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學校餐廳飯菜抽樣檢驗制度

某學校餐廳飯菜抽樣檢驗制度

2024-07-15 閱讀 2030

學校餐廳飯菜抽樣檢驗制度

1.食品試嘗留樣制度是國家有關部門的強制規定,是保護用餐者身體健康的重要舉措,中心各餐廳必須嚴格執行和遵守。

2.中心派駐各餐廳的衛生、安全督查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3.每餐所有加工好的食品在售賣前均要按品種由督查員負責試嘗,并按要求將50g樣品放入專用、潔凈衛生的留樣容器中;對有異常的食品立即封存,不得銷售。

4.做好食品留樣、登記工作。對每天每餐所加工的食品按菜品名稱、餐別、采樣時間填制留樣記錄表;留樣記錄表經督查員和餐廳經理簽字后,于第二日早上8:00交中心辦公室存檔。

5.試嘗、留樣工作完成后,及時送冰柜存放。每次留樣品必須留存24小時后才能銷毀。樣品銷毀后,必須對留樣容器進行清洗、消毒。

6.對未按規定和要求留樣、或留樣品種不夠、保存時間不夠的,中心將對各餐廳處100元處罰,督查員承擔連帶責任。

篇2:電業局計量中心抽樣管理工作程序

抽樣管理程序

1目的

為保證抽樣結果的代表性、正確性和有效性而制定抽樣管理程序。

2范圍

適用于顧客需要為后續檢測/校準/檢定物質、材料或產品進行的抽樣活動。

3職責

3.1質量負責人負責批準抽樣方案。

3.2各班組負責人負責審核抽樣方案。

3.3各班組檢測人員負責抽樣方案的制定和抽樣活動的實施。

4工作程序

4.1抽樣要求的接收

當班組接受顧客要求,對批量產品進行現場抽樣檢驗工作時,請顧客在《任務委托單》或合同的備注欄中填寫現場抽樣委托要求。

4.2抽樣方案的編制、審批和修改

4.2.1抽樣組成員接到抽樣任務后,按技術標準/規范/規程,編寫抽樣方案,或在檢測/校準/檢定方案中體現抽樣策劃內容。

4.2.2在承擔抽樣檢測/校準/檢定任務時,若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規定有對該類產品的抽樣檢測/校準/檢定方法及要求時,應按標準要求,并在征得顧客同意后,實施抽樣。若國家、行業相關標準沒有規定該類產品抽樣方法及要求時,可按顧客的要求的方法進行抽樣。

4.2.3若國家、行業相關標準沒有規定該類產品的抽樣方法及要求,且顧也未提出抽樣要求或方法時,班組負責人組織專業人員根據所承擔的檢測/校準/檢定工作的性質,制定詳細的抽樣方案,經質量負責人批準后實施。

4.2.4如果顧客對抽樣方案或選用方法有偏離和增刪要求時,應在《任務委托單》或合同的備注欄中詳細記錄顧客要求的相關內容,并報告與抽樣檢測有關人員。如有必要修改合同,應執行《要求、標書和合同評審程序》。

4.2.4抽樣方案在抽樣的地點應能夠方便獲得。

4.3抽樣的準備

4.3.1抽樣人員應準備抽樣方案及技術標準、作業指導書或相關的抽樣記錄表格等。

4.3.2按技術標準規范或作業指導書的規定,準備所需的抽樣設備和工具、量具。

4.4抽樣的實施

4.4.1抽樣人員及顧客相關責任人依據合同規定的內容進行抽樣活動。

4.4.2現場抽樣工作在不影響顧客生產和安全的前提下進行。

4.4.3抽樣應嚴格執行抽樣標準和方案,抽樣結果應由本檢測/校準/檢定人員獨立判斷,不受委托方或其他人員的影響和干預,保證判斷的獨立性和抽樣的公正性。

4.4.4將被抽樣品妥善封存和編號,必要時,抽樣人員和供樣方代表簽署姓名。

4.4.5封存后的樣品必須用妥善方式發送至實驗室。抵達實驗室后,要核驗封存狀態,做好記錄并辦理登記手續。為樣品制備和后續的檢測工作做好準備,執行《檢測和校準物品處置管理程序》。

4.5檢測報告/校準、檢定證書中對抽樣的要求

4.5.1當抽樣是檢測/校準/檢定工作的一部分時,應當在檢測報告/校準、檢定證書中給出有關抽樣信息的聲明。詳實報告抽樣過程及相關的抽樣技術標準規范。

4.5.2如果顧客對文件規定的抽樣方法有偏離和增刪要求時,應在檢測報告/校準、檢定證書中加以注明。

5相關文件

5.1GAEPC/QP-03(A/0)《要求、標書和合同評審程序》

5.2GAEPC/QP-09(A/0)《記錄控制程序》

5.3GAEPC/QP-21(A/0)《檢測和校準物品處置管理程序》

5.4GAEPC/QP-23(A/0)《報告和證書管理程序》

6記錄

6.1GAEPC/QR-085《任務委托單》

篇3: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制度

為了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范食品抽樣檢驗工作,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國家工商總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本制度。

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依法組織開展流通環節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切實履行法定職責。

一、認真實施食品抽樣檢驗工作,嚴格抽樣檢驗工作程序

(一)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對本轄區范圍內流通環節的食品進行定期抽樣檢驗。

(二)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制定的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中確定的重點食品、消費者申(投)訴及舉報比較多的食品、市場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比較集中的食品,以及查辦案件、有關部門通報的情況,對流通環節的食品進行不定期抽樣檢驗。

(三)應當委托符合法定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對流通環節食品進行抽樣檢驗。抽樣檢驗應當采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沒有國家標準的,應當采用備案的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沒有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的,應當采用依法備案的企業標準作為對該企業食品抽樣檢驗的判定依據。

(四)對流通環節食品進行抽樣檢驗時,應當制作抽樣檢驗工作記錄,現場檢查所抽檢食品的進貨查驗情況;應當要求檢驗機構按照國家規定的采樣規則進行取樣,并將抽樣檢驗結果通知標稱的食品生產者。

(五)被告知的被抽樣檢驗人或標稱食品生產者對抽樣檢驗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向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承擔復檢工作的食品檢驗機構申請復檢,并說明理由。復檢機構出具的復檢結論為最終檢驗結論。

二、積極引導和督促食品經營者建立食品自檢體系,嚴格防范不合格食品進入市場

(六)積極引導有條件的大中型食品經營企業配備必要的食品檢測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或委托符合法定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對所經營的食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檢。

(七)督促食品經營企業以消費者投訴、舉報多或銷售量大的食品品種為重點,加大自行抽檢或送檢的力度,嚴把食品質量入市關。

三、強化對抽樣檢驗結果的綜合分析和運用,依法報告和發布抽樣檢驗信息

(八)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檢驗結果5個工作日內,將抽樣檢驗結果通知被抽樣檢驗人,責令其停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并監督其他食品經營者對同一批次的食品下架退市。同時,報告上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抄告相關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被抄告的相關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及時依法采取有效措施,并通報本級衛生行政和相關監管部門,重大情況應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

(九)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按照有關規定,準確、及時、客觀的公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對食品抽樣檢驗結果涉及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的,應當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必要時,直接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

(十)縣級及其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及時匯總和綜合分析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及時發現轄區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有針對性地開展監督檢查工作;及時進行消費提示、警示,開展消費引導;對抽樣檢驗中發現的由其他環節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應當按照國家工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執法協調協作制度》,通報相關部門,促進源頭治理;根據工作需要,向行業協會通報抽樣檢驗信息,促進行業自律。

四、認真開展快速檢測工作,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十一)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日常監督管理中,應當對消費者申(投)訴、舉報多的食品,采用國務院質量監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快速檢測方法對食品進行初步篩查。初步篩查結果不得作為執法依據。

(十二)實施快速檢測發現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應當將食品樣本送符合法定資質的食品檢驗機構檢驗,并依據檢驗結果進行處理。食品經營者應當在檢驗機構未出具檢驗結果之前,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采取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

五、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切實保障抽樣檢驗經費的落實

(十三)對實施抽樣檢驗工作的執法人員要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學習法律法規、政策和相關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十四)縣級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實施食品抽樣檢驗以及快速檢測工作,應當購買樣品,支付相關費用;不收取食品經營者的檢驗費和其他任何費用,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