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工作制度
一、資金收入管理制度
1、資金監管范圍:村集體一切資金收入。包括村長期積累、各業發包收入、經營收入、國家征用地補償收入、變賣集體財產收入、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等;
2、村集體各項收入必須全額、及時上交鎮“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不得坐支、截留、挪用或擅自抵頂債務;
3、村集體向農戶收取費用,必須使用委托代理中心統一印制的非經營性收據,并憑單據存根向鎮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核銷;
4、村集體借款、貸款,村委會必須向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提交申請,待審核批準后再行辦理借貸手續,并將資金全額劃入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監管。
二、資金支出管理制度
1、村集體支出實行“三審會簽”制度,必須由支部書記、村主任簽字,村民主理財小組蓋章后方可開支;
2、村集體小額支出單據實行報賬管理,由鎮“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審核后,加蓋“審核專用章”,并在備用金中列支;村備用金一般在1000元以下,具體金額由鎮“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根據村實際情況確定;
3、村集體開支實行民主管理。500元以下小額開支由支部書記、村主任研究后方可開支;500-5000元開支由兩委班子研究后方可開支;5000元以上,必須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方可開支;
4、堅持專款專用制度,特別是大額度資金使用,不得改變用途,未用完的現金應同支出單據一起交回,不得以其他支出單據抵頂;
三、資產、資源管理制度
1、村集體資產、資源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哄搶、侵占、損壞、挪用、私分、揮霍浪費、平調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占用村集體資產、資源。對發生的違法行為,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和管理機構有權制止。
2、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建立健全集體資產、資源登記臺帳。村集體經濟組織對集體資產應當及時登記,準確、全面地反映集體資產資源的變動情況和運營狀況。資產、資源發生變動必須向鎮“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備案。
3、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按照有償使用和保值增值的原則管理和經營集體資產、資源。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采用公開、公正的方式確定集體資產、資源的經營者和使用者。有條件的,可以采用招標、投標方式。經營或者使用集體資產、資源的,應當與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合同,按照合同約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機構成員不得利用職權壓價發包和低價出租集體資產、資源。
4、村集體經濟組織接受鎮“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指導和監督,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四、農村經濟合同管理制度
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將其生產資料或經營項目發包給其內部成員或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承包(租賃)經營的或農村重大經濟事項實行招標投標的,應當按照政策、法律、法規的規定,采取書面形式,簽訂經濟合同。
2、經濟合同的訂立,要由雙方當事人平等協商,在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的指導下,制定條款簽訂合同。經濟合同正式簽訂前,村助理會計應將所擬定的合同文本交由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審核后,雙方當事人方可簽字蓋章。經濟合同訂立后,應將合同報送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存檔一份。
3、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負責鎮域內的經濟合同管理工作。各村助理會計負責本村經濟合同保管工作。經濟合同檔案管理范圍包括村級各類合同書、調整變更合同協議書、糾紛調解書、仲裁書、年度合同兌現資料以及涉及合同管理的有關資料。各類合同檔案應分別裝訂成冊,編號存檔,以便查閱。
4、鎮、村兩級都應建立健全各類經濟合同檔案,并建立檔案借閱審批制度以及檔案安全保管制度,防止檔案遺失和毀損。
五、農村重要經濟事項招標投標管理制度
1、農村所有重要經濟事項必須實行招標投標。村黨支部、村委會是農村重要經濟事項的招標、投標工作的組織者;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和村民代表會議是招標、投標的監督管理者。
2、招標投標項目必須經村黨支部、村委會討論通過,形成招標投標初步方案。并報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審核。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接到村級的請示報告后,應當在三個工作日以內依照政策、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對村級重要經濟事項呈報方案進行審核把關,并提出指導意見。村黨支部、村委會根據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提出的指導意見,對初步方案進行修訂。經修訂形成的招標投標方案,要在黨員和村民代表會議上通報并征求意見后立項。
3、招標項目的標底由村黨支部、村委會組織成立標底制定小組。招標應當采用公開招標的形式,通過廣播、張貼告示或新聞媒體等方式發布招標公告,招標公告要提前5天向社會公布。
4、投標可以采取書面投標和口頭競標兩種形式。采取口頭競標的形式,應當在黨員或村民代表的監督下進行。書面形式投標的,其投標、開標、定標的程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組織實施。中標者當場與村委會簽訂協議。中標者不得將中標項目轉包。
5、招標人和中標人應當自中標之日起5日內,按照招標文件和中標人的投標文件訂立書面合同。雙方所簽合同須經鎮農村“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審核并備案。
六、審計制度
1、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實行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
2、鄉鎮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上級農村審計主管部門交辦的其他審計事項;
3、對被審計村的資金、資產、資源進行全面細致的審計,確保農村財務的規范運行,確保農村集體資金的安全運行,確保農村集體資源不受侵害,確保農村財務公開內容的真實;
4、審計人員有權要求被審計村按照規定的期限報送財務收支計劃、財務收支執行情況和財務報告等有關資料;
5、審計人員有權檢查被審計村的會計憑證、會計帳薄、會計報表以及其他有關資料。根據工作需要,可向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審計調查;
6、審計人員有權制止被審計村正在進行的違反財經法紀,損害國家、集體和農民利益的行為,依法向有關部門提出處罰意見和建議,并向有關部門報告審計結果。
七、助理會計管理制度
1、各村只設助理會計一名。助理會計由村黨支部、村委會聯席會議提名推薦,鎮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考核,縣農業局考試取得《農村會計上崗證》后,聘任上崗;
2、助理會計必須接受鎮“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和村“兩委”的雙重領導,履行工作職責,認真開展工作;
3、對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予以經濟處罰或解聘:(1)收入未如實如期上解或坐支的;(2)未按預算支出申請用途支出的;(3)違反預算計劃,擅自借款、貸款的;(4)不及時報帳、不完成監管中心所布置工作的。
篇2:景區游客服務中心質檢工作制度
景區游客服務中心質檢制度
質檢目的:為更好地規范服務中心員工的日常行為,提高東**服務中心各部門整體規范性,特制訂本制度。
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東**服務中心各部門所有在職員工。
質檢范圍:東**游客服務中心(咨詢預訂中心、賓客接待中心、前廳部)
質檢內容:
1、公司規章制度執行情況。
2、部門設施設備運轉和保養情況。
3、員工儀容儀表、現場對客接待服務標準情況。
4、辦公物品擺設、環境衛生情況。
5、消防安全管理情況。
6、售后服務、賓客反饋意見、投訴和突發事件處理情況。
7、節能降耗、成本控制的管理。
8、工作創新及失誤情況。
篇3:景區服務中心巾幗創建賓客意見征詢整改制度
景區服務中心巾幗創建賓客意見征詢及整改制度
一、收集部門:
1、大前臺
2、禮賓部
3、咨詢臺
4、CCO
5、導游部
6、售票處
7、西柵社區
二、上交時間:各部門責任人于每天16:00前整理好當天的賓客意見反饋上交
三、收集內容和問題羅列:
1.游客對本創建崗位的意見建議
2.游客對烏鎮景區的贊賞或具體的表揚
3.游客對烏鎮及景區管理/環境/設施/服務等的意見建議
4.游客了解景區、預定住宿以及交通途徑等方式的信息收集
5.游客在網絡上對烏鎮的意見建議
6.游客對公司的主題活動、套餐等的意見建議
7.員工意見
8.其他任何與景區有關反饋信息
四、整改
1、將涉及到本崗位的賓客意見匯總,統一上報至服務中心巾幗文明崗創建小組領導;
2、巾幗文明崗創建小組審閱后,由倪曉燕建立《賓客意見整改落實電子臺賬》,對各整改項進行逐條登記,并對整改問題責任人、整改內容進行明確,各崗位根據巾幗文明崗創建小組領導批示進行整改落實;
3、對賓客意見整改落實工作,在每季度會議上進行匯報,并將落實情況及效果進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