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業區供電中斷應急處理預案

物業區供電中斷應急處理預案

2024-07-14 閱讀 5880

物業區域發生供電中斷的應急處理預案

1.0目的

通過建立本應急預案,確保物業區域內發生設備設施故障等緊急突發事件時,能迅速、有效地制止并處理,保護業戶的人身及財產安全。

2.0范圍

適用于物業區域內發生設備設施故障等緊急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

3.0職責

3.1管理處經理和設備主管負責設備設施故障等緊急突發事件處理的現場指揮和督導;

3.2設備主管、領班及工程專業人員根據本預案堅守崗位,各盡職責,進行緊急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理;

3.3管理處其他人員應聽從上級領導的調遣,積極參與緊急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理。

4.0處理預案

4.1應急準備

4.1.1管理處及設備機房必須隨時準備應急燈、手電筒和其他應急照明物品,以備夜間突然發生停電時使用;

4.1.2進行停電處理必需的物資準備,包括工具、材料、備件、發電機燃料等;

4.1.3確保物業的備用發電機組經常保持在良好待用狀態,可在應急情況下隨時啟動。

4.2應急響應

4.2.1電力公司預先通知停電

⑴、若管理處預先接到電力公司的書面或電話通知暫時停電,接電人應立即將詳情和有關文件呈交管理處經理和設備主管;

⑵、設備主管應安排人員檢查備用發電機組、應急燈、手電筒及其他應急照明物品,以及相應的工具、材料和備件等,并適當增派停電期間的運行值班和維修人員;

⑶、管理處發出有關停電的通知,告知業戶并將停電通知預先張貼于各樓座告示欄及其他明顯位置;

⑷、停電期間設備主管應安排專人監控發電機組的運行,并加強對應急照明設施的巡視檢查,確保應急供電;

⑸、停電期間安保員應加強物業區域的巡視檢查和秩序維護,防止治安事件的發生;

⑹、供電恢復時,設備主管及工程專業人員應檢查供電設備及照明設施的運行情況,確保物業供電正?;謴?。

4.2.2外網故障突發停電

⑴、如因外網電力設施故障造成突發停電,且雙路同時斷電時,設備主管指派專業人員按照操作規程迅速啟動備用發電機;

⑵、管理處立即與電力公司等供電相關部門取得聯系,了解事故原因和停電所需的大致時間,迅速報告管理處經理和設備主管;

⑶、管理處必須保持通訊暢通,根據掌握的情況通知業戶,物業管理員盡可能對業戶做好解釋工作;

⑷、配電室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巡檢設備,保證重點設備的安全,并保持配電室對外聯系的暢通;

⑸、停電期間設備主管應安排專人監控發電機組的運行,并加強對應急照明設施的巡視檢查,確保應急供電;沒有備用發電機的樓座要指派專人在專用通道上提供應急照明;

⑹、安保員應加強物業區域的巡視檢查和秩序維護,防止治安事件的發生;

⑺、供電恢復時,設備主管及工程專業人員應檢查供電設備及照明設施的運行情況,確保物業供電正?;謴汀?/p>

4.2.3設備故障突發停電

⑴、如因物業供電設備故障造成突發停電,或因其他設施設備故障必須切斷電源,接報人應立即通知管理處經理和設備主管;

⑵、設備主管根據停電區域及現場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報請管理處經理批準,指派專業人員按照操作規程迅速啟動備用發電機;

⑶、工程維修人員要迅速到現場判斷故障原因,及時查找到故障點;維修人員必須具有相關專業資格,任何非專職人員均不得自行修理,以免導致生命危險和造成財產損失;

⑷、管理處必須保持通訊暢通,根據掌握的情況通知業戶,物業管理員盡可能對業戶做好解釋工作;

⑸、配電室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巡檢設備,保證重點設備的安全,并保持配電室對外聯系的暢通;

⑹、停電期間設備主管應安排專人監控發電機組的運行,并加強對應急照明設施的巡視檢查,確保應急供電;沒有備用發電機的樓座要指派專人在專用通道上提供應急照明;

⑺、安保員應加強物業區域的巡視檢查和秩序維護,防止治安事件的發生;

⑻、故障排除后,確認系統無問題方可合閘送電;供電恢復時,設備主管及工程專業人員應檢查供電設備及照明設施的運行情況,確保物業供電正?;謴?

⑼、重大停電事故要迅速逐級報告,事故未排除不得進行交接班。

4.3其他相關應急處理

4.3.1如因突發停電造成物業供水的中斷,按照《發生供水中斷的應急處理預案》執行;

4.3.2如因突發停電造成電梯停運或困人等情況,按照《發生電梯故障的應急處理預案》執行。

4.4事故處理記錄

4.4.1各相關專業部門均應停電突發事件的處理進行詳細記錄;

4.4.2設備主管跟進事件的處理,并將事件處理過程填寫《緊急突發事件處理報告》,經管理處經理批準后及時上報公司相關領導及設備部。

5.0相關文件

5.1柴油發電機操作規程

5.2發生供水中斷的應急處理預案

5.3發生電梯故障的應急處理預案

6.0工作記錄

6.1緊急突發事件處理報告

6.2發電機運行記錄表

篇2:供電配套作業指導書

供電配套作業指導書

1.作業目的

本作業的各項步驟穿插于項目開發的全過程,時間長,環節多,費用彈性大。要求主辦崗位從項目規劃階段起,就要熟悉了解項目所在地區供電所(局)的辦事節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必要時可向項目經理申請一定的業務經費,同時憑借自己積累的業務經驗和知識,適時地與辦事部門商討優化和簡化的建議,尋找辦事捷徑,壓縮配套開支。按照項目建設各階段的進度控制節點制訂工作計劃,保證在項目交付使用之前,辦全所有的申辦和報批的手續,完成供電配套工程。

2.主管崗位項目經理:督促檢查主辦崗位的作業操作。

主辦崗位設備工程師:具體經辦本項作業。

3.作業描述

3.1前期征詢階段

凡屬基建項目,在上報可行性報告前應向所在地區供電所(局)書面征詢供電條件,作為政府部門審批基建項目的依據。供電所(局)在30天內書面予以答復初步意見,有效期限為一年,項目逾期尚未成立,需重新辦理征詢。

辦理征詢供電條件時,應提出書面申請書,申請報告應列出用電單位(房產開發單位)名稱、地址、聯系人、聯系電話、郵政編碼,簡要寫明主要用電設備、特殊用電要求、預計用電容量、發展容量、預計用電時間等,用戶還應提供立項意向有關文件(復印件)及1:1000地形圖(二份)。

3.2擴初設計階段

邀請供電局參加擴初方案評審會,向營業室提交申請報告與擴初設計文本。在30天內批復工詢方案,包括街坊站(或箱變)數量及容量。

3.3三通一平階段

向營業室申請施工臨時供電。須在辦理正式用電申請以后或同時辦理。(詳見作業指導書《臨水臨電配套》)。

3.4工程建設階段

在取得工詢方案批復的基礎上,正式辦理小區供電配套申請,填報《新建擴建普通住宅供電配套申請書》和《小區配套部分供電申請單》。需提供:

3.4.1申請報告(其中須有標有建筑面積的房型圖,并按80平方米以下,80~120平方米,120~150平方米,150平方米以上等四檔面積分類統計表。注明計劃竣工日期);

3.4.2上級批文(主要是市,區計劃和規劃批文);

3.4.3建筑工程規劃許可證;

3.4.4住宅配套費繳付憑證;

3.4.5公安門牌;

3.4.6標明門牌號的總平面圖,電氣施工圖,建筑施工圖。

由供電部門核定供電配套工程費。

為不致影響工程進度,本主辦崗位取得電氣施工圖后,即可送審低壓監察,預先審核單體內的電氣圖。

3.5供電實施階段

3.5.1街坊變電站建設(外線工程)

在辦理街坊變電站建設申請手續時應附送:申請報告;兩份總平面圖并注明戶名、地址,標明建筑面積。

根據擴初設計階段的工詢方案確定街坊站(或箱變)數量及容量,供電局按用戶受送電裝置施工進度進行供電工程設計(包括變電站類型、電纜排管走向)。提出設計概(預)算等。

本主辦崗位協助項目經理與供電局簽訂變電站施工合同與排管工程合同。按預算繳納工程費用。(變電站設備費用由供電局承擔,由供電局工程股落實定貨,建成后的產權及維護責任歸供電局。

變電站的土建工程由建設方承擔費用和安排施工,建站土地由建設方無償提供,建成后產權歸供電局所有。

本主辦崗位負責與總包協調好與現場其他工種施工進度的銜接,安排好作業面和生活倉儲場地,為排管穿線的施工單位創造進場作業的條件。

建設方僅須按預算繳納其中的排管工程費用,電纜費用由供電局承擔。建成后的維護由供電局承擔。

3.5.2住宅用電(內線工程)

辦理《用電申請聯系卡》,由營業室受理,由低壓監察室審圖蓋章確認施工圖設計,并在30天內答復供電方案(低壓用戶15天內)。此答復對10千伏及以上高壓用戶在一年內有效,低壓用戶在6個月內有效。

供電所(局)按建設方受送電裝置施工進度進行供電工程的設計,建設方按概(預)算(或文件規定標準)繳付業擴工程費。(“業擴工程”為供電局內部俗稱,即供電配套工程費)。

本主辦崗位負責相關設備的采購。如多層用電設備:多層過渡盒(過路箱)以及住宅與公燈電表箱;高層用電設備:進線柜、計量柜、配電柜、住宅與公燈電表箱及水

泵、電梯的配電箱等。也可委托安裝分包采購,具體規則詳見作業指導書《采購》。

3.6竣工驗收

3.6.1變電站土建驗收:甲方和監理驗收通過后通知供電局專項驗收。驗收合格后將變電所移交供電局管理。

3.6.2變電站設備安裝,電纜排管,電纜施工,低壓監察,裝表等驗收均為供電局內部驗收程序。

3.6.3供電局開具驗收合格證明后,本主辦崗位安排安裝分包向供電局無償領取分戶電表,(若為分時電表,需為住戶代繳100元/只,并委托物業公司在交付使用時向住戶收回)并安裝就位。

3.6.4供電局通知送電。

3.710千伏及以上高壓用電客戶新裝用電申請業擴流程

3.8住宅供電配套工程費標準

3.8.1根據上海市物價局、上海市電力工業局《關于核定市區普通新建住宅供電配套工程費標準的通知》[滬經(20**)第152號],自2000年9月1日起,在外環線以內地區試行供電配套工程費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積收取,計費面積按項目批準的面積(包括住宅小區內公建設施)。每戶建筑面積在150平方米以上的住宅,供電基本容量配置50瓦/平方米,150-120平方米的住宅配置8千瓦,120-80平方米的住宅配置6千瓦,80平方米以下的住宅配置4千瓦,公建設施原則上按每平方米40瓦配置。

3.8.2項目建筑面積在6萬平方米以內(包括6萬平方米)全電纜工程收費標準為每平方米145元,架空線與電纜相結合工程為每平方米130元,建筑項目建筑面積在6萬平方米以上、并一次性付清工程款的,按上述標準的90%執行。

3.8.3如果建設方要求提高配置容量,住宅每戶每提高1千瓦,收費標準提高10%;車庫、垃圾房等公建設施如要求低于每平方米40瓦的標準配置,按容量比例收費標準相應降低。

3.8.4因場地狹小,建設方要求采用小型化設備,配置成本又較高的,收費標準上浮20%,有特殊配置要求的其他住宅仍按項目個別核算。

3.8.5上述供電配套工程包括上級電源出線到住宅樓或公建設施的進戶點的所有供配電設施,除供電配套工程費,建站土建費,變電所到號房配電室排管費和變電所設計費四項以外,不再收取供電、配電貼

費和其它費用。

3.8.6外環線外住宅收取業擴工程費。用戶從現有電網支接到用戶受電裝置的供電工程費用。用戶根據供電部門設計編制的供電工程概(預)算繳付工程費。

3.8.7其他注意事項:

3.8.7.1建設方需要提醒動拆遷單位及時聯系供電企業,確保在拆表銷戶時,將電業線路、設備拆除干凈(主要是進戶線、電表設備等),對拆表銷戶的用戶的全部電費結清。

3.8.7.2項目建成后移交物業時,本主辦崗位應負責與供電局簽定協議,確保電業設備的正常運行(電表)。

3.8.7.3本主辦崗位尚未到崗之前,其間的本項作業由設備設計管理崗位完成。

篇3:供電線路架設安全技術措施

供電線路架設安全技術措施

1)供電線路路徑的選擇應合理,應避開易撞、易碰、易受雨水沖刷和氣體腐蝕的地帶,并應避開熱力管道、河道和施工中交通頻繁等場所。

2)施工現場內的低壓架空線路在人員頻繁活動區或大型機具集中作業區,應采用絕緣線。絕緣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并不得直接捆綁在電桿、樹木、腳手架上,不得拖拉在地面上;埋地敷設時必須穿管,管內不得有接頭,其管口應密封。

3)導線截面的選擇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導線中的負荷電流不應大于導線允許載流量。

②線路末端的允許電壓降不應大于額定值的5%n

③導線跨越鐵路、公路或其他電力線路時,銅絞線截面不得小于16mm2;鋼芯鋁絞線截面不得小于25mm2;鋁絞線不得小于35mm2。

4)線路相互交叉時,不同線路導線之間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15―2的規定。

表15―2線路交叉時導線之間最小垂直距離(單位:m)

線路電壓/kVl一10

交叉電力線路/kVl2

l~lO22

5)線路導線與地面的最小距離,在最大弧垂時應符合表15―3的規定。

6)線路導線在最大弧垂和最大風偏時與建筑物凸出部分的最小距離應符合表15―4的規定。

7)當施工現場幾種線路同桿架設時,高壓線路必須位于低壓線路上方;電力線路必須位于通訊線路上方;同桿架設的線路橫擔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15―5的規定值。

8)線路不同檔距時的弧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中10kV及以下架空線路安裝曲線的規定。

9)在同一檔距內,一根導線的接頭不得多于1個;同一條線路在同一檔距內接頭不應超過兩個。

10)架空線路跨越公路、鐵路或其他電力線路及廠內道路處不應有接頭。

表15―3在最大弧垂時導線與地面的最小距離(單位:m)

區域

線路電壓/kV<11~lO

人員頻繁活動區66.5

非人員頻繁活動區55.5

極偏僻區44.5

公路67

鐵路軌頂7.57.5

表15―4導線與建筑物凸出部分之間的最小距離(單位:m)

項目線路電壓/kV

<11―10

垂直距離2.53.O

邊導線水平距離1.O1.5

表15―5同桿架設的線路橫擔最小垂直距離(單位:m)

同桿線路直線桿

分支桿或轉角桿高壓與高壓O.8O.45/O.6

高壓與低壓1.21.O

低壓與低壓O.6O.3

低壓與通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