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民醫院醫務處工作制度
某市人民醫院醫務處工作制度
一、樹立為領導服務、為醫療第一線服務、為群眾服務的思想,廉潔奉公,謙虛謹慎。
二、經常深入科室,了解聽取意見,督促檢查各種醫療工作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尤其重危、急診、疑難及大手術前后病人處理問題,發現問題及時督促解決,對科室提交的申請報告或請示的問題,能解決者立即解決,不能解決或不屬于本職范圍者,應及時給予答復和主動向有關部門聯系。
三、每年組織二次醫務人員“三基訓練”考核。
四、分析存在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及對策,每周、月、季分別對臨床、醫技科室進行工作質量抽查和全面檢查。
五、協助院長、分管院長隔周組織科主任例會;每季組織一次臨床、醫技科室聯席會、技術委員會和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會議。
六、每周一下午向分管院長匯報上周醫療工作運行情況,請示本周工作安排問題。
七、每周五上午開科務會,總結本周工作,商議下周工作安排。
八、按時參加院領導召集的其他會議,堅持請示報告制度。
篇2:市醫院醫務處查對制度
醫院醫務處查對制度
(一)臨床科室
1、各班在醫囑處理、處置、給藥、注射、輸液時,必須嚴肅認真,嚴格執行“三查七對”。三查:醫囑處理、處置、給藥、注射、輸液前查;醫囑處理、處置、給藥、注射、輸液中查;醫囑處理、處置、給藥、注射、輸液后查。七對:對床號、對姓名、對藥名、對濃度、對劑量、對時間、對用法。核對無誤,方可執行。
2、備藥前要檢查藥品質量、瓶簽、失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或瓶簽不清楚,不能使用。
3、藥物準備后,必須經第二人核對,方可使用。
4、使用毒、麻、限制類藥品時,一定要經過反復核對才能使用,用后保留安瓿。
5、給易致過敏藥物前,必須詢問有無過敏史。
6、使用多用藥物時,要注意有無配伍禁忌。
7、對有疑問的醫囑,不可自作主張,盲目執行,必須問清后再執行,醫師不簽名及沒有醫囑時間的醫囑不能執行。
8、醫囑處理執行后一定要簽名,并寫清處理執行時間。
9、一般情況下不執行口頭醫囑;緊急搶救時的口頭醫囑,護士必須復誦一遍,無誤后方可執行。使用搶救藥品時,必須醫師、護士共同核對后方可執行,用后保留安瓿,搶救結束后及時補寫醫囑。
10、重新整理后的醫囑,必須經第2人核對,方可執行。
11、堅持每日查對醫囑,護士長每周對全病房醫囑大查對1次,查出問題及時糾正并予以登記。
12、各科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種類、劑量、時間、皮膚。
13、低頻治療時,查對極性、電流量、次數。
14、高頻治療時,檢查體表、體內有無金屬異常。
15、針刺治療前,檢查針的數量和質量,取針時,檢查針數和有無斷針。
(二)輸血科
1、采血做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標本時,要認真“三查七對”。
2、取血時,要與發血人共同查對科別、病房、床號、姓名、血型、交叉配血結果、血瓶號、采血日期,血液有無凝血或溶血,血瓶有無裂痕。
3、輸血前必須2人查對病人床號、姓名、住院號及血型,無誤后方可輸入。
4、給血者血瓶一定要保留至輸完血后無反應方可處理。
(三)營養科
1、每日查對醫囑后,核對病人床前飲食卡、床號、姓名及飲食種類。
2、發飲食時,查對與飲食卡飲食種類是否相符。
(四)手術室
1、術前接病人時,必須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診斷、手術名稱及部位,查對術前用藥、配血報告、藥物過敏實驗結果等。
2、術前必須查對姓名、診斷、手術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藥。
3、凡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必須在術前、縫合前、后,清點核對器械和紗布、紗墊、縫針、縫線軸的數目是否相符。
4、手術取下的標本,由洗手護士與術者核對,方能填病理檢驗單送檢。
(五)供應室
1、注射器包裝時,查對是否配套、有無破損,針頭是否帶鉤。
2、輸液器包裝時,查對輸液瓶的光潔度,皮管有無粘連,莫非氏滴管有無倒置。
3、包裝診療包時,查對物品是否齊全,性能是否完好,清潔度是否符合要求。
4、發物時要查對名稱、消毒日期及滅菌指示卡是否變黑。
5、收回物品時,查對物品是否齊全及清潔處理情況。
(六)臨床醫學實驗中心
采取標本時,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檢驗目的。
收集標本時,查對科別、姓名、性別、聯號、標本數和質量。
檢驗時,查對試劑、項目,化驗單與標本是否相符。
檢驗后,查對目的、結果。
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七)病理科
收集標本時,查對單位、姓名、性別、聯號、標本、固定液。
制片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切片數量。
診斷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臨床診斷、病理診斷。
發報告時,查對單位。
(八)放射科
檢查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年齡、片號、部位、目的。
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條件、時間、角度、劑量。
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九)藥房
配方時,查對處方的內容、藥物劑量、配伍禁忌。
發藥時,查對藥名、規格、劑量、用法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標簽(藥袋)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藥品有無變質,是否超過有效期;查對姓名、年齡,并交待用法及注意事項。
篇3:醫務處來電登記制度
醫院醫務處來電登記制度
為進一步提高醫務處工作效率,避免遺漏重要來電內容而影響醫務處正常工作,特制定蘭州大學第二醫院醫務處各相關科室來電登記制度。
1、醫務處各相關科室應建立電話登記本,用于登記各類業務相關電話,以備查用;
2、來電登記實行“首接負責制”原則,接電話人如實記載,內容要言簡意明、準確無誤,條理分明,書寫工整;
3、來電登記,時間以年月日時分計,對重要電話要向對方復述記錄內容,以免差錯,記錄內容包括來電單位、來電人、主要內容、回電號碼、記錄人姓名等六項;
4、根據來電內容,分清輕、重、緩、急,采用“急事先辦”的處理原則;
5、對于各類上級指令性工作電話,在登記后及時匯報上級領導,電話交辦事項傳達做到及時、準確、不遺漏;
6、臨床、醫技等科室的各類電話,要及時處理,重大事件要第一時間上報醫務處領導,確保各類工作及時得到妥善處理;
7、對反映重大事宜或涉及領導干部的來電,在得到領導批示后應迅速辦理,記錄人不得擅自處理或拖延辦理時間;對一般的問題信訪,按照“分級負責、分工歸口”的原則處理;
8、做好電話登記存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