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探親待遇規定
貫徹執行《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的實施細則【1】
根據《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和國家勞動總局《關于制定〈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實施細則的若干問題的意見》,結合我省情況制定如下實施細則。
第一條《國務院關于職工探親待遇的規定》(以下簡稱《探親規定》)所稱的父母,包括自幼撫養職工長大,現在仍與職工保持一定聯系的親屬。
第二條不能利用公休假日與家屬團聚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個白天的職工,應享受《探親規定》待遇。
第三條由原單位照發工資的在校學習的職工,與不在校學習的職工一樣享受《探親規定》的待遇,但應該利用寒暑假期探親。
第四條學徒工、熟練工、見習生,在學習、見習期間不享受探親假待遇。
學習、見習在上半年期滿的,下半年可以享受探親假;下半年期滿的,從下一年度開始享受探親假。
第五條符合探望配偶條件的職工,因工作需要當年不能探望配偶時,其不實行探親制度的配偶可以到職工工作地點探望,職工所在單位應按規定報銷其一次往返路費。
一年探望一次在三十天以內的,住房費(住旅社或招待所)亦由職工所在單位報銷,到期應動員其回家。
如不能按期返回,其超出時間的住房費由職工本人交納。
職工本人當年不再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第六條女職工到配偶工作地點生育,在生育休假期間,超過五十六天(雙生、難產七十天,按我省規定二十五周歲以上實行計劃生育者增加產假四周)產假以后,又與配偶繼續團聚三十天的,視為探親假,可準予報銷一次往返路費,但兩人都不再享受當年的探望配偶待遇。
第七條職工配偶是軍隊干部的,軍隊干部已經利用年休假期與其團聚過,職工又因有特殊情況需要再到部隊探望時,經所在單位領導批準,可酌情給予探親假。
假期最多不超過三十天,計時標準工資照發,往返路費由本人自理。
軍隊干部因工作需要當年不能利用年休假期到職工所在地團聚時,職工可以按照《探親規定》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在同一年內,如果職工已經享受了探望配偶的待遇,而軍隊干部又利用年休假期回來與其團聚時,職工原領的路費應該退回。
第八條男女雙方都符合探親條件的未婚職工,利用探親假期前往一方的父母所在地結婚時,雙方均可享受探親假待遇,并按其各自原來探望父、母時所需的往返路費報銷,超過的部分由本人自理。
符合探親條件的未婚職工,利用探親假期前往未婚夫(妻)所在地結婚的,去的一方可享受二十天的探親假期,路費報銷按上述原則處理。
第九條符合探望父、母條件的已婚職工(《探親規定》公布之前結婚的,自公布之日起向后推算;《探親規定》公布之后結婚的,自結婚當月起向后推算),每四周年給假一次,在這四年中的任何一年,經過單位領導批準即可探親。
第十條符合探望配偶、父母條件的職工,其配偶與父親或母親同居一地的,職工在探望配偶時,即可同時探望其父親或者母親,因此,不能再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第十一條符合《探親規定》條件的職工實行公休假日集中輪休的,應該利用輪休的假期探親,假日不夠探親假天數的應予補足,并按規定報銷一次往返路費。
鐵道部、交通部的所屬單位職工探親辦法,可按各自主管部的具體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職工在探親期間,因病超過了假期,必須有公社以上醫療單位證明,經所在單位行政領導批準,可按病假處理。
第十三條職工在探親往返旅途中,遇到意外交通事故,例如坍方、洪水沖毀道路等,造成交通停頓,以致不能按期返回工作崗位的,在持有當地交通機關證明,向所在單位行政領導提出申請并經批準后,其超過日期可作為探親的路程假處理。
第十四條職工在一年內因請事假與親屬團聚累計超過探親規定天數的,可以報銷一次往返路費,不再享受當年探親假待遇。
曠工在家與親屬團聚累計超過探親規定天數的,取消其當年享受探親假的待遇。
第十五條探親假期原則上不得提前或分期使用。
各單位要合理安排職工的探親假期,務求不要妨礙生產和工作的正常進行,并且不得因此而增加人員編制。
第十六條各單位對職工探親要建立嚴格的審批、登記、請假、銷假制度。
對無故超假的,要按曠工處理。
職工在調離本單位時,應在有關介紹信上注明何時已經享受過何種探親待遇。
第十七條職工在規定的探親假期和路程假期內的工資發放:實行日工資制的,應將總假期內的法定節日、公休假日扣除后計發工資;實行提成工資制或計件工資制的,應按本人工資等級的標準工資額計發工資。
第十八條有關探親路費的具體開支辦法按財政部門的規定辦理。
第十九條縣(區)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職工的探親待遇,經濟條件允許的,可參照本實施細則執行。
經濟條件不允許的,省屬單位,由省主管部門確定;地、市、縣(區)屬單位,由其主管部門擬訂具體辦法,報行署、市人民政府批準執行。
第二十條本實施細則自國務院1981年3月14日公布《探親規定》之日起執行。
職工在今年3月14日以前探親滿十二天假期的,按原規定辦理;在3月14日以前探親,但在國務院《探親規定》公布時探親天數尚未滿十二天的,以及在3月14日以后探親的,均按新規定辦理。
其中探親假期不足規定天數的,原則上推到明年補足。
符合原規定探親條件的,1980年因工作、生產需要未能享受探親待遇的職工,今年可按原規定補足十二天假期。
第二十一條本實施細則不適用于出國探親。
出國探親仍按原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本實施細則實行后,1958年9月16日山東省人民委員會《關于執行國務院〈關于工人、職員回家探親的假期和工資待遇規定〉的實施細則》同時予以廢止。
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
為了依法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發揮好地方政府貼近基層的優勢,促進和保障政府管理由事前審批更多地轉為事中事后監管,進一步激發市場、社會的創造活力,根據2013年7月13日國務院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和2013年11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國務院對取消和下放的125項行政審批項目涉及的行政法規進行了清理。
經過清理,國務院決定:對16部行政法規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一、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第七條中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審核后,報國家稅務局批準”修改為“由縣以上地方稅務機關批準”。
二、刪去《外國商會管理暫行規定》第七條。
第九條改為第七條,修改為:“成立外國商會,應當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以下稱登記管理機關)提出書面申請,依法辦理登記。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規定第八條規定的全部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是否準予登記的決定,準予登記的,簽發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書面說明理由。
外國商會經核準登記并簽發登記證書,即為成立。”
第十一條改為第十條,修改為:“外國商會應當于每年1月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上一年度的活動情況報告。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應當為外國商會設立、開展活動和聯系中國有關主管機關提供咨詢和服務。”
第十二條改為第十一條,修改為:“外國商會需要修改其章程,更換會長、副會長以及常務干事或者改變辦公地址時,應當依照本規定第七條、第八條規定的程序辦理變更登記。”
第十四條改為第十三條,并刪去第一款中的“并報審查機關備案”。
三、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第十六條修改為:“外國人在中國境內進行有關水生野生動物科學考察、標本采集、拍攝電影、錄像等活動的,必須經國家重點保護的水生野生動物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四、將《食鹽專營辦法》第五條第二款修改為:“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機構審批。”
第六條中的“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修改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鹽業主管機構”。
刪去第十八條第一款中的“國務院鹽業主管機構或者其授權的”。
五、將《廣播電視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修改為:“廣播電臺、電視臺變更臺名、臺標、節目設置范圍或者節目套數的,應當經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批準。
但是,縣級、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設立的廣播電臺、電視臺變更臺標的,應當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批準。”
第四十五條修改為:“舉辦國際性廣播電視節目交流、交易活動,應當經國務院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批準,并由指定的單位承辦。
舉辦國內區域性廣播電視節目交流、交易活動,應當經舉辦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電視行政部門批準,并由指定的單位承辦。”
六、刪去《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第二款改為第一款,并將其中的“申請設立其他飼料生產企業”修改為“申請設立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
刪去第十六條中的“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核發的”。
七、將《音像制品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申請設立音像復制單位,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并通知申請人。
批準的,發給《復制經營許可證》,由申請人持《復制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依法領取營業執照;不批準的,應當說明理由。”
八、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修改為:“從事考古發掘的單位提交考古發掘報告后,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保留少量出土文物作為科研標本,并應當于提交發掘報告之日起6個月內將其他出土文物移交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國有的博物館、圖書館或者其他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收藏。”
第三十五條修改為:“為制作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拍攝館藏三級文物的,應當報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拍攝館藏一級文物和館藏二級文物的,應當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四十條修改為:“設立文物商店,應當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
決定批準的,發給批準文件;決定不批準的,應當書面通知當事人并說明理由。”
九、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第三十九條中的“經海關總署批準”修改為“經海關批準”。
十、刪去《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二款;第五款改為第四款,并刪去其中的“第四款”。
十一、將《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第十五條修改為:“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修改章程,應當依法經國務院民政部門核準后,由國務院著作權管理部門予以公告。”
十二、將《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第二十六條第一款中的“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修改為“企業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
審批情況由負責審批的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批準后5日內通報醫療機構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十三、刪去《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第五十一條第二款。
十四、將《中華人民共和國船員條例》第十三條中的“簽發相應的批準文書”修改為“出具相應的證明文件”。
第七十條修改為:“引航員的培訓和任職資格依照本條例有關船員培訓和任職資格的規定執行。
具體辦法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制訂。”
十五、刪去《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第十三條第一款中的“并通過海事管理機構的專項驗收”。
第二十四條第二款中的“由國家海事管理機構認定的評估機構”修改為“委托有關技術機構”。
刪去第四十七條。
十六、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六條第五項中的“鐵路主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鐵路運輸的安全管理,負責危險化學品鐵路運輸承運人、托運人的資質審批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修改為“鐵路監管部門負責危險化學品鐵路運輸及其運輸工具的安全管理”。
第五十三條第二款中的“應當經國家海事管理機構認定的機構進行評估”修改為“貨物所有人或者代理人應當委托相關技術機構進行評估”。
此外,對相關行政法規的條文順序作了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工地家屬探親制度范本
建筑工地家屬探親制度范本
1、本工地職工家屬原則上可來工地探親,工地可給予一定的優惠待遇。
2、來本工地探親的家屬除向門衛登記以外,必須在家屬探親前由職工本人向項目部提出申請,經項目部批準后方可進入工地。
3、家屬探親期一般為半個月,除項目部批準以外,若超過半個月的,項目部將采取措施使其家屬離開工地。
4、家屬來工地探親,必須遵守國家法令(包括計劃生育)和本工地的規章制度,不準進入施工工地和作業人員攀談而影響分他人工作,同時也不得參與工地內政。
5、家屬來工地探親,為安全起見,不能隨意接插座或用電爐炒菜、燒飯。若遇特殊情況必須用電時;必須提出申請,報工地負責人批準方可使用。
6、家屬來工地職工要上交有關費用。
篇3:工地臨時探親訪友人員進場制度
建筑工地臨時探親訪友人員進場制度
1、外來臨時探親訪友人員進場時,必須持有本人身份證,進場時身份證要壓在門衛間,一般會客均在門衛處。
2、探親訪友人員,在三小時內離場者,經門衛許可辦好有關手續方可進入,三小時以上者,必須經保衛科批準。
3、外來探親訪友人員原則上不允許在本工地住宿過夜,特殊情況要求在本工地過夜住宿者,上交押金每人100元,并經保衛科批準。
4、進場人員必須按規定內容填寫登記表,簽寫后方可進入,蠻闖門衛,不聽勸阻者,每人每次處罰款20-50元,無理取鬧者報保衛科處理,情節嚴重造成后果者移送派出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