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B公司廢品管理制度

B公司廢品管理制度

2024-07-14 閱讀 4898

公司廢舊物資管理制度【1】

1目的

為了規范廢舊物資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范圍

本制度規定了對已經過審批同意報廢帳務處理的固定資產、工位器具、管理用具、產品、材料、工具等資產實物,加工造成的廢料,加工產品不能利用的邊角余料,鋼屑、鐵屑等的管理。

3管理程序

3.1廢舊物資實物統一歸口于生產部集中管理,所有廢舊物資一律要求登記實物臺帳。

3.2廢舊物資實物的入帳登記。

3.2.1報廢帳務處理的物資。

各物資歸口管理部門,根據物資實際狀況,對需報廢帳務處理的物資應及時辦理相關手續。

已經過審批同意報廢帳務處理的廢舊物資實物,應與其他物資隔離管理。

3.2.1.1提出書面申請,并根據資產名稱、規格數量、單價、金額,填寫“報廢帳務處理物資清單”一式三份。

3.2.1.2經鑒定部門簽字后報分管經理審核,總經理(或董事長)批準。

3.2.1.3把簽批“報廢帳務處理物資清單”隨同實物轉交生產部簽收。

3.2.1.4把已簽收的“報廢帳務處理物資清單”交財務部、物資歸口管理部門、生產部各一份。

3.2.1.5財務部、物資歸口管理部門根據“報廢帳務處理物資清單”做帳務處理,生產部根據“報廢

帳務處理物資清單”登記廢舊物資實物臺帳。

3.2.2加工發生的廢品材料

3.2.2.1由車間把質檢部開的“廢品通知單”替代“報廢帳務處理物資清單”隨同實物轉交生產部簽

收。

3.2.2.2單據傳遞及帳務處理同3.2.1.4、3.2.1.5的程序。

3.2.3加工產品不能利用的邊角余料

3.2.3.1由車間根據實物情況填退料清單隨同實物轉交生產部簽收。

3.2.3.2單據傳遞及帳務處理同3.2.1.4、3.2.1.5的程序。

3.2.4鋼屑、鐵屑等廢料直接歸生產部管理。

3.3廢舊物資的處理

3.3.1生產部應及時對廢舊物資進行清理,合理利用使其盡快變現。

3.3.2廢舊物資清理

3.3.2.1廢舊物資的清理,統一由生產部根據清理方式(銷售.回收利用等)填寫“清理物資清單”一式二份。

3.3.2.2清單內容包括:資產名稱、規格數量、清理單價、金額、部門負責人簽字。

3.3.2.3報總經理(或董事長)批準。

3.3.2.4把審批后的清單反財務部一份,做實物清理,同時減實物臺帳。

3.3.2.5廢舊物資銷售,必須經財務部收款后開出門證,方可出公司。

4考核

4.1廢舊物資管理不善,按直接經濟損失考核責任人。

4.2未經財務部開出門證,廢舊物資出公司的,按門衛管理制度考核責任人。

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再生資源回收,規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

再生資源包括廢舊金屬、報廢電子產品、報廢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廢造紙原料(如廢紙、廢棉等)、廢輕化工原料(如橡膠、塑料、農藥包裝物、動物雜骨、毛發等)、廢玻璃等。

第三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稱“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遵守本辦法。

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報廢汽車的回收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國家鼓勵全社會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積攢交售再生資源。

第五條國家鼓勵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回收處理再生資源,鼓勵開展有關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推廣。

第二章經營規則

第六條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記條件,領取營業執照后,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七條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后30日內,按屬地管理原則,向登記注冊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同級商務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機構備案。

備案事項發生變更時,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屬于工商登記事項的自工商登記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商務主管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第八條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和回收非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除應當按照本辦法第七條規定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外,還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后15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的政府公安機關備案。

備案事項發生變更時,前款所列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15日內(屬于工商登記事項的自工商登記變更之日起15日內)向縣級人民的政府公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第九條生產企業應當通過與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簽訂收購合同的方式交售生產性廢舊金屬。

收購合同中應當約定所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名稱、數量、規格,回收期次,結算方式等。

第十條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時,應當對物品的名稱、數量、規格、新舊程度等如實進行登記。

出售人為單位的,應當查驗出售單位開具的證明,并如實登記出售單位名稱、經辦人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出售人為個人的,應當如實登記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

登記資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兩年。

第十一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發現有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有贓物嫌疑的物品時,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對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發現的贓物或有贓物嫌疑的物品應當依法予以扣押,并開列扣押清單。

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經查明不是贓物的,應當依法及時退還;經查明確屬贓物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再生資源的收集、儲存、運輸、處理等全過程應當遵守相關國家污染防治標準、技術政策和技術規范。

第十三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從事舊貨收購、銷售、儲存、運輸等經營活動應當遵守舊貨流通的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再生資源回收可以采取上門回收、流動回收、固定地點回收等方式。

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可以通過電話、互聯網等形式與居民、企業建立信息互動,實現便民、快捷的回收服務。

第三章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商務主管部門是再生資源回收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再生資源回收產業政策、回收標準和回收行業發展規劃。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研究提出促進再生資源發展的政策,組織實施再生資源利用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示范。

公安機關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的治安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登記管理和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內的監督管理。

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再生資源回收過程中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依法對違反污染環境防治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

建設、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城市規劃,依法對違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和清理整頓。

第十六條商務部負責制定和實施全國范圍內再生資源回收的產業政策、回收標準和回收行業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具體的行業發展規劃和其他具體措施。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應當設置負責管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機構,并配備相應人員。

第十七條縣級以上城市商務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經貿)、公安、工商、環保、建設、城鄉規劃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根據本地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密度、環境和資源等具體情況,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規劃。

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包括社區回收、中轉、集散、加工處理等回收過程中再生資源停留的各類場所。

第十八條跨行政區域轉移再生資源進行儲存、處置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辦理行政許可。

第十九條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協會是行業自律性組織,履行如下職責:

(一)反映企業的建議和要求,維護行業利益;

(二)制定并監督執行行業自律性規范;

(三)經法律法規授權或主管部門委托,進行行業統計、行?檔韃椋?⒉夾幸敵畔

篇2:電池企業危廢品管理制度

電池有限公司危廢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為了加強公司的危廢物品的管理工作,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維護公共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辦法。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重慶格林電池有限公司的危廢物品的管控。

三、管理責任

1、本制度由人事行政部組織擬定;

2、公司各部門為本制度的執行部門;

四、管理標準和要求

1、本企業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產生的廢舊蓄電池、廢鉛渣(灰)、廢舊勞保用品、廢棄含鉛包裝物,納入危廢物品的管理范圍。

2、所有危廢物品一律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中的政策規定進行管理,嚴格把關,設立責任部門和責任人。

3、企業建立危廢物品管理計劃,設立危廢物品的回收、貯存、處置臺賬,記錄反映整個危廢物品的收集量、處置去向和處置數量。做到記錄詳細,完整。

4、企業設立危廢物品貯存專用庫房,分類貯存,杜絕跑、冒、滴、漏現象產生。

5、所有危廢物品的收集,貯存場所應設置相應規范的危廢標志。

6、所有危廢物品應交環保備案有資質的單位處置或回收、利用,在轉移過程中應按環保規定向主管的環保部門提出申請辦理轉移聯單,杜絕非法轉移。

7、及時收集整理危廢物品管理的記錄檔案,以備查詢。

8、制定危廢物品管理的應急預案,預防危廢事故的發生。

9、按照環保要求,在危廢品包裝上應標明標簽【標簽內容包括:重量、日期及危廢標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