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W養老院食堂管理制度

W養老院食堂管理制度

2024-07-13 閱讀 5229

養老院食堂管理制度

1、廚房的炊具和公共物品必須指定專人負責保管,進出物品要登記造冊,損壞和消耗的物品需經院長同意方可報損。

2、食堂的庫存,如大米、食油、調料等存放在保管室內養老院,指定專人保管,進出庫要登記并做到帳物相符。

3、保持食堂衛生整潔,生熟物品和餐具分開。

4、安排好食譜,講究干濕相濟,葷素搭配,按時就餐。

5、每天三餐按時供應,開飯時間保持半小時,每天保障院民的熱水供應。

6、注意營養,合理配餐,根據五保對象的飲食特點或醫囑安排好伙食。

7、敬老院應做好衛生和消毒工作,保持食堂內清潔衛生,做好防蠅、防鼠、防霉變,預防食物中毒和傳染病。

8、保護食堂財產,加強成本核算,減少損失和浪費。

9、堅持公開辦事制度,伙食費用每月結算公布。

10、工作人員、來客到食堂用膳應交伙食費。

11、成立膳食管理委員會,由老人代表和有關人員組成,膳食管理委員會每月召開一次會議,聽取意見,改進膳食。

篇2:養老院院長崗位工作職責

1、在上級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全面主持養老院的行政、醫療、經營管理工作,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級的指示,確保養老院各項工作的完成。

2、主持院長辦公會議,確定養老院的辦院方針,主持養老院發展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的制定并組織實施;制定養老院改革目標與方案并組織實施。

3、嚴格實行科學管理,健全養老院質量管理的措施,建立并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提高醫療技術質量和服務水平。

4、制定養老院綜合目標責任制,并與科室負責人簽定責任書,確保責任制的落實和獎懲的兌現。

5、負責養老院的行政管理工作,依據有關規定和要求做好養老院職工的聘任、考核、業務培訓、晉升、獎懲等工作,對各行政、養老、經營管理科室責任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

6、負責養老院物資、設備、資金的分配和使用,負責養老院行政、養老、經營管理科室的建設和管理。

7、加強養老院經營管理,組織制定各項經濟指標并負責督促完成。調動養老院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養老院的自我改造和發展能力,杜絕浪費,提高經濟效益,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

8、按照干部選拔任用管理的有關規定,根據工作需要,提出各醫療、護理等業務科室、行政科室、后勤科室科級干部擬用人選名單。專業要求:醫療專業教育背景,從事一級以上醫院院長崗位工作五年以上,極強的工作計劃及目標擬定、執行能力;有良好的溝通技巧、組織協調能力、有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

篇3:養老院管理制度范本

每一個城市,面對于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依靠的老人,都會有養老院來收養和服務這些老人。對于每一個養老院如何來文明管理,以增進老人的身心健康為主呢一定要有相關的管理制度。以下企業管理網提供的某養老院管理制度的資料,僅供參考。

第一條為加強敬老院的文明管理,保障住院老人的物質文化生活,增進老人的身心健康,根據我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鄉(鎮)、街道興辦的敬老院(敬老樓,下同)是基層集體福利事業單位。敬老院實行養老與康樂相結合和勤儉辦院的原則。

鄉(鎮)、街道的敬老院,分別由鄉(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領導,并接受民政部門的業務指導。

第三條敬老院收養的對象是:

(一)農村五保戶(含孤兒),城鎮無生活依靠、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老人;

(二)城鄉孤老烈屬、孤老退伍紅軍、孤老復員軍人。

患有傳染病或精神病者,不得吸收入院。

第四條老人入院堅持本人自愿的原則,由本人向敬老院提出申請,經當地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審核后報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批準入院。

第五條老人入院后,其原有財產仍屬本人所有,可由本人保管或委托親友、敬老院代管。老人去世后,其財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有關規定處理。

第六條敬老院應辦好伙食,保證飲用開水和洗澡熱水的供應。

第七條敬老院應健全老人生活護理制度和衛生工作制度,搞好老人的個人飲食衛生和環境衛生,對患病老人應及時治療。

有條件的敬老院應設醫療室,尚未具備條件的,應與附近醫院建立聯系,做好老人的疾病防治和定期保健體檢工作,建立老人健康檔案。

第八條敬老院應組織老人參加一些有益的學習活動,使老人熱愛祖國,熱愛集體,團結友愛,自覺遵紀守法,執行院內各項規章制度。

第九條敬老院應經常開展文娛活動,活躍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逢年過節和老人生日,可舉行節儉和有益的慰問、祝壽活動。

第十條敬老院可根據當地實際條件,組織種養、加工、服務和小商業等生產經營項目,增加經濟收入,改善敬老院設施和住院老人的生活。

院辦經濟實體可吸收老人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或管理工作。

第十一條敬老院設院長(或正副院長)、醫生(衛生員)和工作人員若干名(以下統稱管理人員),按入院老人總數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配備。

管理人員要挑選遵紀守法,熱心為老人服務的人員擔任。院領導要由思想覺悟高、作風正派、事業心強、有一定管理能力筆文化水平的人員擔任。

管理人員實行聘任合同制,對表現不好或不適應工作要求的,可以解聘。

第十二條敬老院實行民主管理,建立民主管理委員會或民主管理小組,由院長和管理人員代表、老人代表組成,其中老人代表應占三分之一以上。

民主管理組織在院長的領導下,協助管理本院伙食、衛生、文娛、學習、生產、財務收支等,檢查督促管理人員對各項制度的執行情況,對院的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

老人較多的敬老院,可按住宿區建立老人自治小組,組長由老人擔任。

第十三條敬老院的管理人員應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管理人員的分工、任務和職責。建立健全考查、評比、獎懲制度。

敬老院應建立健全財務和物資管理制度。會計、出納、保管、總務由管理人員兼任或老人代表擔任。財務收支帳目要日清月結,每月張榜公布,物資進出倉庫要登記、驗收。

第十四條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標準,應相當于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并隨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步調整。

入院老人為鄉(鎮)五保戶的,其糧油與供養費用(包括菜金、被服、醫療、文娛、零用等費用,下同),由鄉(鎮)人民政府統籌供給,屬城市街道孤老的,其生活供養費用,按政府定期定量救濟與街道集體補貼相結合的辦法供給。

入院老人領取撫恤金的,從撫恤金中向院繳交基本生活費。

第十五條敬老院的基建、設備費、管理費和管理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由鄉(鎮)、街道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解決。

第十六條縣(區)、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應教育和發動各單位干部和群眾支持敬老院的建設,搞好衛生,綠化環境。

社會各方面應扶持敬老院辦好經濟實體,在政策、場地、資金、技術、產供銷等方面予以照顧。

第十七條民政部門應加強對敬老院的業務指導,幫助敬老院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搞高管理人員的素質,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

第十八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玩忽職守、造成事故的,由敬老院或主管部門分別情況對直接責任者予以批評或處分。觸犯刑律的,由司法機關依法懲處。

第十九條村辦敬老院可參照本辦法管理。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年*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