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品運輸裝卸管理人員安全操作規程
一、易燃液體槽車卸入灌操作規程:
1、槽車對位后,車號是否相同,檢查50米周圍是否有明火源,距離可燃物、行人15米以上。
2、關閉手機,禁帶火種,禁穿帶釘鞋,禁穿化纖衣褲,禁戴老花鏡,禁用非防爆電筒,禁用塑料盆、勺、桶。禁拖電纜和電纜裸露。
3、每班操作工要三人以上,其中甲級工不得少于兩人,現場有一名兼崗安全員。
4、現場十米以內配備四個干粉滅火器,二床石棉被。
5、檢查汽車槽車、槽罐內部、電源插座、電機、泵、管、電纜、扳手是否符合安全和防爆要求,戴防火罩,如不符合,整改合格后才能使用。
6、接好泵的電源和汽車槽車接地線,使靜電導入地下。
7、檢查火車槽車罐口鉛封是否良好,如被破壞,要報告安全領導同意后才能卸車。
8、輕開槽車罐口、注意罐內氣壓掀蓋傷人,不準在罐口處猛烈敲打,測量并記錄罐內液面高度,當日溫度、車號、罐體標出容量計表頁數作計量備查。
9、汽車停放在容易撤離和逃生的方位,司機不離車。
10、接好火車槽車和汽車槽車的管后,開啟前,安全員再檢查周圍現場各個環節,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才開機。開機后要做到聽(有無異樣響聲)、摸(電機溫度)、看(有無溢漏)、查(找原因修復整改)。
11、汽車槽車上要有一人在上風方向監視罐裝情況,罐內必須留出空間,達到安全液面,示意關機。
12、槽車卸完四分之三時,應將管頭移放到罐底中間的凹坑處,并用掃槽掃刮液體向凹坑匯集,關小開關,慢慢吸入,徹底卸干后停機停泵。
13、停機后,先卸電纜、管閥,后拆接地線,蓋好擰緊罐蓋,機、泵、管、滅火器、石棉墊、泵、管、滅火器、石棉墊整齊放回原處。將火車槽車底部“空、重”閥撥到“空”閥處。
14、作業中遇到電機發熱、氣溫35℃以上、雷電交加時應停機停泵。
15、操作過程起火時按以下程序自救:用干粉滅火器撲救、用石棉被蓋槽罐口,拉閥斷電、拉報警電鈴、撥打119報火警、110救援、關死上下游閥門,汽車開離火場,啟動消防水源冷卻著火罐和鄰罐。
16、配置兩個輪式、四個手提干粉滅火器。
17、卸入貯存罐:打開放空閥、檢查呼吸閥是否通風良好,接地是否良好,貯池凈空容積能否裝得下,槽車貨物與貯罐留存物資是否相同。從泵開始沿著管道檢查一遍,打開管線有關閥門,關閉鄰線無關閥門,確認閥門準確后,才能開機。
18、立式貯罐從底部閥門輸入,臥式貯罐將管子伸入貯罐底部輸入,嚴禁從頂部向下猛烈噴射。
19、作業開始后,要有一人專門巡視管道,預防管道滴漏、爆裂、罐頂溢滿等情況。
20、卸完后,先關閉沿線各個閥門,后拆掉接地線,關閉頂部放空閥
二、易燃液體從槽車卸入油桶操作規程:
1至15條操作規程與上述相同。
16、提前將所有空桶有序排放,五排桶為一組單元,中間通道可換漏桶,可走老虎車,邊沿通道可通汽車、相鄰物資距離一米以上。
17、提前檢查桶內有無雜物、臟水、破漏、物化性能相沖突的空桶,空桶洗凈后必須桶底朝天,排凈殘水。
18、吸管伸入槽車罐底后,用石棉被蓋住罐口。
19、灌桶時,禁止使用非防暴扳手等工具,操作者必須站在上風口。
20、每灌好一桶,必須當即擰緊桶蓋,每個桶蓋必須有膠圈。
21、灌桶時發現滲漏及漏桶要當即更換。
22、灌桶的桶液面至桶面距離必須留出15─20公分。
23、嚴禁直接在汽車車箱內分裝灌桶,灌桶和裝車不得同時進行。
24、灌桶完畢,逐桶全部檢查是否有漏,漏桶立即更換。
25、已灌好的桶原地靜置8小時確無漏桶才能過磅轉運入庫、棚。
26、液體桶裝物資如臨時露天堆放,桶蓋處必須向上墊高成30度斜放,以防雨水從桶蓋處滲入桶內。
篇2:危險品裝卸押運管理制度
(1)裝卸員、押運員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資格證書。
(2)裝卸員、押運員必須先了解物品的名稱、性質、做好物品的分類工作,注意不同性質的物品不能混裝。
(3)在裝卸過程中必須輕裝輕卸,防止撞擊、滾動、重壓、傾倒。
(4)裝卸貨物時,首先檢查物品包裝情況,檢查物品是否包裝不良,泄出氣味或滲漏,如發現物品滲漏時要即時向上匯報。
(5)在送貨過程中押運員要協助司機觀察路面情況,以保安全行車。
(6)中途急需停靠時,駕駛員和押運員應選擇空曠地點;運輸車輛不能離人。
篇3:危險品裝卸作業現場安全監控管理制度
危險品裝卸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機動車輛不應直接進入危險建筑物內時,宜在距建筑物不小于2.5m處進行裝卸作業;
二、當建筑物內火炸藥粉塵或易燃易爆溶劑揮發氣體時,機動車應在建筑物門前不小于5m處進行裝卸;
三、裝卸危險品的高位站臺,應設置防止車輛頂撞站臺的緩沖件或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四、裝卸、搬運均應輕拿輕放,嚴禁翻滾拖拉,或用橇棍、榔頭等鐵器敲打部件;
五、普通汽車裝車時,車廂底部應鋪軟墊,不應倒置或側放,控制裝載質量不應超過額定負荷,且產品包裝箱超出車廂高度不應超過包裝箱高度的三分之一。車廂應蓋好蓬布,捆綁牢固,在確保包裝件固定可靠后,方可關嚴車廂欄板;
六、專用運輸車裝車時,控制裝載質量不應超過額定負荷,包裝件應碼放整齊,碼放高度不得超過1.5m,正確使用車內專用捆繃帶和掛鉤。中途卸車后,及時調整包裝件的堆放高度,防止高位墜落和撞擊;
七、裝運危險品時,駕乘人員應對危險品的包裝進行檢查,發現不符合包裝要求和破損的,要及時報告和處理,同車運輸不同品種危險品時應按《危險品庫房管理制度》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