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規(guī)定

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規(guī)定

2024-07-13 閱讀 2499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激發(fā)公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身體素質(zhì),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規(guī)定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附件)(以下簡稱《鍛煉標準》)是以檢驗公民體育鍛煉效果、評價身體素質(zhì)為目的,以測驗達標為手段的評價體系。

第三條實施《鍛煉標準》是一項基本體育制度,由有關部門負責,在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學校、社區(qū)、鄉(xiāng)村和有關組織中全面開展。

第四條鼓勵和提倡公民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定期參加《鍛煉標準》測驗,爭取達到標準并不斷提高。

第五條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特定人群的體育鍛煉標準和施行辦法,并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教育部負責制定、實施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和施行辦法。

全國性單項體育協(xié)會可以制定單項體育鍛煉標準,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第二章標準內(nèi)容

第六條《鍛煉標準》適用于6至69周歲的健康公民,按年齡分為兒童、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五個組別,每個組別分男、女兩類人群。

《鍛煉標準》包括年齡分組、測驗項目、評級標準、評分標準和測驗細則五部分。

第八條《鍛煉標準》的測驗項目涵蓋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五類素質(zhì)。

第九條《鍛煉標準》的評級標準分為優(yōu)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

第三章組織管理

第十條國家體育總局負責全國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一條全國總工會和全國性人群體育協(xié)會負責本系統(tǒng)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二條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jù)本辦法和實際情況制定《鍛煉標準》實施細則。

第十三條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將《鍛煉標準》實施工作所需經(jīng)費納入預算,廣泛宣傳實施《鍛煉標準》的目的、意義,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收集和反饋實施《鍛煉標準》的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五條全國性單項體育協(xié)會應當將實施《鍛煉標準》納入工作計劃,并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相結合。

第四章測驗達標

第十六條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有關組織應當發(fā)動、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并與工間(前)操和業(yè)余健身活動、運動會、體質(zhì)測定等結合起來。

第十七條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居民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并與全民健身活動結合起來。

第十八條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嚴格按照《鍛煉標準》的測驗細則進行,保證安全、科學、準確。

第十九條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選拔培訓并發(fā)揮本單位人員的作用,有條件的可以聘請體育專業(yè)人員、體育骨干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yǎng)建立達標測驗人員隊伍。

第二十條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掌握《鍛煉標準》測驗方法,并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協(xié)助有關單位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

第二十一條學校應當組織學生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開展測驗達標活動。

第五章鼓勵措施

第二十二條對參加測驗達到優(yōu)秀、良好和及格等級者發(fā)給相應等級的獎章、證書。

國家體育總局負責設計制作《鍛煉標準》的標識和獎章、證書,并制定獎章、證書的頒發(fā)辦法。

第二十三條負責實施《鍛煉標準》和組織開展達標測驗活動的部門和單位可以使用《鍛煉標準》標識制作其他形式的獎品,但不得以此贏利。

第二十四條鼓勵對身體素質(zhì)有特殊要求的部門和單位將《鍛煉標準》測驗達標結果作為招工、人員素質(zhì)評價、保險等工作的參考依據(jù)。

第二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體育、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鍛煉標準》的實施情況作為考核下級部門工作業(yè)績的指標。

第二十六條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設立表彰項目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12月9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原國家體委1990年1月6日發(fā)布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同時廢止。

附件:

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一、年齡分組

(一)兒童組

1、兒童一組(6—8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小學1—3年級)

2、兒童二組(9—11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小學4—6年級)

(二)少年組

1、少年一組(12—14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初中1—3年級)

2、少年二組(15—17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高中1—3年級)

(三)青年組(18—24歲,不分年齡組,相當于大學本科和研究生)

(四)壯年組

1、壯年一組(25—44歲,每5歲一個年齡組)

2、壯年二組(45—59歲,每5歲一個年齡組)

(五)老年組(60—69歲,每5歲一個年齡組)

二、測驗項目

分五類,每人每類選測一項(老年組五項均測)。

年齡分組

項目類別兒童組(6-11歲)少年組(12-17歲)青年組

(18-24歲)壯年組(25-59歲)老年組

(60-69歲)

一組二組一組二組一組二組

一類3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1、1、2525米×4往返跑

30秒跳繩25米×4往返跑

30秒跳繩

二類300米跑

50米×6往返跑400米跑

50米×8往返跑1000米跑(男)

3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3000米快走3000米快走

三類1分鐘仰臥起坐

立定跳遠1分鐘仰臥起坐

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俯臥撐(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

立定跳遠1分鐘仰臥舉腿

擲實心球1分鐘仰臥舉腿

擲實心球

四類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曲線托球跑曲線托球跑

五類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

三、評級標準:

等級總分數(shù)

優(yōu)秀400(含)以上

良好320—399

及格200—319

不及格199(含)以下

四、評分標準

見附件3。

五、測驗細則

(一)一類測驗項目

1、30米、50米跑

場地器材:地面平坦、線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終點外應有15米以上長度的緩沖帶),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至少兩人一組,起跑姿勢不限,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不得搶跑、串道。

2、30秒跳繩

場地器材:平坦、干凈的場地,秒表,發(fā)令哨,跳繩(木把線繩)。

測驗方法:受測者將跳繩的長短調(diào)至適宜程度,聽到開始信號后快速跳繩,測驗員開始計數(shù),受測者聽到結束信號后停止跳繩。

成績記錄:記錄受測者30秒內(nèi)跳繩的次數(shù)。

注意事項:跳壞不計。如有跳壞,可繼續(xù)跳。

3、25米×4往返跑

場地器材: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25米直線跑道若干條,道寬2—2.5米,起跑線前0.5米和24.5米處各豎一標桿(桿高1.2米以上,豎于跑道正中),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按逆時針方向繞桿往返跑兩次,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繞桿時不得碰桿或扶桿,不得搶跑、串道。

(二)二類測驗項目

1、300米、400米、800米、1000米跑

場地器材:標準田徑場或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跑道(丈量準確長度),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五人左右一組(不得少于兩人),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300米、400米跑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800米、1000米、1500米跑取整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跑過終點后不能立刻停止,應通過慢跑或走動進行調(diào)整。

2、50米×8、50米×6往返跑

場地器材: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道寬2—2.5米,起跑線前0.5米和49.5米處各豎一標桿(桿高1.2米以上,豎于跑道正中),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50米×8往返跑按逆時針方向繞桿往返跑四次,50米×6往返跑按逆時針方向繞桿往返跑三次,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繞桿時不得碰桿或扶桿,不得搶跑、串道。

3、3000米快走

場地器材:標準田徑場或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跑道(丈量準確長度),秒表,號碼布,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佩戴號碼布,15人左右一組(不得少于5人),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大步快走,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整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快走時雙腳不得同時離地,不得有跑的動作。

(三)三類測驗項目

1、擲實心球

場地器材:20米長的平地一塊(在投擲區(qū)劃一條投擲線),實心球(1千克),量程在30米以上的皮尺。

測驗方法:受測者兩腳平行或前后站在投擲線后,面對出球方向,膝關節(jié)微屈,雙手持實心球舉過頭頂,用力將球投出。每人投擲三次。

成績記錄:丈量投擲線后沿至實心球著地點后沿之間的垂直距離,以米為單位,四舍五入取一位小數(shù),取最好成績。

注意事項:受測者投擲時不得助跑,投擲后腳不得越線。

2、1分鐘仰臥起坐

場地器材:墊子,秒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仰臥于墊子上,兩腿稍分開,屈膝成直角,雙手交叉貼于腦后,一人壓住受測者兩腳,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并計時,受測者以雙肘觸及或超過兩膝為完成一次,聽到結束信號后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記錄受測者1分鐘完成的次數(shù)。

注意事項:受測者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動作不符合要求時不計數(shù)。

3、1分鐘仰臥舉腿

場地器材:墊子,秒表,50厘米高雙柱標桿(兩柱皮筋相連,置于墊側(c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仰臥于墊子上,兩腿并攏伸直,兩臂置于身體兩側(cè),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并計時,受測者做收腹、直抬腿動作,兩腿碰到皮筋后還原成開始姿勢為完成一次,聽到結束信號后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記錄受測者1分鐘完成的次數(shù)。

注意事項:受測者動作不符合要求時不計數(shù)。

4、俯臥撐

場地器材:平坦地面或墊子。

測驗方法:受測者雙臂伸直、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撐地(墊),手指向前,軀干、兩腿伸直,當聽到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后,受測者屈臂使身體平直下降至肩與肘處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將身體平直撐起,恢復到開始姿勢為完成一次,測驗員同時報數(shù),不能持續(xù)時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以次為單位。

注意事項:如受測者身體未保持平直或身體未下降至肩與肘處在同一水平面,該次不計數(shù)。

5、引體向上

場地器材:單杠。

測驗方法:受測者雙手正握杠,兩手與肩同寬呈直臂懸垂,身體靜止,當聽到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后,受測者兩臂用力引體,向上拉到下頦超過單杠上緣為完成一次,測驗員同時報數(shù),受測者引體間隔超過10秒鐘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以次為單位。

注意事項:受測者向上引體時身體不得有附加動作。

6、立定跳遠

場地器材:沙坑(沙面與地面齊平,起跳線至沙坑不少于30厘米),皮尺。

測驗方法:受測者兩腳自然分開站在起跳線后,原地兩腳同時起跳,每人跳三次。

成績記錄:丈量起跳線后沿至受測者身體最近著地點的垂直距離,以厘米為單位,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取最好成績。

注意事項:受測者起跳前不得有墊步動作。

(四)四類測驗項目

1、曲線托球跑

場地器材:在一塊平坦地面上畫一條長12米的直線,平均分成3段,以每段長度為直徑畫三個相切圓,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乒乓球拍,網(wǎng)球。

測驗方法:受測者手握乒乓球拍,拍上放一個網(wǎng)球,站在起點線后,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受測者依次沿圓弧進行“s”形往返跑動,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回到起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不能將球拍依靠身體或用手護球,途中掉球,需撿起再跑,如球遠離測驗場地,需重新測驗。

2、繞桿跑

場地器材:在一塊平坦地面上畫一條長15米的直線,5根標桿(桿高1.2米以上,從起跑線開始,每隔三米插一根,起點不插),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繞桿跑,繞過最后一個桿后再折返繞桿跑回,軀干回到起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跑動中必須依次繞過每根標桿。

3、十字象限跳

場地器材:在一塊平坦地面上畫兩條長1米、相互垂直交叉的直線(將地面分為4個象限,并標示數(shù)字),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雙腳并攏立于象限1中,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按照1→2→3→4→1的順序跳躍,測驗員開始計時,循環(huán)10次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雙腳要同時起跳、同時落地,每完成一次循環(huán),測驗員報次數(shù)。

(五)五類測驗項目

坐位體前屈

場地器材:坐位體前屈測試計。

測試方法:受測者坐在地上,兩腿伸直,兩腳平蹬測試板,腳跟并攏,腳尖自然分開,上體前屈,用雙手中指指尖推動游標平滑前進,直到不能推動為止,測試兩次。

成績記錄:以厘米為單位,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取最好成績。

注意事項:受測者應勻速向前推動游標,兩腳不得彎曲,不得突然發(fā)力。

篇2: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規(guī)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激發(fā)公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身體素質(zhì),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規(guī)定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附件)(以下簡稱《鍛煉標準》)是以檢驗公民體育鍛煉效果、評價身體素質(zhì)為目的,以測驗達標為手段的評價體系。

第三條實施《鍛煉標準》是一項基本體育制度,由有關部門負責,在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學校、社區(qū)、鄉(xiāng)村和有關組織中全面開展。

第四條鼓勵和提倡公民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定期參加《鍛煉標準》測驗,爭取達到標準并不斷提高。

第五條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特定人群的體育鍛煉標準和施行辦法,并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教育部負責制定、實施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和施行辦法。

全國性單項體育協(xié)會可以制定單項體育鍛煉標準,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第二章標準內(nèi)容

第六條《鍛煉標準》適用于6至69周歲的健康公民,按年齡分為兒童、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五個組別,每個組別分男、女兩類人群。

《鍛煉標準》包括年齡分組、測驗項目、評級標準、評分標準和測驗細則五部分。

第八條《鍛煉標準》的測驗項目涵蓋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五類素質(zhì)。

第九條《鍛煉標準》的評級標準分為優(yōu)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

第三章組織管理

第十條國家體育總局負責全國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一條全國總工會和全國性人群體育協(xié)會負責本系統(tǒng)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二條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jù)本辦法和實際情況制定《鍛煉標準》實施細則。

第十三條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將《鍛煉標準》實施工作所需經(jīng)費納入預算,廣泛宣傳實施《鍛煉標準》的目的、意義,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收集和反饋實施《鍛煉標準》的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nèi)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五條全國性單項體育協(xié)會應當將實施《鍛煉標準》納入工作計劃,并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相結合。

第四章測驗達標

第十六條國家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有關組織應當發(fā)動、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并與工間(前)操和業(yè)余健身活動、運動會、體質(zhì)測定等結合起來。

第十七條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居民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并與全民健身活動結合起來。

第十八條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嚴格按照《鍛煉標準》的測驗細則進行,保證安全、科學、準確。

第十九條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選拔培訓并發(fā)揮本單位人員的作用,有條件的可以聘請體育專業(yè)人員、體育骨干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yǎng)建立達標測驗人員隊伍。

第二十條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掌握《鍛煉標準》測驗方法,并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協(xié)助有關單位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

第二十一條學校應當組織學生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開展測驗達標活動。

第五章鼓勵措施

第二十二條對參加測驗達到優(yōu)秀、良好和及格等級者發(fā)給相應等級的獎章、證書。

國家體育總局負責設計制作《鍛煉標準》的標識和獎章、證書,并制定獎章、證書的頒發(fā)辦法。

第二十三條負責實施《鍛煉標準》和組織開展達標測驗活動的部門和單位可以使用《鍛煉標準》標識制作其他形式的獎品,但不得以此贏利。

第二十四條鼓勵對身體素質(zhì)有特殊要求的部門和單位將《鍛煉標準》測驗達標結果作為招工、人員素質(zhì)評價、保險等工作的參考依據(jù)。

第二十五條各級人民政府體育、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鍛煉標準》的實施情況作為考核下級部門工作業(yè)績的指標。

第二十六條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設立表彰項目應當按照規(guī)定辦理。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12月9日經(jīng)國務院批準,原國家體委1990年1月6日發(fā)布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同時廢止。

附件:

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一、年齡分組

(一)兒童組

1、兒童一組(6—8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小學1—3年級)

2、兒童二組(9—11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小學4—6年級)

(二)少年組

1、少年一組(12—14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初中1—3年級)

2、少年二組(15—17歲,每歲一個年齡組,相當于高中1—3年級)

(三)青年組(18—24歲,不分年齡組,相當于大學本科和研究生)

(四)壯年組

1、壯年一組(25—44歲,每5歲一個年齡組)

2、壯年二組(45—59歲,每5歲一個年齡組)

(五)老年組(60—69歲,每5歲一個年齡組)

二、測驗項目

分五類,每人每類選測一項(老年組五項均測)。

年齡分組

項目類別兒童組(6-11歲)少年組(12-17歲)青年組

(18-24歲)壯年組(25-59歲)老年組

(60-69歲)

一組二組一組二組一組二組

一類3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50米跑

30秒跳繩1、1、2525米×4往返跑

30秒跳繩25米×4往返跑

30秒跳繩

二類300米跑

50米×6往返跑400米跑

50米×8往返跑1000米跑(男)

3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

800米跑(女)3000米快走3000米快走

三類1分鐘仰臥起坐

立定跳遠1分鐘仰臥起坐

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立定跳遠俯臥撐(男)

1分鐘仰臥起坐(女)

立定跳遠1分鐘仰臥舉腿

擲實心球1分鐘仰臥舉腿

擲實心球

四類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十字象限跳繞桿跑

曲線托球跑曲線托球跑

五類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坐位體前屈

三、評級標準:

等級總分數(shù)

優(yōu)秀400(含)以上

良好320—399

及格200—319

不及格199(含)以下

四、評分標準

見附件3。

五、測驗細則

(一)一類測驗項目

1、30米、50米跑

場地器材:地面平坦、線路清晰的30米或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終點外應有15米以上長度的緩沖帶),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至少兩人一組,起跑姿勢不限,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不得搶跑、串道。

2、30秒跳繩

場地器材:平坦、干凈的場地,秒表,發(fā)令哨,跳繩(木把線繩)。

測驗方法:受測者將跳繩的長短調(diào)至適宜程度,聽到開始信號后快速跳繩,測驗員開始計數(shù),受測者聽到結束信號后停止跳繩。

成績記錄:記錄受測者30秒內(nèi)跳繩的次數(shù)。

注意事項:跳壞不計。如有跳壞,可繼續(xù)跳。

3、25米×4往返跑

場地器材: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25米直線跑道若干條,道寬2—2.5米,起跑線前0.5米和24.5米處各豎一標桿(桿高1.2米以上,豎于跑道正中),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按逆時針方向繞桿往返跑兩次,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繞桿時不得碰桿或扶桿,不得搶跑、串道。

(二)二類測驗項目

1、300米、400米、800米、1000米跑

場地器材:標準田徑場或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跑道(丈量準確長度),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五人左右一組(不得少于兩人),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300米、400米跑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800米、1000米、1500米跑取整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跑過終點后不能立刻停止,應通過慢跑或走動進行調(diào)整。

2、50米×8、50米×6往返跑

場地器材: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50米直線跑道若干條,道寬2—2.5米,起跑線前0.5米和49.5米處各豎一標桿(桿高1.2米以上,豎于跑道正中),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50米×8往返跑按逆時針方向繞桿往返跑四次,50米×6往返跑按逆時針方向繞桿往返跑三次,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繞桿時不得碰桿或扶桿,不得搶跑、串道。

3、3000米快走

場地器材:標準田徑場或地面平整、線路清晰的跑道(丈量準確長度),秒表,號碼布,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佩戴號碼布,15人左右一組(不得少于5人),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大步快走,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到終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整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快走時雙腳不得同時離地,不得有跑的動作。

(三)三類測驗項目

1、擲實心球

場地器材:20米長的平地一塊(在投擲區(qū)劃一條投擲線),實心球(1千克),量程在30米以上的皮尺。

測驗方法:受測者兩腳平行或前后站在投擲線后,面對出球方向,膝關節(jié)微屈,雙手持實心球舉過頭頂,用力將球投出。每人投擲三次。

成績記錄:丈量投擲線后沿至實心球著地點后沿之間的垂直距離,以米為單位,四舍五入取一位小數(shù),取最好成績。

注意事項:受測者投擲時不得助跑,投擲后腳不得越線。

2、1分鐘仰臥起坐

場地器材:墊子,秒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仰臥于墊子上,兩腿稍分開,屈膝成直角,雙手交叉貼于腦后,一人壓住受測者兩腳,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并計時,受測者以雙肘觸及或超過兩膝為完成一次,聽到結束信號后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記錄受測者1分鐘完成的次數(shù)。

注意事項:受測者仰臥時兩肩胛必須觸墊,動作不符合要求時不計數(shù)。

3、1分鐘仰臥舉腿

場地器材:墊子,秒表,50厘米高雙柱標桿(兩柱皮筋相連,置于墊側(c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仰臥于墊子上,兩腿并攏伸直,兩臂置于身體兩側(cè),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并計時,受測者做收腹、直抬腿動作,兩腿碰到皮筋后還原成開始姿勢為完成一次,聽到結束信號后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記錄受測者1分鐘完成的次數(shù)。

注意事項:受測者動作不符合要求時不計數(shù)。

4、俯臥撐

場地器材:平坦地面或墊子。

測驗方法:受測者雙臂伸直、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撐地(墊),手指向前,軀干、兩腿伸直,當聽到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后,受測者屈臂使身體平直下降至肩與肘處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將身體平直撐起,恢復到開始姿勢為完成一次,測驗員同時報數(shù),不能持續(xù)時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以次為單位。

注意事項:如受測者身體未保持平直或身體未下降至肩與肘處在同一水平面,該次不計數(shù)。

5、引體向上

場地器材:單杠。

測驗方法:受測者雙手正握杠,兩手與肩同寬呈直臂懸垂,身體靜止,當聽到測驗員發(fā)出開始信號后,受測者兩臂用力引體,向上拉到下頦超過單杠上緣為完成一次,測驗員同時報數(shù),受測者引體間隔超過10秒鐘停止測驗。

成績記錄:以次為單位。

注意事項:受測者向上引體時身體不得有附加動作。

6、立定跳遠

場地器材:沙坑(沙面與地面齊平,起跳線至沙坑不少于30厘米),皮尺。

測驗方法:受測者兩腳自然分開站在起跳線后,原地兩腳同時起跳,每人跳三次。

成績記錄:丈量起跳線后沿至受測者身體最近著地點的垂直距離,以厘米為單位,四舍五入取整數(shù),取最好成績。

注意事項:受測者起跳前不得有墊步動作。

(四)四類測驗項目

1、曲線托球跑

場地器材:在一塊平坦地面上畫一條長12米的直線,平均分成3段,以每段長度為直徑畫三個相切圓,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乒乓球拍,網(wǎng)球。

測驗方法:受測者手握乒乓球拍,拍上放一個網(wǎng)球,站在起點線后,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受測者依次沿圓弧進行“s”形往返跑動,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軀干回到起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不能將球拍依靠身體或用手護球,途中掉球,需撿起再跑,如球遠離測驗場地,需重新測驗。

2、繞桿跑

場地器材:在一塊平坦地面上畫一條長15米的直線,5根標桿(桿高1.2米以上,從起跑線開始,每隔三米插一根,起點不插),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以站立式準備,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起跑,測驗員開始計時,受測者繞桿跑,繞過最后一個桿后再折返繞桿跑回,軀干回到起點時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跑動中必須依次繞過每根標桿。

3、十字象限跳

場地器材:在一塊平坦地面上畫兩條長1米、相互垂直交叉的直線(將地面分為4個象限,并標示數(shù)字),秒表,發(fā)令旗或發(fā)令哨。

測驗方法:受測者雙腳并攏立于象限1中,聽到或看到開始信號后,按照1→2→3→4→1的順序跳躍,測驗員開始計時,循環(huán)10次停表。

成績記錄:以秒為單位,取一位小數(shù),第二位小數(shù)非“0”進“1”。

注意事項:受測者雙腳要同時起跳、同時落地,每完成一次循環(huán),測驗員報次數(shù)。

(五)五類測驗項目

坐位體前屈

場地器材:坐位體前屈測試計。

測試方法:受測者坐在地上,兩腿伸直,兩腳平蹬測試板,腳跟并攏,腳尖自然分開,上體前屈,用雙手中指指尖推動游標平滑前進,直到不能推動為止,測試兩次。

成績記錄:以厘米為單位,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取最好成績。

注意事項:受測者應勻速向前推動游標,兩腳不得彎曲,不得突然發(fā)力。

篇3:部隊內(nèi)務標準細則

部隊內(nèi)務標準細則一

  一、具備有效的衛(wèi)生許可證,亮證經(jīng)營;從業(yè)人員持健康證明和衛(wèi)生知識培訓證明上崗。

  二、衛(wèi)生制度健全。客用公共用品、用具符合衛(wèi)生要求,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客用毛毯、棉被、枕芯三個月更換清洗一次。建有各類物品消毒記錄,消毒制度張貼上墻,按規(guī)定程序清洗消毒。臉(腳)盆標志清楚。設無煙客房或無煙樓層,并有禁煙標志。

  三、根據(jù)經(jīng)營規(guī)模和樓層分布,分設杯具專用消毒間(標志明顯),具備上、下水和三個水池(去污、消毒、清洗池標牌),配備消毒柜和保潔櫥柜。四、客用棉織品及拖鞋、臉(腳)盆等要設置洗消間(如洗衣房)及洗滌、消毒設備;各類棉織品如床單、毛巾、浴巾、墊布、桌布等要分類回收、洗滌、消毒和存放。如外送清洗棉織品,提供洗衣廠家的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合同及發(fā)票備查。應設置拖鞋專用消毒桶。

  五、客房及衛(wèi)生間每日清潔消毒,按照開窗通風――衛(wèi)生設施表面消毒――整理打掃房間――更換用具用品――擦拭桌面――衛(wèi)生設施清洗消毒順序進行。公共衛(wèi)生間及盥洗室有獨立排風設備,保持清潔,并定期消毒。

  六、工作車合理設置并采取保護措施分別別存放棉織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潔工具,防止交叉感染。清潔面盆、浴盆、恭桶的工具應分開存放,各類抹布標示明顯,要分類使用、定位擺放,專布專用,并及時清洗消毒。

  七、環(huán)境整潔,空氣質(zhì)量、噪聲、照度、通風等符合衛(wèi)生標準。沒有防蚊、蠅、鼠、蟑等設施、措施,蚊、蠅、蟑螂等病媒昆蟲指數(shù)及鼠密度符合有關考核標準。集中空調(diào)正常運行,達到衛(wèi)生管理標準和要求。

  八、建有“五病”調(diào)離記錄,無調(diào)離的,每年“零”記錄。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動期肺結核、化膿性、滲出性或接觸性皮膚病等傳染性疾病從業(yè)人員,立即調(diào)離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崗位。

部隊內(nèi)務標準細則二

  一、衛(wèi)生管理組織

  1.本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是賓館衛(wèi)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對賓館衛(wèi)生安全負全面責任。

  2.主管負責人,對賓館衛(wèi)生負全面管理責任。并承擔衛(wèi)生管理職能。

  (1)組織從業(yè)人員進行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和衛(wèi)生知識培訓。

  (2)制訂賓館衛(wèi)生管理制度及崗位責任制度,并對執(zhí)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3)檢查賓館衛(wèi)生狀況并記錄,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行為及時制止并提出處理意見。

  (4)對賓館衛(wèi)生檢驗工作進行管理。

  (5)組織從業(yè)人員進行健康檢查,督促患有有礙賓館衛(wèi)生疾病和病癥的人員調(diào)離相關崗位。

  (6)接受和配合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對本單位的食品衛(wèi)生進行監(jiān)督檢查,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二、從業(yè)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1.賓館從業(yè)人員應按《賓館衛(wèi)生法》規(guī)定,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如遇特殊情況還應接受臨時檢查。

  2.新參加工作或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應經(jīng)健康檢查,取得健康合格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

  3.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以及其他有礙賓館衛(wèi)生疾病的,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賓館的工作。

  4.從業(yè)人員有發(fā)熱、腹瀉、皮膚傷口或感染、咽部炎癥等有礙賓館衛(wèi)生的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礙賓館衛(wèi)生的病癥或治愈后憑有效的醫(yī)院證明方可重新上崗。

  三、從業(yè)人員衛(wèi)生知識培訓制度

  1.應按《賓館衛(wèi)生法》有關規(guī)定,每年接受賓館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衛(wèi)生知識的培訓學習,經(jīng)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新進從業(yè)人員以及臨時工應做到培訓后上崗,培訓情況應記錄在案。

  3.應定期組織從業(yè)人員學習食品衛(wèi)生法律法規(guī)及相關衛(wèi)生知識,使從業(yè)人員了解熟悉有關應知應會內(nèi)容,每次學習要有學習記錄。

  4.應建立從業(yè)人員學習培訓、考核檔案。

  5.對不參加培訓學習或考核不合格者要從嚴考核直至辭退。

  四、衛(wèi)生檢查制度

  1.按各工作崗位的職責和衛(wèi)生要求,開展衛(wèi)生檢查工作。

  2.由負責人會同有關人員對賓館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衛(wèi)生檢查工作。

  3.每次檢查均應將發(fā)現(xiàn)問題與當事人確認,并做好衛(wèi)生檢查記錄。

  4.應針對檢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改進及處理意見,對不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行為應及時制止。

  5.健全衛(wèi)生管理獎懲制度,每次檢查結果均應納入單位工作考核。

  6.應建立衛(wèi)生管理檔案備查。

  五、個人衛(wèi)生制度

  1.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操作時必須穿戴潔凈的工作衣帽,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還應戴口罩。

  2.不得用手直接抓取各類布草。

  3.不得穿戴工作衣帽進入廁所。

  4.不得在賓館內(nèi)吸煙和隨地吐痰。

  5.非工作人員不得隨意進出垃圾處理區(qū)。

  6.工作人員都應做到勤洗手、勤洗澡、勤換衣服、勤理發(fā)、勤剪指甲。

  7.不得在操作過程中佩帶飾物及與工作無關的個人物品。

  六、庫房管理制度

  1.庫房要有專人管理,嚴格執(zhí)行布草出入庫檢查驗收制度。

  2.布草的儲存要分類、分架存放,并做到標記鮮明,碼放整齊,隔墻離地,定期檢查。

部隊內(nèi)務標準細則三

  1、遵守《公共場所衛(wèi)生管理條例》、《住宿業(yè)衛(wèi)生規(guī)范》、《旅店業(yè)衛(wèi)生標準》等法律法規(guī)和衛(wèi)生規(guī)范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規(guī)范小旅店經(jīng)營行為,不符合衛(wèi)生規(guī)范要求的,將立即整改到位;

  2、建立健全的衛(wèi)生管理制度和崗位責任制,設有衛(wèi)生組織機構,并配有專(兼)職衛(wèi)生管理人員;

  3、從業(yè)人員經(jīng)體檢培訓取得健康證明后上崗;

  4、保持室內(nèi)外環(huán)境衛(wèi)生整潔;

  5、提供顧客用化妝品應符合《化妝品衛(wèi)生監(jiān)督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及衛(wèi)生標準要求,索證材料齊全,不采購無標簽標識或標簽標識不符合規(guī)范要求的化妝品;

  6、設立有獨立且符合衛(wèi)生要求的清洗消毒間,公共用具(茶具、臉盆、腳盆、拖鞋等)消毒設施和制度落實到位,做到一客一換一消毒,清洗消毒記錄完整,所配備的數(shù)量能滿足清洗消毒周轉(zhuǎn)的要求;

  7、床上用品做到一客一換,長住客至少一周一換,清洗記錄完整,并按旅店床位1:3的比例配備。外送清洗的,到清洗消毒條件合格的洗滌公司清洗并簽訂合同,并做好送洗與接收記錄;

  8、客房保持通風良好,機械通風裝置應運轉(zhuǎn)正常。如果使用集中式空調(diào)通風系統(tǒng)的應按照《公共場所集中式空調(diào)通風系統(tǒng)衛(wèi)生管理辦法》要求清洗消毒。

  9、飲用水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有關要求。二次供水設施應定期清洗消毒并有清洗消毒記錄,水質(zhì)檢測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