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維護管理程序
建筑物的維護管理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本公司管理的建筑物維護的職責和操作程序,以保證及時發現和解決出現的問題,維持建筑物的使用壽命。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本公司管理的所有建筑物本體的維護管理。
3相關標準要素
GB/T19002--ISO90024.94.104.13
4相關文件
CPM-OP-011《業主(客戶)維修安裝服務》
CPM-OP-027《質量記錄管理》
CPM-OP-023《物業管理分承包方的控制》
CPM-OP-020《采購物資質量控制》
5職責
5.1總經理負責建筑物的大、中修和改、擴建工程確定項目。
5.2總工程師負責對大、中修和改、擴建項目方案審批。
5.3財務部負責解決工程款。
5.4物業管理部、沙河管理部分別負責對所管建筑物的日常維護管理工作。
5.5樓房管理處負責對建筑物進行巡視檢查和保護。
5.6房產維修隊負責維修。
6實施程序
6.1建筑物的大、中修理
6.1.1物業管理部每年對建筑物普查一次,在每年第一季度根據建筑物存在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問題擬定出對建筑物進行大、中修項目報告給總經理。
6.1.2總經理或管理者代表招集有關業主和部門經理確定本年度的大、中修和改、擴建項目。
6.1.3物業管理部對已確定的大、中修和改擴建項目制定施工方案和工程造價概算。
6.1.4總工程師對大、中修理和改、擴建方案進行審核批準。
6.1.5財務部與業主等有關產權人進行磋商,落實大、中修和改、擴建資金。
6.1.6物業管理部按大、中修理和改、擴建方案,委托評審合格的分承包方進行施工,組織施工。"施工合同"要寫明工程項目、工期、工程造價概算、結算方式、施工質量要求和違反施工合同規定的處理方式等條款。在施工中,要對隱敝工程進行查驗,并將查驗結果記錄在"隱敝工程驗收簽證表"中。完工后,按施工合同中規定的要求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建筑物維修的業務主管在"工程驗收合格證明表"中記錄檢驗結果和驗收意見,并加蓋雙方單位印章證明工程驗收。檢驗不合格時,也在"工程驗收合格證明表"中證明不合格的條款和不合格條款的處理方式,待不合格條款解決了,經再次檢驗合格后再簽字蓋章證明工程驗收。
6.1.7物業管理部整理和保管大、中修理資料,以便再修理時參考。
6.2日常的維修
6.2.1各樓房管理處在進行日常值班巡視時,發現建筑物的問題應記錄在"樓房管理處值班記錄表"中,并注明:"本班已解決"、"已開維修通知單"、"已填樓房管理問題傳遞單"等處理方式。
6.2.2物業管理部根據各樓房管理處傳遞來的情況,及時派業務主管到現場針對問題進行診斷,并根據各棟樓存在問題的輕重緩急,每月制定一個"維修工作計劃"或開維修通知單令房產維修隊按計劃執行或盡快執行。也可委托合格的承包方盡快修理。
6.2.3房產維修隊、各樓房管理處按照上級指示、維修工作計劃、檢查發現的問題、其它班組傳遞的信息、用戶請求,填寫"維修通知單"安排員工進行維修,并將維修工作情況記錄在"維修工作記錄表"中。
6.2.4物業管理部每月或要求房產維修隊完成某項維修工作的時間,對房產維修隊完成維修工作情況進行考評。考評結果記錄在"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考評表"中。
6.2.5經理部備用維修常用材料供維修時領用,并根據物業管理部提出的大宗維修材料計劃單及時保質保量地采購供給。
7質量記錄
7.1隱敝工程驗收簽證表
7.2交工驗收證明表
7.3建筑物檢查表
7.4建筑物登記表
7.5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考評表
7.6維修工作計劃表
7.7建筑物大中修和改擴建施工方(草)案
篇2:鑄造公司建筑物構筑物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我公司工業建筑物、構筑物的管理,合理使用,增加其耐久性,明確職責落實到人,制定我公司工業建筑物、構筑物管理規范。
2管理內容
2.1主要建筑物、構筑物要實行掛牌管理,責任到人。
2.2不準任意改變現有建筑物的原設計狀況和設計規定使用的條件。
2.3每個工段要制定出本工段所管轄的建筑物、構筑物頂的清灰制度,根據建筑物、構筑物積灰實際情況每年制定不同的清灰時間。根據我公司的實際工作環境主要建筑物、構筑物(廠房、高爐出鐵棚、配電室等)每年最少兩次清灰,所有清掃工作結束后要有記錄。
2.4屋面掃灰過程中,小面積積堆厚度不得超過60mm。高度不同的屋面清灰過程中,高低跨處小面積堆灰厚度不得超過120mm,在清灰及掃灰時,嚴禁損壞屋面防水層。
2.5建筑物、構筑物要有良好的防洪、防水、防雷等措施,每年春季和冬季各檢查一次,做好檢查記錄,對查出的問題及時通知機動部。
2.6建筑物、構筑物散水和外墻裙要完好無損,周圍1米以內不準堆放任何重物,不準修建排水溝、埋設地下水管線、增設排水龍頭等設施,蒸汽、酸、堿等腐蝕性汽體和液體排放要通致地下排水溝,不準蒸汽回水回到屋面或順墻體流到地面,以防墻體受潮腐蝕和基礎受壓下沉,已經有排水溝的要停止使用,恢復原樣。
2.7不準長期漏雨、漏水不報,也不準任意在建、構筑物四周挖土或堆放垃圾,以免堵塞排水通道,引起地面積水,如發現四周有堆積物必須馬上清理、整平。
2.8不準出現慢性泄漏,冬季要經常檢查,凡慢性泄漏的水管、蒸汽管等處凍結的冰柱要及時清除,泄漏點必須立即處理。
2.9不準任意在建筑物承重結構上(柱子、桁架、梁及支撐桿等)懸掛重物或做為支、吊點,不得在承重構件上打洞、鑿筋、焊吊風扇、燈等。屋頂上不準堆放廢舊閥門、管道、型材、磚塊等檢修遺物和其它非建筑物、構筑物自身的構件成品。
2.10不準任意拆除和損壞防水、防雷、防震、防腐蝕等設施以及維護結構、梯子、欄板、蓋板、測量標志和各類隔熱、防碰保護設施等。
2.11本工段所轄區域內的排水溝要暢通無阻,不準向水溝內傾倒生活垃圾,不準用水向水溝內沖洗灰塵,水溝因汽車碾壓損壞的要及時上報,避免水溝損壞造成排水不利而影響防洪。
2.12根據所轄范圍內的建、構筑物的實際情況,負責人要提出維修計劃,上報機動部。
2.13建、構物的每次維修、中修、大修要記錄詳細。
3考核
3.1違反以上1~10條條款的,一項扣50元。
3.2違反第11條的扣100元。
3.3違反第12、13條的扣50元。
附《工業建筑五禁十不準》
(一)工業建筑“十不準條例”
1、不準隨意改變原設計結構,改變設計的使用條件。
2、不準任意亂拆、亂割、亂焊、亂打洞。
3、不準任意拆除和損壞防水、防火、防腐蝕、防震、防雷等設施。
4、不準任意碰撞和損壞圍護結構、梯子、欄桿、蓋板各種標志和各類安全防護措施。
5、不準對建筑物的柱子、梁、架、板及支撐桿件任意碰撞,作臨時起重點、懸掛重物和利用吊車碰擊建(構)筑物等。
6、不準在建筑物基礎周圍任意挖坑積水和堆放重物,以免引起地基不均勻沉降。
7、不準在各種屋面、樓板和操作平臺超載堆放重物或增建小房等。
8、不準對高溫車間的廠房結構隨意提高使用溫度,對隔熱措施不得任意損壞。
9、不準堆放酸、堿等有腐蝕性的液體和氣體。對在腐蝕介質環境中的建筑結構的防腐設施要加強維護、修復。
10、不準使用與生產工藝技術不相應的工業建筑物強行生產。在生產工藝技術改造時,必須堅持工藝設備和工業建筑綜合考慮。
(二)屋面“五禁”規定
1、嚴禁清灰時在屋面上大面積臨時堆積灰塵(包括高層屋面向低層屋面的過渡清掃)。屋面在不受損壞或腐蝕情況下,其每堆積灰面積不得超過4m2,厚度不得超過60mm,臨時堆放不得超過8小時。
2、嚴禁向屋面投重物。
3、嚴禁在屋面上人群集中,每m2不得超過1人。
4、嚴禁在屋面上堆放重物。
5、嚴禁在屋面上的積灰超過規定厚度,以免發生壓塌事故。積灰量規定,屋面積灰厚不得超過20mm,屋面排水天溝積灰厚度不得超過30mm,天窗擋風板內,女兒墻及高低層屋面處最大積灰厚度不得超過60mm,冬季屋面積雪厚度不得超過150mm。
(三)工業建筑“十禁止規定”
1、禁止動力管網跑、冒、滴、漏對工業建筑形成腐蝕。
2、禁止雨(雪)、工業廢水等滲入、灌入建筑物內形成結構腐蝕。
3、禁止距建筑物2米范圍內設上、下水井,種花草樹木,設蒸鍋、設采暖尾管,疏水器。
4、禁止在各種屋面、低平投拋、拖重物,避免損傷面層及防水層。
5、禁止損壞建筑物上的各種標志牌、標樁等。
6、禁止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溫度和排氣量。
7、禁止電焊機、電車等零次線和防雷裝置線接至各類結構上,避免雜散電流對接構件形成電解,或引雷進入建筑物內造成傷亡事故。
8、禁止在不上人屋面和低載荷的平臺上人群集中,防止墜落事故。
9、禁止在各類通道、平臺、屋面堆放備品備件。
10、禁止在各類承重物構件上焊接各類附件、連接支撐件等。
篇3:地面(構筑物)建筑物防火管理制度
(一)為加強地面建(構)筑物防火管理,預防火災事故,根據《煤礦安全規程》(2016)
第246條“煤礦的所有地面建(構)筑物、煤堆、矸石山、木料廠等處的防火措施和制度,必須遵守國家有關防火的規定”的規定,制定本制度。
(二)新建煤礦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為中心的聯合建筑,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對現有生產煤礦用可燃性材料建筑的井架和井口房,必須制定防火措施。
(三)廠房的層數及面積、耐火等級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標準規范的要求。(四)應按規范設置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標志和應急照明設施。
(五)木材加工間、材料倉庫、施工現場油漆間等為防火區,20m以內禁止任何火種入內和使用明火。
(六)辦公樓、集體宿舍、木工間等的電氣設備要定期檢查維修,發現電線老化、絕緣不良、漏電發熱等要立即更換。
(七)工地現場的電線要采用絕緣材料架高,不得穿過或纏繞在易燃材料上。
(八)不在禁止吸煙場所吸煙。在規定場所吸煙后應將煙蒂熄滅后放入煙灰缸,嚴禁將煙蒂直接倒入或扔進裝有雜物的垃圾箱或紙簍。
(九)對工人加強安全防火教育,會撲救初期火災,會使用滅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設施。集體宿舍,臨時工棚區禁止使用電爐、煤氣灶,禁止用大功率電燈,禁止亂接電
線及插座。
(十)保持消防疏散通道暢通,禁止占用堵塞疏散通道,熟悉所在工作場所的消防逃生通道,遇到危險會組織疏散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