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學德育工作制度5

小學德育工作制度5

2024-07-15 閱讀 7223

小學德育工作制度(5)

1、德育工作要認真執行《*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小學德育綱要》。認真實施《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三個好”(在校做好學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會做好少年)和“三個習慣”(良好的學習、行為、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等。

2、建立校德育領導小組。建立校長、德育處、班級的三級責任教育網。校長根據情況的不斷變化,負責德育目標的制訂與督導;德育處負責日常德育工作的監督、管理與協調;班級負責逐日的檢查、評比、協助處理偶發事件,班主任負責本班學生的教育、管理、家訪和后進生的跟蹤轉化及工作檔案的整理。做到分工明確,職責落實。

3、德育主任全面負責學生的德育工作。制定每學期德育工作計劃。定期檢查。組織各種針對性活動,抓好班主任隊伍建設,加強對學生的管理。

4、認真實施《德育工程》等政策法規,在學生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利用德育基地、歌曲、影視、宣傳欄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嚴格執行每周一升國旗制度。

5、中隊要根據各自的特點和任務變化,發揮少先隊的德育功能,參與學校管理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定期召開會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6、班主任要全面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發育狀況。建立起良好的班集體,開好主題班會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為和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習慣。在教育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德育工作原則和方法,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以正面教育、啟發引導、表揚鼓勵為主,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循循善誘,寓教于樂。嚴禁挖苦、諷刺、侮辱、孤立、打擊、訓斥學生,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7、科任教師要協助班任老師做好班工作,做到教書育人,要寓德育滲透于科學教學之中。

8、有計劃的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包括家務勞動、公益勞動、社會調查、警民共建等。

9、辦好家長學校。每期最少召開一次家長會。班主任應定期做好家訪工作。

10、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等教育,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1、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舉行運動會(一般1―2年舉行一次)。

12、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

1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德育工作網絡。學校和班級要定期召開家長座談會和做好家訪工作,并做好記錄。

14、建立“德育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針對學校各方面的情況,討論研究德育工作,對學生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德育管理和教育。

15、每周一上午第二節課舉行升國旗儀式,要完善國旗下講話制度,使國旗下講話成為教育學生的重要途徑。

16、班主任應按班主任手冊認真填寫有關內容,并在學期結束后上交德育處。

17、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安全、自救等教育,嚴禁發生違法犯罪現象,防止各類意外事故發生。

18、認真執行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制度,建好學生健康卡,定期體檢,定期召開運動會。

19、做好優秀班主任、優秀輔導員、三好學生、優秀班集體、優秀中隊的評選工作。

20、德育領導小組成員在杭好本條塊德育工作的同時,還要認真搞好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對全校德育工作提出合理建議和最佳實施方案。

21、充分發揮廣播、畫廊、墻報等校園文化陣地的宣傳教育作用,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

篇2:X學校德育管理規章制度

學校德育管理規章制度

德育管理規章制度

一、班主任的任用和管理規定

1、班主任的任免:班主任由校長根據班主任任職的基本條件任命;不稱職的,可撤銷或免去其班主任職務。

2、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學校分工政教處負責對班主任的工作進行具體的指導和管理。

3、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在任職期間,學校規定月發放崗位津貼80-120元。

4、班主任的培訓和獎勵:

(1)學校每學期對班主任培訓一次。學校還為班主任的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機會。

(2)學校每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會議。一學期舉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討會。

(3)每學年舉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和表彰會,學年評選優秀班主任,評選上的給予一定物質獎勵,成績突出者推薦上級表彰獎勵。

5、建立班主任檔案作為考核晉級,評定職務,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二、班主任工作常規

1、開學報名注冊時,收齊學生的“家庭報告書”、“假期作業”和“社會實踐調查表”等材料,接收學生報名注冊。

2、開學后兩周內,編定學生座位,選好班干部。

3、開學后兩周內,訂好本學期工作計劃(內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紀教育、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班風、學風建設,家訪及轉化后進生,主題班會,周會課計劃等)。

4、常規工作要求:

(1)上好周會課。每周星期一下午的周會課,要認真準備并上好。

(2)開好主題班會。要求每月一次,做到有備課,有教案,有主題,有創新,有效果,有記錄。

(3)家訪。要求每生每學期最少一次,形式可上門訪、信訪、電話訪、家庭報告書等。

(4)轉化后進生。要求建立檔案,做到教育、家訪進步、效果等都有記錄。轉化率達95%以上。

(5)文體活動。除參加學校、年級組織的比賽外,班內組織文娛、體育、科技等活動每學期不少于2-3次。

(6)社會實踐活動。初中學生每年不少于三天;高中學生每學年不少于七天(包括社會勞動)。

(7)總結工作:①每學期期中考試后,要進行一次工作總結并向政教處匯報班內情況。②每學期結束前寫好學生評語,填好家庭報告書,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填好班主任工作情況匯報表,寫好專題總結或論文,放假離校前發出家庭報告書,上交所有材料由政教處驗收。學年結束時,除做好每學期結束必做的工作外,還要進行學生學年德育考核,認真填寫學生德育檔案,并準時上交政教處。

5、完成學校其他臨時交辦的工作。

三、教師家訪電訪信訪制度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直接溝通的重要形式,是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手段。全校教職工都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家訪。為此,特作如下要求:

1、家訪的意義。家訪是“三結合”教育的有效形式。全體教職工要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要克服家訪只是班主任的事,與已無關的思想。

2、家訪的目的。家訪是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并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情況,通過互通情報,掌握學生的動態,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學生能健康成長。

3、家訪的內容。要克服過去只有學生出了問題犯了錯才家訪的錯誤認識。這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告狀式家訪應當廢止。家訪中,教師應當向家長如實全面匯報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只講缺點和錯誤。通過家訪,教師不僅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同時,也可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

4、家訪的形式。家訪的形式可以直接登門訪問,也可以書信、電話聯系以及召開家長會等形式進行。

5、具體要求:

(1)家住縣城的,班主任盡量直接上門家訪,鄉鎮的可用其它形式進行。但不論采用何種形式,每個學生家訪一學期不少于一次,各年級一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

(2)采用家庭報告書形式的家訪,在開學時應收回家庭報告書,并檢查有無家長簽回意見,如空缺的應及時補做這一工作。

(3)凡犯了錯誤或受紀律處分的學生,班主任一定要進行家訪,把情況如實反映,取得家長配合,以便進行教育。

(4)班主任進行各種形式的家訪,都必須做好記錄,形成家訪檔案,學期結束時家訪工作情況向政教處匯報。

(5)家訪時,教師必須清正廉潔、光明正大、為人師表,維護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學校的聲譽,以取得家長的信賴和支持。

篇3:X學校德育管理規章制度

學校德育管理規章制度

德育管理規章制度

一、班主任的任用和管理規定

1、班主任的任免:班主任由校長根據班主任任職的基本條件任命;不稱職的,可撤銷或免去其班主任職務。

2、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學校分工政教處負責對班主任的工作進行具體的指導和管理。

3、班主任的待遇:班主任在任職期間,學校規定月發放崗位津貼80-120元。

4、班主任的培訓和獎勵:

(1)學校每學期對班主任培訓一次。學校還為班主任的素質水平和業務能力的提高創造更好的條件和機會。

(2)學校每月召開一次班主任工作會議。一學期舉行一次德育工作研討會。

(3)每學年舉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和表彰會,學年評選優秀班主任,評選上的給予一定物質獎勵,成績突出者推薦上級表彰獎勵。

5、建立班主任檔案作為考核晉級,評定職務,評選先進的重要依據。

二、班主任工作常規

1、開學報名注冊時,收齊學生的“家庭報告書”、“假期作業”和“社會實踐調查表”等材料,接收學生報名注冊。

2、開學后兩周內,編定學生座位,選好班干部。

3、開學后兩周內,訂好本學期工作計劃(內容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紀教育、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班風、學風建設,家訪及轉化后進生,主題班會,周會課計劃等)。

4、常規工作要求:

(1)上好周會課。每周星期一下午的周會課,要認真準備并上好。

(2)開好主題班會。要求每月一次,做到有備課,有教案,有主題,有創新,有效果,有記錄。

(3)家訪。要求每生每學期最少一次,形式可上門訪、信訪、電話訪、家庭報告書等。

(4)轉化后進生。要求建立檔案,做到教育、家訪進步、效果等都有記錄。轉化率達95%以上。

(5)文體活動。除參加學校、年級組織的比賽外,班內組織文娛、體育、科技等活動每學期不少于2-3次。

(6)社會實踐活動。初中學生每年不少于三天;高中學生每學年不少于七天(包括社會勞動)。

(7)總結工作:①每學期期中考試后,要進行一次工作總結并向政教處匯報班內情況。②每學期結束前寫好學生評語,填好家庭報告書,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填好班主任工作情況匯報表,寫好專題總結或論文,放假離校前發出家庭報告書,上交所有材料由政教處驗收。學年結束時,除做好每學期結束必做的工作外,還要進行學生學年德育考核,認真填寫學生德育檔案,并準時上交政教處。

5、完成學校其他臨時交辦的工作。

三、教師家訪電訪信訪制度

家訪是教師與家長之間直接溝通的重要形式,是學校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手段。全校教職工都必須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家訪。為此,特作如下要求:

1、家訪的意義。家訪是“三結合”教育的有效形式。全體教職工要高度重視,并積極參與,要克服家訪只是班主任的事,與已無關的思想。

2、家訪的目的。家訪是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并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表現情況,通過互通情報,掌握學生的動態,以便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使學生能健康成長。

3、家訪的內容。要克服過去只有學生出了問題犯了錯才家訪的錯誤認識。這種“無事不登三寶殿”的告狀式家訪應當廢止。家訪中,教師應當向家長如實全面匯報學生的優點和缺點,不能只講缺點和錯誤。通過家訪,教師不僅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同時,也可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

4、家訪的形式。家訪的形式可以直接登門訪問,也可以書信、電話聯系以及召開家長會等形式進行。

5、具體要求:

(1)家住縣城的,班主任盡量直接上門家訪,鄉鎮的可用其它形式進行。但不論采用何種形式,每個學生家訪一學期不少于一次,各年級一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

(2)采用家庭報告書形式的家訪,在開學時應收回家庭報告書,并檢查有無家長簽回意見,如空缺的應及時補做這一工作。

(3)凡犯了錯誤或受紀律處分的學生,班主任一定要進行家訪,把情況如實反映,取得家長配合,以便進行教育。

(4)班主任進行各種形式的家訪,都必須做好記錄,形成家訪檔案,學期結束時家訪工作情況向政教處匯報。

(5)家訪時,教師必須清正廉潔、光明正大、為人師表,維護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學校的聲譽,以取得家長的信賴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