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一)
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新出臺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提出,企業年檢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企業應當按年度在規定的期限內,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機關報送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查詢。
企業“年報”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股東(發起人)繳納出資情況、資產狀況等,企業對年度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工商機關可以對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內容進行抽查。
經檢查發現企業年度報告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工商機關依法予以處罰,并將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信息通報公安、財政、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對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工商機關會將其載入經營異常名錄。
企業在3年內履行年度報告公示義務的,可以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超過3年未履行的,工商機關將其永久列入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
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解讀
問:企業年度檢驗制度如何改革?答:根據國家工商總局通知要求,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停止企業年度檢驗工作。
同時,根據《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規定,將企業年度檢驗制度改為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問:什么是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如何報告?何時報告?答:根據《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規定,企業應當按年度在規定的期限內,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送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查詢。
制度具體實施時間,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時間為準。
問:企業年度報告主要包括哪些內容?答:企業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股東(發起人)繳納出資情況、資產狀況等,企業對年度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對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內容進行抽查。
問:對企業年度報告中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如何處理?
答:經檢查發現企業年度報告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予以處罰,并將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信息通報公安、財政、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
問:如果企業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如何處理?答:對企業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將其載入經營異常名錄,提醒其履行年度報告公示義務。
企業在三年內履行年度報告公示義務的,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超過三年未履行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將其永久載入經營異常名錄,不得恢復正常記載狀態,并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黑名單”)。
問:個體戶也實行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嗎?答:2013年底,工商總局發文暫停了個體戶驗照工作。
此次出臺的改革方案明確提出改革個體工商戶驗照制度,建立符合個體工商戶特點的年度報告制度。
制度具體實施時間,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時間為準。
更多【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閱讀:
企業工資分配制度
企業工資收入分配制度
建筑企業章程修正案
合資企業章程修正案
內資企業章程修正案
企業更名章程修正案
公司規章制度規范
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制度
企業規章制度范本
部門日常管理制度
部門印章管理制度
篇2: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細則模板
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細則:今年起連云港市實行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為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知情權,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事業單位的監管和服務,2015年起我市改革事業單位年檢制度,實行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據介紹,與改革前的年檢制度相比,實現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后,事業單位不需再將其法人證書帶至登記管理機關年檢、貼花,只需于每年的1月1日至3月31日間,將其上一年度執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及其細則情況報送至有管轄權的登記管理機關,并在指定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監管和社會監督。
年檢制度改革,既簡化了事業單位辦事手續,同時也便于社會公眾參與對事業單位的監督,保障了公眾的知情權。
據了解,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條例》和《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年檢制度改革后,登記管理機關為事業單位核發有效期為5年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有效期截止日前30日內,事業單位到登記管理機關換領新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
超過有效期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自動廢止。
根據事業單位登記管轄權劃分,全市事業單位年度報告分別在市、縣(區)機構編制網(或紅頁)公示。
歡迎公眾查閱、監督。
社會監督電話:。
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細則:寧波將全面實施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
今年10月1日起,全市范圍開始實施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其中,余姚、寧海、鎮海三地將于本月中下旬起先行試點。
根據《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規定,今年開始,企業應當按年度在規定的期限內,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報送上一年度的企業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
當年設立登記的企業,自下一年起公示年度報告。
按照此規定,我市今年3月1日起停止了對企業的年檢。
6月1日,我市率先在全國推行公司出資信息公示制度,探索實施企業年度報告及公示制度的方式、方法、機制等。
在此基礎上,今年10月1日起,全市范圍開始實施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制度,其中,余姚、寧海、鎮海三地將于本月中下旬起先行試點。
那么企業年度報告究竟要申報些什么,又該公示些什么呢?為此,市市場監管局企業監管處負責人作了專門解答。
企業年度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企業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郵箱等信息;
(二)企業開業、歇業、清算等存續狀態信息;
(三)企業投資設立企業、購買股權信息;
(四)企業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其股東或者發起人認繳和實繳的出資額、出資時間、出資方式等信息;
(五)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等股權變更信息;
(六)企業網站以及從事網絡經營的網店的名稱、網址等信息;
(七)企業從業人數、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合計、營業總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納稅總額信息。
而公示信息,除了以上年度報告的內容,另外還包括各監管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與企業有關的信息,包括登記、備案信息,不動產抵押登記信息,股權出質登記信息,許可準予、變更、延續信息,行政處罰信息,以及其他依法應當公示的信息。
這些信息,任何公民只要登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就能查詢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