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硫酸鋅生產工藝操作規程

硫酸鋅生產工藝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4809

一、氧化鋅浸出工序

1、準備工作:

穿戴好防護用具,檢查各種設備是否正常(如減速機、攪拌器、水泵、硫酸管、油管及閥門、引風機)。

2、浸出操作:

○1先往浸取桶內加銦尾水和紅泥洗水(約1立方)至桶體積的2/3;

○2啟動攪拌,投入氧化鋅,同時打開油加熱閥加溫至70℃-80℃.

○3當桶內料液PH在3-3.5時,停止加氧化鋅,讓其反應。

○4攪拌半小時,再測PH值,若達到4.5-5.0B't時,繼續攪拌半小時,PH穩定不變調整料液濃度波美度45B't左右。

○5啟動輸送泵將浸出液送中間桶。

○6在反應過程中,如果PH值偏低,用氧化鋅調整,如果PH值偏高,用銦尾水或硫酸調至所需PH值。

○7酸化結束后,料液體積以不漫槽為準。

3.特別提示:

○1投料時,必須做到均投,久攪,勤檢查的辦法,認真操作,不準澎料、跑料。

○2下一罐檢查必須切斷電源,兩人在場,并掛牌警示。

○3做好原始記錄,工作完成后,要清理現場,做到清潔衛生。

二、壓濾工序

1、檢查設備狀況是否正常,如泵、管道、壓濾機油壓、濾布,拼裝好濾板、濾布。

2、確定浸取液合格后,啟動水泵,打開閥門,進行壓濾,濾液自流進入氧化桶進行除雜。

3、壓濾困難即停泵,松開濾板,濾液送樣化驗(鋅、銦)。

4、硫酸鋅濾液必須清明、無渾濁物。

5、定期清洗濾板、濾布,發現破損應立即更換,不得留待下班處理。

6、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或通知維修人員檢修。

7、做好操作記錄,接好交接手續,保持工作場地干凈清潔。

三、除雜(氧化、置換)工序

一、氧化

氧化除雜時,緩慢加入雙氧水等氧化劑,同時進行加溫至60℃-70℃。(如不好壓濾,溫度可升至80℃)。以除去鐵、錳、砷等。雙氧水加入后會產生新酸,必須用氧化鋅或石灰水等進行中和至PH值4.5-5.0.經定性檢查合格后方能壓濾。

二、定性檢測硫酸鋅溶液中的鐵

取5ml試液于25ml試管中,加2-4滴鹽酸溶液(1:1),2-3滴雙氧水(30%),6-7滴硫氰酸鉀(50g/l)搖振30秒,如果溶液顯紅橙色,證明鐵存在,反之無鐵。

三、置換(除鎘、銅、鎳等)

1)料液溫度控制在50℃左右;2)取液樣快速化驗鎘含量;3)根據料液含鎘量加入2.5-3倍等量的金屬鋅粉(細粉用料液調成糊狀,緩慢加入);4)用硫酸調PH4.5-5.0;5)反應5min,快速過濾,濾液排入另一除鎘桶;6)控制溫度50℃,PH4.5;7)加入溶液含鎘3倍鋅粉;8)再次取樣合格后,快速過濾。

四、定性檢查硫酸鋅溶液中的鎘

取3-5ml試液于25ml試管中,加2滴濃硫酸,6滴碘化鉀溶液(100g/l),4滴亞硫酸溶液(6%)搖勻。沿試管壁滴加15滴鎘試劑(2.5%),使溶液與鎘試劑溶液之間保持清晰的分界線。靜置10分鐘,在兩種溶液交接處不出現白色沉淀則表示鎘已除凈,若出現白色沉淀,則證明有鎘存在。

1、注意事項:

1)壓濾前應檢查桶底閥是否關閉,嚴禁串料;

2)做好氧化桶、置換桶設備保養工作,定期清理桶內雜物,保持清潔衛生;

3)每班使用的氧化劑、金屬鋅粉必須計量登記;

4)生產后的廢包裝物應分類碼放到指定位置;

5)每班操作記錄要清晰,交接手續要認真。

四、濃縮工序

1、進料前應先將放料閥處于關閉狀態,再檢查減速機運轉以及是否漏油,一切良好,才能進料濃縮。

2、底料以掩蓋蒸汽盤管為準,如泡沫過多應關小蒸汽壓力,或加入少量食用油,以防止溢出跑料。

3、當進料完畢后,打開蒸汽閥門(或油閥)同時開動攪拌1小時,待濃度達到40B't時再重新啟動攪拌。

4、整個濃縮過程,補料要均勻,使桶內濃度逐步上升,當濃度達到52-54B't時,將濃縮液排入結晶桶

五、結晶工序

1、檢查確認工序內各設備狀況正常;

2、啟動攪拌機,打開冷卻水閥門;

3、啟動濃縮液給料泵,將結晶桶液位控制在離上沿200mm處;

4、開啟軸流風機凈化冷卻;

5、當結晶桶內溫度降至28℃以下時,通知離心工序,啟動離心機換水。

6、注意事項:

1)濃縮過程中每隔1小時取樣檢查濃縮情況,并登記;2)如發現減速機漏油應及時處理,不得將機油進入濃縮桶內,并及時上報車間主管;3)工作過程中出現錯誤時必須向上級匯報,不得隱瞞;4)認真做好操作記錄,做好交接班記錄。

六、離心工序

1、首先檢查離心機是否完好;

2、確認無誤后,啟動離心機;

3、確認皮帶輸送機、流化床正常運行后,緩慢開啟排料閥,控制晶漿流大小。

4、離心母液經過沉淀后,抽入氧化桶或置換桶進行重新除雜,沉淀后的硫酸鋅鏟入離心機內進行離心。

5、離心結束后,應清洗離心機和地面。

七、烘干工序

1、確認設備狀態正常;

2、接到料斗下料閥關閉,離心開始指令后依次啟動斗提機、鼓風機、引風機、皮帶輸送機;

3、調整熱風閥,將混風溫度調至60℃;

4、根據料流情況,調整風量;

5、目測檢查流化床出口產品水分,適當調整熱風閥開度和氣風量

八、包裝工序

1、檢查縫包機是否正常,校正臺秤的準確性。

2、清理干凈打包設備現場,根據生產計劃領取編織袋,縫包線,請點好數目放于指定位置。

3、在打包前到倉庫蓋好該批產品生產合格證。

4、成品打包前必須檢查質量,檢查的感官指標主要有:白度、流水性、結塊、雜質等,理化指標:按標準檢驗,由質檢員取樣檢測確定合格后方可打包。

5、包裝工人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打包,并向車間主管匯報處理。

6、打包疊包動作要輕,不得壓包踩包。

7、成品搬運放于指定位置,擺放整齊。并做好產品標識,辦理入庫手續。

8、完成打包工作后,必須清理現場散落物,雜物,將工具歸放于指定位置。

篇2:硫酸鋅生產工藝操作規程

一、氧化鋅浸出工序

1、準備工作:

穿戴好防護用具,檢查各種設備是否正常(如減速機、攪拌器、水泵、硫酸管、油管及閥門、引風機)。

2、浸出操作:

○1先往浸取桶內加銦尾水和紅泥洗水(約1立方)至桶體積的2/3;

○2啟動攪拌,投入氧化鋅,同時打開油加熱閥加溫至70℃-80℃.

○3當桶內料液PH在3-3.5時,停止加氧化鋅,讓其反應。

○4攪拌半小時,再測PH值,若達到4.5-5.0B't時,繼續攪拌半小時,PH穩定不變調整料液濃度波美度45B't左右。

○5啟動輸送泵將浸出液送中間桶。

○6在反應過程中,如果PH值偏低,用氧化鋅調整,如果PH值偏高,用銦尾水或硫酸調至所需PH值。

○7酸化結束后,料液體積以不漫槽為準。

3.特別提示:

○1投料時,必須做到均投,久攪,勤檢查的辦法,認真操作,不準澎料、跑料。

○2下一罐檢查必須切斷電源,兩人在場,并掛牌警示。

○3做好原始記錄,工作完成后,要清理現場,做到清潔衛生。

二、壓濾工序

1、檢查設備狀況是否正常,如泵、管道、壓濾機油壓、濾布,拼裝好濾板、濾布。

2、確定浸取液合格后,啟動水泵,打開閥門,進行壓濾,濾液自流進入氧化桶進行除雜。

3、壓濾困難即停泵,松開濾板,濾液送樣化驗(鋅、銦)。

4、硫酸鋅濾液必須清明、無渾濁物。

5、定期清洗濾板、濾布,發現破損應立即更換,不得留待下班處理。

6、發現故障應及時排除或通知維修人員檢修。

7、做好操作記錄,接好交接手續,保持工作場地干凈清潔。

三、除雜(氧化、置換)工序

一、氧化

氧化除雜時,緩慢加入雙氧水等氧化劑,同時進行加溫至60℃-70℃。(如不好壓濾,溫度可升至80℃)。以除去鐵、錳、砷等。雙氧水加入后會產生新酸,必須用氧化鋅或石灰水等進行中和至PH值4.5-5.0.經定性檢查合格后方能壓濾。

二、定性檢測硫酸鋅溶液中的鐵

取5ml試液于25ml試管中,加2-4滴鹽酸溶液(1:1),2-3滴雙氧水(30%),6-7滴硫氰酸鉀(50g/l)搖振30秒,如果溶液顯紅橙色,證明鐵存在,反之無鐵。

三、置換(除鎘、銅、鎳等)

1)料液溫度控制在50℃左右;2)取液樣快速化驗鎘含量;3)根據料液含鎘量加入2.5-3倍等量的金屬鋅粉(細粉用料液調成糊狀,緩慢加入);4)用硫酸調PH4.5-5.0;5)反應5min,快速過濾,濾液排入另一除鎘桶;6)控制溫度50℃,PH4.5;7)加入溶液含鎘3倍鋅粉;8)再次取樣合格后,快速過濾。

四、定性檢查硫酸鋅溶液中的鎘

取3-5ml試液于25ml試管中,加2滴濃硫酸,6滴碘化鉀溶液(100g/l),4滴亞硫酸溶液(6%)搖勻。沿試管壁滴加15滴鎘試劑(2.5%),使溶液與鎘試劑溶液之間保持清晰的分界線。靜置10分鐘,在兩種溶液交接處不出現白色沉淀則表示鎘已除凈,若出現白色沉淀,則證明有鎘存在。

1、注意事項:

1)壓濾前應檢查桶底閥是否關閉,嚴禁串料;

2)做好氧化桶、置換桶設備保養工作,定期清理桶內雜物,保持清潔衛生;

3)每班使用的氧化劑、金屬鋅粉必須計量登記;

4)生產后的廢包裝物應分類碼放到指定位置;

5)每班操作記錄要清晰,交接手續要認真。

四、濃縮工序

1、進料前應先將放料閥處于關閉狀態,再檢查減速機運轉以及是否漏油,一切良好,才能進料濃縮。

2、底料以掩蓋蒸汽盤管為準,如泡沫過多應關小蒸汽壓力,或加入少量食用油,以防止溢出跑料。

3、當進料完畢后,打開蒸汽閥門(或油閥)同時開動攪拌1小時,待濃度達到40B't時再重新啟動攪拌。

4、整個濃縮過程,補料要均勻,使桶內濃度逐步上升,當濃度達到52-54B't時,將濃縮液排入結晶桶

五、結晶工序

1、檢查確認工序內各設備狀況正常;

2、啟動攪拌機,打開冷卻水閥門;

3、啟動濃縮液給料泵,將結晶桶液位控制在離上沿200mm處;

4、開啟軸流風機凈化冷卻;

5、當結晶桶內溫度降至28℃以下時,通知離心工序,啟動離心機換水。

6、注意事項:

1)濃縮過程中每隔1小時取樣檢查濃縮情況,并登記;2)如發現減速機漏油應及時處理,不得將機油進入濃縮桶內,并及時上報車間主管;3)工作過程中出現錯誤時必須向上級匯報,不得隱瞞;4)認真做好操作記錄,做好交接班記錄。

六、離心工序

1、首先檢查離心機是否完好;

2、確認無誤后,啟動離心機;

3、確認皮帶輸送機、流化床正常運行后,緩慢開啟排料閥,控制晶漿流大小。

4、離心母液經過沉淀后,抽入氧化桶或置換桶進行重新除雜,沉淀后的硫酸鋅鏟入離心機內進行離心。

5、離心結束后,應清洗離心機和地面。

七、烘干工序

1、確認設備狀態正常;

2、接到料斗下料閥關閉,離心開始指令后依次啟動斗提機、鼓風機、引風機、皮帶輸送機;

3、調整熱風閥,將混風溫度調至60℃;

4、根據料流情況,調整風量;

5、目測檢查流化床出口產品水分,適當調整熱風閥開度和氣風量

八、包裝工序

1、檢查縫包機是否正常,校正臺秤的準確性。

2、清理干凈打包設備現場,根據生產計劃領取編織袋,縫包線,請點好數目放于指定位置。

3、在打包前到倉庫蓋好該批產品生產合格證。

4、成品打包前必須檢查質量,檢查的感官指標主要有:白度、流水性、結塊、雜質等,理化指標:按標準檢驗,由質檢員取樣檢測確定合格后方可打包。

5、包裝工人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打包,并向車間主管匯報處理。

6、打包疊包動作要輕,不得壓包踩包。

7、成品搬運放于指定位置,擺放整齊。并做好產品標識,辦理入庫手續。

8、完成打包工作后,必須清理現場散落物,雜物,將工具歸放于指定位置。

篇3:廠區叉車安全操作規程

叉車安全操作規程

  1.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廠區內所有叉車.

  2.操作規程

  2.1廠內機動車輛是指限于公司范圍內運行及作業的機動車輛。

  2.2廠內機動車輛駕駛員,必須經過上級交通管理部門考核合格,領取駕駛證或者取得上級規定部門頒發的《廠內機動車輛操作合格證》,方準駕駛車輛。

  2.3 廠內機動車輛必須按車輛管理機關規定的期限接受檢驗,未按規定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不準繼續行駛。

  2.4車輛的整車技術狀況、污染物排放、噪聲應符合程序文件的規定。

  2.5車輛必須保持車容整潔,車身周正,車況良好;車輛的裝備、安全防護裝置及附件應齊全有效。

  2.6廠內機動車輛在公司內行駛最高時速10公里,出入公司的時速5公里,嚴禁超速行駛。嚴禁在公司內鳴汽喇叭。

  2.7廠內機動車輛嚴禁無證駕駛;嚴禁穿拖鞋駕駛;嚴禁在廠區超車;嚴禁在駕駛車輛時吸煙、飲食、閑談或有其他妨礙安全行車的行為;廠內機動車不準亂停亂放。

  2.8貨運汽車裝載貨物須均衡平穩,捆扎牢固,嚴禁超重、超高、超寬載貨。

  2.9 叉車嚴禁拖帶掛車或牽引車輛。

  2.10 叉車嚴禁載人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