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范本
行政執法公示制度
為了更好地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規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和市委、市政府關于依法治市的要求,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執法,有效維護國家、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把我局的行政執法活動納入法制化、科學化、規范化軌道,現將有關行政執法規范制度公示如下,廣泛接受政府和社會各界的監督。
一、行政執法基本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實施條例
其他有關國土資源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行政執法主要職責:
1、負責國土資源規則、保護、開發和合理利用。
2、組織開展土地、礦產、測繪法律法規宣傳教育,進行土地、礦產資源、測繪管理的政策調研,研究擬定管理、保護與合理利土地、礦產資源的具體措施;負責有關行政復議。
3、組織編制和實施市級國土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其他專項規劃;參與報市和省人民政府審批的城市總體規劃的審核;指導、審核縣(市)鄉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并下達土地、礦產利用年度計劃和測繪計劃;建立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測繪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提供相關信息的社會化服務。4、監督檢查土地、礦產、測繪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情況以及土地、礦產規劃的建設行情況;依法保護土地、礦產資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查處違法案件。
5、負責實施農用地用途管制,組織其本農田保護;擬定耕地保護和鼓勵耕地開發政策;負責報市、省人民政府審批的各類用的審查、報批;檢查指導縣(市)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農地轉用和非農建設用地管理工作;指導和監督未利用土地開發、土地整理、土地復墾和非農建設占用耕地補充等工作,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
6、負責全市土地地籍管理,組織開展土地資源調查、地籍調查、土地統計、登記發證、土地使用證書檢驗和土地動態監測;調查處理土地權屬糾紛,負責土地確權、土地分等定級、土地登記和全市基準土價、標定地價的評測等工作。
7、加強土資產管理,擬定并按規定組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租憑、作價出資(或入股)、轉讓、抵押、交易和政府土地收購儲備管理辦法,負責鄉(鎮)、村非農建設用地管理,指導農村集體非農土地使用權的流轉管理。
8、負責礦產資源儲量的綜合管理,按規定管理礦產資源的評審和認定工作;負責地質資料匯交和礦產資源儲量登記、統計的管理,實施礦產資源儲蓄量動態監測,建立礦產資源儲量帳戶;組織開展礦產資源供求形勢分析;培育和發展礦業權市場。
9、負責礦產資源探礦權和采礦權的審核、登記和轉讓管理。對勘查活動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及保護進行都督管理;組織開展對礦山企業礦產開發和利用年檢;按規定負責礦產資源補償費的征收和使用管理。
10、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的監督管理,組織開展地質災害調查,編制地質災害年度防災預案,審查批準地質環境影響評價報告,保護地質遺跡。負責地下水、礦泉水、土熱資源勘查、開發的監督管理。
11、組織協調并參與審批中外合資、合作與外商獨資在我市境內開展的國土資源勘查、開發項目,推廣國土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先進科學技術。
12負責全市測繪管理工作,負責丁級測繪單位資質的審批發證、年檢和申報乙、丙級測繪單位資質的審核、報批,組織實施基礎和專業測繪;負責需出版或展示地圖的審核報批,審查發用航空攝影和遙感項目;監督測繪項目的招標投標;管理測繪市場,保護測量標志;負責房地產測繪成果應用的監督管理。
13、直接負責城區范圍內的土地資源管理工作。
14、承擔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它事項。
三、行政執法工作要求:
1、態度熱情。對來本局辦事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做到有問必答,不怕難,不嫌煩,工作人員使用文明語言、杜絕"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防止"吃、拿、卡、要"的不廉潔行為發生。
2、工作認真。單位和個人報批土地、礦產資源、測繪項目等申請登記發證行為的,手續完備,材料齊全,符合規定的,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完畢;對符合規定但手續、材料不齊的,一次講清需補辦的手續,待材料補齊后即行辦理。對不符合規定的,依法解釋,說明原因,讓申辦者理解和滿意。
3、方便群眾。廉潔、高效地辦理各種申辦事項。明示辦事程序及所需材料。各科室的崗位職責須上墻公布,辦公臺上置放《服務卡》,注明工作人員姓名、職務,并貼上照片和崗位職責。
4、執法規范。堅持辦案原則,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正確、手續完備、程序合法、處理恰當。
四、行政執法內容期限
1、凡屬市人民政府審批權限內的土地、礦產資源、測繪項目,報批材料齊全、符合審批和許可依據規定的,一般在7個工作日內報市政府審批;凡需上級人民政府審批的土地、礦產資源、測繪項目,在受理上報材料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報上級人民政府審批。
2、受理國土資源管理權限內的土地、礦產資源、測繪項目材料、證照齊全、手續完備,符合審批和許可依據的一般在受理之日起至7個工作日內給予答復、審核、批復。
3、受理人民群眾的來信、來訪舉報案件,辦理上級交辦的信訪案件。本局直接辦理在一個月內辦理完畢,并視情況將辦理結果答復信訪人;情況復雜的,時限可以適當延長,但不得超過三個月;不能按期辦結的,向交辦機關說明情況,報告辦理進度;對轉辦的信訪案件,在辦理完畢后,應向轉辦機關回復辦理結果。
4、依法查處的國土資源違法案件,一般在30日內作出處罰或處理決定,并送達當事人,在執行處罰或處理決定后15日內結案。
五、行政執法監督內容
1、單位或個人至本局辦理報批手續、其手續完備,證件齊全,符合辦理條件而不予受理、辦理的;
2、未按本局行政執法公示制度規定的期限辦理有關審批和許可事宜的;
3、不按法定程序或不認真審核有關材料,錯辦審批事項和錯發證件的;
4、對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應查處而未查處的;
5、違反本局廉政建設規定的。
六、行政執法舉報投訴
任何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對國土資源違法行為和對晉城市國土資源局行政執法的違紀行為均有權進行監督和舉報。
國土資源違法舉報投訴電話:
行政執法監督舉報電話:
查閱更多相關制度范文,請點擊:
篇2:D檔案局行政執法監督公示制度
為提高檔案行政執法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加強勤政廉政建設,保證公開、公正執法,方便行政相對人行使知情權和監督權,制定本制度。
一、局辦公室設專人負責接待受理群眾對執法情況的投訴和舉報。
二、檔案行政執法公開公示的內容包括:
(一)執法部門及工作人員的職責、職權范圍和辦事紀律;
(二)執法標準、執法程序和執法結果;
(三)各項執法規章制度;
(四)投訴、舉報途徑及監督舉報電話;
(五)其他應公開公示的內容。
三、執法時限
相對人依法申請行政執法機關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經審查,應立即決定是否受理;不能立即決定的,應在收到相對人的申請之日起七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相對人;同意受理申請后,應在三十日內作出決定;重大復雜申請事項在三十日內作不出決定的應報上級批準延長時間。
四、執法程序
(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履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執法檢查時,應有兩人以上共同進行,并持《廣西壯族自治區行政執法證》,表明身份;
(二)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通過檢查或其它渠道發現的違反檔案法律、法規的行為,對違法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行為較輕的,發出《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或采取補救措施;按行政處分處理的,由檔案局提出處分建議,發出《行政處分建議書》,由直接責任人所在單位決定并負責執行。(行為人必須是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行政處分必須由被處分人有從屬關系的單位作出)。
(三)對情節較重應予立案的,指定專人承辦(兩人以上),填寫《立案審批表》,報檔案局行政執法責任制領導小組審議。
(四)承辦人進行調查和取證時,要做好《詢問(調查)筆錄》。
(五)承辦人調查結束,確認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確鑿無誤后,根據檔案法律、法規的規定,提出處理意見,提交檔案局行政執法責任制領導小組集體審議。
(六)對決定給予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相對人發出《行政處罰告知書》,提出處罰的種類和數額的具體意見。
(七)《行政處罰告知書》在作出之日起三日內送達當事人,并由被罰單位或個人簽收。
(八)對相對人作出個人三千元以上、單位五萬元以上行政處罰決定之前,告知相對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相對人要求舉行聽證的,必須在告知后三日內提出書面申請。書寫書面申請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行政執法機關記入筆錄,并告知相對人。相對人不承擔聽證的費用。
(九)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時生效。逾期不執行的,填寫《強制執行申請書》,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十)對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十一)承辦人做好結案立卷歸檔。
五、執法人員紀律
(一)執證上崗;
(二)嚴格按執法程序處理違法行為,不越權執法;
(三)公正、嚴明、依法辦事,不徇私情,不謀私利;
(四)按規定罰款決定與罰款收繳分離;
(五)不準收受禮物及宴請;
(六)履行職責、接受監督。
六、設置監督箱、公布監督電話、在局門戶網站上向社會公開行政執法相關內容,以多種方式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