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務員獎勵實施辦法范本

公務員獎勵實施辦法范本

2024-07-13 閱讀 7726

《公務員獎勵規定(試行)》中組發[2008]2號于2008年1月4日頒布,2008年1月4日開始實施。全法由六章,共計二十二條組成,另有附件等。關于公務員獎勵實施辦法下面小編帶來的是公務員獎勵規定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第一章

第一條為激勵公務員忠于職守,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充分調動公務員工作的積極性,規范公務員獎勵工作,根據公務員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公務員獎勵是指對工作表現突出,有顯著成績和貢獻,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跡的公務員、公務員集體,依據本規定給予的獎勵。

公務員集體是指按照編制序列設置的機構或者為完成專項任務組成的工作集體。

第三條公務員獎勵堅持公開、公平和公正的原則,堅持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獎勵為主的原則,及時獎勵與定期獎勵相結合,按照規定的條件、種類、標準、權限和程序進行。

第四條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獎勵的綜合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獎勵的綜合管理工作。

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獎勵工作。

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獎勵工作。

第二章

第五條公務員、公務員集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給予獎勵:(一)忠于職守,積極工作,成績顯著的;(二)遵守紀律,廉潔奉公,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模范作用突出的;(三)在工作中有發明創造或者提出合理化建議,取得顯著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的;(四)為增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做出突出貢獻的;(五)愛護公共財產,節約國家資財有突出成績的;(六)防止或者消除事故有功,使國家和人民群眾利益免受或者減少損失的;(七)在搶險、救災等特定環境中奮不顧身,做出貢獻的;(八)同違法違紀行為作斗爭有功績的;(九)在對外交往中為國家爭得榮譽和利益的;(十)有其他突出功績的。

第六條對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的獎勵分為:嘉獎、記三等功、記二等功、記一等功、授予榮譽稱號。

(一)對表現突出的,給予嘉獎;(二)對做出較大貢獻的,記三等功;(三)對做出重大貢獻的,記二等功;(四)對做出杰出貢獻的,記一等功;(五)對功績卓著的,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或者“模范公務員”、“模范公務員集體”等榮譽稱號。

第三章

第七條給予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的獎勵,經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或者市(地)級以上機關干部人事部門審核后,按照下列權限審批:嘉獎、記三等功,由縣級以上黨委、政府或者市(地)級以上機關批準。

記二等功,由市(地)級以上黨委、政府或者省級以上機關批準。

記一等功,由省級以上黨委、政府或者中央機關批準。

授予榮譽稱號,由省級以上黨委、政府或者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批準。

由市(地)級以上機關審批的獎勵,事先應當將獎勵實施方案報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核。

第八條給予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獎勵,一般按下列程序進行:(一)公務員、公務員集體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需要獎勵的,由所在機關(部門)在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提出獎勵建議;(二)按照規定的獎勵審批權限上報;(三)審核機關(部門)審核后,在一定范圍內公示7個工作日。

如涉及國家秘密不宜公示的,經審批機關同意可不予公示;(四)審批機關批準,并予以公布。

《公務員獎勵審批表》存入公務員本人檔案;《公務員集體獎勵審批表》存入獲獎集體所在機關文書檔案。

第九條審批機關給予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獎勵,必要時,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征得主管機關同意,并征求紀檢機關(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意見。

第四章

第十條對在本職工作中表現突出、有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應當給予獎勵。

給予嘉獎和記三等功,一般結合年度考核進行,年度考核被確定為優秀等次的,予以嘉獎,連續三年被確定為優秀等次的,記三等功;給予記二等功、記一等功和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榮譽稱號,一般每五年評選一次。

對在處理突發事件和承擔專項重要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和貢獻的,應當及時給予獎勵。

其中,符合授予榮譽稱號條件的,授予“模范公務員”、“模范公務員集體”等榮譽稱號。

對符合獎勵條件的已故人員,可以追授獎勵。

第十一條對獲得獎勵的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由審批機關頒布獎勵決定,頒發獎勵證書。

獲得記三等功以上獎勵的,同時對公務員頒發獎章,對公務員集體頒發獎牌。

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的獎勵證書、獎章和獎牌,按照規定的式樣、規格、質地,由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統一制作或者監制。

第十二條對獲得獎勵的公務員,按照規定標準給予一次性獎金。

其中對獲得榮譽稱號的公務員,按照有關規定享受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待遇。

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時調整公務員獎金標準。

對受獎勵的公務員集體酌情給予一次性獎金,作為工作經費由集體使用,原則上不得向公務員個人發放。

公務員獎勵所需經費,應當列入各部門預算,予以保障。

第十三條給予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獎勵,對于因同一事由已獲得上級機關獎勵的,下級機關不再重復獎勵。

第十四條對獲得獎勵的公務員、公務員集體,可以采取適當形式予以表彰。

表彰形式應當莊重、節儉。

第五章

第十五條各地各部門不得自行設立本規定之外的其他種類的公務員獎勵,不得違反本規定標準發放獎金,不得重復發放獎金。

第十六條公務員、公務員集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銷獎勵:(一)申報獎勵時隱瞞嚴重錯誤或者弄虛作假,騙取獎勵的;(二)嚴重違反規定獎勵程序的;(三)獲得榮譽稱號后,公務員受到開除處分、勞動教養、刑事處罰的,公務員集體嚴重違法違紀、影響惡劣的;(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撤銷獎勵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條撤銷獎勵,由原申報機關按程序報審批機關批準,并予以公布。

如涉及國家秘密不宜公布的,經審批機關同意可不予公布。

必要時,審批機關可以直接撤銷獎勵。

第十八條公務員獲得的獎勵被撤銷后,審批機關應當收回并公開注銷其獎勵證書、獎章,停止其享受的有關待遇。

撤銷獎勵的決定存入公務員本人檔案。

公務員集體獲得的獎勵被撤銷后,審批機關應當收回并公開注銷其獎勵證書和獎牌。

第十九條公務員主管部門和有關機關應當及時受理對公務員獎勵工作的舉報,并按照有關規定處理。

對在公務員獎勵工作中有徇私和舞弊、弄虛作假、不按規定條件和程序進行獎勵等違法違紀行為的人員,以及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或者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第二十條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和集體的獎勵,參照本規定執行。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由*中央組織部、人事部負責解釋,各地各部門可結合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二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1995年7月3日人事部印發的《國家公務員獎勵暫行規定》(人核培發[1995]68號)同時廢止。

附件

簡介1、公務員獎勵審批表2、公務員集體獎勵審批表3、公務員獎金標準4、公務員獎勵證書、獎章、獎牌式樣

公務員獎勵審批表填表時間:年月日

姓名

性別出生年月照片(近期2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民族

籍貫出生地

身份證號

參加工作時間

政治面貌

學歷學位

工作單位

職務

擬授獎勵

獎懲情況

簡歷

主要事跡

申報機關(部門)意見蓋章年月日

審核機關(部門)意見蓋章年月日

審批機關意見蓋章年月日

備注

附件2

公務員集體獎勵審批表填表時間:年月日

單位名稱

負責人姓名公務員人數擬授獎勵

曾受何種獎勵

主要事跡

申報機關(部門)意見蓋章年月日審核機關(部門)意見蓋章年月日審批機關意見蓋章年月日備注

附件3

公務員獎金標準

獎勵種類獎金數額(元)嘉獎800記三等功1500記二等功3000記一等功6000授予榮譽稱號10000

附件4

公務員獎勵證書、獎章、獎牌式樣一、獎勵證書1、式樣(封面)(內頁左側)(內頁右側)2、說明本證書式樣適用于對公務員、公務員集體的獎勵。

證書規格為245×170mm。

封面選用棕紅色仿皮材料,燙金印制國徽圖案及“公務員獎勵證書”字樣,字體為魏碑,54號字。

內頁為淺黃色,花邊圖案為橄欖綠色,硬卡紙。

左側印制國徽圖案和“公務員獎勵證書”字樣,字體為魏碑,40號字。

右側為正文,其中左上部分為獲獎單位或個人名稱,字體為黑體,16號字;中間部分為因何事受到何種獎勵,字體為宋體,24號字;右下部分為頒獎單位印章和日期,字體為楷體,16號字。

二、獎章1、式樣2、說明分為銅質獎章和綬帶兩部分。

整體規格分別為113×50mm(榮譽稱號獎章)、100×45mm(一、二、三等功獎章);銅質獎章部分規格分別為φ50mm(榮譽稱號獎章)、φ45mm(一、二、三等功獎章)。

獎章由黃銅壓制成型,采用鍍金工藝,全部為金色。

榮譽稱號獎章核心區為國徽圖案,核心區周圍為波浪型水紋。

一、二、三等功獎章核心區上部為五星圖案;中部為*同志書寫的為人民服務字樣;下部,一等功獎章上為*圖案,二等功獎章上為華表圖案,三等功獎章上為齒輪圖案。

核心區周圍為波浪型水紋。

獎章背后分別標明榮譽稱號獎章、一等功獎章、二等功獎章、三等功獎章,編號和制作機關名稱。

綬帶部分為絲質,榮譽稱號獎章的綬帶為大紅色,中間為白色豎帶,兩邊邊緣為紅白相間細條紋,綬帶上方為一塊銅牌,可鐫刻所獲獎項名稱;一、二、三等功獎章的綬帶為暗紅色,兩側鑲嵌兩條乳黃色豎帶,上部中間分別用一條、二條、三條豎道代表一、二、三等功,色彩為明黃色。

三、獎牌1、式樣2、說明獎牌規格為540×380mm。

選用深紅色木質邊框,鈦金材料底版,周邊圖案為鈦金腐蝕工藝成型。

獎牌正中上方為一枚金屬材質國徽。

左上部分為獲獎單位名稱,字體為黑體;中間部分為因何事受到何種獎勵,字體為宋體;右下部分為頒獎單位名稱和頒獎日期,字體為黑體(字號視具體情況確定)。

篇2:公務員職責職業道德

現在,國家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正在走向規范化,從傳統上講,它依然屬于黨政干部職業道德范疇內,但某些方面已經具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國家公務人員直接從事國家某項公務活動,其行為代表國家的法律工條例,因而公務員的職業道德首先就是強烈的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第二,必須具備與其承擔的公務活動相適應的知識和素質,才能保證良好地處理和解決公務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保持高效率。

第三,要有嚴格的黨性意識和政策水平,不徇私舞弊,把國家賦予的權力與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統一起來。

相關職位搜索有:國外公務員分類公務員待遇

篇3:公務員出差管理制度范例

在職公務員崗位的每一個人,在出差時,單位會規定怎樣的費用報銷制度,出差管理制度呢以下整理了公務員出差管理制度的范本,可供參考。

差旅費報銷規定

1、公出人員返校后一周內必須報銷還款;

2、報銷時間為每周二全天,周三上午,周四全天;

3、出差費用包括往返車費(不包含出租汽車),宿費(住宿費限額40元/每天,低于限額,據實報銷。無住宿費收據的,一律

不予報銷),購票費;

4、交通費開支

(1)乘火車,從晚8時至次日晨7時之間,在車上過夜6小時以上的,或連續乘車時間超過12小時的,可購同席臥鋪票。夜間

乘坐長途汽車,輪船最低一級艙位超過6小時的,每人每夜加發一天伙食補助費;

(2)工作人員出差期間,每人每天發市內交通費3元,包干使用,不再憑據報銷市內交通費,如開會則只負責往返交通費6元;

(3)如經批準乘坐飛機者,其乘坐往返機場的專線客車費用,可在出差人員市內交通費包干的范圍之外憑據報銷

5、出差伙食補助

省外出差一般地區15元,特殊地區20元;

省內直轄市出差一律15元;

省內縣(含縣級市)及其以下出差一律12元;

6、關于差旅費、會議費的幾項特別規定

(1)自帶交通工具出差,不再報銷任何車船費及外市交通補貼,司機的住宿費按一般工作人員的標準報銷;

(2)在交通工具(飛機、軟臥除外)上連續乘座超過12小時(含12小時)人員,每超過12小時增加20元的伙食補助;

(3)參加會議的出差人員在報銷時必須提供會議通知原件或復印件;

7、下列人員不予報銷伙食補助

會議通知上明確注明收取會議費且宿費另收的;

被外單位聘請提供有償勞務的;

帶工資外出進修或學習的(一個月以內的業務培訓除外);

在出差的同時發生業務招待費的;

出差期間所發生的車船費,住宿費等直接差旅費之外的其他費用,需單獨辦理報銷手續,不可與差旅費票據混在一起報銷。

工作人員出差及差旅費報銷規定

一、工作人員出差的批準:

1、一般工作人員在本省境內出差,須經系、部(辦)領導批準。赴省外出差,須經主管副院長批準。

2、中層干部省內外出差,須經主管副院長批準。

3、副院長、顧問省內外出差,須經院長批準。

4、院長出差須經西工大主管副校長批準并報董事長。

5、工作人員出差,凡乘坐飛機公務倉或輪船二等艙,必須事先申請院長批準后,方可乘坐。

6、工作人員出差前,應填制出差申請單,寫明出差事由、出差地點、預計天數,經批準后,方可出發。

二、差旅費用報銷有關規定:

1、出差人員乘坐的交通工具和住宿費標準:

2、凡夜間乘火車超過6小時,白天連續乘火車超過12小時以上,可購同席臥鋪票(定票費限額30元)。凡符合購臥鋪條件而末購者:

乘慢車或直快列車的按硬席座位票價的60%;乘特快列車的按硬席座位票價的50%;乘特快空調列車的按硬座票價的30%計算發給補貼。

3、住宿費包干使用,提交住宿-費-發-票,按標準計發。未提交住宿發票者,按住宿費標準的一半發給。

4、伙食補貼

1)按實際出差天數(含途中)一般地區每人每天補助20元;在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地區每人每天補助30元。

2)脫產到外地(西安市區以外)學習、進修人員,時間在30日內按出差伙食補貼標準。31天以上至60天以內,每人每天補助5元。61天以上不計算補貼。

3)赴外地招生,在原補貼標準上增加10元計算。

4)會議伙食補貼:

西安市內無伙食補貼;外埠會議,凡交納會議費或資料費者,無伙食補貼,只計算往返途中伙食補貼。凡未交納會議費、資料費的按出差伙食補貼標準計算。

5、市內交通費

1)工作人員外埠出差,每日發市內交通費5元。參加會議期間無市內交通費。

2)副院長以上人員出差,因工作需要,應事先征得院長同意,可報銷相關出租車費。

3)本省境內凡乘坐學院提供交通工具出差,不發市內交通費。隨同出差的專職駕駛員,日行車100公里以上者,發給10元行車補貼。

6、出差期間的個例

1)出差人員因病在外埠住院30日內按標準計算伙食補貼,但不計算住宿費和市內交通費,住院超30天以上停發伙食補貼。

2)學生赴外埠實習或畢業設計,只報銷出發地至目的地的交通費。凡實習單位免費提供住宿的,不計發住宿費。住宿收費的,按每人每天20元標準控制,據實報銷。

3)出差人員丟失原始票據的,原則上不予報銷。經同行人證明確屬交通工具票據丟失。經領導批準,只報銷出發地至目的地的直通火車硬座票價。

4)工作人員出差,原則上在外埠不得發生招待費用。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確屬工作需要,應事先請示院長同意,本著勤儉的原則,在院長批準的限額內報銷。

5)出差人員不得繞道或借出差游山玩水。

三、差旅費報銷程序

1、出差人員返回后,必須在7日內辦理報銷手續,及時沖還借款。

2、按照誰批出差,誰批準報銷的原則,報銷人應附出差申請單,原始單據,并填明報銷人,經批準人簽字后,由財會人員辦理報銷并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