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公約手冊緊急事故處理
業主公約手冊:緊急事故處理
停電
大廈配供電系統由西工大開閉所引一路10千伏電纜專線供電,并備有1臺400kw柴油機,以確保消防用電。
1)若發生停電事故,請立即向物業管理處報告故障地點;
2)保持鎮定,避免使用明火照明;
3)業主/使用人認為必要時可準備手電、應急燈等物品放置于單元內,以備偶然停電時使用。
4)在斷電時,如欲離開大廈,請勿使用電梯,請使用安置有緊急照明系統的消防樓梯。
5)大廈內備有應急發電機組,如遇大廈大范圍停電,該機組則自動啟用,保持臨時照明。
發水
1)業主/使用人若發現發水情況,請立即向物業管理處報告事發位置以安排及時搶修。
2)如發水地點在相鄰位置,應采取預防措施,不要觸及電器設備;
3)業主/使用人如需疏散,請關閉門窗,并將重要物品及重要文件、電腦磁盤轉移;
4)盡快離開發水區域。
盜竊
1)如有盜竊案件發生,請使用最近的電話立即向物業管理處報告情況并保護現場;
2)如有可疑事件發生,請立即通知物業管理處;
3)如果發現盜賊,請立即通知管理部并扭送大廈物業管理處。
4)盡可能準確詳細地記錄事件,請告之物業管理處您的姓名及聯系電話,向公安人員及保安人員詳述事件發生或發現經過。
篇2: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十)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十)
1、當發現工程出現質量事故后,監理師首先應以“質量通知單”的形式通知施工單位,并要求停止有質量事故的部位及與其有關聯部位及下道工序施工,必要時需采取防護措施,同時,要及時上報主管部門。
2、施工單位接到質量通知單后,在監理工程師的組織與參與下,盡快進行質量事故的調查,寫出調查報告。
3、調查的主要木的是要明確事故的范圍、缺陷程度、性質、影響和原因,為事故的分析處理提供依據,調查應力求全面、準確、客觀。
4、事故調查情況是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礎,有些質量事故原因復
雜,常涉及勘察、設計、施工、材料、維護管理、工程環境條件等方面,因此,調查必須全面、詳細、客觀、準確。
5、在事故調查的基礎上進行事故原因分析,正確判斷事故原因。
6、在事故原因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制訂事故處理方案。
7、制訂的事故處理方案,應體現:安全可靠,不留隱患,滿足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等原則。如果一致認為質量缺陷不需專門的處理,必須經過充分的分析、論證。
8、確定處理方案后,由監理工程師指令施工單位按既定的處理方案實施對質量缺陷的處理。
9、在質量缺陷處理完畢后,監理工程師應組織有關人員對處理的結果進行嚴格的檢查、簽定和驗收,寫出“質量事故處理報告”,提交業主或建設單位,并上報有關主管部門。
篇3:工程質量事故處理作業指導書
工程質量事故處理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質量管理的一個重要目的任務就是要如何依靠工作制度和責任制度來事先預防,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質量事故,防止類似事故的重演。對于已經發生了的工程質量事故必須立即報告,處理時必須做到安全可靠,切實可行,經濟合理,不留隱患,吸取教訓,及時整改,責任明確,記錄在案。
2.主辦崗位總工程師:代表甲方參與處置重大質量事故。
項目經理:協助總工程師處置重大質量事故,主持處置一般質量事故。
土建工程師,設備工程師:協助項目經理處置一般質量事故。負責當場解決輕微質量事故。
3.質量事故性質劃分
凡是未達到國家頒布的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質量問題均屬工程質量事故。其中:
3.1當場能整改處理解決的屬輕微質量問題。
3.2不能當場解決,但經監理單位或甲方現場管理組與施工單位商量處理能妥善解決且返修返工費用在5000元至50000元(不含50000元)的屬一般質量事故。
3.3將造成以下嚴重后果的屬重大質量事故:
3.3.1直接損失在50000元以上的;
3.3.2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損害的;
3.3.3影響主體結構安全,需要加固補強的;
3.3.4嚴重影響或喪失使用功能的。
4.質量事故的發現
土建工程師和設備工程師應每天巡視施工操作現場,同時考察監理單位相關崗位人員的工作質量。按約參加隱蔽工程的驗收,及時發現工程質量事故的苗子。屬于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或發現后不上報,不處理造成損失的,應追究相關崗位人員的責任。對于必須采取應急或保護措施的質量事故,項目經理必須監督施工單位立即實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惡化。
5.質量事故的調查報告
5.1報告內容
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部位,現狀描述和發展變化,提供確切的有關數據資料,對質量是否有進一步惡化可能及必須采取臨時防護措施提出意見。提供涉及人員和主要責任者情況。原因初步進行判斷。分析原因切不可急燥武斷,只要不至產生嚴重惡化,可以繼續觀察一段時間。急于求成,往往不能對癥下藥,造成多次返工不良后果。
5.2報告程序
5.2.1輕微質量問題記載于施工日記。
5.2.2一般事故以工程聯系單形式立即向監理單位通報(必要時可先直接報告施工單位),限期處理解決,并將事故狀況,解決方法和結果在工程月報中向總工程師報告。
5.2.3重大事故應立即專題報告,一式四份,其中一份交監理單位,一份交施工單位的上級技術部門,一份交總工程師,一份留底備查。項目經理應隨即迅速收集整理有關技術資料(包括攝錄像和測量資料),給處置事故和責任追究提供依據。
6.質量事故的處理:
6.1輕微事故由土建或設備工程師自己或指令監理人員當場監督整改解決,不留隱患。經常性地重復發生同類事故,雖然性質輕微,但應升級作為一般事故處理。
6.2一般事故由項目經理為主會同監理單位與施工單位協商整改方案,由監理單位監督實施和檢查整改質量,由項目經理復驗。
6.3重大事故處理
6.3.1由總工程師為主會同項目經理,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現場和上級技術部門,召開專題現場會研究,以會議紀要的形式明確責任,整改方案和期限,預防類似事故再次發生的措施等。涉及索賠,而當場又沒條件深入協商的,應把保留索賠權利的聲明記錄在案。
6.3.2處理方法常用的有封閉保護、復位糾偏、結構卸荷、結構補強、限制使用、拆除重建等。
6.3.3類似以下的情況可不作處理:盡管已成永久性質量缺陷,但不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要求,如上、下墻體同步錯位,雖然改變了設計分隔布置,但墻體上、下對直不影響結構安全,只要使用要求允許就不必拆除重砌,避免巨大經濟損失;檢驗測試中的偏差,如混凝土試塊強度不足,但工程結構實體復測符合要求,可不必處理;輕微質量缺陷,通過后道工序可以彌補的,如混凝土墻板輕微蜂窩、麻面等;經設計單位復核驗算,仍能滿足設計要求的,如混凝土樁標號略有不足,經試打未發生不良后果的。
6.4質量事故處理結論有以下幾種:
6.4.1經返修返工后質量事故已排除,可以繼續施工;
6.4.2經檢測符合設計要求,隱患已消除;
6.4.3經設計復核,不影響結構安全及使用功能;
6.4.4經加固補強,結構及主要使用功能滿足使用要求;
6.4.5經降低使用標準或附帶限制使用條件如減荷,縮短耐久期限,影響建筑外觀等,基本滿足使用要求;
6.5整改完成后仍由上述單位共同參加驗收,由項目經理編制事故處理總結報告報總工程師批準結案。總結報告內容包括按框圖處理順序中的文字資料整理概括,并提出對責任者的處理意見和防止今后類似事故發生的相關措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