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械傷害應急演練方案

機械傷害應急演練方案

2024-07-14 閱讀 2639

一、演練目的

本次演練旨在貫徹“預防與應急并重”的原則。因自然或人為、技術等原因,當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時,應急救援行動就成為控制災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唯一手段。但是也應該認識到:應急救援畢竟是事故發生后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因此,對安全管理而言,不應把應急預案作為維持重大危險源安全運行的替代措施,而是要堅持樹立“預防為主”的科學理念,把各種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促進企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本應急方案旨在高效、有序地處理本企業機械傷害傷亡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機械傷害人身傷亡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為提高公司員工在發生機械傷害時的現場處置能力和自救能力。

二、演練內容

機械傷害現場處置

三、演練時間

2016年6月10日

四、演練地點

機加工

五、演練形式

現場演練

六、舉辦單位

生產部

七、應急演練要求

①在開展演練準備工作以前應先指定演練計劃;演練策劃領導小組構成和保障措施等。

②演練準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根據演練計劃成立演練組織機構,設計演練總體方案,并根據需要針對演練方案對應急人員進行培訓,使相關人員了解應急響應的職責、流程和要求,掌握應急響應知識和技能為演練實施奠定基礎。

③演練實施當天演練組織機構的相關人員應在演練前提前到達現場,對演練設備進行檢查,確保正常工作,確認無誤后按時啟動演練。

八、模擬情景

在沖片的過程中,作業人員在放置板條時被夾住;造成機械傷害。

九、組織機構

㈠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趙敬華

副組長:張殿江

現場指揮:田立群

㈡模擬生產作業組

劉桂利

㈢安全組

屈云川

㈣事故應急組

崔雅茹

十、職責

指揮組職責:負責應急預案的啟動、實施及關閉,應急期間的安全生產總指揮。

模擬生產作業組職責:負責應急期間的施工安全生產指揮、設備人員的操作配置。

安全組職責:負責演練前培訓,演練人員會正確進行逃生、會現場施救、會報警,安排現場無關人員撤離,設置警戒線;并負責現場應急處理期間的安全工作。

事故應急組職責:按照演練程序,

負責指定發現災情人員,被困人員、報警人員、施救人員,并組織人員進行施救;現場人員的疏散撤離。

十一、演練步驟

1、正常沖床作業時,田小會手被夾。

2、作業負責人田小會立即停止設備及現場作業,告知安全負責人趙敬華和現場指揮負責人田立群

3、現場指揮負責人田立群

安排安全負責人屈云川

負責危險源動態監視;事故應急組崔雅茹

將田小會扶到安全、平坦的地方。

4、現場指揮負責人田立群立即向指揮組趙敬華報告。

5、指揮組立即發布啟動應急預案指令,安全組撥打120急救電話,說明事故發生地點、人員情況等。

6、應急組崔雅茹

檢查田小會手的受傷程度,做以簡單的包扎和處理。

7、司機立即用救援車拉往醫院,。

8、現場負責人田立群

向現場指揮趙敬華

報告:“人員搶救完畢,請指示”。

9、指揮組趙敬華

發布應急結束指令。

十二、演練安保措施

⒈所有參與演練人員按搶險要求統一著裝和佩戴防護用品。

⒉應急作業人員進入現場后進行現場分工,明確各自責任,服從指揮,熟悉演練程序并熟練掌握急救設施的使用方法和現場施救方法。

⒊車輛遠離演練區域,在便于疏散的地方按規定的停車位停放。

⒋對現場進行布置,設置安全警戒區域。

十三、應急物資

A應急車一部

B應急藥箱

C安全警示標示牌

D警戒帶

十四、注意事項

⑴救護人在進行機械傷害人員救治時,必須進行傷員傷情的初步判斷,不可直接進行救護,以免由于救護人的不當施救造成傷員的傷情惡化。

⑵機械傷害人員受傷可能在高處,存在高處墜落的危險,防止傷員高空墜落,救護者也應注意救護中自身的防墜落、摔傷措施。救護人員登高時應隨身攜帶必要的安全帶和牢固的繩索等。

⑶如事故發生在夜間,應設置臨時照明燈,以便于搶救,避免意外事故,但不能因此延誤進行急救的時間。

篇2:施工現場觸電機械傷害防止措施

施工現場觸電及機械傷害防止措施

1、對班組人員應進行電器知識和機械使用常識教育,施工交底時包括防觸電和救護交底。

2、施工用電線路及配電箱和機械設備安設,必須由電專業電工人員持證上崗作業。

3、施工現場臨時電路應離地架空布置,并固定好,避免有拖地現象。

4、線路不能由破損,接頭和入線應包扎,不得由導體裸露,特別是電箱之類。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嚴格執行"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兩級保護"。末級開關箱或移動配電箱實行"一機、一閘、一箱、一鎖",并設漏電保護開關。

6、現場臨時照明線路由電工安拆,碘鎢燈外殼應接保護接零(PE線),電焊機外殼接安全保護器。電焊機的二側線易破損,應隨時更換。

7、在潮濕作業場所用電器或照明時應采用低電壓≤36V供電,必須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

8、電工作業和電焊作業,實行一人作業,一人監護制度。

9、一旦發現觸電,立即切斷電源或用木桿,及能絕緣的器物把電線與觸電人脫開接觸,并立即進行急救,同時通知管理人員。項目部立即啟動緊急救援程序。

10、機械設備的轉動部位和傳動裝置,應設置保護裝置。固定式圓盤鋸必須設防護罩,移動圓盤鋸上方應搭棚,防止掉物傷人及防雨,灰砂機開關上應有防雨裝置。

11、所有電箱及移動電箱上方有防雨設施。

12、機械設備四周不能有障礙物。鋼筋房切斷機的廢料每天應清除,防止堆集;加工后鋼筋盡快移入成品堆,保持加工場地通暢;閃光對焊機應有防飛濺的擋板;鋼筋張拉卷揚機后方不許站人,操作人員在防護欄板后作業。

13、機械設備使用后應及時斷電源開關。機械設備電路維修應切斷電源后進行,同時有人監護,電箱接線時,上一級開關應斷開,掛"維修線路,嚴禁合閘"警示板,非專業電工,嚴禁動用線路。

14、動用機械設備,應由專人負責,需要穿戴防護用品的必須穿戴。

15、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立即啟動緊急救援預案。

篇3:高速標段項目機械傷害應急預案

高速公路標段項目機械傷害應急預案

機械傷害造成的受傷部位可以遍及全身各個部位,如頭部、眼部、頸部、胸部、腰部、脊柱、四肢等,有些機械傷害會造成人體多處受傷,后果非常嚴重。

現場急救對搶救受傷非常關鍵,如果現場急救正確及時,不僅可以減輕傷者的痛苦,降低事故的嚴重程度,而且可以為爭取搶救時間,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因此,特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二、應急領導小組人員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組織工作;

****、****負責現場應急救援指揮工作;

****、****責機械設備的調集指揮工作;

****、****負責人員調集工作;

****、****負責傷員救護工作并負責和送往醫院治療;

****、****負責事后調查工作。

三、項目部及所屬各隊的車輛和人員都在機械傷害發生后,都歸應急領導小組指揮。

四、應急救援措施

(一)傷害急救基本要點

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

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

2、讓人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向醫療救護單位求援。

急救電話:120

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電話:****

南京市****醫院電話:

3、拔打急救電話注意事項

①在電話中應講清傷員的確切地點,如聯系方法、行駛路線等。

②簡要說明傷員的受傷情況、癥狀等,并詢問清楚在救護車到來之前,應該做些什么。

③派人到路口準備迎候救護人員。

3、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

4、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

5、如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6、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7、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8、大多數傷員可以毫無顧忌地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其進一步受傷。

9、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

10、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

11、救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盡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者的恐懼。

12、不要給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體進人呼吸道而導致窒息,也不要用拍擊或搖動的方式試圖喚醒昏迷者。

(二)現場急救技術

1、人工呼吸

口對口(鼻)吹氣法是現場急救中采用最多的一種人工呼吸方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1)對傷員進行初步處理:將需要進行人工呼吸的傷員放在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氣溫適宜的地方,解開傷員的衣領、褲帶、內衣及乳罩,清除口鼻分泌物、嘔吐物及其他雜物:保證呼吸道暢通。

(2)使傷員仰臥,施救人員位于其頭部一側,捏住傷員的鼻孔,深吸氣后,將自己的嘴緊貼傷員的嘴吹人氣體。之后,離開傷員的嘴,放開鼻孔,以一手壓傷員胸部,助其呼出體內氣體。如此,有節律地反復進行,每分鐘進行15次。吹氣時不要用力過度,以免造成傷員肺泡破裂。

(3)吹氣時,應配合對傷員進行胸外心臟按摩。一般地,吹一次氣后,作四次心臟按摩。

2、心肺復蘇

胸外心臟按摩是心臟復蘇的主要方法,它是通過壓迫胸骨,對心臟給予間接按摩,使心臟排出血液,參與血液循環,以恢復心臟的自主跳動。其具體操作方法是;

(1)讓需要進行心臟按摩的傷員仰臥在平整的地面或木板上;

(2)施救人員位于傷員一側,雙手重疊放在傷員胸部兩乳正中間處,用力向下擠壓胸骨,使胸骨下陷3~4cm,然后迅速放松,放松時手不離開胸部。如此反復有節律地進行。其按摩速度為每分鐘約60~80次。

胸外心臟按摩時的注意事項:

①胸部嚴重損傷、肋骨骨折、氣胸或心包填塞的傷員,不應采用此法。

②胸外心臟按摩應與人工呼吸配合進行。

③按摩時,用力要均勻,力量大小看傷員的身體及胸部情況而定;按壓時,手臂不要彎曲,用力不要過猛,以免使傷員肋骨骨折。

④隨時觀察傷員情況,作出相應的處理。

3、止血

當傷員身體有外傷出血現象時,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幾種:

(1)傷口加壓法

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傷口,通過對傷口的加壓和包扎,減少出血,讓血液凝固。其具體做法是如果傷口處如果沒有異物,用干凈的紗布、布塊、手絹、繃帶等物或直接用手緊壓傷口止血;如果出血較多時,可以用紗布、毛巾等柔軟物墊在傷口上,再用繃帶包扎以增加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

(2)手壓止血法

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上,阻斷血液的流通,從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關鍵是要掌握身體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壓迫點。

手壓法僅限于無法止住傷口出血,或準備敷料包扎傷口的時候。施壓時間切勿超過15分鐘。如施壓過久,肢體組織可能因缺氧而損壞,以致不能康復,繼而還可能需要截肢。

(3)止血帶法

這種方法適合于四肢傷口大量出血時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帶絞緊止血、布止血帶加墊止血、橡皮止血帶止血三種。使用止血帶法止血時,綁扎松緊要適宜,以出血停止、遠端不能摸到脈搏為好。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并在此時間內每隔半小時(冷天)或1小時慢慢解開、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暫時止血。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使用止血帶,因為上好的止血帶能把遠端肢體的全部血流阻斷,造成組織缺血,時間過長會引起肢體壞死。

4、搬運轉送

轉送

是危重傷病員經過現場急救后由救護人員安全送往醫院的過程,是現場急救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擔架,準備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盡可能調度速度快、震動小的運輸工具。同時,應注意掌握各種傷病員搬運方式的不同:

(1)上肢骨折的傷員托住固定傷肢后,可讓其自行行走。

(2)下肢骨折用擔架抬送。

(3)脊柱骨折傷員,用硬板或其他寬布帶將傷員綁在擔架上。

(4)昏迷病人,頭部可稍墊高并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人氣管。

檔案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