.1草坪局部更換法:
a.準備等同面積的同一品種的好草坪塊;將要換地方的草坪草用鏟鏟起;
b.將鏟去草塊的地方松土,施改土壤改良施肥;
c.將接緣處的草切割整齊,撬高約1厘米后將新草塊鋪上;
d.將新、舊草一起拍平使之吻合后鋪上一層約半厘米厚的新沙;
e.淋水,::完成更換過程。
f.二級以上草坪如出現直徑10cm以上禿斑、枯死或局部惡性雜草占該部分草坪的50%以上且無法用除草劑清除的,應采用局部更換法更換該處草坪草;
g.二級以上草坪局部出現被踩踏導致生長嚴重不良,應采用局部疏草法改良;
h.對于冬季出現枯黃的二級以上觀賞性草坪每年11月中旬開始撒播冬季生長的黑麥草種,播種量標準為60m2/kg。
4.4.4草坪施肥
4.4.4.1常用肥料及特點:
a.復合肥。分為速溶和緩溶兩種,是草坪的主要用肥。速溶復合肥用水溶后噴施,緩溶液復合肥一般直接干撒,但施用緩溶復合肥通常會有局部燒灼現象,因此多用于要求較低的草坪;
b.尿素。尿素為高效氮肥,常用于草坪追綠。但草坪使用氮肥過多會造成草坪草植株抗病力下降染病,且使用濃度不當易燒傷,因此不提倡多用;
c.快綠美。整合型液體氮肥,具有肥效長、效果好的特點,且一般不會有燒灼現象,但價格昂貴。
4.4.4.2肥料選用原則:一級以上草坪選用速溶復合肥、快綠美及長效肥,二、三級草坪采用緩溶復合肥,四級草坪基本不施肥。
4.4.4.3施肥方法
a.速溶復合肥采用水溶法按0.5%濃度溶解后,用高壓噴藥機均勻噴灑,施肥量每公斤80m2;
b.快綠美按說明濃度及用量稀釋后,用高壓噴藥機噴灑;
c.長效肥按說明用量用手均勻撒施,施肥前后各淋一次水;
d.緩溶復合肥按20g/m2使用量均勻撒施;
e.尿素用水按0.5%的濃度稀釋后用高壓噴霧槍噴施;
f.所有施肥方法均按點-片-區的步驟進行以保均勻。
4.4.4.4施肥周期
a.長效肥施肥周期按肥料使用說明進行;
b.沒有施用長效肥的特級、一級草坪每月用速溶復合肥一次;
c.快綠美及尿素只在重大節慶日、檢查時才用于追綠,其他時間嚴格控制使用;
d.二級、三級草坪每3個月施放一次緩溶復合肥。
4.4.5剪草
4.4.5.1剪草頻度:
a.特級草春夏生長季每五天修剪一次,秋冬季視生長情況每月1-2次;
b.一級草生長季半月修剪一次,秋冬季每月剪一次;
c.二級草生長季月修剪一次,秋季共剪兩次,冬季不剪,開春前重剪一次;
d.三級草每季剪一次;
e.四級草每年冬季用割灌機徹底剪一次;
f.一般草高達到8-10cm時必須及時修剪,每次修剪約為草高的1/3。保持草高為5-8cm。剪后不出現較大白班;
4.4.5.2機械選用
a.特級草坪只能用滾筒剪草機剪;
b.一級、::二級草坪用旋刀機剪;
c.三級草坪用汽墊機或割灌機剪;四級草坪用割灌機剪;
d.所有草邊均用軟繩型割灌機或手剪。
4.4.5.3在每次剪草前應先測定草坪的大概高度,并根據所選用的機器調整刀盤高度,一般特級至二級的草要遵循1/3原則(即每次剪草剪去長度不超過草高的1/3);
4.4.5.4剪草步驟
a.清除草地上的石塊、枯枝等雜物;
b.選擇走向,與上一次剪草走向要求有至少30度以上的交叉,避免重復方向修剪引起草坪長勢偏向一側;
c.啟動發動機,逐漸加大油門,放下刀盤,合上離合開始修剪,速度保持不急不緩,
d.路線直,每次往返修剪的截割面應保證有10cm左右的重疊;
e.遇障礙物應繞行,四周不規則草邊應沿曲線剪齊,轉彎時應調節至小
f.油門;
g.若草過長應分次剪短,不允許超負荷動作。
4.4.5.5邊角、路基邊草坪、樹下的草坪用割灌機剪,但花叢、細小灌木周邊修剪不允許用割灌機,以免誤傷花木,這些地方用手剪修剪。
4.4.6除草
主要靠人工除草為主,用小刀或鐵釬將雜草連根拔出。大面積清除雜草也可用除草劑,二甲四氯、撲草凈、除草醚等。
4.4.7松土
給草坪松土能改善土壤通氣狀況,促進水分滲透,給草坪生長提供條件。松土宜在春季土壤溫度適宜時進行,方法是草坪上扎孔打洞。采用人工扎孔,用帶釘齒的木板或多齒的鋼叉扎孔。如草坪面積較大,可采用草坪打孔機作業。
4.5花壇(小品)
4.5.1補植
對于因市政工程、養護不當等造成的死苗要及時補植,一般應補回原來的種,并力求規格與原來相近。
4.5.2澆水
補植后一個星期內每天淋水1次,施肥時加強淋水,一般情況下2-3天淋水1次。
4.5.3修剪與整形
一般每年2-3月份重剪一次,保留30-50厘米,以促進側枝發芽,以后每個月根據花壇養護標準進行修剪造型,中間高、兩邊底,中間高度根據品種不同而異,一般50-80厘米高,形成曲面并有較好的園林美化效果。
4.6.4光照
4.5.4施肥
2-3月份重剪后以撒施基肥為主,以后根據生長的情況用復合肥進行追肥,結合雨天灑施0.1-0.15kg/m2,晴天施肥時應保證淋足水,施肥方法與撒施為主。
4.5.5松土除雜草
對于尚未郁閉的花壇,生長季節每月松土1次,除雜草2次,松土深度3-5厘米,非生長季節每月除雜草1次,為防止雜草長入花壇,影響植物生長,每年4-5月和8-9月在松土同時進行修邊,修邊寬度30厘米,線條流暢。
4.6花卉
4.6.1種植
4.6.1.1播種的時間:一年四季均可播種,但以秋播及春播為好;
4.6.1.2播種可采用盆播和苗床播:土壤須敲碎、均勻、平整;
4.6.1.3苗床規格:長×寬×高:10米×1.5米×0.2米排水溝:0.30米寬,0.20米深;
4.6.1.4覆土:用篩子篩出細土撒在種子上;
4.6.1.5適宜溫度:20-30℃,濕度:70%以上。
4.6.2移植
須帶土移植,如為袋苗須去掉膠袋后移植,覆土時應高于營養土1-2厘米。
4.6.3澆水
不同花卉種類,不同生長季節,不同營養土而異。須注意澆水次數、澆水的時間及澆水量,要見干見濕,干濕適宜。春季:澆水量逐漸
增加,宜在午前進行;夏季:澆水量應充實,宜在早晨、傍晚進行;秋季:應少澆水,宜在午間前澆水;冬節:應控制澆水,宜在午后一二點鐘進行。
4.6.4.1陽性花卉:可日光直射,如太陽花、一品紅等;
4.6.4.2中性花卉:不宜陽光直射,如秋海棠、彩業葉草等。
4.6.5松土、除草每半個月一次;
4.6.6摘心打頂根據不同花卉品種,做好摘心打頂工作,以保證開花數量及開花質量。
4.7綠籬
4.7.1補種
因缺株出現綠籬斷層,須及時補種,盡量用盆苗以盡快封行。
4.7.2澆水
施肥和補種需加強淋水,補植后一星期內每天淋水1次,一般冬季干旱季節安排2-3天淋水一次。
4.7.
3施肥
4.7.3.1小區內綠籬每年2月底施一次花生麩或其他有機肥,用量平均每棵30克,施完后用土將肥覆蓋;
4.7.3.2小區內綠籬要求每3個月施一次緩溶肥,施肥時應嚴防肥料粘在枝葉上或撒落路邊,肥料不許成堆貼近植物根部;
4.7.4病蟲害防治
4.7.4.1常見病害及其防治:
a)白粉病。白粉病發作時用粉銹靈防治等藥品;
b)黑斑病。黑斑病發作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百菌清防治;煤污病。防治煤污病要清疏植株增強光照,噴殺蚧藥和百菌清的混合液,結合防殺蚧殼蟲同時進行。
4.7.4.2常見蟲害及其防治;
a)蚜蟲。蚜蟲發作時用氯氰菊酯類、萬能粉防治等;
b)螨蟲。::螨蟲發作時用克螨特、速滿酮、三氯殺螨醇等防治;
c)蚧殼蟲。蚧殼蟲發作時用速撲殺、樂斯本等防治。
4.7.4.3小區內綠籬每月噴廣譜性殺蟲藥及殺菌藥品一次;
4.7.4.4綠籬噴藥應用高壓噴霧機進行,噴藥時將噴藥槍伸入綠籬內從葉背面噴。
4.7.5修剪與整形
4.7.5.1小區內綠籬每年冬季應徹底修剪一次枯枝弱枝,并在開春前將高度壓到定高點重剪一次
4.7.5.2春夏生長季應定時修剪,平時對徒長枝進行局部修整。
4.7.6松土除雜草
對未郁閉的綠籬每月松土除草1次,已郁閉的綠籬每月清除寄生藤2-3次,養護面松土除雜草1次,為防止草坪長入,5-6月各修邊1次,修邊一定要整齊,美觀。
4.8室內綠化
4.8.1崗位負責人每日上崗后,首先巡查所有綠化室內布置及設備是否正常,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8.2室內觀葉植物一般隔3天淋一次水,室外花卉每天淋1次;經常巡查,發現花卉有黃葉、枯葉,及時剪除,如有花卉死亡,上報領導及時更換;
4.8.3定期更換室內植物位置及更換時花;
4.8.4每天清花盤底碟水一次,每周清花缸底水一次。
4.8.5注意事項
4.8.5.1客人多時暫停工作,注意過往客人,不要防礙客人活動,更4.8.5.2不能把水濺到客人身上;
4.8.5.3每次淋水后,應隨手用抹布或地拖把地下積水擦干;
4.8.5.4運送花卉一次量不要太多,嚴防損壞花卉,并且要小心輕放;
4.8.5.5換花時注意花型低面不要背向客人,化架、套盆要配合得體,注意有殘缺的地方要盡量隱蔽好,花槽換花要注意高底整齊、疏密適宜;
4.8.5.6換花時要做好盆花的修剪、整形和清除枯葉的工作,確保新換花卉的觀賞效果;
4.8.5.7換花時要注意盆花邊盆面清潔,并隨時帶抹布,換室內花卉時,應抹凈槽面及工作場地;
4.8.5.8留意蟲、病斑的活動情況,做好病蟲的預測、預報工作,及時向領導反映匯報,確保病蟲害到最小范圍。
4.9記錄填寫
4.9.1綠化主管每25日之前制定出《綠化養護月計劃表》。
4.9.2每次草坪修剪養護,崗位需填寫《綠化每日工作記錄檢查表》;
4.9.3每次花卉繁殖,需由崗位填寫《綠化每日工作記錄檢查表》;
4.9.4病蟲害防治,崗位需填寫《綠化每日工作記錄檢查表》;
4.9.5綠化施肥,崗位需填寫《綠化每日工作記錄檢查表》。
4.10檢查
4.9.1綠化主管每日對綠化養護情況進行巡檢,填寫《綠化每日工作記錄檢查表》;
4.9.2環衛部經理每月對綠化養護進行檢查,填寫《綠化每月工作檢查記錄表》。
5.質量驗收標準
5.1喬灌木類
5.1.1枝葉繁茂生長旺盛,沒有枯黃現象;
5.1.2棕櫚科植物全綠葉片每樹葉子不少于3-5片,無干葉尖;
5.1
.3樹冠結構合理、自然、美觀沒有枯枝、死節和徒長枝(樹木更新復壯除外),保持成型;
5.1.4樹干、樹頭整潔,自然、美觀,樹兜周邊的草高不高于周圍草高的1/3。
5.2地被類
5.2.1生長正常、均勻,葉色鮮艷;
5.2.2無枯株、缺株,覆蓋率100%;
5.2.3修剪適當,符合各個品種的特性;外觀整齊、自然、美觀;
5.2.4邊線明顯自然、流暢;
5.3開花類
5.3.1生長旺盛、均勻;
5.3.2株行距適當;
5.3.3不同品種修剪合理。開花期花能常開,外觀美麗;
5.3.4無枯枝、病蟲枝葉,整體覆蓋率達到90%--95%;
5.3.5無露土、無雜草。
5.4成型類
5.4.1生長正常、枝葉茂密。沒有枯枝、枯葉;
5.4.2不同品種修剪合理,成型美觀;
5.4.3綠籬要有棱有角,線條流暢平直;
5.4.4樹頭整齊,保持成型效果好,每次剪去的約為新生層厚度的2/3-1/4,不露老底;
5.5草坪類
5.5.1全年保綠期不少于350天,不出現明顯的色斑和枯草斑;
5.5.2調節好淋水和施肥,保持色調基本一致;
5.5.3能及時修剪,每次修剪約為草高的1/3。剪后不出現較大白班;剪草間隔時間視草種、草類和季節定,符合剪草要求;
5.5.4草剪后要及時施肥、噴藥,無病蟲害。
5.5.5無明顯雜草。
6.相關文件
無
7.記錄表格
7.1《服務質量考評記錄》(QR-7.5.1-10-10)
7.2《綠化每日工作記錄、檢查表》(QR-7.5.1-10-11)
7.3《綠化每月工作記錄、檢查表》(QR-7.5.1-10-12)
篇2:廠區綠化養護管理規范標準
廠區綠化養護管理規范和標準
(一)養護管理規范
1、灌溉與排水
(1)應有完整的灌溉與排水系統。
(2)根據不同樹種和不同立地條件進行適期、適量的灌溉,應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3)在久旱或立地條件較差,土壤干旱的環境中應及時進行灌溉,對水分和空氣溫度要求較高的樹種,須在清晨或傍晚進行灌溉,有的還應適當地進行葉面噴霧。
(4)灌溉前應先松土。夏季灌溉宜早、晚進行,冬季灌溉選在中午進行。灌溉要一次澆透,尤其是春、夏季節。
(5)樹木周圍暴雨后積水應排除,珍貴樹木周圍積水尤應盡速排除。
2、中耕除草
(1)喬木、灌木下的大型野草必須鏟除特別對樹木危害嚴重的各類藤蔓等。
(2)樹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結的土壤,在蒸騰旺季須每月松土一次。
(3)中耕除草應選在晴朗或初晴天氣,土壤不過分潮濕的時候進行。中耕深度以不影響根系生長為限。
3、施肥
(1)樹木休眠期和栽植前,需施基肥。樹木生長期施追肥,可以按照植株的生長勢進行。
"注":花灌木應在花前、花后進行。
(2)施肥量應根據樹種、樹齡、生長期和肥源以及土壤理化性狀等條件而定。一般喬木胸徑在15cm以下的,每3cm胸徑應施堆肥1.0Kg,胸徑在15cm以上的,每3cm胸徑施堆肥1.0-2.0Kg。
樹木青壯年期欲擴大樹冠及觀花,觀果植物,應適當增加施肥量。
(3)喬木和灌木均應先挖好施肥環溝,其外徑應與樹木的冠幅相適應,深度和寬高均為25-30cm。
(4)施用的肥料種類應視樹種、生長期及觀賞等不同要求而定。早期欲擴大冠幅,宜施氮肥,觀花觀果樹種應增施磷、鉀肥。注意應用微量元素和根外施肥的技術,并逐步推廣應用復合肥料。
(5)有機肥應腐熟后施用。施肥宜在晴天;除根外追肥,肥料不得觸及樹葉。
4、修剪、整形
(1)樹木應通過修剪調整樹形,均衡樹勢,調節樹木通風透光和肥水分配,調整植物群落之間的關系,促使樹木生長茁壯。各類綠地中喬木和灌木的修剪以自然樹形為主。
凡因觀賞要求,可根據樹木生長發育的特性對樹木整形,將樹冠修成一定形狀。
(2)喬木類:主要修除徒長枝、病蟲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扭傷枝以及枯枝和爛頭。
(3)灌木類:灌木修剪應使枝葉茂盛,分布均勻;花灌木修剪,要有利于促進短枝和花芽形成,修剪應遵循"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去弱留強,去老留新"的原則進行。
(4)綠籬類:綠籬修剪,應促其分枝,保持全株枝葉豐滿;也可作整形修剪,特殊造型綠籬應逐步修剪成形。
(5)地被、攀緣類:地被、攀緣植物修剪應促進分枝,加速覆蓋和攀纏的功能;對多年生的攀緣植物要定期翻蔓,清除枯枝,疏刪老弱的藤蔓。
(6)修剪時,切口都必須靠節,剪口應在剪口芽的反側呈45度傾斜;剪口要平整,應涂抹園林用的防腐劑。對過于粗壯的大枝應采取分段截枝法,防扯裂,操作時必須保證安全。
(7)休眠期修剪以整形為主,可稍重剪;生長期修剪以調整樹勢為主,宜輕剪。有傷流的樹種應在夏、秋兩季修剪。
5、防風防臺
(1)高大喬木在暴風雨來臨前夕,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對樹木存在根淺、迎風、樹冠龐大、枝葉過密以及立地條件差等實際情況分別采取立支柱、綁扎、加土、扶正、疏枝、打地樁等六項綜合措施。預防工作應在六月下旬以前做好。
a、立支柱:在風暴來臨前夕,應逐株檢查,凡不符合要求的支柱及其扎縛情況應及時改正。
b、綁扎是一項臨時措施,宜采用8號鉛絲或繩索綁扎樹枝,綁扎點應襯墊橡皮,不得損傷樹枝;另一端必須固定;也可多株樹串聯起來再行固定。
c、加土:坑槽內的土壤,出現低洼和積水現象時,必須在風暴來臨前加土,使根頸周圍的土保持饅頭狀。
d、扶正:一般在樹木休眠期進行;但對樹身已嚴重傾斜的樹株,應在風暴侵襲前立支柱,綁扎鉛絲等工作,待風暴過后做好扶正工作。
e、疏枝:根據樹木立地條件,生長情況,尤其是和架空線有碰撞可能的枝條以及過密的樹枝,應采用不同程度的疏枝和短截。
f、打地樁:是一項應急措施。主要針對迎風口等樹干基部橫置樹樁,利用人行道邊的側石,將樹樁截成樹干和側石等距離的長度,使樹樁一端頂住樹干基部,一頭頂在側石上。
(2)搶救工作
a、風暴來臨時,應將已倒伏而影響交通的樹木順勢拉到人行道上,并及時修剪樹冠部分枝條。
b、風暴后,應分輕重緩急進行搶救,首先搶救對主干道上妨礙交通的和行將倒伏的植株;對于就地搶救難以成活的樹木,應將樹冠強截后移送苗圃栽種養護。
c、風暴過后應及時拆除有礙交通、觀瞻的加固物。
(3)凡易受凍害的樹木,冬季應采取根際培土,主干包扎等防寒措施。
(4)枝葉積雪時應及時清除;有倒伏危險的樹木應樹立支柱支撐保護。
6、補植樹木
(1)樹木缺株應盡早補植。
a、落葉樹:應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后,發芽以前補植或在秋季落葉以后土壤冰凍以前補植。
b、針葉樹、常綠闊葉樹:應在春季土壤解凍以后,發芽以前補植;或在秋季新梢停止生長后,降霜以前補植。
(2)補植的樹木,應選用原來樹種,規格也應相近似;若改變樹種或規格則須與原來的景觀相協調。補植行道樹種必須與同路段樹種一致。
7、挖除枯樹
(1)對枯死的樹木應及時挖除,并填平土坑。
(2)對生長不良而難以復壯的樹木,也應挖除,換上生長良好的植株。
8、地被植物養護規范
(1)天氣干旱,土壤干燥時要適時、適量進行澆水。早春發芽前要普遍進行施肥,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
(2)發現枯死植物應及時挖除和補植;枯葉殘花要隨時整理清除。
(3)木本地被植物萌發能力強者,應在冬季休眠時進行修剪。應使植株在生長期間,始終保持在高度不超過60cm的低矮狀態。
(4)球根、宿根類地被植物,經3-4年生長后,根部擁擠以至影響其正常發育時,應按不同類型的生理習性進行分析,更新移植。
9、草坪養護規范
(1)草坪中雜草應及時挑除,大型野草更應隨時挑除;雜草過多又無法凈化時,應淘汰重鋪。凡低洼常年積水處,要填土整平或淺溝
排水。空禿地段應及時補植。
(2)草坪在生長季節,應適時進行中耕、加土、鎮壓,保持土壤平整和良好的透氣性。應適時進行剪草,草的高度控制在4-6cm。路邊和樹根邊的草要修剪整齊;剪草前必須清除草坪上的石子、瓦礫、樹枝等雜物。剪草要平整,邊角無遺漏;草屑應及時除凈。
(3)草坪邊上的樹壇、花壇邊緣,應進行切草邊,保持線條清晰。
(4)草坪發芽以前要進行一次施肥;生長季節可按具體情況追施化肥;土壤干燥時,應及時澆水。
(5)草坪萌發期,土壤過濕或板結澆水后應暫停開放。
10、花壇養護規范
(1)花壇換花除了間種以外,栽移前必須要深耕細耙,除盡土中石塊、草屑、殘莖和落葉等雜物并施足基肥。
(2)花壇的防護設施應經常保持清潔完好。
(3)夏季花苗的移栽應在早晨、傍晚或陰天進行。移栽后,應隨即澆透水。移栽后的4-5天內應再進行澆水。澆水時應防止土壤沖到莖、葉上。以后的澆水,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4)在花卉生長盛期,要及時中耕除草,追施肥料,施肥后應立即噴灑清水。
(5)枯萎的花蒂和黃葉要及時剪除,以保持花壇清潔,缺株要及時補栽;凡需摘心的品種,應及時進行。
11、防止污染
(1)廢氣、廢液、廢渣對園林植物的污染,應遵照中央和本市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和條例治理。
(2)綠地內的排污管網和排水管網應保證暢通、有效。
(3)使用化肥、藥劑應合理,不得污染環境。
(4)嚴禁在樹木根際附近堆放廢液、廢渣和傾倒污染物。
(5)各類綠地,嚴禁施用人糞尿。
12、病蟲害防治
(1)維護生態平衡、貫徹"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防治方針。充分利用園林間植被的多樣化來保護和增殖天敵,抑制病蟲為害。
(2)引進和輸出種苗,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和本市有關植物檢疫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
(3)應做好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制訂長期和短期的防治計劃。
(4)加強綠地中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局部發生嚴重病蟲地區必須即時治理。
(5)嚴禁使用劇毒化學藥劑和有機氯、有機化學農藥?;瘜W農藥應按有關安全操作規定執行。
(二)綠地養護管理標準
1、綠地養護管理的景觀標準
廠區綠地
規定一級廠區綠地
群落結構群落合理完整,層次豐富黃土不裸露,樹木種間株間生長空間與層次處理得當,整體觀賞效果好。
樹木生長樹形完美,枝葉茂盛,季相明顯。針葉樹應保持明顯的頂端優勢?;ü嗄景磿r開花結果,整形樹必須按觀賞要求養護成一定形態,地被植物應為四季常綠觀花或觀葉品種。
草坪鋪植草種純,生長茂盛,無空禿。
雜草控制無大型野草、無纏繞性、攀援性雜草?;緹o雜草。
環境衛生綠地整潔,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