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罐裝液泵安全操作規程

罐裝液泵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9473

1.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處的油灌的液位,壓力。

(2)檢查液化氣管線連接情況及閥門開啟的狀況。

(3)檢查泵的軸承箱內潤滑油位是否正常。

(4)將泵的出口閥門關閉,進口閥門打開。、

(5)手動盤車2-3圈,檢查泵內有無卡,澀,松動、漏氣等現象。手盤泵和電啟動必須由一人分別操作。禁止二人配合同時作業,防止轉動部位絞傷。

2.啟動運轉

(1)按電鈕啟動,待運轉正常后,打開泵的出口截門(在泵出口閥門關閉情況下,泵連續工作不能超過3分鐘)。

(2)觀察液泵有無雜音及漏氣,漏油,發熱等異常現象,如有異常情況立即停車檢查。

(3)泵的出口壓差,一般保持在0.4MPA左右,最高不超過0.5MPA。

(4)吸入截門要開大,不能用它來調節流量,泵上宜在低于30流量下連續運轉,低于30%時管道上應加旁通,使流量達到上述的最小值以上。

(5)待泵正常轉動后,操作人員可離開現場,但每隔一小時必須檢查一次運轉情況。

3.停車

(1)關閉出口閥門。

(2)按電鈕停車。

(3)關閉進口閥門。

4.液泵灌裝槽車

(1)操作控制閥門,把槽車灌裝臺的液管與泵出口接通。

(2)把泵的進出口與出油儲罐的液相管接通。

(3)打開出油儲罐的液相閥門。

(4)打開油泵的進出口閥門。

(5)把槽車灌裝的氣相管與出罐的氣相管接通,并把閥門打開。

(6)把槽車的氣相,液相管與灌裝的氣相,液相管接通。

(7)上述檢查無誤后,按液泵的啟動程序啟動液泵。

(8)關閉液泵回流閥。

(9)灌裝完畢后,關閉灌裝時打開全部閘門,液泵停止運行,拉閘斷電。

5.液泵卸槽車

(1)確定卸入哪個儲罐。

(2)把槽車灌裝臺的液相與液泵的進口接通。

(3)液泵的出口管與接油儲罐的液相管接通。

(4)把灌裝臺的氣相管與接油儲罐的氣相管接通。

(5)槽車的氣相,液相與灌裝的氣相,液相分別接通。

上述管道接通后打開全部相接地閥門。

按液泵的啟動程序啟動液泵。

液泵啟動后檢查卸油是否暢通,壓力是否正常,出現異常及時停止泵排除。

卸油后停運停泵,關閉開啟的全部閥門,拉閘斷電。

6.液泵倒灌

(1)首先確定由幾號罐倒入幾號罐。

(2)把出油儲罐的液相管與液泵的進口接通。

(3)把進油儲罐的液相管與液泵的出口接通。

(4)關閉液泵的回流閥。

(5)打開進出油儲罐的液相管。

(6)把進出油儲罐的液相管接通,并打開閥門。

(7)按液泵的啟動程序開啟液泵。

(8)檢查倒液流量是否暢通,運行壓力是否正常。出現異常及時停泵檢查并排除。

(9)倒罐完畢后,液泵停運,關閉開啟的全部閥門,拉閘斷電。

篇2:罐裝液泵安全操作規程

1.罐裝液泵啟動時應先開閥(即打開液泵前的進液閥及泵后出口閥,回流閥和啟動閥)后啟動發動機,然后調整回流閥;

2.液泵運行時應從穩定性、聲音、壓力軸向密封等情況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停泵。液泵不能空轉,空轉極易使泵損壞;

3.液泵運行時,進出口壓差應不超過泵的規定值。既0.4Mpa;

4.泵前壓力表應隨時檢查,定期校驗,如有失靈現象及時更換;

5.泵前過濾器要定期清洗,軸承潤滑油要定期加注;

6.操作人員應定期清洗,軸承潤滑油要定期加注;

7.如果液泵長期停車或第一次開車時,必須盤車(用手轉動皮帶兩轉以上),觀察無異常現象后,方可開車。啟動后應注意其轉動方向是否正確;

8.設備的操作規程各站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

篇3:醫院應用靜脈輸液泵注射告知工作程序

醫院應用靜脈輸液泵注射的告知程序

一、護理人員首先告知患者和家屬:為了準確控制輸液速度,護士根據醫囑將給患者使用輸液泵進行靜脈輸液。

二、護士向患者介紹注射藥物的目的、藥品名稱、劑量、作用,以及應用藥物時的注意事項。

三、護士給患者簡單講解輸液泵的工作原理,輸液泵是利用機械推動液體進入血管的電子儀器,這種輸液泵的優點是輸液速度均勻、入量準確、使用安全。

四、注射后護士向患者、家屬說明輸液量、輸液速度。

五、使用輸液泵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報警,常見原因有:氣泡、輸液管堵塞、輸液結束等。在輸液過程中護士會定時巡視。如果出現上述情況,請患者及時打信號燈,以便及時處理。

六、患者、家屬不要隨意搬動輸液泵,防止輸液泵電源線因牽拉而脫落。

七、患者輸液肢體不要劇烈活動防止輸液管道被牽拉脫出。

八、告訴患者,輸液泵內有蓄電池,所以,患者如需要入廁,可以叫護士暫時拔掉電源線,回來后再插好。

九、護士在患者輸液過程,協助患者做好生活護理。

十、感謝患者、家屬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