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學校食堂飯菜加工及配菜管理制度

學校食堂飯菜加工及配菜管理制度

2024-08-03 閱讀 1717

學校食堂飯菜加工及配菜管理制度

1、炊事員不得加工腐爛變質的原料。

2、對原料要進行認真去粗整理。

3、肉類、水產類和蔬菜類要分類在專用水池中清洗,清洗要徹底、要洗凈。

4、洗凈后的肉類、水產類和蔬菜類要分別存放在潔凈的盛器內,以備切配之用。

5、配菜要精細,切菜時不得出現聯刀半成品。

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盆、筐、抹布及其它工具、容器必須標志明顯,一定做到分開使用、用后洗凈、定位存放、保管。

篇2:大班教育筆記:剩飯菜現象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大班教育筆記:剩飯菜的現象

孩子們雖然已升入大班了,但每次午飯后,我們總是發現有小朋友的桌子里面有飯菜。這不,李雨欣跑過來告訴老師:“王老師,閆依琳把飯菜都挑到桌兜里面了。”趁熱打鐵,我決定將這種現象好好教育一下。“誰把飯菜倒在桌子里面了”,幾個孩子異口同聲的說:“閆依琳”。“這樣做好不好”“不好”。于是我引導幼兒猜想倒飯菜的原因。“為什么要倒掉飯菜”,“不喜歡吃、不想吃”。“飯菜是廚房阿姨辛辛苦苦給小朋友做的,如果小朋友把他們都扔掉那多浪費呀,而且阿姨會高興嗎?”“不高興。”“那我們怎樣做才能不剩飯菜呢”?“讓老師少盛點”“把不愛吃的先告訴老師。”最后我說:“不愛吃的小朋友可以先告訴老師,老師可以少盛點,但是飯菜有營養你們不可以不吃。”孩子們欣然答應了。由此我想到在一日生活各種環節中,我們既要有統一要求,同時對個別幼兒進行特殊要求,對幼兒產生的個體差異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面對幼兒的這種現象我們采取了三種措施。第一,給孩子們談話講開飯菜的營養,要合理膳食營養均衡,進行活動“比比誰的個子高”,讓幼兒了解要長高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要吃飯。第二,體會廚房爺爺奶奶的辛苦,讓幼兒參觀其做飯時的辛苦,如果把飯菜都扔掉了剩下了,那多浪費呀,廚房爺爺奶奶也不會高興的。第三,家園溝通,與家長多交流,讓老師多了解幼兒在家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不同的幼兒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后,挑食、剩飯菜的現象會有所好轉。

文章

來源制度大全

課件

篇3:幼兒教師教育隨筆:飯菜撒了怎么辦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飯菜撒了怎么辦

飯菜撒了怎么辦

每當吃餐、點時,我總是提醒孩子們:小心點,別把飯菜撒在桌子上。可是,孩子總歸是孩子,每次都會有小朋友把飯菜撒在桌子上。吃完飯后,一個老師帶著孩子出去,另一個老師來收拾。

有一天午休我幫張峰泉脫外套時,發現他的衣袖上濕濕的,經詢問得知:他把菜湯灑在桌子上,為了讓桌子干凈,便用袖子擦了。

我真粗心,只知道提醒孩子別把飯菜撒了,沒有告訴他們撒了怎么辦?只知道自己包辦,沒有教孩子自己干。

起床后,我故意把一點水灑到桌子上,讓孩子們說一說怎么辦?在引導孩子說出用抹布擦干后,我拿來抹布,讓張峰泉把桌子上的水擦干凈了。

以后,再有不小心把水、菜湯灑在桌子上的,孩子們自己就會拿來抹布擦干凈。這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還減輕了老師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