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財政局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范本

財政局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范本

2024-07-15 閱讀 6978

財政局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過錯責任的追究,加強內部監督管理,提高執法水平,促進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根據《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財政法律法規,結合我局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過錯責任的追究,應堅持責任自負、區別對待、實事求是、有錯必究的原則。

第三條對過錯責任的追究,一般采取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方式,對嚴重的過錯責任,從重處罰。

第四條本制度適用于本機關及下屬單位。

第二章過錯的界定

第五條本制度所指的過錯責任,是指在執行公務和辦理業務過程中,由于徇私徇情,吃請,玩忽職守,業務素質差或其他原因造成應當追究的錯誤責任。

第六條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屬過錯責任,應予追究:

(1)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

(2)違反法律、法規程序的;

(3)利用職權造成錯誤責任的;

(4)超越職權造成錯誤責任的;

(5)接受說情、吃請、造成錯誤責任的;

(6)不負責任、不深入調查造成錯誤責任的;

(7)不聽從領導或他人正確意見,主觀行為造成錯誤責任的;

(8)領導干部利用職權指使他人造成錯誤責任的。

第三章過錯責任的劃分

第七條個人責任和集體責任

(1)二人以上承辦的事項發生過錯責任的,由主辦人員負直接責任,其他人員負從屬責任;

(2)集體討論決定發生過錯責任的,由主持討論的人員負主要責任,堅持錯誤意見的人員負次要責任。

第八條一般同志與領導同志的責任

(1)一般人員的正確意見被上級領導否決后仍依領導指示辦理而出現過錯的,由領導負過錯的全部責任;

(2)一般人員在執行公務、辦理業務中,沒有講清實際情況,或隱瞞重要情節和事實,使領導決策失誤造成過錯的,由一般人員負全部責任。

第四章過錯責任的承擔形式

第九條根據形成過錯責任的原因及其造成的后果,分為嚴重過錯責任、一般過錯責任。

(1)已經無法挽回的損失和影響,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為嚴重過錯責任;

(2)已經造成或有可能造成過錯,經指出未能改正,影響到財政機關聲譽和財政干部形象的,情節較重并造成一定后果的,為一般過錯責任。

第十條過錯責任的承擔形式

(1)責成寫出書面檢查,進行批評教育;

(2)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批評;

(3)扣發工資或獎金,取消評模資格;

(4)免去現任職務;

(5)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6)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過錯責任的追究

第十一條過錯責任的追究,要嚴格區分過錯責任的性質,過錯責任發生的主客觀原因、危害程度及后果。既要堅持原則,有錯必究,又要實事求是,慎重對待。

第十二條因徇私徇情、吃請造成過錯責任的,根據不同情況給予以下處罰和追究:

(1)形成輕微過錯的,扣發1個月基本工資,或給予一定數額的罰款處理,并取消當年的評模資格;

(2)造成一般過錯責任的,扣發1-2個月基本工資,責成寫出書面檢查,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批評;

(3)造成嚴重過錯責任的,在給予相應黨紀處分的同時,扣發1-5個月基本工資,延期一至兩年晉級晉職,直至免去現任職務,降級降職。

第十三條對于玩忽職守造成過錯責任的,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以下追究和處罰:

(1)形成輕微過錯的,寫出書面檢查,通報批評;

(2)造成一般過錯責任的,扣發1-2個月基本工資通報批評;

(3)造成嚴重過錯責任的,在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的同時,扣發1-3個月基本工資,延期晉級晉職,直至免去現職,降級降職。

第十四條對于因業務素質差或其他方面的原因,而造成過錯責任的,除根據情況給予以下處罰外,要限期提高業務素質,對超期未提高素質又形成過錯責任,從重追究:

(1)形成輕微過錯責任的,責成寫出書面檢查,進行批評教育;

(2)造成一般過錯責任的,責成寫出書面檢查,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批評,扣發1個月基本工資;

(3)造成嚴重過錯責任的,除給予相應黨紀政紀處分外,同時扣發1-3個月基本工資,或者延期晉職晉級,直至降職降級。

第十五條造成過錯責任情節惡劣、后果嚴重的,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予以治安處罰或勞動教養,觸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六條因過錯責任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損失的,應予全部或部分賠償。

第六章過錯責任的發現途徑

第十七條過錯責任追究,通過以下途徑發現:

(1)通過當事人的申訴;

(2)通過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紀檢或其他部門批轉的案件;

(3)通過群眾來信來訪反映;

(4)通過執法檢查發現;

(5)其他發現形式。

第七章過錯責任制的組織領導及職責

第十八條財政局成立過錯責任追究領導組,成員如下:

組長:李寶珠

成員:楊文英薛建中陳商珠梁明學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會計監察股。

主任:陳商珠(兼)

成員:劉紅菊張美萍馬新勇

第十九條過錯責任追究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1)負責并組織對過錯責任案件的調查;

(2)確認過錯的性質和責任,提出處理意見;

(3)受理錯案責任者的申訴。

第二十條對過錯責任的追究,由過錯責任追究辦公室提出意見,交過錯責任追究領導組研究,按程序進行,由過錯責任追究辦公室等部門負責具體實施。自確認過錯責任之日起,責任追究一般在1個月內完成,過錯責任追究從被確認之日起實施。

第八章附則

第二十一條本制度如與上級有關規定相抵觸,以上級規定為準。

辦公室執法過錯追償

1、在負責文件收發、整理、歸檔過程中,違反《保密法》規定,發現泄密現象,情節較輕者,追償本人1-3個月基本工資,并調整工作崗位;造成重大損失,送交司法部門處理。

2、未經局領導同意,擅自使用公章出具證明,提供經費提保造成經濟損失,追償本人1-5個月基本工資,并調整工作崗位;情節嚴重者,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3、由于工作失誤,造成財務管理混亂,財務不清的,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違反規定報銷、胡支亂花、挪用公款情節嚴重者,送交司法部門處理。

預算股執法過錯追償

1、預算收支旬報、月報、年報不按規定內容、期限上報和報表數字不真實、不準確的,對責任人批評教育,三次以上者扣發責任人1-3個月基本工資。

2、不按照規定的預算級次和程序撥款的,不根據用款單位批準的預算指標,超計劃撥款或越級辦理預算撥款的,扣發責任人1-5個月基本工資,并予以通報批評。

3、未經政府批準擅自改變預算,使平衡的預算發生赤字,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追究行政責任。

4、未經財政部門或者授權機構批準,擅自辦理預算收入退庫,對責任人批評教育,并扣發其1-2個月基本工資。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動用國庫存款或者擅自以其他方式支配已入庫的庫款,由財政部門責成追回國庫庫款,并給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行政處分,情節嚴重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6、在編制預算、辦理預算撥款過程中,,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行政事業股執法過錯追究

1、違反辦事程序,造成嚴重后果而發生賠償損失的,對責任人追償本人1-2個月基本工資。

2、在編制預算、辦理預算指標追加追減過程中,,違反法規造成損失賠償的,對責任人追償本人1-3個月基本工資。

3、在轉發有關文件、草擬各種制度、登記??钯~和指標臺賬以及編制報表過程中,不負責任,造成嚴重失誤,對直接責任人追償本人1個月基本工資。

4、旬、月、季、年報表不及時,或由于個人工作失誤,出現會計報表數據不真實,3次以下者,扣發1個月基本工資,寫出書面檢查;3次以上者(含3次)扣發1-3個月基本工資,通報批評。

農業股執法過錯追償

1、違反法定程序,弄虛作假,擅自下達預算指標或工作失誤,使預算指標不能及時下達造成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2個月基本工資。

2、因考察不真、立項不準,造成投放的周轉金不能按時回收或損失浪費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2個月基本工資。

3、在年初包干經費測算和預算執行追加追減過程中,弄虛作假,而造成單位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2個月基本工資。

社會保障股執法過錯追償

1、按法律程序編制預算決算,造成失誤者,追償1-2個月基本工資。

2、審核、下達專項資金(基金)時,違反規定,弄虛作假,造成嚴重損失的,除追究科室責任人外,對有關責任人追償3個月基本工資。

3、科室領導因玩忽職守,對工作造成嚴重錯誤的,對科室領導追償1-3個月基本工資。

4、旬、月、季、年報表不及時,或由于個人工作失誤,出現會計報表數據不真實,3次以下者,扣發1個月基本工資,寫出書面檢查;3次以上者(含3次)扣發1-3個月基本工資,通報批評。

5、在離休醫藥費掛賬和報銷中,違反程序或規定,弄虛作假,而造成單位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5個月基本工資。

綜合管理股執法過錯追償

1、因個人工作過失管理不善,造成單位預算外資金損失,視其責任大小和情節輕重,追償責任人1-3個月基本工資。

2、因個人過失造成資金流失,追償責任人1-2個月基本工資;因玩忽職守而造成資金損失的,追償責任人1-3個月基本工資,并予以相應黨紀政紀處分。

3、因工作失誤,造成票據丟失,或違規發放的,追償責任人1-2個月基本工資;因工作不負責,玩忽職守,造成票據失盜,情節嚴重的;予以黨紀政紀處分,并追償1-5個月基本工資。

4、違反《行政處罰法》,擅自給沒有處罰權的單位發放罰沒票據,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的,除責任人限期收回外,并扣發其1-3個月基本工資。

5、旬、月、季、年報表不及時,或由于個人工作失誤,出現會計數據不真實,3次以下者,扣發1個月基本工資,寫出書面檢查;3次以上者(含3次)扣發1-3個月基本工資,通報批評。

會管監察股執法過錯追償

1、在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考試、發放和換證工作中,不按有關法規執行造成過錯責任的,追償責任人1-2個月基本工資。

2、在會計資格報名、考試過程中,弄虛作假,違紀作弊的,追償責任人1-3個月基本工資,造成嚴重影響的,給予相應黨紀政紀處分,并追償1-5個月基本工資。

3、在發放會計從業資格證過程中,,弄虛作假,追償責任人1-2個月基本工資。

4、對檢查出的違紀問題隱瞞不報、對申請復議的單位不按時復議的,追償責任人1個月的基本工資。

5、超越權限、違反法定標準和程序實施處罰,對單位財產造成損失的,追償責任人1-2個月的基本工資。

6、在執法檢查過程中,吃請、,造成重大損失,追償本人1-3個月基本工資。后果嚴重的,除追償責任人1-5個月基本工資外,并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企業股執法過錯追償

1、因個人工作過失管理不善,造成單位資金損失,視其責任大小和情節輕重,追償責任人1-2個月基本工資。

2、因工作失誤,造成報表信息失真或國有資產流失的,追償責任人1-5個月基本工資。

3、旬、月、季、年報表不及時,或由于個人工作失誤,出現會計報表數據不真實,3次以下者,扣發1個月基本工資,寫出書面檢查;3次以上者(含3次)扣發1-3個月基本工資,通報批評。

世行辦執法過錯追償

1、違反辦事程序,弄虛作假,擅自放貸或工作失誤,造成一定影響的,追償責任人1-2個月基本工資。

2、因考察不實,審核不嚴,造成投放的世行貸款不能按時回收或損失浪費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3個月基本工資。

3、因個人工作失誤,不能及時報賬,造成單位資金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調離工作崗位,追償責任人1-5個月基本工資。

4、在發放貸款過程中,吃請,,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執法過錯追償

1、不按照規定編制會議費預決算,造成失誤者,追償1-2個月基本工資。

2、違反法定程序,越權審批采購項目的,造成一定影響的,追償責任人1-3個月基本工資。

3、違反《政府采購管理暫行辦法》,弄虛作假,,造成嚴重損失的,予以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核算中心執法過錯追償

1、因工作失誤,審核不嚴,造成單位資金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1-2個月基本工資。

2、違反辦事程序,弄虛作假,造成單位資金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1-2個月基本工資。

3、月、年報表不及時,或由于工作失誤,出現會計報表數據不真實3次以下者,扣發1個月工資,寫出書面檢查,3次以上者(含3次)扣發1-3個月基本工資,通報批評。

4、在辦理業務過程,吃請,徇私徇情,造成一定影響,追償本人1-3個月基本工資,通報批評。后果嚴重的,除追償本人1-5個月基本工資外,并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經濟建設股執法過錯追償

1、違反法定程序,弄虛作假,擅自下達預算指標或工作失誤,使預算指標不能及時下達造成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2個月基本工資。

2、對違反財務報賬程序,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2個月基本工資。

3、在年初包干經費測算和預算執行追加追減過程中,弄虛作假,而造成單位損失的,根據責任輕重,追償有關人員1-2個月基本工資。

篇2:某國庫支付中心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國庫支付中心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一、追究范圍

中心全體會計人員

二、追究內容

1、服務態度不端正,有推諉、生硬、刁難、敷衍現象的。

2、計算機操作不規范,導致系統紊亂、數據丟失的。

3、提供會計信息有誤并造成不良影響的。

4、工資計算不準確,影響個人收入的。

5、算賬、核票不細心,報銷支出有誤的。

6、印鑒、票據管理疏忽,發生丟失或盜用的。

7、與銀行對賬不及時,未達賬項不予調整的。

8、電算資料保管不慎,出現丟失、損毀的。

9、與服務單位同通作弊、違規辦理報賬業務的。

10、向服務單位亂攤派私人開支費用或吃、拿、卡、要。

三、追究方式

1、中心稽核督查發現有上述問題的,視情節責令改正,并寫出書面檢查;短缺現金,責任人如數賠償。

2、工作不精心,給中心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通報批評,年終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列為最差。

3、工作出現嚴重失誤,不能勝任會計工作的,從重處理,建議調離會計核算中心。

篇3:區政務中心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區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保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正確、及時、公正、高效地實施行政審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貴陽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試行)》(筑府發〔2003〕23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的組織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以書面證照等方式允許其從事某種活動、確認某種權利、授予某種資格的行政行為,主要包括審批、核準、審核、備案等。

行政審批過錯,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過失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規定的職責進行審批,以致影響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貽誤行政管理工作,或者損害行政審批申請人合法權益,給行政機關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行為。

第三條區各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必須建立、完善、規范和公開崗位目標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辦事公開制和投訴舉報制等各項內部行政審批管理制度。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區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和公務員,依據授權或者經行政機關委托行使行政審批職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第五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究,懲處與責任相適應,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章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范圍

第六條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審批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追究受理、許可責任人的行政審批過錯責任:

(一)違法設定行政審批事項或者對已經撤銷的行政審批事項仍在審批的;

(二)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應予受理、許可而不予受理、許可的;

(三)對申請資料不全而未一次性清楚告知補充事項,或者首問未能清楚告知申請具體要求的;

(四)非法設立有償服務、咨詢程序的;

(五)不予受理、許可而不告知理由的;

(六)推諉扯皮刁難申請人的;

(七)未在規定或者承諾時限內完成許可事項或告知辦理結果的;

(八)對已審批項目負有事后監管職責的部門因不監管或監管不力,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九)超越規定權限實施許可,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十)不按審批規定辦事,違規作出審批決定的;

(十一)為不符合規定的行政審批項目打招呼、說情,干擾行政審批行為,情節較重的;

(十二)違規搭車收費,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范圍的;

(十三)把行政審批職能非法轉移予中介機構,借機收費的;違法準許中介機構或者其他組織、人員從事許可代理活動的;對受委托的組織和個人實施的行為不依法監督,造成不良后果的;

(十四)接受申請人禮金、財物、宴請和各種有價證券的;

(十五)將本人或者親屬應當由個人支付的費用,讓申請人報銷的;

(十六)向申請人索取錢物或變向索要其他好處的;

(十七)本部門完成許可事項后不按規定移交或拖延移交影響其他部門審批辦理的;對涉及不同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不按規定及時主動協調,推諉或拖延不辦,影響行政審批辦理的;

(十八)借審批之機向申請人搞攤派、拉贊助的;

(十九)有其他違規違紀行為并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第三章行政審批過錯責任劃分與承擔

第七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分為:直接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

第八條承辦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行政過錯的,負直接責任。

第九條審核人、批準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負直接責任。

第十條承辦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審核人、批準人應當發現而沒有發現,或者發現后未予糾正,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審核人負主要領導責任,批準人負重要領導責任。

第十一條審核人不采納或改變承辦人正確意見,造成批準人發生行政審批過錯的,審核人負直接責任,批準人負主要領導責任。

審核人不報請批準人批準直接作出決定,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審核人負直接責任。

第十二條批準人不采納或改變承辦人、審核人正確意見,造成行政過錯的,批準人負直接責任。

未經承辦人擬辦,審核人審核,批準人直接作出決定,造成行政過錯的,批準人負直接責任。

第十三條領導指令、干預,造成行政過錯的,指令、干預的領導負直接責任。

第十四條集體研究、認定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決策人負主要領導責任,持錯誤意見的人負重要領導責任,持正確意見的人不承擔責任。

第四章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

第十五條根據情節輕重、損害后果和影響大小,行政審批過錯分為一般過錯、嚴重過錯和特別嚴重過錯。

第十六條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方式:

行政審批過錯行為尚不構成黨紀、政紀處分的,按《貴陽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試行)》(筑府發〔2003〕23號)的以下規定進行追究。

(一)戒勉談話,責令改正;

(二)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三)通報批評;

(四)取消崗位津貼;

(五)扣發年終目標獎;

(六)年終考評為不稱職;

(七)調離工作崗位;

(八)停職離崗。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單處或并處。

第十七條對于一般過錯的直接責任者,根據第十六條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同時對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給予通報批評或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處理。

第十八條對于嚴重過錯的直接責任者,其行為已違反行政紀律相關規定的,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警告直至降級處分;對負主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下處分。對負重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處分。同時對以上責任人根據第十六條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第十九條對于特別嚴重過錯的直接責任者,其行為已違反行政紀律相關規定的,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撤職或行政開除處分;對負主要領導責任者,給予降級以上處分;對負重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記大過處分。

第二十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人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其行政審批過錯行為有第十八、第十九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同時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給予相應黨紀處分。

第二十一條行政審批過

錯責任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理:

(一)一年內出現兩次以上應予追究的行政過錯行為的;

(二)干擾、阻礙、不配合對其行政過錯行為進行調查的;

(三)對投訴人、檢舉人、控告人打擊、報復、陷害的;

(四)造成巨大損失或影響特別惡劣的。

第二十二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由區政務服務政務中心提出,依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由過錯責任人員所在主管部門負責辦理;構成黨紀、政紀處分的,由相應紀檢監察組織依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負責辦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四條行政審批過錯的區分。

(一)情節輕微,給行政機關和行政管理相對人造成損害后果和影響較小的,屬一般過錯;

(二)情節嚴重,給行政機關和行政管理相對人造成損害后果嚴重、影響較大的,屬嚴重過錯;

(三)情節特別嚴重,給行政機關和行政管理相對人造成損害特別嚴重、影響重大的,屬特別嚴重過錯。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所稱批準人,指行政機關行政主要負責人及有批準權的副職人員;審核人,指行政機關內設機構領導及其副職人員;承辦人,指具體承辦行政審批事項的工作人員。依照內部管理分工規定或者經行政授權,由其他工作人員行使批準權、審核權的,具體行使批準權、審核權的人員,同樣為批準人、審核人。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批準之日起施行。

**區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