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有害物產生預防措施
我國多年來防塵、防毒的實踐證明,在多數情況下,單靠通風方法去防治工業有害物,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必須采取綜合措施。首先應該改革工藝設備和工藝操作方法,從根本上杜絕和減少有害物的產生,在此基礎上再采用合理的通風措施,加強個體防護,建立嚴格的檢查管理制度,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治工業有害物。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有害物的產生。
1.以無毒低毒的物料代替有毒高毒的物料
生產中使用的原料和各種輔助材料,應盡量以無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這是控制毒物的根本措施。如電泳涂漆中,由于油漆溶劑中的苯及其二甲苯、泳涂漆中,由于油漆溶劑中的苯及其二甲苯、甲苯對人體危害大,所以采用水作為溶劑,形成水溶性漆,用電泳涂漆工藝,以解除苯系物的危害。又如工業生產中使用的汞儀表,在制造和使用中工人必然要接觸汞。因此改有汞儀表為無汞儀表是消除汞害的重要防護措施(如以無汞差壓計代替水銀差壓計)。
2.改革工藝設備和工藝操作方法
改革工藝設備和工藝操作方法,從根本上防止和減少有害物的產生,即采用產污少的生產設備和工藝,改革生產工序,以達到不用或少用、不產生或少產生有毒物質。生產工藝的改革能有效地解決防塵、防毒問題(如圖1-6-1所示白碳黑生產工藝)。
例如,用濕式作業代替干式作業可以大大減少粉塵的產生。在石粉加工廠用水磨石英工藝代替干磨石英工藝后,車間空氣中的硅塵濃度由幾百毫克降至幾毫克甚至2毫克以下;短纖維的石棉加工,用濕法代替千法生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產塵車間內堅持濕法清掃可以防止二次塵源的產生;在油漆工業中用鋅白工藝代替鉛白工藝,可以消除鉛中毒的危害,解除劇毒物質的危害;化工行業氯堿廠電解食鹽的水銀電解法,電解中產生大量的汞蒸氣、含汞鹽泥和含汞廢水,嚴重危害工人的健康,又污染環境,改成隔膜法電解工藝后,消除了汞害;在鍍鋅、銅、鎘、錫、銀、金等電鍍工藝中,都要使用氰化物作為絡合劑,用量大,氰化物是劇毒物質,在鍍槽表面易散發出劇毒的氰化氫氣體,采用無氰電鍍(如銨鹽鍍鋅法),就是通過改革電鍍工藝,改用其它物質代替氰化物,起到絡合劑的作用,從而可消除氰化物對人體的危害。
3.密閉生產中的塵、毒源
包括對產污設備進行密閉,采用負壓操作,避免粉塵、毒物逸散。對材料轉運過程中所有可能散發有粉塵、毒物的產污點都應進行密閉。在投料、檢測采樣等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粉塵、毒物散發。盡量減少或杜絕生產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應對設備進行及時檢修。對于揮發性物料應加覆蓋層。
4.采用隔離操作
即將工人操作與產污生產設備隔離,既可對設備進行密閉隔離,也可采用給操作人員設隔離操作間,工人在隔離間對設備進行操作。
篇2:有毒有害物品管理制度
一、采購原則
業務室根據實驗室的需要提出危險、有毒有害物品采購計劃,寫明用途和購買的數量,經所領導同意,到公安部門指定的、有危險物品經營許可證的公司實施采購。
二、保存原則
實驗室實行專人收發、記帳、保管,實驗室要將危險、有毒有害物品單獨存放于毒品柜,工作結束后應將剩余物品及時保存毒品柜。
三、使用原則
當天使用當天回收,原則上不能過夜。實驗室應盡量采用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在必須使用有毒物品時,應事先了解其性質并熟悉使用注意事項。進行有毒實驗時必須穿好防護服,戴好防護眼鏡、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禁止用手直接接觸有毒物品。在進行有毒氣體產生的實驗時,應采用密閉的實驗裝置,避免毒氣擴散。實驗操作中,不準隨意觸摸有毒藥品,使用有毒藥品前,必須了解清楚藥品的特性,必須嚴格按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指導要求進行,嚴禁違章操作,謹防意外事故的發生。
四、安全防范
實驗室管理人員要加強安全意識,對危險、有毒藥品的使用要嚴格控制、加強指導,學會處理各種危險情況和自救措施,切實保障財產安全和人身安全。物品保管員定期檢查危險、有毒物品的數量及使用情況,寫成報告,及時向領導匯報危險、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情況,確保安全。
收銀制度
篇3:生產環境空氣中有害物質測定
生產環境中有害物質大多來源于工業生產過程中逸出的廢氣和煙塵。了解其發生源和散發濃度,需要進行空氣監測。空氣濫測包括樣品采集和作品分析。樣品采集的方法需根據監測的目的,被測物在空氣中存在狀態,濃度及分析方法的靈敏度等來選擇。
集氣法測得結果表示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瞬時濃度。當有害物質的濃度較高或測定方法靈敏度較高,采集少量空氣已足夠分析所需時,采用集氣法。集氣法是將空氣樣品收集在一容器中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一般用于采集氣體或蒸氣,不易被吸收液或吸附劑所阻留的物質。氣相色譜檢測空氣中有害物質常用集氣法采樣。
濃縮法測得結果表示較常時間內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平均濃度。當空氣中有害物質濃度較低時,為了達到分析方法的要求,需將現場空氣通過盛有吸收液、吸附劑或濾紙的采集管,使空氣得到分離和濃縮后,再進行分析化驗。
個體采樣法測得的結果代表工人在一個工作日內的平均接觸濃度,即時間加權平均濃度。個體監測器是依靠被檢污染物分子在監測器內擴散或滲透作用來完成采樣過程的,它不需要抽氣動力和測量采氣量。將監測器別在胸前或衣領上,經過一個工作日的暴露采樣后,取出吸附劑,經溶劑洗脫后,按常規分析方法檢測污染物總量,結果為一個工作日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
直讀檢測儀是應用化學和物理學方法制成的各種儀器,可立即指示現場空氣中有害物的濃度。有的還有記錄濃度變化的裝置和報警的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