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H化工廠施工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H化工廠施工作業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15 閱讀 9833

一、總則

1.1本制度適用于施工作業的安全管理。規定了作業過程中安全管理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1.2生產部是施工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施工作業的安全管理工作。

二、施工作業的風險控制和環境保護管理

2.1對于大、中、小修和維修以及新、改、擴建項目的每一項施工作業,生產辦組織人員進行風險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填寫《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清單》和《環境影響評價表》。認真進行風險和環境因素評價,制定消減措施,完成風險和環境評價報告。

2.2風險和環境評價報告經主要負責人審核后,上報公司安全環保部審核。經公司主管領導審批后實施。

2.3施工單位對每一項施工作業必須組織人員進行風險和環境因素的辨識和評價,完成風險和環境評價報告,經公司安全質量環保部審核合格后,方可施工。

三、裝置檢維修安全管理內容

3.1裝置檢維修前,必須作好裝置停工檢維修的準備工作,成立檢維修臨時組織機構,對檢維修工作實行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組織機構中必須包含安全組,對檢修全過程的安全工作進行部署、檢查、總結,車間各檢維修現場都必須派專人負責現場作業的安全管理和監督。

3.2停工檢維修項目應作到“五定”,即定檢修方案、定維修人員、定安全措施、定檢修質量、定檢修制度。

3.3負責檢維修的人員應對所用的機具材料、設備零件及各種安全用具和防護用具進行認真的檢查與配備,根據檢維修任務布置檢維修現場,保證各通道暢通,對于檢查不合格的各種設備、安全用具和防護用具等要進行修復或更換。

3.4裝置停工檢維修必須制定停工、檢維修、開工方案及相應的安全措施,并經過生產、技術和安全人員討論后,生產主管領導批準后執行。

3.5裝置停工前,要按照工藝要求繪制出盲板圖和盲板拆裝表,盲板加裝完畢后,由生產辦確認后,方可進行檢修。

3.6參加檢維修的人員(包括外委項目的檢修人員)在進入現場之前,檢維修組織機構要召開動員會,對參加檢維修的所有人員進行風險和環境保護以及預防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教育,并落實停工檢維修的安全措施。

3.7外委項目在簽訂檢維修合同時,必須簽訂安全合同,明確施工單位對所承包檢修項目的安全工作負全責,要求施工單位加強自身安全管理,嚴格執行國家和上級部門的安全規定和本公司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并接受生產部的統一監督檢查。

3.8對于檢修的外委施工項目,指定專人負責向施工單位作好檢修項目的技術交底,并掌握其施工進度、質量、安全情況,及時作好協調工作。

3.9裝置停工由生產部按停工方案停工,確保安全停車。

3.10裝置停工后,按照停工方案和工藝要求切斷進出裝置的物料,并按規定退出裝置區,易燃易爆、有毒、強腐蝕性的物料的回收要嚴格執行國家工業衛生排放標準,不允許任意排放。無火炬設施的帶壓易燃易爆氣體的排空,要緩慢進行,逐漸減壓,放空管線末端必須采取防火措施。

3.11對盛裝有毒、可燃、腐蝕性物料的設備、容器及管道的檢修,在停工后,應進行徹底的蒸汽吹掃、氮氣置換,使其內部不含有殘渣、余氣,取樣分析符合安全技術要求后,加上符合其工藝壓力等級要求的盲板,使之與相連的設備、管道、系統隔絕,盲板的拆裝應按停工方案的盲板圖進行,并作好明顯標志,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3.12在停工吹掃過程中,應停止裝置周圍(150米以內)一切預制用火及其他用火作業。

3.13嚴禁用壓縮空氣直接吹掃帶油品的管線和容器,以防爆炸著火,而應該先用蒸汽(或氮氣)將油品和油氣吹掃干凈后,再用氮氣或壓縮空氣將存水吹掃干凈。

3.14在停工檢修時,罐、槽、塔、容器、管線等設備中存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質時,其出入口或與系統連接處所加的盲板,應掛上“有物料,注意防火或防毒”的警告牌,并指定專人看管。

3.15對于進入設備內部檢維修的項目,在打開設備人孔前,其內部溫度、壓力應降到常溫、常壓,并從上而下依次打開,在打開底部人孔時,應先打開最底部的放料閥、排空閥,待確認內部沒有堵塞或殘留物料時,方可進行,在打開人孔蓋之前,切忌把螺絲全部松開,嚴防燙傷人員。

3.16對于含油污水系統的檢查,包括下水井、地漏要確實封死、蓋嚴,裝置區內的地坑、平臺及設備、管道外表面的油污、物料要吹掃干凈,避免動火時發生爆炸著火。

3.17裝置停工的注意事項:

3.17.1裝置停工時,必須有一名領導在場與當班班長統一指揮停工,停工過程不宜過快,并注意加強與有關單位的聯系;

3.17.2設備、管線吹掃必須制定流程和吹掃登記表,明確吹掃程序、吹掃時間和負責人,依次進行吹掃置換,防止遺漏或吹掃后又串進物料;

3.17.3禁止向地面、下水井和空中排放油品(或物料),防止發生爆炸、著火、中毒等事故,裝置排放物料應在裝置全部停車后,方可進行;

3.17.4凡是檢修項目,公司安全負責人必須同檢修施工單位負責人進行現場交接,交接內容包括:檢修部位的名稱及檢修作業的內容;檢修部位處理情況,包括處理時間、分析結果和分析時間,裝拆盲板的部位和采取的措施,檢修作業的環境及注意事項等,未經公司安全負責人交待和未經生產崗位班組長同意,檢修人員不得進行檢修工作。

3.18所有檢修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并嚴格執行檢修規程和本工種的安全技術規程。

3.19檢修中的用火管理,嚴格執行輕化工廠《工業動火安全管理制度》。

3.20在檢維修期間要加強保衛工作,保衛科要24小時派專人值班巡邏,關鍵設備和要害部位的檢修,要控制無關人員進入。

3.21在檢維修期間要保證廠區內的消防通道暢通無阻,消防水壓充足,各種消防器材完好備用。

3.22裝置檢修后,檢修單位與本廠要有明確的交接程序,檢修現場必須作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3.23開車前,生產辦要組織有關人員對裝置的各項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并使之處于良好的狀態。

3.24檢修后的壓力容器、設備及管線等,必須按規定進行試壓、試漏,傳動設備要進行單機試運,安全裝置要進行調試復位,未經過試驗的設備、管道、儀表和連鎖等不準投入使用。

3.25接收易燃物料的密閉設備和管道,在接收物料前必須按工藝要求進行氣體置換合格,按方案拆除盲板,由生產辦組織人員進行驗收。

四、監督檢查和考核

4.1各級安全人員要深入現場,加強安全監督檢查,發現危及安全的作業,有權制止并幫助擬定安全措施。

4.2要派專人在現場進行監督。作業不停,監督人員不能撤離。

4.3施工現場監督人員一般要監督檢查如下內容是否符合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4.3.1施工人員勞動保護用具的穿戴情況;

4.3.2消防設施和防護用品的配備情況;

4.3.3各種施工方案和作業票的實施情況;

4.3.4施工現場的交叉作業和外部環境的變化情況。

4.4現場監督人員有權制止施工過程中的“三違”行為,及時向上級匯報。緊急情況下,可以先停止作業,再進行匯報。

4.5對車間執行本規定情況,生產部以定檢和抽檢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檢查,并根據檢查情況按有關規定進行獎懲。

4.6違反本規定或造成事故的責任者,視情節給予批評、扣獎或行政處罰。性質惡劣并造成重大事故的責任者,按照事故管理規定進行處理。

五、附則

5.1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公司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5.2本制度由生產部負責解釋。

5.3本制度可以和生產設施檢維修安全管理制度交互參照。

5.4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2:高速公路養護施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落實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作業安全管理的職責,保障高速公路養護施工作業人員、設備以及車輛通行安全,根據《公路法》、《安全生產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部《公路建設監督管理辦法》、《公路養護技術規范》和《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等,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重慶市行政區域內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作業。

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劃分為小修保養、專項工程、大修工程和改建工程。具體規定依照交通部《公路養護技術規范》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市高速公路管理機構依照本規定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履行高速公路養護施工作業的行政管理職責;

(二)審批養護工程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并負責監督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嚴格按經審查同意的方案組織施工;

(三)協調、指導和監督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和市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的職責履行。

第四條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依照本規定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依法履行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作業中的道路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職責;

(二)依照本規定提交交通組織方案審查意見并負責監督實施;

(三)及時查處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作業中的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

(四)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報送全路網養護施工作業動態統計信息。

第五條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按有關規定選擇具備安全施工作業條件的養護施工作業單位;

(二)與養護施工作業單位簽訂養護工程施工作業安全生產合同并負責監督落實;

(三)負責養護施工過程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

(四)依照本規定組織編制和報送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

(五)依照國家和本市安全生產有關規定以及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組織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作業;

(六)及時向社會公告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作業信息;

(七)負責養護施工安全標志、設施的設置,通過合同約定督促施工單位按批準的交通組織方案具體落實;

第六條養護施工作業單位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負責養護施工作業人員的施工安全作業規程培訓和教育;

(二)設置養護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三)按相關規范要求編制養護施工交通組織方案,交通組織方案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養護施工地點,主要施工內容,施工起止時間,交通管制方式,管制路段的起止樁號,現場交通標志布置方式(含文字和圖表),應急預案;

(四)嚴格按經審查同意的施工組織方案、交通組織方案以及相關安全生產規定進行施工作業;

(五)按經營管理單位要求及《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的規定設置養護工程施工安全設施;

(六)負責養護施工現場交通標志的維護及現場管理工作;

(七)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安全生產管理的其他規定。

第七條申報養護施工作業方案應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大修工程、需半幅或全幅斷道施工的小修保養和專項工程以及在同一施工區域占用行車道超過10日的養護施工工程,應由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向市高速公路管理機構申報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市高速公路管理機構會同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審查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并在受理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出具審查意見。

(二)凡在同一施工區域占用行車道24小時以上10日以下的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應征得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的書面同意。執法機構應在受理申報24時小時內回復,否則視為同意。

(三)高速公路搶險作業應按有關規定和搶險施工組織預案執行。搶險施工組織預案(包括交通組織方案)由經營管理單位負責編制,報市高速公路管理機構和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備案。情況緊急的搶險工程,經營管理單位可以在保證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先期安排搶險施工。

第八條大修工程、需半幅或全幅斷道施工的小修保養和專項工程以及在同一施工區域占用行車道超過10日的養護施工工程,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應提前5日向社會公布,并應按規定時限組織施工,接受社會公開監督。公告應在市級以上報刊發布,同時通過交通電臺滾動播出,并通過相應的收費站及路段可變情報板及時提醒車輛合理選擇路線。

第九條高速公路養護與搶險作業的作業控制區和安全設施的布置,應嚴格按照交通部《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條養護工程施工作業車輛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進出施工區域不主動避讓正常行駛的車輛;

(二)在施工區域外隨意停放;

(三)將物料、泥土帶出施工作業區域污染路面;

(四)穿越中央分隔帶(調頭);

(五)違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其他行為。

第十一條養護工程施工作業人員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接受專門的安全教育和作業規程訓練;

(二)現場施工作業人員必須穿著帶有反光標志的橘紅色工作裝(套裝),管理人員必須穿著帶有反光標志的橘紅色背心;

(三)乘坐施工單位車輛(貨車除外)進出施工現場;

(四)不準在作業區外活動或將任何施工機具和物料置于作業控制區以外;

(五)不準擅自變更控制標志和區域或擴大作業范圍;

(六)不得隨意橫穿高速公路;

(七)不得有違反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的其他行為。

第十二條公路養護施工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養護施工作業必須按作業控制區交通控制標準設置相關的渠化裝置和標志,并由養護施工作業單位指派專人負責維持交通,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應給予積極指導與協助。

(二)斷道施工區段原則上不能超過3公里,每一施工區段施工期限應嚴格按審批方案執行,上一施工區段結束后,方可開始下一施工區段施工。

(三)在車輛運行高峰期,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應及時到施工現場指揮交通,會同經營管理單位和養護施工作業單位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當發生嚴重交通阻塞時,應利用可變信息板等信息渠道及時發布限流、分流信息,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可根據具體情況實施交通管制,并通知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應嚴格按有關規定執行。

(四)在高路堤路肩、陡邊坡等路段養護施工作業時,施工作業單位應采取防滑墜落措施,注意防備危巖、浮石滾落。

(五)在滑坡、塌方、泥石流等路段養護(搶險)作業時,養護施工作業單位應設專人觀察險情。

第十三條橋梁、隧道養護施工作業還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橋梁養護施工作業時,應首先調查掌握架設在橋面上下的各種管線的布設情況,并注意保護公用設施(煤氣、水管、電纜、架空線等),必要時應由經營管理單位與有關單位聯系,取得配合。

(二)在橋梁欄桿外進行作業時,須設置懸掛式吊籃等防護設施,作業人員須系好安全帶。

(三)橋墩、橋臺維修時,應在上、下游航道兩端設置安全設施,夜間須設置警示信號,必要時應由經營管理單位與有關單位聯系,取得配合。

(四)隧道養護施工作業宜選擇在交通量較小時段進行;

(五)進行隧道養護施工作業前,應做好以下工作:

1、經營管理單位應負責檢測隧道內一氧化碳、煙霧等有害氣體的濃度及能見度是否會影響施工安全,并負責檢測隧道結構狀況是否會影響作業安全,如有危險,應處理完畢后方可進行作業;

2、經營管理單位應負責檢查施工道信號燈布設是否準確、明顯,施工標志設置是否規范;

3、養護施工作業單位應對養護施工作業機械、臺架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并在機械上設置明顯的反光標志,在臺架周圍設置防眩燈,將作業現場的輪廓反映出來。

(七)在隧道內進行登高堵漏作業或維修照明設施時,登高設施的周圍應設置醒目的安全防護設施,作業人員須系好安全帶。

(八)對隧道襯砌局部坍塌進行養護施工作業時,應采取措施保證養護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

(九)隧道內不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明火作業或取暖。

(十)電力設施等維護有特別要求的,應按有關部門的安全操作規程執行。

第十四條在夜間或隧道內進行養護施工作業的,應保證養護施工路段內的照明滿足相關要求。

第十五條霧天不得進行養護施工作業。確需霧天進行搶修時,經營管理單位應報告市高速公路執法機構封閉交通后方可作業;所有安全設施上須設置黃色施工警告燈號。

第十六條搶險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高速公路因自然災害、異常氣候等造成險情時,經營管理單位應及時組織修復。

(二)搶險作業單位應當按有關規定在工作區兩端設置安全設施。需要車輛繞行的,應當在繞行路口設置標志。

(三)設置搶險作業控制區后應盡快消除交通障礙和不安全因素,恢復公路暢通。

第十七條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應加強對養護施工作業單位的監督管理。對施工單位及其施工人員不按施工組織方案和交通組織方案以及安全生產管理規定與規程施工、違反養護工程施工作業安全生產合同的行為,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糾正;情節嚴重的,可以采取依法解除合同、清退出場以及上報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門列入不良履約企業名單等措施。

第十八條不依法履行安全監管責任和違反安全生產義務,造成事故的,將按有關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造成重特大事故的,按《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和《重慶市安全生產責任制暫行規定》追究有關單位和人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十九條穿、跨越高速公路的交叉施工,其施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重慶市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施工作業安全管理暫行規定》(渝交委路〔2005〕253號)同時廢止。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由市交通委員會負責解釋。

篇3:化工界區施工作業安全管理實施細則

第一條?為了切實做好化工裝置試車、保運、檢修、改擴建工程的安全管理,杜絕火災、爆炸等安全事故的發生,落實化工界區施工作業安全,確保化工界區施工作業人員職業健康,根據股份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化工界區施工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承擔化工裝置試車、保運、檢修、改擴建工程的分公司(項目經理部)要根據現場實際購置小型、實用的檢驗檢測器具并正確使用。

第三條本細則適用于公司承建化工裝置試車、保運、檢修、改擴建工程。

第四條在化工界區進行試車、保運、檢修、改擴建項目施工時,須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須執行建設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須向建設方辦理相關施工許可手續。

第五條化工界區施工作業須按規定編制施工方案或安全專項方案,方案應涵蓋危害辯識和風險評估內容。須依據風險特點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和應急救援預案,按程序審核批準,并對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第六條施工作業實施前,須依據施工作業現場實際情況和具體安全防護特點,建立并持續完善施工現場安全管控體系,安排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管理人員,配備相應的檢測、監測裝備和專業防護器材及個人防護用品,并履行確認程序。須在項目準備階段進行危險源識別,會同建設單位進行危險源識別確認,并簽署相關安全生產協議書。

第七條化工界區施工作業人員和管理人員,須在進入現場前,由具備相應資格人員進行具有特定作業場所和特定介質防護特點的專項安全教育。每項作業前,須由具備相應資質人員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由雙方簽字確認。進入現場的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佩戴符合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對有特殊要求的作業人員必須進行作業前的身體檢查。特殊場所必須按規定配備能滿足要求的安全防護裝備。

第八條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作業人員必須配帶特殊界區標志。未取得特種作業許可證的人員嚴禁從事特種作業。

第九條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工、機具必須要進行檢查,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工、機具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機動車輛進入易燃易爆作業場所,必須經有關方面審批,并按規定配置防火罩。

第十條嚴格動火作業制度。未辦理動火作業許可證或動火作業許可證級別不能滿足作業場所需要的,嚴禁動火;對已辦理的動火作業許可證應仔細查閱其相關內容是否齊全、真實,發現問題應立即與有關方面聯系解決,嚴格落實許可證中明確的各項安全措施;嚴禁超出動火作業許可證規定的時間、地點、范圍、部位動火。具體執行標準見《廠區動火作業安全規程》HG23011-1999。高處動火作業必須采取防止火花飛濺的遮擋措施,電焊機二次側把線必須絕緣良好、地線必須接地良好。具體執行標準見《廠區高處作業安全規程》HG23014-1999。

第十一條嚴格作業許可制度。動土、用電、用水、用氣(汽)、斷路、進入密閉空間、抽堵盲板等必須辦理作業許可證,未辦理或完善作業許可證的項目,嚴禁擅自施工。具體執行標準見《廠區動土作業安全規程》HG23017-1999、《廠區斷路作業安全規程》HG23016-1999、《廠區盲板抽堵作業安全規程》HG23013-1999。

第十二條進入已使用過的設備、容器、管道內施工,必須要與其他系統進行可靠隔絕(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對盲板和起重要阻斷作用的閥門必須實行掛牌管理。對設備、容器、管道進行吹掃、置換,取樣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保持容器內作業人員與監護人通訊暢通,定時應答。作業區須有通風措施,必要時必須堅持強制通風。要派專人監護,配備相關應急器材、車輛、專業人員,做好應急救援準備。具體執行標準見《廠區設備內作業安全規程》HG23012-1999。

第十三條化工界區施工作業,必須堅持獨立的檢測、監測和復測、復驗。對于化工界區施工作業所涉及裝置和設施及周邊環境,必須進行獨立的檢測和復測,并進行記錄(記錄表見附件)。施工作業時,須依據現場實際制訂監測和復驗方案并落實。

第十四條發生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泄漏,所影響區域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將人員撤離至安全地點。

第十五條在有爆燃氣體風險空間和環境施工作業時,須使用不產生火花的工具(如木、銅質工具),嚴禁使用鐵器敲擊,不能穿著釘鞋,并設置有效的防靜電措施。

第十六條裝置和設施試壓時,須在合適位置配置兩塊以上壓力表,嚴禁敲擊和強震動,嚴禁帶壓施工作業。編制施工工藝時,應盡量避免對裝置和設施進行氣壓試驗。對工藝要求需要必須使用氣壓試驗時,要在時間、區段、人員安排和應急管理及相鄰社區或單位告知方面采取更加嚴密的措施。須編制危險性較大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報送專家審批。

第十七條未經許可,嚴禁觸動生產裝置的閥門、控制按鈕、指示儀表等。

第十八條在已具備運轉能力傳動設備施工作業時,應采取可靠的斷電措施(取出保險或拆除電源接線),經重新啟動確認無電后掛好安全警示牌,并設專人監護。具體執行標準見《廠區設備檢修作業安全規程》HG23018-1999

第十九條容器和設施內照明電壓應不大于36V,在潮濕場所、狹小空間內作業照明電壓應不大12V,燈具及電動工具必須符合相應安全要求,不得使用絕緣老化或破損的器具和器材。

第二十條嚴禁用裝置內的管道、設備、金屬結構和其他金屬物體作為電焊機二次側地線使用。

第二十一條化工界區施工作業所用臨時用電線纜和電氣設施需明確責任人,執行定期檢查和定期更換。

第二十二條拆除裝置和設施前,要編制專項安全施工方案。必須確認裝置和設施已經斷電、泄壓、降溫、排盡物料、沖洗、置換、吹掃干凈,經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第二十三條嚴禁利用未經核算和審核的建筑物、構筑物、管道、管架作滑車組吊點。

第二十四條特殊裝置設備、容器內,多人作業時應采取相應措施對進出的作業人員進行清點、確認、核實。

第二十五條嚴肅化工界區施工階段責任管理。對于未進行中間交接的生產裝置,必須明確管控責任,落實管控措施,執行管控紀律。未經施工方許可,禁止任何名義的進入和擅動。

第二十六條本細則由公司授權安全監督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本細則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