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公路養護中心事故認定制度

某公路養護中心事故認定制度

2024-07-15 閱讀 4625

公路養護中心事故認定制度

1、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依據交警部門對事故責任的裁定和本辦法中的規定和事項綜合裁定。

2、本辦法中所稱的后果自負責任,包括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等一切責任。

3、若發生安全事故,當事人所承擔的經濟責任,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除去保險公司理賠部分)大小責任輕重而定,具體承擔比例如下:

直接經濟損失全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

5000元以下25~30%20~25%15~20%

5000元以上20~25%15~20%10~15%

10001元以上15~20%10~15%5~10%

20001元以上10~15%5~10%1~5%

4、安全生產實行一票否決,凡出現責任事故的單位和個人,除按規定罰款外,還須扣除責任人、當事人的風險保證金,取消當年評先評優資格。

篇2:某綠化養護技術方案

綠化養護技術方案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養,只有精心養護才能出精品工程。為確保高質量完成養護任務,創精品工程,特制定本方案。

綠地養護分為草坪養護和樹木養護。其主要工作內容有:澆灌、施肥、中耕除草、修剪整形、病蟲害防治、防臺抗汛、防寒等。

(一)、草坪養護技術要點:

草坪"三分種、七分養",無論新建植的草坪和已成坪的草坪都應加強養護管理,做到及時修剪、合理施肥、及時灌溉。草坪養護原則是:均勻一致,純凈無雜,四季常綠。其養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灌水、施肥、修剪、除雜、通氣等內容。

1、灌水:生長季節,根據降水量、草種適時適量灌水。一般可分為3個時期:返青到雨季前,根據土壤保水性能的強弱及雨季來臨的時間可灌水2-4次;雨季土壤含水量已達到滿足草坪生長需要的要求,基本可以停止灌水;雨季后至枯黃前,可根據情況灌水4-5次。不論何種灌溉方式,都應多灌溉幾次,每次水量少些,最大到地面剛剛發生徑流為度。

2、施肥:為保持草坪葉色嫩綠、生長繁密,必須施肥,尤其氮肥更為重要。在生長季每月或每兩個月施一次。這樣可增加枝葉密度,增強耐踐踏性。

3、修剪:修剪是草坪養護的重點,而且是費工最多的工作。修剪能控制草坪的高度,促進分蘗,促進葉片密度,控制雜草生長,使草坪平整美觀。修剪草坪一般都用剪草機。小面積草坪可用側掛式割灌機。

4、除雜:除雜是要一項繁重的工作,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利用人工、機械、化學相結合的手段除盡雜草。初春雜草生長時就要進行鏟除,但雜草種類繁多,不能一次除盡,春夏季要進行3-6次,切勿讓雜草結籽,否則又會大量滋生。

防、除雜草的最根本方法是合理的肥水管理,以促進草的生長勢,增強與雜草的競爭能力并通過多次修剪,抑制雜草的發生。

5、通氣:通氣主要采用以下措施:

打孔:使用打孔機打孔可以促進水分滲透、增加透氣性。平整的草坪,每年打孔一次,上下邊坡因坡度條件限制,可省略不打。

攤沙覆土:每次結合打孔進行,材料應使用細沙或細黃土,攤沙覆土后可以提高草坪平整度、透氣性,增加草坪草的分蘗數量。一般采用人工攤鋪,有條件時可使用噴沙機噴沙,提高平整程度和工作效率。

疏草:使用疏草機疏草可以促進草坪更新復壯、增加透氣性。

切邊:蔓延出路沿石的部分,每年應修邊一次,侵入喬木、灌木、草本花卉的養護圈的草坪草,應結合中耕進行切邊。切邊要求整齊、明顯,要有60度夾角。

(二)、樹木的養護技術要點:

綠地植物的養護管理工作,必須一年四季不間斷地進行,其內容有灌水、排水、施肥、整形與修剪、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防寒等。

1、灌水與排水

(1)、灌水的時間、水量:

根據不同生長季節的天氣情況,不同植物種類,不同樹齡及土壤情況確定灌水與排水量,適當淋水。

夏季澆灌宜早、晚進行,冬季澆灌宜在中午進行。澆灌要一次澆透,尤其是春、夏季節。

若處高溫久旱(氣溫高于35攝氏度,10天未下雨),應及時進行澆灌,一般應在清晨或傍晚進行澆灌。

觀花樹種,特別是花灌木的灌水量和灌水次數均比一般的樹要多;對于喜歡濕潤土壤的樹種,也應多灌水。

對沙地種的樹木灌水時,因沙土容易漏水,保水力差,灌水次數應當增加,應小水勤澆,并施有機肥增加保水保肥性。低洼地也要小水勤澆,注意不要積水,并應注意排水防堿。較粘重的土壤保水力強,灌水次數和灌水量應當減少,并施入有機肥和河沙,增加通透性。

此外,灌水應與中耕除草、培土等土壤管理措施相結合。

(2)、灌水與排水的方法

灌水:正確的灌水方式,可使水分布均勻,節約用水,減少土壤沖刷,保持土壤的良好結構,并充分發揮水效。我公司在此次養護工程中主要采用人工澆水,其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澆水前松土,并作好水穴(堰),深約15-30cm,大小視樹齡而定,以便灌水。有大量樹木要灌水時,應根據需水程度的多少依次進行,不可遺漏。忌澆半截水。

排水:排水是防澇保樹的主要措施。土壤水分過多,氧氣不足,抑制根系呼吸,減退吸收功能;嚴重缺氧時,根系進行無氧呼吸,容易積累酒精使蛋白質凝固,引起根系死亡。特別對耐水力差的樹種更應抓緊時間及時排水。因此在綠地養護中要合理分布排水,確保地面無積水,以免影響植物生長。

暴雨后一天內,樹木周圍仍有積水,應予排除。對處于地勢低洼處的雪松等易受水淹的樹種可采取打透氣孔的方式排水(挖若干小洞,直徑50mm左右,至根部;垂直插入相同直徑PVC管,周邊用土填實)。

2、施肥

肥料分無機肥和有機肥兩大類。無機肥多系人工合成的化肥,有機肥多系廄肥、堆肥和農家肥。前者一般作追肥用,后者多作基肥用。

(1)施肥的方式、時間和用量

施肥方式:以有機肥為主,適當施用化學肥料,以基肥為主,基肥與追肥兼施。施用的肥料種類應視樹種、生長期及觀賞等不同要求而定。早期欲擴大冠幅,宜施氮肥;觀花、觀果樹種應增施磷、鉀肥。

施用的時間:樹木休眠期可施基肥(如豆餅),每年10月中旬至11月進行一次。樹木處于生長期,可依據植株的長勢對其施追肥。(注:花灌木應在花期前和花期后分別進行。)

施肥以陰天、小雨天為佳,不能在大雨天或大晴天正午施肥,以避免肥料淋失或灼傷。

綠地樹木種類繁多、用量和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應根據栽培環境特點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同時對樹木施肥時必須注意園容的美觀,避免發生惡臭有礙游人的活動,做到施肥后隨即覆土。

肥料的用量:施肥量受樹木生長、土壤的肥瘠、肥料的種類以及各個物候期需肥情況等多方面的影響。不同樹種對養份的要求不一樣,開花結果多的大樹應較開花、結果少的小樹多施肥;樹勢衰弱的也應多施肥。注意施肥量過多或不足,對樹木生長發育均有不良影響。施肥量既要符合樹體要求,又要以經濟用肥為原則。可根據對葉片的分析定量施肥。

(2)、施肥的方法

土壤施肥方法要與樹木的根系分布特點相適應。具體施肥的深度和范圍與樹種、樹齡、砧木、土壤和肥料性質有關。施肥方法采用有穴施、撒施、水施等。

喬木和灌木均應先挖好施肥環溝,其外徑應與樹木的冠幅相適應,深度和寬高均為25cm-30cm。

"水肥結合",灌水應與施肥、土壤管理等相結合,特別是施化肥的前后,應該澆透水,即可避免肥力過大、過猛、影響根系吸收或遭毒害,又可滿足樹木對水分的正常要求。

3、整形與修剪

樹木應通過修剪調整樹形,均衡

樹勢,調節樹木通風透光和肥水分配,調整植物群落之間的關系,促使樹木茁壯生長。

(1)、整形修剪的時間

樹木的整形修剪常年可進行,如結合抹芽、摘心、除蘗、剪枝等,但大規模整形修剪在休眠期進行為好,以免傷流過多,影響樹勢。休眠期修剪以整形為主,可稍重剪;生長期修剪以調整樹勢為主,宜輕剪。有傷流的樹種應在夏、秋兩季修剪。

(2)、整形修剪方式

各類綠地中喬木和灌木的修剪以自然樹形為主。

喬木類:主要修除徒長枝、病蟲枝、交叉枝、并生枝、騎馬枝、下垂枝、扭傷枝以及枯枝和爛頭。

灌木類:灌木修剪應使枝葉繁茂、分布勻稱;修剪應遵循"先上后下,先內后外,去弱留強,去老留新"的原則進行。

綠籬類:綠籬修剪,應促其分枝,保持全株枝葉豐滿。花球應確保春、秋兩季各修剪一次。

地被、攀緣類:地被、攀緣植物修剪應促進分枝,加速覆蓋和攀纏的功能;對多年生的攀緣植物要每年一次翻蔓,清除枯枝。

(3)、整形修剪程序

概括起來,即"一知、二看、三剪、四拿、五處理"。一知:修剪人員必須知道操作規程、技術規范及特殊要求。二看:修剪前先繞樹觀察,對實施的修剪方法心中有數。三剪:根據因地制宜、因樹修剪的原則進行合理修剪。剪時由上而由外及里、由粗剪到細剪。四拿:修剪下的枝條及時拿掉,集中運走,保證環境整潔。五處理:剪下的枝條特別是病蟲害枝要及時處理,防止病蟲害蔓延。

(4)、注意事項

修剪時切口都要靠節,剪口要平整;對于過于粗壯的大枝應采取分段截枝法,操作時必須注意安全。

修剪高大喬木時應注意人身安全,防止人從樹上或梯子上掉下。

作業人員在高處工作時,應將工具放穩,防止掉下來傷人。

4、中耕除草

(1)、樹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樹木根部疏松,易板結的土壤,在蒸騰旺季應每兩個月松土一次。

(2)、喬木、灌木周圍的大型野草,應結合中耕進行鏟除,特別注意具有嚴重危害的各類藤蔓(例如菟絲子等)。

(3)、中耕、除草宜在晴朗或雪后初晴且土壤不過分潮濕的條件下作業。中耕深度依栽植植物及樹齡而定,淺根性的中耕深度宜淺,深根性的則宜深,一般為5cm以上,如結合施肥則可適當加深。中耕宜在晴天,中耕次數:花灌木一年內至少1-2次;小喬木一年至少一次;大喬木至少隔年一次。夏季中耕結合除草一舉兩得,宜淺些;秋后中耕宜深些,且可結合人工施肥進行。

5、病蟲害防治

(1)、病蟲害的防治首先要了解病蟲害發生的原因、浸染循環及其生態環境,掌握危害的時間、部位、危害范圍的規律,才能找出較好的防治措施。

(2)、病蟲害防治的原則是"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綜合防治中應以耕作防治法為基礎,充分利用園林植物的多樣性來保護和增殖天敵,防治病蟲害,維護生態平衡。將各種經濟有效、切實可行的方法協調起來,取長補短,組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防治體系。

(3)、每星期巡視一次病蟲害發生情況,如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不要讓其蔓延擴大。噴藥時,要先小面積施用,再大量施用,即做到除病滅蟲又保證花卉生長不受害,噴藥時要按規程進行,保證人和花的安全。如死亡或染上重傳染病時,一定要于一星期內更新,重傳染病植株要立刻燒毀,避免相互傳染,擴大疫情。發現大面積的病蟲害應及時通知周邊地區。

(4)、嚴禁使用劇毒化學藥劑和有機氯、有機汞化學農藥,使用化學農藥應按有關安全操作規定進行作業。

6、防臺抗汛

昆山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夏秋季臺風發生較為頻繁,應加強防臺抗訊。

(1)、關注氣象預報信息:

通過各種新聞媒介(包括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了解天氣預報,重點關注臺風、雷雨大風和強熱帶風暴等災害性天氣的情況。提前制定、準備防臺抗臺計劃和措施,防患于未然。

(2)、臺風期間抗臺工作:

臺風來臨期間必須認真負責的做好各項抗臺準備工作,并采取相應措施。

大喬木類:可采取立支架、攀扎防風繩、加固土球、適度修剪減小受風面積等措施。

亞喬木和灌木類:可采取立支架、加固土球等措施。

近地面種植的花卉,草坪等植物:可采取培土等措施。

立支架不得損傷植物原有土球。攀扎防風繩其中一根必須在主風位。適度修剪可配合由上而下,由內而外收扎樹冠。

(3)、災后恢復工作:

臺風過后綠化人員應及時清理和恢復現場受災情況,做好相關記錄。加強養護管理,盡力挽救受損植物,補充或重建被毀景觀,努力將損失減小到最低程度。

7、防寒

(1)、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抗寒性。春季加強肥水供應,合理運用排灌和施肥技術,促進新梢生長和葉片增大,增強營養物質的積累。及時排澇,適量施用磷鉀肥,勤鋤深耕,有利于組織充實,延長營養物質的積累時間,從而更好地進行抗寒鍛煉。

(2)、根際培土:在樹木根莖部培土,防止凍傷根莖,同時又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3)、涂白:用石灰水對枝干涂白,減少因晝夜溫差引起的危害還可以消滅一些病蟲害。

(4)、草繩綁扎:用草繩包裹枝干來保溫防寒。

(三)、養護工作月歷

根據當地氣候及本工程實際情況制定本工作月歷。

1、一月份(小寒、大寒)

全年中氣溫最低的月份,露地樹木處于休眠狀態。

(1)、肥水管理:如遇過分干燥,應選擇晴天中午適當澆水;對排水不良的地被種植地進行加土或疏溝等作業;對木本矮生灌木地被施濃肥。

(2)、防治害蟲:冬季是消滅園林害蟲的有利季節。在冬季防治害蟲,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其他:及時檢查行道樹綁扎、立樁情況,發現松綁、鉛絲嵌皮、搖樁等情況時立即整改。

2、二月份(立春、雨水)

氣溫較上月有所回升,樹木仍處于休眠狀態。

養護基本與一月份相同。在做好保暖保潔工作的同時,做好春季施肥的準備工作,如:除草、松土等,著手植物替換的準備工作。

3、三月份(驚蟄、春分)

氣溫繼續上升,樹木開始萌芽。

(1)、補植:及時檢查地被的春季復蘇情況,抓緊時機補植樹木,種植時應做到隨挖、隨運、隨種,并充分澆水,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2)、肥水管理:對植物施用基肥并及時適當灌水。

(3)、病蟲害防治:隨氣溫回升,一些害蟲開始活動,本月是防治病蟲害的關

鍵時刻,注意及時防治。

4、四月份(清明、谷雨)

氣溫繼續上升,樹木均萌芽、開花或展葉,開始進入生長旺盛期。

(1)、補植:檢查植株殘缺情況,抓緊時間補植萌芽晚的樹木,對冬季死亡的灌木應及時拔除補種,對新種樹木要充分澆水。對生長過密的適當抽稀。

(2)、中耕除草:對地被中耕、除草,使土壤疏松,更多地接納春季雨水,提高土壤濕度和透氣性。

(3)、肥水管理:對草坪、灌木結合灌水,追施速效氮肥,或者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

(4)、修剪:剪除冬、春季干枯的枝條,可以修剪常綠綠籬。

(5)、病蟲害防治:加緊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6)、其它:做好綠化護欄油漆、清洗、維修等工作。

5、五月份(立夏、小滿)

氣溫急驟上升,降水量增多,樹木生長迅速。

(1)、肥水管理:樹木展葉盛期,需水量很大,應適時澆水。適當施肥以延長綠葉期。5月中旬進入梅雨季節,做好排水工作。

(2)、修剪:春季開花地被植物花后植株整理,修剪殘花。行道樹進行第一次的剝芽修剪。

(3)、防治病蟲害:5月中旬進入梅雨季節,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工作。

6、六月份(芒種、夏至)

氣溫升高,降水豐富,植物生長旺盛。

(1)、肥水管理:本月植物需水量大,不能"看天吃飯",要及時澆水,并結合松土除草、施肥以達到最好的肥水效果。同時大雨過后要及時排澇。

(2)、修剪:繼續對行道樹進行剝芽除蘗工作。對綠籬、球類及部分花灌木實施修剪。

(3)、病蟲害防治:注意病蟲害的發生,每隔10-15天噴灑200倍波爾多液1次。

(4)、防臺防汛:做好樹木防臺防汛前的檢查工作,對松動、傾斜的樹木進行扶正、加固及重新綁扎。

7、七月份(小暑、大暑)

氣溫最高,時有大風大雨情況。

(1)、肥水管理:本月天氣持續炎熱,根據天氣狀況,經常適當

澆水,提高空氣濕度;結合澆水施薄肥,盡量少施濃肥。

(2)、修剪:對多葉灌木地被,進行枝條的抽稀,修剪內部無用枝;對與電線有矛盾的樹枝一律修剪,并對樹樁逐個檢查,發現松垮、不穩立即扶正綁緊。事先做好勞力組織、物資材料、工具設備等方面的準備,并隨時派人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

(3)、病蟲害防治:注意蚜蟲、紅蜘蛛、樟葉螟、杜鵑冠網蝽等植物病害的防治。

(4)、降溫:若氣溫過高,可采取傍晚噴水等降溫措施。

8、八月份(立秋、處暑)

持續高溫,時有大風大雨。

(1)、肥水管理:加強土壤和空氣濕度的管理,經常澆水和噴水。

(2)、修剪:除一般樹木夏修外,要對綠籬進行造型修剪。

(3)、中耕除草:雜草生長旺盛,要及時的除草,并可結合除草進行施肥。

(4)、病蟲害防治:捕捉天牛為主,注意根部的天牛捕捉。蚜蟲危害、樟葉螟要及時防治。潮濕天氣要注意白粉病及腐爛病,要及時采取措施。

(5)、防臺抗汛:繼續做好防臺工作,注意結合防洪,及時排澇,防止暴雨后土壤積水。

9、九月份(白露、秋分)

進入秋季,氣溫有所下降,做好迎國慶相關工作。

(1)、肥水管理:對秋花地被植物進行施肥,并對一些生長較弱,枝條不夠充實的樹木,應追施一些磷、鉀肥。

(2)、修剪:迎接市容工作,及時清理死樹,做到樹木青枝綠葉,綠地干凈整齊。

(3)、防治病蟲害: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

(4)、其它:節前做好各類綠化設施的檢查工作。

10、十月份(寒露、霜降)

氣溫轉涼,樹木開始落葉,陸續進入休眠期。

生長高峰過后,對地被植物要進行整理,及時除去徒長枝、豎向枝及死樹,及時澆水。

11、十一月份(立冬、小雪)

氣溫下降,大部分植物開始進入休眠或半休眠,開始冬季養護工作。

(1)、肥水管理:本月起施冬肥和秋花"花后肥"。并對干、板結的土壤澆水。

(2)、翻土:對綠地土壤翻土,暴露準備越冬的害蟲。

(3)、病蟲害防治:各種害蟲在下旬準備過冬,防治任務相對較輕。

(4)、樹干涂白:用石灰水將枝干涂白,既可減少陽面樹皮因晝夜溫差大引起的傷害,又可消滅在樹皮的縫隙中越冬的病蟲。

12、十二月份(大雪、冬至)

氣溫低,全面開展冬季養護工作。

(1)、防凍:本月重點做好防凍工作。

根際培土:在樹木根莖部培土,防止凍傷根莖,同時又能減少

土壤水分蒸發。

草繩綁扎:用草繩包裹枝干來保溫防寒。

(2)、冬季修剪:對些常綠喬木、灌木進行修剪。

(3)、施肥:對已去掉枝葉的花卉,用有機肥在根頸施肥,促使翌年萌蘗粗壯。

(4)、病蟲害防治:清理雜草落葉,消滅越冬病蟲害。雜草落葉不僅是某些病蟲害的越冬場所,把綠地中的雜草落葉清理干凈,集中處理,既消滅了病蟲源,也消除了火災隱患。

(5)、做好全年地被養護的總結,并制定來年工作計劃。

具體詳見:施工形象進度計劃表(詳見附表)。

篇3:綠地養護組織措施(1)

綠地養護組織措施(一)

根據工程現場實際考察情況、現狀,結合工程的位置及相關數據分析,制定切合實際的每月養護方案對本工程尤為必要。本工程的樹種基本涵蓋了許多綠化樹木品種,種類非常豐富,現參照《杭州市城區綠地養護質量標準》,制定1-12月常規的養護方案。

(一)、養護管理的重要性

植物的養護管理在園林施工和園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及時科學的養護管理可以克服植物在種植過程中對植物枝葉、根系所造成的損傷、保證成活,迅速恢復生長勢,是充分發揮景觀美化效果的重要手段。

2、經常、有效、合理的日常養護管理,可以使植物適應各種環境因素,克服自然災害和病蟲害的侵襲,保持健壯、旺盛的自然長勢,增強綠化效果,是發揮園林植物在園林中多種功能效益的有力保障。

3、長期、科學、精心的養護管理,還能預防植物早衰,延長生長壽命,保持優美的景觀效果,盡量節省開支,是提高園林經濟、社會效益的有效途徑。

(二)、養護管理的內容

養護工作內容包括:澆水、排水、除草、中耕、施肥、修剪整形、病蟲害防治、防風防寒、綠地保潔等。

(三)、養護承諾

本綠化工程苗木養護期為2年,在工程管理養護上主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養護期間,保持苗木、草坪生長旺盛,成活率100%,無大規模病蟲害發生。

2、保持綠地內無明顯雜草,綠籬修剪整齊,草坪長度控制在10CM

以下。

3、色塊植物保持塊面整齊,喬木無風倒現象。

4、保持綠地內清潔衛生,一發現垃圾及時清除。

(四)、養護計劃

養護工作一年四季均要進行,但施工后頭幾年的養護尤為重要。因此,根據植物的生物學特性了解其生長發育規律,并結合當地的具體生態條件,制定一套符合實情的科學的養護措施,是實施養護的關鍵。結合本工程具體的生態條件,為確保養護工作按部有序進行,在保證工程人員和養護機械充足有效投入的基礎上,根據本工程特點及實際情況,為確保養護工作按部有序進行特制定如下符合實情的、科學的、常規性的養護月歷計劃。

一月

1、全面展開對落葉樹木的整形修剪作業,剪除枯、殘、病蟲枝;大小喬木上的枯枝、傷殘枝、病蟲枝及妨礙架空線和建筑物的枝杈進行修剪。

2、及時檢查行道樹綁扎、立樁情況,發現松綁、鉛絲嵌皮、搖樁等情況時立即整改。

3、經常做好防寒工作,施足冬肥,以施磷肥為主,徹底清除越冬的皮蟲囊。

4、大量積肥、漚制堆肥、為春季施肥做準備。

5、防治害蟲:冬季是消滅園林害蟲的有利季節。可在樹下疏松的土中挖集刺蛾的蟲蛹、蟲繭,集中燒死。1月中旬的時候,蚧殼蟲類開始活動,但這時候行動遲緩,我們可以采取刮除樹干上的幼蟲的方法。在冬季防治害蟲,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6、道路綠地、花壇等地要注意挑除大型野草;草坪要及時挑草、切邊;綠地內要注意防凍澆水。對排水溝雜草及溝底淤泥進行清理。

本月養護重點:

1、冬季草坪干燥,要嚴防火災的發生。

2、注意苗木的防寒工作。

二月

1、繼續進行落葉樹修剪,把各種落葉樹木修剪完。

2、防治害蟲:繼續剪除病蟲枝,以防刺蛾和蚧殼蟲為主。并注意觀察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對所有苗木、草坪噴灑一遍速撲殺和托布津,進行病蟲害防治。

3、繼續為落葉樹施足冬肥。

4、根據干旱情況,對苗木草坪進行冬季澆水,澆水在中午進行,以免苗木受凍害。

本月養護重點:

1、加強草坪防火工作,草坪最后一次修剪要低,同時加強人員巡查力度。

2、抓緊時間落實對落葉樹種的補種工作,以免錯過落葉樹種補植的最佳時間,降低成活率。

3、對于尚未完成修剪作業的綠地(主要為落葉樹種),繼續抓住樹木尚未萌動抽梢的有利時機進行全面修剪。力求通過科學、合理的修剪使得植株保持冠形美觀、通風透光,為植株的健壯生長打好良好的基礎。修剪作業切記不可盲目重剪,對于進行中度修剪(含)以上的修剪作業,作業前必須先經技術人員進行示范性修剪及講解,方可實施。

4、病蟲害防治工作,應當抓緊時間打掃雜草落葉,檢查樹木的樹干,發現卵塊、蟲蛹等,及時將其刮除銷毀;檢查植株,發現感染病蟲的枝葉,應及時剪除并燒毀。特別應當注意加強對去年病蟲為害較為嚴重地段植物的處理工作。

三月

1、天氣漸暖,許多病蟲害即將發生,本月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刻。維護、修理好各種除蟲防病器械并準備好藥品。注意蚜蟲、草履蚧的及時防治,本地園林綠地的主要蚜蟲品種有桃蚜、棉蚜等,防治方法:全面清除(灌木內)雜草,減少其遷入的機會;在發病期可用40%樂果1000-1500倍稀釋液或滅蚜松(滅蚜靈)1000-1500倍稀釋液噴殺,連噴多次,直至殺滅;蚧殼蟲主要有白盾蚧、紅蠟蚧等,防治方法:蟲害發生期,及時用手把蟲捏死;幼齡期用多滅靈600-800倍稀釋液噴殺;蟲害發生嚴重時,用敵敵畏1000倍稀釋液噴灑受害植株及蟲體上,每隔5-7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刺蛾可以繼續采用挖蛹方法。

2、春季是植樹的有利時機。土壤解凍后,應立即抓緊時機補植。植大小喬木前作好規劃設計,事先挖(刨)好樹坑,要做到隨挖、隨運、隨種、隨澆水。種植灌木時也應做到隨挖、隨運、隨種,并充分澆水,以提高苗木存活率。

3、準備苗木生長所需的氮肥或含氮肥料的施用,對植物施用基肥并灌水。

4、因春季干旱多風,蒸發量大,為防止春旱,對綠地等應及時澆水。

5、清點好死亡苗木數量,準備補種,主要是落葉苗木的補植。

6、對綠地養護細節問題的處理:對饅頭狀樹穴逐步處理成緩坡

后可更顯自然;在綠籬、色塊、樹木與草坪(特別是暖季型草坪)交界處以環狀溝隔離,一是可阻止草坪深入綠籬、色塊,另則也可以在冬季一旦發生草坪過火時,不至于對樹木等構成影響,減少損失。

本月養護重點:

1、注意觀察氣候變化,及時拆除冬季保暖措施,避免引起植物葉片黃化甚至霉爛。

2、對于冬季氣溫偏高年份,低溫對越冬害蟲影響較小,如果春季氣候條件適宜病蟲滋生,將很有可能造成植物病蟲害的爆發。為此,必須切實做好管護綠地(行道樹)的病蟲害預防工作,建立植保責任機制,隨時檢查,及時防治。近期的綠地植保工作主要抓好蚜蟲、蚧殼蟲等蟲害的防治。

3、落葉苗木缺株補種。

四月

>1、苗木開始生長,對草坪、灌木結合灌水,追施所需的速效氮肥或含氮肥料,或者根據需要進行葉面噴施,施肥時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花灌木的花后施(追)肥;

(2)進行葉面噴施作業時,應當注意藥液濃度,以免灼傷葉片;

(3)對色塊、花境、綠籬進行施肥應先行對其內部雜草的進行清理;

(4)長期單純使用化肥,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破壞生態平衡,造成環境污染。而化肥和農家肥配合使用,可以改善植物營養,提高土壤肥力,降低施肥成本,提高施肥成效,減少環境污染。兩者取長補短,緩急相濟,一般認為化肥和農家肥比例在7:3到3:7范圍內效果較好。

2、本月份氣候適宜,為園林病蟲害的滋生為害提供了有利條件。目前,各綠地普遍存在著程度不同的蚜蟲為害,而隨著氣溫的上升更將導致蚜蟲的大量繁殖。為此應抓緊時間趁早進行防治,防治可用吡蟲啉類藥劑(一遍凈)或殺滅菊酯(不能常用,易產生抗藥性)等藥噴霧。另外,還應對黃楊絹野螟、卷葉蛾、金龜子(蠐螬)等害蟲加強監控和防治。抓好地老虎、螨蟲等寄生蟲及白粉病、銹病的防治工作。

3、進行草坪地打孔,草坪經打孔透氣后,可以將堅硬密實的土壤翻動一遍,將密實的草地捅出些孔來讓小草呼吸順暢,補充水分和養料,迅建分解地面覆蓋的有機草氈層,促使草的根系茁壯發育;促使是生命要素的空氣、水和養分穿透草氈和土層;促使中性的土壤顆粒越過草氈的障礙,循環加快,增強草坪抗旱、抗病、抵御蟲害的能力。草坪新陳代謝增強,產氧量提高,節省澆水、施肥,并且能使草坪更加翠綠、健康,增加了草坪的活力和彈性。

4、低洼地填土,拔除草坪地內雜草。

5、四月上旬應抓緊時間種植萌芽晚的樹木,對冬季死亡的灌木應及時澆水及對死亡苗木進行清理、補種,對新種樹木要充分澆水。

6、做好樹木的剝芽、修剪,剪除冬、春季干枯的枝條,可以修剪常綠綠籬。隨時除去多余的嫩芽和生長部位不當的枝條。

7、綠地內養護:注意大型綠地內的雜草及攀援植物的挑除。對草坪也要進行挑草及切邊工作。

8、春季是植物修剪的重要季節,應當適時安排對管護綠地的修剪工作。修剪作業必須切記按照植物特性及立地環境等因素區別對待,絕不可純粹以"一刀切"對待,應當充分發揮各單位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作用。與此同時,還必須重視對剪后萌蘗芽的清理工作,減少植物養分的消耗。

本月養護重點:

1、防治病蟲害:蚜蟲、介殼蟲等

2、對草坪進行打孔作業是使草坪健壯生長的一項重要措施。

3、加強植物修剪、施肥。

4、節假日臨近,各綠化養護單位應當加強對綠地的日常管理,為市民、游客提供優美、詳和的節日氛圍;在月底前組織一次全面、細致的安全檢查。

五月

1、對春季開花的灌木進行花后修剪和綠籬修剪,行道樹進行第一次的剝芽修剪。按技術操作要求,對發生萌蘗的小苗根部隨時修剪剝離。

2、繼續加強對樹木的管理工作,樹木展葉盛期,需水量很大,應適時澆水。增施追費,勤施薄肥,由于本月苗木開始發葉生長,施肥以尿素為主,促進苗木生長,草坪施肥以復合肥為主。

3、病蟲害大量危害樹木花卉,應注意蟲情的預測預報,做好防蟲防病工作,本月氣溫漸高,是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高發季節,蚜蟲、天牛、介殼蟲、刺蛾、黃楊絹野螟、杜鵑網蝽等蟲害都已陸續開始發生為害;為此,應對園林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視,切實遵循"預防為主"、"防早、治小"等病蟲害防治的基本原則,采取適當、有效的防治措施,杜絕植物病蟲害的大面積暴發。由蚧殼蟲、蚜蟲等引起的煤污病也進入了盛發期,在5月中、下旬噴灑10-20倍的松脂合劑及50%三硫磷乳劑1500-2000倍液以防治病害及殺死蟲害。(其它可用殺蟲素、花保等農藥)

4、對草坪進行一次修剪,修剪高度控制在6-8cm,在5月中旬進行。

5、除去草坪和灌木中的雜草,除草采用除草劑結合人工拔除進行,除草劑采用蓋草能(1:1750倍液,除尖葉草)和使它隆(1:2000倍液,除闊葉草)進行。

6、對邊溝進行雜草清除,溝底清理,清理的泥土放在溝壁拍打壓實。

本月養護重點:

1、對尚未補種的苗木及時安排補種的基礎上,還應當強化對該地的日常管理工作。

2、抹芽是春、夏季綠化養護工作重要內容之一,抹芽不及時將直接影響到植株的養分分配,徒增植物養分消耗,要加強對苗木的抹芽工作。

3、加強苗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

4、加強春季修剪工作。

春季修剪的目的是為了樹形美觀,開花植物花繁葉茂,通過修剪控制樹冠保持一定形狀和大小,使樹體結構、枝條疏密合理,便于管理。

修剪應掌握一看、二剪、三檢查的原則,修剪前對樹木的生長勢、枝條的分布情況及需要的冠型,先了解一下,尤其對多年生枝條要慎重考慮后再下剪子。作業時由上而下,由外及內,由粗剪到細剪。從疏枝入手,把枯枝、密生枝、重疊枝等不需要的枝條剪去,再對留下的枝條進行短剪。剪口芽留在希望長出枝條的方向。最后檢查修剪是否合理,有無漏剪與誤剪,以便修正或重修。

5、修剪時,要求剪鋸必須鋒利,剪口光滑平整、嚴禁樹皮撕裂。上樹機械和折(長)梯,使用前應檢查各個部件是否靈活,有無松動,防止事故的發生。上樹操作系好安全繩。作業時,特別是在行道樹修剪時,必須有專人維護現場,以防鋸落大枝砸傷過往行人和車輛。

6、加強道路中分帶的澆水工作,澆要澆透。

7、加強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