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學校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學校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2024-07-12 閱讀 7491

為了落實創衛工作責任,推動我校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順利進行,根據《西安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領導小組關于創衛目標責任細化分解的通知》和《西安市紀委監察局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并依據有關黨紀、政紀規定,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暫行辦法。

一、責任追究的內容及范圍

對不認真執行校創衛領導小組工作部署和校創衛辦工作安排,對各處、室、組創衛工作領導不力、效能低下,不能按期保質保量完成工作任務,造成不良后果等責任,過錯行為的負有直接領導責任人員和具本責任人實施責任追究。

二、創衛工作目標責任分解

(一)校創衛工作領導小組和創衛辦工作目標責任

1.創衛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分工

張宏斌副校長:總負責和創衛組織管理部分

秦健書記:教職工創衛知識培訓

戴興民副校長:創衛材料整理、歸檔,健康教育、學生體質監測、衛生保健科研、學生清潔區衛生

劉成安副校長:設備配備維修、校園環境衛生和環保衛生督查

2.校創衛辦工作目標責任

①落實校創衛工作領導小組部署,負責校創衛日常工作安排

②收集、整理各職能處室負責的創衛工作材料

③組織檢查,指導校各部門的具體創衛工作,提出整改意見

④負責校創衛工作文件的起草、創衛工作信息的報送

⑤督查各部門創衛工作目標責任的落實

⑥負責校創衛工作責任追究的具體落實

(二)各處、室、組創衛工作目標責任

依據校領導創衛工作具體分工,各處室、組創衛工作目標責任如下:

1.辦公室:

①創衛工作宣傳:負責創衛信息報告,按時更換創衛宣傳欄。

②協助創衛辦工作:催辦、協調各處室、組創衛工作的落實。

③協同校創衛辦做好創衛工作責任追究的具體落實。

2.教務處:

①健康教育工作:做到開課率、課時、教材、師資、評價五落實,學校健康教育器材、教具的配備、登記和管理,健康教育活動的開展,健康教育的考核評價。

②學生健康監測:體質監測,疾病預防和"六病"防治工作措施和計劃、總結,做好瑪麗斯特普國際組織在我市實施的"校園紅絲帶,你我同行動"項目。

③衛生保健科研:教研組健康教育教學研究活動記錄,學校開展健康教育的課題實驗中的材料、報告,論文、經驗交流材料。

④所轄人員及區域環境衛生。向校創衛辦保送《學生常見病登記表》《學生運動外傷登記表》《學生傳染病登記表》《學生預防接種登記表》《體弱病殘學生登記表》《智力低下學生登記表》等相關創衛業務表格。

⑤對書記負責,抓好教職工的創衛知訓培訓,教職工創衛知識有計劃、有方案,有記錄,確保教職工創衛知識普及率不低于100%。

3.政教處:

①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確保健康教育知識普及充不低于100%,積極開展"我為創衛做貢獻"為主要內容的重點活動。

②開展環保教育和環保知識普及,確保環保知識普及率在學生中保持在100%。

③按時向創衛辦報送《早操檢查統計表》、《眼保健操檢查統計表》、《學生因病缺課登記表》、《學生個人衛生檢查統計表》、《教學用房衛生檢查統計表》等創衛業務工作表格。

④校紅十會計劃、總結、會議記錄及所轄人員及區域衛生。

4.總務處:

①除"四害"工作:除"四害"工作計劃、總結,愛衛會計劃、總結、會議記錄,向校創衛辦報送《除"四害"監測表》、《四害孳生地調查表》、《除"四害"檢查統計表》、《校園環境衛生檢查記錄表》、《日產垃圾清運情況檢查記錄表》、《廁所衛生檢查表》、《教室采光、照明和黑板、課桌椅、飲水機、洗漱設施衛生檢查統計表》。

②衛生管理:學校衛生管理制度、衛生檢查評比辦法,學校衛生管理部門和人員名單,保潔人員和工作責任書,所轄人員及區域環境衛生。

③環境保護:創建綠色學校計劃、總結,教職工環保教育和環保知識普及,確保環保知識普及率保持在100%,學校綠化面積、示意圖和保養制度。

④食品衛生管理:上級下發的食品衛生管理文件、復印件資料,學校師生飲用水水質檢測報告、管理制度,校園環境衛生(學生清潔區除外),學校衛生設施配備與維修。

5.年級組、班:

①按各處室要求配合完成有關創衛表格的填報。

②負責本年級和本班學生健康知識、創衛知識、環保知識的普及,確保普及率達到100%。

③全面負責本年級、本班級的衛生達標工作,不留死角。

6.教研組:

①執行各處室有關創衛工作的安排

②所轄辦公室環境衛生的達標

7.教師、職工個人:

①執行校創衛工作具體措施的落實

②根據所在處、室、組的具體創衛分工,明確責任,抓好落實。

三、責任追究方式

(一)對教師、職工(個人)的責任追究:

1.在校創衛辦組織的檢查評比中排名列后三名一次的給予個人通報批評和減發當月結構獎50元;連續三次排名后三名者給予誡免談話、減發當月結構獎100元;具體責任不清時對所屬年級組、教研組、各處室給予通報批評并減發處、室、組負責人當月結構獎100元。

2.對校創衛辦檢查中提出的意見不夠重視,整改不力,在限定時間內沒有明顯變化的、對校創衛辦發出的整改通知落實不及時、對創衛熱線反映的問題和新聞媒體暴光屬實的問題整改不力一次的,給予誡免談話和減發當月結構獎100元;對創衛熱線反映的問題和新聞媒體暴光屬實的問題整改不力二次或二次以上的給予取消年終評優資格,減發當月結構獎200元,具體責任不清時減發各處室負責人當月結構獎200元并取消本部門年終評優資格。

(二)對處、室、組(部門)的追究:

1.不按工作目標責任按時向創辦報送相關資料或報送資料不符合要求一次的,給予報送部門通報批評一次,并減發處、室員和直接責任人人員當月結構獎50元。

2.對上級創衛辦檢查出的問題,經校創衛辦督促在規定的時間內整改不力一次者,給予部門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減發當月結構獎100元。

3.按工作目標責任應開展相關工作和活動而未組織或開展達一次者,給予部門負責人減發當月結構獎100元;影響校創衛辦資料收集減發部門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員100元;致使創衛相關工作不落實空白者給予處室負責人通報批評,誡免談話,減發當月結構獎200元,取消年終評優資格。減發當月結構獎不含300元師德獎。可累積減發,當月結構獎減發為零,在下月結構獎中減發。

具體責任追究由校創衛辦提出意見報校行政會議決定,本辦法由校創衛領導小組負責解釋。

西安市第三十中學

二OO五年十一月十二日

篇2:某國庫支付中心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國庫支付中心過錯責任追究制度

一、追究范圍

中心全體會計人員

二、追究內容

1、服務態度不端正,有推諉、生硬、刁難、敷衍現象的。

2、計算機操作不規范,導致系統紊亂、數據丟失的。

3、提供會計信息有誤并造成不良影響的。

4、工資計算不準確,影響個人收入的。

5、算賬、核票不細心,報銷支出有誤的。

6、印鑒、票據管理疏忽,發生丟失或盜用的。

7、與銀行對賬不及時,未達賬項不予調整的。

8、電算資料保管不慎,出現丟失、損毀的。

9、與服務單位同通作弊、違規辦理報賬業務的。

10、向服務單位亂攤派私人開支費用或吃、拿、卡、要。

三、追究方式

1、中心稽核督查發現有上述問題的,視情節責令改正,并寫出書面檢查;短缺現金,責任人如數賠償。

2、工作不精心,給中心造成不良后果的,予以通報批評,年終考核實行一票否決,列為最差。

3、工作出現嚴重失誤,不能勝任會計工作的,從重處理,建議調離會計核算中心。

篇3:區政務中心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區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保證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正確、及時、公正、高效地實施行政審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貴陽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試行)》(筑府發〔2003〕23號)等有關法律法規及規章,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行政審批,是指行政機關和法律授權的組織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以書面證照等方式允許其從事某種活動、確認某種權利、授予某種資格的行政行為,主要包括審批、核準、審核、備案等。

行政審批過錯,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故意或者過失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規定的職責進行審批,以致影響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貽誤行政管理工作,或者損害行政審批申請人合法權益,給行政機關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行為。

第三條區各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必須建立、完善、規范和公開崗位目標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辦事公開制和投訴舉報制等各項內部行政審批管理制度。

第四條本辦法適用于**區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和公務員,依據授權或者經行政機關委托行使行政審批職權的組織及其工作人員。

第五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堅持實事求是、有錯必究,懲處與責任相適應,教育與懲處相結合的原則。

第二章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范圍

第六條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審批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追究受理、許可責任人的行政審批過錯責任:

(一)違法設定行政審批事項或者對已經撤銷的行政審批事項仍在審批的;

(二)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申請應予受理、許可而不予受理、許可的;

(三)對申請資料不全而未一次性清楚告知補充事項,或者首問未能清楚告知申請具體要求的;

(四)非法設立有償服務、咨詢程序的;

(五)不予受理、許可而不告知理由的;

(六)推諉扯皮刁難申請人的;

(七)未在規定或者承諾時限內完成許可事項或告知辦理結果的;

(八)對已審批項目負有事后監管職責的部門因不監管或監管不力,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九)超越規定權限實施許可,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十)不按審批規定辦事,違規作出審批決定的;

(十一)為不符合規定的行政審批項目打招呼、說情,干擾行政審批行為,情節較重的;

(十二)違規搭車收費,提高收費標準、擴大收費范圍的;

(十三)把行政審批職能非法轉移予中介機構,借機收費的;違法準許中介機構或者其他組織、人員從事許可代理活動的;對受委托的組織和個人實施的行為不依法監督,造成不良后果的;

(十四)接受申請人禮金、財物、宴請和各種有價證券的;

(十五)將本人或者親屬應當由個人支付的費用,讓申請人報銷的;

(十六)向申請人索取錢物或變向索要其他好處的;

(十七)本部門完成許可事項后不按規定移交或拖延移交影響其他部門審批辦理的;對涉及不同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不按規定及時主動協調,推諉或拖延不辦,影響行政審批辦理的;

(十八)借審批之機向申請人搞攤派、拉贊助的;

(十九)有其他違規違紀行為并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第三章行政審批過錯責任劃分與承擔

第七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分為:直接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和重要領導責任。

第八條承辦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行政過錯的,負直接責任。

第九條審核人、批準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負直接責任。

第十條承辦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審核人、批準人應當發現而沒有發現,或者發現后未予糾正,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審核人負主要領導責任,批準人負重要領導責任。

第十一條審核人不采納或改變承辦人正確意見,造成批準人發生行政審批過錯的,審核人負直接責任,批準人負主要領導責任。

審核人不報請批準人批準直接作出決定,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審核人負直接責任。

第十二條批準人不采納或改變承辦人、審核人正確意見,造成行政過錯的,批準人負直接責任。

未經承辦人擬辦,審核人審核,批準人直接作出決定,造成行政過錯的,批準人負直接責任。

第十三條領導指令、干預,造成行政過錯的,指令、干預的領導負直接責任。

第十四條集體研究、認定造成行政審批過錯的,決策人負主要領導責任,持錯誤意見的人負重要領導責任,持正確意見的人不承擔責任。

第四章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

第十五條根據情節輕重、損害后果和影響大小,行政審批過錯分為一般過錯、嚴重過錯和特別嚴重過錯。

第十六條行政過錯責任追究方式:

行政審批過錯行為尚不構成黨紀、政紀處分的,按《貴陽市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試行)》(筑府發〔2003〕23號)的以下規定進行追究。

(一)戒勉談話,責令改正;

(二)責令作出書面檢查;

(三)通報批評;

(四)取消崗位津貼;

(五)扣發年終目標獎;

(六)年終考評為不稱職;

(七)調離工作崗位;

(八)停職離崗。

以上追究方式可以單處或并處。

第十七條對于一般過錯的直接責任者,根據第十六條規定進行責任追究;同時對主要領導責任者和重要領導責任者,給予通報批評或取消當年評優評先資格處理。

第十八條對于嚴重過錯的直接責任者,其行為已違反行政紀律相關規定的,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警告直至降級處分;對負主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行政記大過以下處分。對負重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警告處分。同時對以上責任人根據第十六條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第十九條對于特別嚴重過錯的直接責任者,其行為已違反行政紀律相關規定的,根據《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撤職或行政開除處分;對負主要領導責任者,給予降級以上處分;對負重要領導責任者,給予記大過處分。

第二十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人是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其行政審批過錯行為有第十八、第十九條規定情形的,可以同時根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給予相應黨紀處分。

第二十一條行政審批過

錯責任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從重處理:

(一)一年內出現兩次以上應予追究的行政過錯行為的;

(二)干擾、阻礙、不配合對其行政過錯行為進行調查的;

(三)對投訴人、檢舉人、控告人打擊、報復、陷害的;

(四)造成巨大損失或影響特別惡劣的。

第二十二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由區政務服務政務中心提出,依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由過錯責任人員所在主管部門負責辦理;構成黨紀、政紀處分的,由相應紀檢監察組織依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負責辦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法律、法規和規章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四條行政審批過錯的區分。

(一)情節輕微,給行政機關和行政管理相對人造成損害后果和影響較小的,屬一般過錯;

(二)情節嚴重,給行政機關和行政管理相對人造成損害后果嚴重、影響較大的,屬嚴重過錯;

(三)情節特別嚴重,給行政機關和行政管理相對人造成損害特別嚴重、影響重大的,屬特別嚴重過錯。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所稱批準人,指行政機關行政主要負責人及有批準權的副職人員;審核人,指行政機關內設機構領導及其副職人員;承辦人,指具體承辦行政審批事項的工作人員。依照內部管理分工規定或者經行政授權,由其他工作人員行使批準權、審核權的,具體行使批準權、審核權的人員,同樣為批準人、審核人。

第二十六條本辦法自批準之日起施行。

**區政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