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工作指引控制管理程序

物業工作指引控制管理程序

2024-07-14 閱讀 3203

1.目的:

對工作指引的制定、審批、發布、更改實施控制。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工作指引的控制。

3.引用文件:

3.1質量手冊第4.5章

3.2ISO9002標準第4.5章

4.職責:

4.1各部門及ISO9002工作小組負責對本部門工作指引的制訂及更改工作。

4.2公司各部門主任負責對本部門相關工作指引的制訂。

4.3副總經理(管理者代表)負責工作指引的審批。

4.4綜合辦公室負責工作指引的存檔和發放控制。

5.工作程序:

5.1工作指引的編寫:

5.1.1公司所有員工有權對具體工作指引提出合理建議和要求,經部門主任認可后指定專業人員負責編寫,吸收合理建議。

5.1.2工作指引應使用統一的標識,做到標題、文件號、版本號、修改號、日期、發布部門蓋章及批準人簽字。

5.2工作指引的審批和發布:

5.2.1公司各部門可根據各部門的實際需要建議發布新文件。公司各部門也可根據所使用文件在實際工作的應用情況,及時記錄文件與實際工作不適的方面并提出改進意見。

5.2.2凡屬本公司的員工都可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提出發布一個新程序文件,或改版某個已發布程序文件的要求,由部門負責人將草案上報管理者副代表審核,管理者代表批準。

5.2.3首版文件發布前,每一個文件必須進行校對,并審查文件是否合理及是否符合質量方針要求,只有經管理者副代表審核,管理者代表批準后,才能確認是正式頒布。

5.2.4遇到工作指引需修改或重寫時需填寫《文件修改報批單》,經副總經理批準后修改,發布時執行審核、批準簽字等過程。

5.3工作指引的發放:

5.3.1工作指引為受控文件,其原始文件保存于公司綜合辦公室,并建立相應的《工作指引主清單》,寫明標題、編號、發布日期、版本號、修改狀況、發放范圍。

5.3.2工作指引的首版文件經統計具體數量后復印,蓋上公司文件受控章后由綜合辦公室發放給相應的部門、相關專業人員、具體操作人員。所有工作指引的發放由綜合辦公室進行登記統計,接收人員必須在《文件/資料發放登記表》上簽字。

5.3.3如有需指導員工工作掛在墻上的工作指引,由綜合辦公室統計數量,放大復印后,不用加蓋受控文件專用章,但必須保證與現行文件一致,發放到各部門,接收人必須在《文件/資料發放登記表》上簽字。

5.4工作指引的借閱:

5.4.1公司所有工作指引的借閱都應經過管理者副代表批準,并在綜合辦公室填寫《文件/資料借閱登記表》,方可借閱。

5.5工作指引的修改:

5.5.1工作指引的修改必須由申請人提出《文件修改報批單》,經過副總經理批準。修改文件的發布程序同首版文件發布程序。

5.5.2修改文件只有經過管理者副代表審核,管理者代表批準后,才能被認為已正式發布并生效。

5.5.3改版工作指引的由綜合辦公室主任負責在批準后三天內發放到原首版文件持有人或部門。

5.6作廢工作指引的處理:

5.6.1作廢工作指引的正本及副本由均要求在新的工作指引改版發放時由綜合辦公室統一收回,并填寫《過期文件/資料清單》。

5.6.2作廢工作指引的正本及副本應由綜合辦公室統一銷毀,如因積累資料或法規需要加以保存的,必須做出“作廢”或“僅供參考”標識,并與現行有效工作指引隔離存放。

6.支持性文件與質量記錄:

6.1《工作指引主清單》EJ-QR-QP6.2-01

6.2《文件/資料借閱登記表》EJ-

QR-QP6.1-01

6.2《文件修改報批單》EJ-QR-QP6.1-03

6.3《文件/資料發放登記表》EJ-QR-QP6.1-04

6.4《過期文件/資料清單》EJ-QR-QP6.1-05

篇2:某房地產公司內部控制審計作業指引

E地產公司內部控制審計作業指引

1.目的:

為了合理保證公司實現合法經營、信息真實可靠、資產安全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的目標,對內部控制進行審查和評價的活動。

2.適用范圍:

適用于對E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及其控(參)股公司/項目部的內部控制審計。

3.術語和定義:

3.1.內部控制包括: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對控制的監督。

4.職責:

4.1.質量部

4.1.1.根據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組織實施內部控制審計。

4.1.2.選擇適當的標準,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

4.1.3.在實施審計時,可以對被審計項目的內部控制進行整體評價,也可以選取內部控制要點進行專項評價。

4.1.4.在必要時可以對被審計項目進行后續審計。

4.1.5.定期向公司主管內部審計工作的總經理報告內部控制審計工作結果。

5.內容及要求:

5.1.審計程序

5.1.1.質量部做好審計有關準備工作,確定審計組成員,并于審計實施前3日發出審計通知書,要求被審計單位做好準備工作,并向審計組提供下列資料:

a)組織架構和部門職責說明書;

b)董事會會議決議、記錄和紀要,監事會會議決議、記錄、紀要;

c)內部經營運作管理制度;

d)合同授權書、付款授權書和其他授權文件;

e)合同臺賬和相關管理資料;

f)被審計期間的會計憑證、賬簿、決算報表及財務狀況說明書。

g)歷年外部審計報告;

h)審計組認為需要的其他有關資料。

5.1.2.審計人員運用審核、觀察、詢問和分析性復核等方法進行審計;

5.1.3.審計組根據審計實施的結果,起草審計報告,審計報告反映的問題要實事求是,定性要準確,意見和建議要切實可行。

5.1.4.審計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

a)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b)審計范圍、發現的問題;

c)審計意見和建議。

5.1.5.審計報告初稿確定后,要與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被審計單位應當在3日內提出書面意見,逾期未作答復的,視為沒有異議。審計組對被審計單位提出的異議,應當進行審核研究,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審計報告作相應修改。

5.1.6.質量部將修改后的審計報告報公司主管內部審計工作的總經理批準后正式下發被審計單位。被審計單位如無特殊情況必須執行審計意見,并依據下發審計報告通知中的相關要求進行整改。

5.1.7.審計檔案的歸檔:質量部對審計方案、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和審計報告等文檔按項目編號立卷歸檔。

5.2.審計要點

5.2.1.控制環境審計的要點:

a)管理層的經營理念;

b)法人治理結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管理權限的集中程度;

c)各項職責的分工,重要崗位人員的權責相稱程度及其勝任能力;

d)管理層對逾越既定控制程序的態度;

e)員工聘用程序及培訓制度;

f)員工業績考核及激勵機制。

5.2.2.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審計的要點:

a)風險管理的具體方法及效果;

b)授權的建立和執行情況;

c)不相容職務的分離;

d)有效控制憑證和記錄的真實性;

e)對資產和記錄接近限制設置的適當性;

f)項目經營計劃大綱執行情況;

g)工程界區管理方式對成本控制的影響;

h)招標質量對成本控制的影響;

i)合同管理工作質量對成本控制的影響;

j)客戶索賠事項對銷售和成本控制的影響。

5.2.3.信息與溝通審計的要點:

a)信息系統是否安全有序運行;

b)信息是否及時、準確、完整地記錄;

c)內部溝通與外部溝通的渠道是否開放有效。

5.2.4.監督審計的要點:各部門是否對所分管控制活動執行情況進行自我監督和檢查。

6.附則

6.1.本辦法由質量部負責解釋。

6.2.本辦法自從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3:某某房地產公司《工作例會》控制管理指引性文件

某房地產公司《工作例會》控制與管理指引性文件

根據公司目前《工作例會》效率的實際情況,為了提高會議效率,規范公司的內部管理,形成在管理上有章可循、定義清楚、工作思路明確、保障工作流暢、加強執行力、規避推諉現象,確保工作目標的實現。

在"有會有議、有議有決、有決有果"會議管理理念的指導下,制定"《工作例會》的控制與管理"指導性文件。

第一條參會成員:(根據《工作例會》主題確定)

副經理以上員工、關鍵員工、重要崗位員工;

第二條語言:《工作例會》語言普通話;

第三條時間:每周五晚上19:30,控制在晚上10點之前結束;

第四條《工作例會》記錄人行政部資料員莫艷艷;

第五條會議紀律:

5.1參會人員須到《會議紀要》記錄員莫艷艷處簽到;

5.2參會人員須帶好正規的筆記本,詳細記錄與自已有關的工作,以便任務完成的準確性,保證執行力;

5.3手機調為震動,接聽電話須到會議室外,以便保證會議的質量;

5.4會議室禁止吸煙,以便保證會議環境,總部參會人員自帶飲水杯;

5.5因故不能參加會議者,提前報總經辦總經理助理請假,該項紀律納入員工考核評估;

5.6除特殊情況,經批準除外,任何人不準遲到,無故缺席,負激勵如下:(工資體現,表現納入員工考核;)

5.6.1《工作例會》正式開始以后,10分鐘以內到會者視為遲到,遲到者每次樂捐50元;

5.6.2《工作例會》正式開始10分鐘以后到會或未經批準缺席視為無故缺席,無故缺席者每次樂捐100元或曠工處理;

5.7《工作例會》工作部門負責人不按《工作例會》會前、會中、會后等工作要求執行到位,負勵激勵如下:

5.7.1以部門為單位,部門第一負責人負責,第一次樂捐100元,第二次樂捐200元,第三次樂捐300元,第四次以上視為沒有合格的工作技能和管理能力,轉為試用期員工或者辭退處理;

5.7.2以參會人員為單位:第一次樂捐50元,第二次樂捐100元,第三次樂捐200元,第四次轉入試用期員工或辭退處理;

5.8在《工作例會》會中接聽電話,每次樂捐30元;

第六條《會議紀錄》要求:

6.1《會議紀錄》記錄要求:

6.1.1采用本號文件提供的《會議紀錄》表格,準確表現工作狀態;

6.1.2《會議紀錄》記錄內容:《工作例會》前準備工作要求提交部分,《工作例會》中各部發言的主要內容,部門負責或相關責任人人相互討論工作對問題解決的方案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