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電鉗工危險源辨識
一、工作流程
安全確認→停電→開啟設備→驗電放電→檢修設備→安裝完畢
二、危險源
1、沒有檢查巷道幫、頂及瓦斯情況而進行作業;
2、沒有掛停電牌或未設專人監護停電開關;
3、對開關及電氣設備防爆性能沒有進行有效檢查而使用;
4、開蓋后沒有進行驗放電工作;
5、沒有對接線正確性確認而進行作業;
6、接線腔內有雜物、未達到“三無”標準;
7、開關整定值調解過大或甩掉保護使用;
8、開關及電氣設備不完好、輔助設施不完好。
三、預控措施
1、作業前首先檢查作業現場巷道幫、頂支護及安全,只有在幫、頂不存在安全隱患的情況下才能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作業現場,班組長和瓦檢員在施工前必須使用瓦斯報警儀檢查作業現場的瓦斯是否超限,在瓦斯不超限的情況下才能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
2、檢修作業前必須對電氣設備進行停電,并掛停電牌,而且派專人監護停電開關,否則不得對電氣設備進行檢修;
3、所有井下使用的電氣設備必須合格的防爆標識,在下井使用之前,在地面的機電檢修車間必須進行防爆試驗,合格后由機電管理科室開具防爆準用證后方可下井使用;
4、在檢修機電設備時,開蓋后必須執行驗電和放電操作,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檢修;
5、在對電氣設備開蓋檢修過程中,接線后必須重新對接線的相續進行檢查,在確認無誤后方可合蓋進行通電試驗;
6、電氣設備的接線腔內必須保證干凈無雜物,同時接線工藝做到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
7、開關設備的整定值的調校要嚴格按設備的性能進行調校,不易過大或過小,同時必須確保保護設備的完好,嚴禁甩掉保護開啟;
8、電鉗工要對電氣設備和輔助設備進行日檢和不定期的巡檢,同時指定包機人,確保設備完好率。
四、作業標準
1、作業前,必須確認作業地點頂、幫完好,瓦斯濃度低于0.5%,方可進行電氣操作;
2、電氣設備檢修前,必須將電源停電閉鎖,懸掛“有人作業,嚴禁送電”警示牌,并設專人監護;
3、電氣設備檢修完畢后,對開關及電氣設備防爆性能進行有效檢查,確認完好,電纜懸掛整齊、無交叉;
4、作業前,電工必須進行驗放電工作;
5、電工作業必須保證接線正確,防止接線錯誤引發火災;
6、電氣工作完畢,接線腔內無雜物、接線工藝達到“三無”標準;
7、電氣設備的參數設置合理,保護裝置靈敏可靠;
8、電氣設備的開關按鈕,及輔助設施必須齊全完好。
篇2:礦井維修鉗工危險源辨識規范
一、工作流程
準備工具器材→安全事項→制作加工→驗收(試運行)→清理現場
二、危險源
1、未正確使用工具;
2、起吊作業安全防護不到位;
3、工作完畢未清理機械設備雜物;
4、不核實圖紙尺寸;
5、檢修帶壓設備前未卸(泄)壓;
6、靠近運轉部位;
7、高空作業未系安全帶;
8、設備檢修時,人身接觸設備轉動部位。
三、預控措施
1、施工時,必須正確使用勞動工具;
2、起吊設備時,應檢查起吊工具(起吊錨桿、導鏈,鋼絲繩扣)處于完好狀態,起吊高度為50mm時,再次檢查起吊工具,拉小鏈的人員所站位置正確;
3、設備檢修完畢,必須對所檢修設備內的雜物清理干凈,施工完畢后,項目負責人進行驗收;
4、加工零配件時,必須核準圖紙;
5、檢修帶壓設備前,必須釋放殘壓,方可檢修;
6、檢查轉動部位時,只能目測,不得用手觸摸;
7、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
四、作業標準
1、作業前必須進行本崗位危險源辨識,作業時必須嚴格執行“手指口述”;
2、作業準備時,工作場所材料、配件及設備碼放整齊,無雜物;吊物要掛牢,人與吊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合理選用捆綁吊具;
3、高空作業應檢查作業地點,掛保險帶;
4、所制作部件符合圖紙要求;
5、試運行驗收時,與設備轉動和帶電部位保持安全距離;旋轉部位連接緊固,設備部件安裝正確;
6、清理現場時,工作場地清潔,無雜物;
7、非專職人員均不得操作任何機械設備;
8、操作人員必須衣著利落。穿“三緊”工作服、戴工作帽;
9、機械設備禁止戴手套操作;
10、機械設備運轉中嚴禁靠近其轉動部件,嚴禁對運轉中的設備進行注油、擦抹和調整零部件,嚴禁用手撥動設備轉動部件,如必須在設備運轉中加油時,應使用長嘴注油器,使人體不接近設備的轉動部位;
11、進行高速切削、磨削金屬加工時,必須戴護目鏡;
12、嚴禁超過機械設備的額定參數使用機械設備;
13、檢修前必須切斷設備電源,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電”警示牌;
14、進行鏨削或揮錘工作時,要確認周圍無障礙或他人工作時方可進行;
15、在設備上拆裝零件時,其他連接部分必須卡緊或脫離。避免轉動、滑動或掉落傷人;
16、任何設備上的零部件禁止用大捶直接敲打進行拆裝;
17、起吊設備和零部件時必須嚴格遵守起吊、搬運的有關安全技術規程;
18、設備檢修完畢,必須認真檢查和清理現場,裝好設備的安全保護裝置。確認無誤后方可對設備進行試運轉。
篇3:維修鉗工崗位主要危險源辨識卡
維修鉗工共有主要危險源9條,其中重大危險源2條。序號危險源及后果等級標準及措施1登高作業時未系安全帶或安全帶不合格,導致人員墜落傷亡。重大登高空作業時必須系好合格的安全帶,并將安全帶系在牢固的地方。2在巷道安裝設備時未敲幫問頂,起吊用具不符合要求或吊裝操作不規范,造成人員傷害。重大1、操作前,必須檢查頂板、巷幫情況,選擇頂板、巷幫完好的地點進行操作。2、起吊作業時,必須選擇標準的起吊用具。在操作過程中,不得站在起吊物件上或起吊物件下方作業。3衣服、手套等絞入轉動設備中,造成人員傷害。中等使用砂輪機、臺鉆等設備時袖口要扎緊,禁止戴手套。4錘鎬使用前未檢查,導致使用過程中意外傷人。中等使用前,檢查工具是否牢靠,防止傷人。5個人防護用品和防護設施不齊全,導致人員受傷。中等工作時,必須穿好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及設施。6帶電拆遷、搬遷電氣設備,造成人身觸電。中等需搬遷或拆遷電氣設備前,必須將上一級電源停電并閉鎖,懸掛警示牌。7約時送電、不停電、未掛警示牌,造成人身觸電。中等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8檢修完畢,未檢查確認就送電,造成人身觸電。中等檢修完成后,檢查確認后,方可送電。9抬運設備時未注意腳下,導致摔傷或被設備砸傷。中等行走時注意腳下,落地時,口號統一,同起同落。本崗
位主
要不
安全
行為1.無證操作電氣設備電氣焊等。
2.進入車間或機房不帶安全帽。
3.為下早班趕急圖快,出現碰手碰腳現象或檢修質量不高。
4.日常巡回檢查不到位,導致設備帶病運轉。
5.檢修記錄填寫不全或不規范。
6.下班前,現場衛生未清理。
7.加油脂后,現場油脂未清理,導致其他人員滑到摔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