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低溫液體槽車技術操作規程

低溫液體槽車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4 閱讀 5508

1主要技術參數內容器外容器設計壓力MPa工作壓力MPa設計溫度℃容積m³主體材料內直徑mm筒體名義厚度mm充裝介質

2裝車前的準備

2.1認真檢查裝車現場,確認附近沒有明火;2.2按指定位置停車,關閉汽車發動機,并用手閘制動切斷汽車電源總開關。有滑動可能時,應加防滑塊;2.3接好罐車的靜電接地線;2.4檢查罐車所有的管道和管接頭連接是否牢靠,閥門的位置是否正確,確認安全閥、壓力表閥、液位計閥處于開啟狀態,其他閥為關閉狀態;2.5用金屬軟管分別與充罐站氣液相管接口接通;如果用法蘭連接,法蘭面之間應使用密封墊密封;2.6新罐車或檢修后首次充裝,必須對容器抽真空并氮氣做置換處理,對液氧罐車內的液氧應定期進行乙炔含量分析,乙炔含量不得超過0.1×10,否則,不準充裝.

篇2:操作低溫液體貯罐槽車安全防護規程

操作低溫液體貯罐及槽車,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執行。

1.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低溫液體時,應戴上干凈易脫的皮革,帆布或棉手套。若有產生液體噴射或飛濺可能,應戴上護目鏡或面罩。處理大量低溫液體或低溫液體嚴重泄漏時,應穿上無釘皮靴,褲腳在皮靴外面。

2.操作人員在充灌或處理液氧時,不得穿戴被油脂沾污的工作服和個人防護裝備,凡被油脂沾污過的衣服和防護用品必須更換;不得穿戴有靜電效應的化纖服裝;不得穿有釘子的鞋。操作人員的工作服若已滲透了氧,則不得進入有明火的場所。必要時,必須更換衣服或經過充分的吹除,在大氣中至少吹除15分鐘。

3.在進入通風不良,有發生窒息危險場所處理液氮、液氬、液態二氧化碳及其氣體時,必須分析大氣含氧量,當含氧量低于18%,操作員必須戴上自供或防護面具,并需在有專人監護下進行操作處理。空氣中含氧檢測方法可用“化學分析法”來測定。

4.操作人員的皮膚因接觸低溫液體或低溫氣體而被凍傷時,應及時將受傷部位放入溫水中浸泡或沖洗,切勿干加熱,嚴重凍傷應迅速到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