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種植方案養護措施
綠化種植方案之養護措施
(一)、大樹移植養護措施
定植大樹后必須進行養護工作,應采取下列措施:
支撐樹干:剛栽上的大樹特別容易歪倒,要設立支架,把樹牢固地支撐起來,確保大樹不會歪斜。考慮到湖心堤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風大,所以必須采用有效的固定措施。具體措施:采用"十"字扁擔樁與三角支撐相結合,浪風繩用6.5MM鋼絲繩,花蘭螺絲索緊,固定在角鐵樁上,角鐵樁打入地內1.2M處,三角支撐點在樹林2/3處,扁擔樁可用來防止苗木下沉移位。三角支撐可有效地防止樹身過度晃動,以免根須拉斷。
澆水:養護期中,要注意澆水。在夏天,要多對地面和樹冠噴灑清水,增加環境濕度,降低蒸騰作用。
施肥:移植后第一年秋天,就應當施一次追肥。第二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要施肥2~3次。
生長素處理:為了促進根系生長,可在澆灌的水中加入0.02%的生長素,使根系提早生長健全。
包裹樹干:為了保持樹干的濕度,減少樹皮蒸騰的水分,要對樹干進行包裹。盛夏,為降低蒸騰量,也可在樹冠周圍搭蔭棚或掛草簾。裹干時可用浸濕的草繩從樹基往上密密地纏繞樹干,一直纏裹到主干頂部。接著,再將調制的粘土泥漿厚厚地糊滿草繩子裹著的樹干。以后,可經常用噴霧器為樹干噴水保濕。
(二)、苗木的養護措施
栽植較大的喬木時,在定植后應支撐,以防澆水后大風吹倒苗木。
樹木定植后24小時內必須澆足第一遍水,水要澆透,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與土緊密結合,以利根系發育。樹木定植后,每株每次澆水理可參考下表。
樹木栽植后澆水量
喬木及常綠樹胸徑(cm)灌木高度(m)綠籬高度(m)樹堰直徑(cm)澆水量(kg)
1.2-1.51-1.26050
1.5-1.81.2-1.57075
3-51.8-21.5-280100
5-72-2.590200
7-
樹木栽植后應時常注意樹干四周種植土是否下沉或開裂,如有這種情況應及時加土或平踩實。此外,還應進行及時的中耕,扶直歪斜樹木,并進行封堰。封堰時要使泥土略高于地面,要注意防寒,其措施應按樹木的耐寒性及當地氣候而定。
(三)、草坪養護措施
種植施工完成后,一般經過1~2周的養護就可長成豐滿的草坪。草坪長成后,還要進行經常性的養護管理,才能保證草坪景觀長久地持續下去。草坪的養護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灌水、施肥、修剪、除雜草等環節。
1、灌溉
灌溉可能改善草坪生育環境,補充草坪植物的水份,是草坪正常生育的保證。鑒于草坪生長季節內,草坪與環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水又是協調土壤肥力和改善小氣候的中心環節,澆灌不能按某個固定的模式實施。
(1)灌水時間
生長季節,根據不同時期的降水量及不同的草種適時灌水是極為重要的。一般可分為三個時期:
①返青到雨季前。這一階段氣溫高,蒸騰量大,需水量大,是一年中最關鍵的灌水時期,根據土壤保水性能的強弱及雨季來臨的時期可灌水2~4次。
②雨季基本停止灌水。這一時期空氣濕度較大,草的蒸騰量下降,而土壤含水量已提高到足以滿足草坪生長需要的水平。
③雨季后至枯黃前這一時期降水量少,蒸發量較大,而草坪仍處于生命活動較旺盛階段,與前兩個時期相比,這一階段草坪需水量顯著提高,如不能及時灌水,不但影響草坪生長,還會引起提前枯黃進入休眠。在這一階段,可根據情況灌水4~5次。
④一天之中,何時實施灌溉為好,首先要看怎樣灌溉。理論上講,只要灌溉的量小于同期土壤的滲透能力,一天中任何時候都能灌溉。其次得看灌溉方式。如果應用間歇噴霧或間歇噴灌,霧化度較高。此不僅能補充水分,而且能明顯地改善小氣候,有利于蒸騰作用、氣體交換和光合作用等,有助于協調土壤水、氣、肥、熱,有利于根系及地下部營養器官的擴展,同時可以帶動整個植株物質的轉運貯存,調整呼吸,促進草坪的繁茂。若用澆灌、溫灌等,需看季節,早春、晚秋均以中午前后為好,其余則以晨昏為多。
(2)灌水量
每次灌水量應根據土質、生長期、草種等因素而確定。一般草坪生長季節的干旱期內,每周約需補水20~40mm;旺盛生長的草坪在炎熱和嚴重干旱的情況下,每周需補水50~60mm或更多。通常,不論何種灌溉方式,都應多灌溉幾次,每次水量少些,最大到地面剛剛發生徑流為度。
2、施肥
為保持草坪葉色嫩綠、生長繁密,必須施肥。草坪植物主要進行葉片生長,并無開花結果的要求,所以氮肥更為重要,施氮肥后的反應也最明顯。在建造草坪時應施基肥,草坪建成后在生長季需施追肥。寒季型草種的追肥時間最好在早春和秋季。第一次在返青后,可起促進生長的作用;第二次在仲春。天氣轉熱后,應停止追肥。秋季施肥可于9、10月進行。暖季型草種的施肥時間是晚春。在生長季每月或2個月應追一次肥。這樣可增加枝葉密度,提高耐踩性。最后一次施肥北方地區不能晚于8月中旬,而南方地區不應晚于9月中旬。
3、修剪
修剪是草坪養護的重點,而且是費工最多的工作。修剪能控制草坪的高度,促進分蘗,增加葉片密度,抑制雜草生長,使草坪平整美觀。
一般的草坪一年最少修剪4~5次,修剪的次數與修剪的高度是兩個相關的因素。修剪時的高度要求越低,修剪次數就越多。草的葉片密度與覆蓋也隨修剪次數的增加而增加。應該注意根據草的剪留高度進行有規律的修剪,當草達到規定高度的1.5倍時就要修剪,最高不得超過規定高度的2倍。
4、除雜草
雜草的入侵會嚴重影響草坪的質量,使草坪失去均勻、整齊的外觀,同時雜草與目的草爭水、爭肥、爭陽光,從而使目的草的生長逐漸衰弱,因而除雜草是草坪養護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防、除雜草的最根本方法是合理的水肥管理,促進目的草的生長勢,增強與雜草的競爭能力、并通過多次修剪,抑制雜草的發生。一旦發生雜草侵害,除用人工"挑除"外,還可用化學除草劑,如用2.4-D類殺死雙子葉雜草;用西馬津、撲草凈、敵草隆等起封閉土壤,抑制雜草的萌發或殺死剛萌發的雜草;用滅生性除草劑草甘磷、百草枯等作草坪建造前或草坪更新時防除雜草。除草劑的使用比較復雜,效果好壞隨很多因素而變,使用不當會造成很大的損失,因此使用前應慎重作試驗和準備,使用的濃度、工具應專人負責。
5、通氣
即在草坪上扎孔打洞,目的是改善根系通氣狀況,調節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提高施肥效果。這項工作對提高草坪質量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一般要求50穴/m2,穴間距15cm×5cm,穴徑1.5~3.5cm,穴深8cm左右,可用中空鐵釬人工扎孔,亦可采
用草坪打孔機(恢復根系通氣性機)施行。
草坪承受過較大負荷或經常受負荷的作用,土壤板結,可采用草坪垂直修剪機,用銑也挖出寬1.5~2.0cm、間距為25cm、深約18cm的溝,在溝內填入多孔材料(如海綿土),把挖出的泥土翻過來,并把剩余泥土運走,施用高效肥料,以至補播草籽,加強肥水管理,草坪能很快生長復壯。
篇2:公路養護施工安全管理及保通辦法
第一條為維持高速公路養護作業現場秩序,規范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管理,正確引導駕乘人員按規定線路有序通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路政管理規定》、《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GB5768-1999》、《道路作業交通安全標志GA182-1998》等法律、法規和規范,結合南華路政中隊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高速公路養護作業安全管理包括:
(1)、作業(施工)單位、作業人員管理;
(2)、作業車輛、機械管理;
(3)、作業現場管理;
(4)、作業區通行(保通)管理。
南華路政中隊與楚雄管理處、交警搞好協調配合,對公路養護施工作業進行規范管理。
第三條公路需要養護施工作業時,由省公路投資公司楚雄管理處向中隊報送《公路養護施工作業情況工作函》。明確施工時間(期限)、施工路段、施工單位、施工對象(對公路特定病害情況采用對應的養護措施)、影響交通的情況下采取的交通管制措施。
第四條由作業(施工)單位向中隊報送:
(1)、經楚雄管理處審核同意的《公路養護施工作業表》;
(2)、《施工組織計劃》。主要包括:
①工程概況、工程特點和難點、施工目標;
②管理模式、質量體系、施工方案和施工工序;
③施工組織及進度、安全保障措施;
④主要車輛機具使用計劃、勞動力安排計劃;
⑤現場文明施工措施;
路政中隊對工程概況、工程特點和難點、施工組織及進度進行重點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3)、《安全保障措施》(施工保通方案),施工保通人員名單,通訊錄,施工保通人員值班表。
第五條由施工單位報送的材料經中隊與楚雄管理處,交警共同審核同意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對未經路政審核同意的施工堅決取締,責令施工方迅速恢復交通。
第六條中隊與施工單位簽訂《施工作業安全管理及保通協議》,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必要時,收取路政保通服務費。
第七條對施工單位占用、拆除、移動、涂改、損壞公路附屬設施的行為收取施工保證金。施工結束后,經路政、管理處檢查恢復原狀后全額退還施工單位,未恢復原狀的,由中隊收取公路路產損失賠償費、清理費等。
第八條中隊擬定《施工作業管理及保通方案》,進行施工作業管理及保通工作,實施對施工作業人員(保通人員)、車輛機械、施工作業現場、作業區通行(保通)的管理和監督,中隊對路巡班組進行監督考核。
第九條路巡班組的職責是:
(1)、配合、指導施工單位按國家規范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安全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
(2)、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要求必須穿著統一的反光安全標志服。無反光條的標志服需及時更換。要求施工保通人員在崗,及時引導交通,看守施工標志、標牌。禁止施工作業人員穿著拖鞋工作,禁止在工地飲酒、打鬧、隨意穿越高速公路。
(3)、對作業車輛,機械進行檢查。
①作業車輛,機械必須有明顯的安全標志,噴涂反光油漆或粘貼反光膜,并保持表面清潔。
②作業車輛必須在頂部配置黃色閃光警示燈。
③作業車輛應當停放在作業區內。
④盡量避免作業車輛在社會車輛通行路段調頭。
⑤車輛,機械須審驗合格,技術狀況完好,并配備素質相當的駕駛員、操作員。
(4)、對施工作業現場進行監督檢查。
①施工單位必須按國家規范設置明顯的施工標志、安全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
②夜間及雨雪霧天氣施工單位必須設置紅色警示信號。
③施工單位應按照公路施工養護規范堆放材料,并設置安全標志,并及時清除施工路段路面雜物。
④施工單位無擅自占用、拆除、移動、涂改、損壞公路附屬設施的行為。
(5)、在施工現場進行安全保通工作。
①引導通過施工現場的車輛按照設置的標志有序通行,服從路政員、施工保通人員的指揮。
②配合施工單位進行公路施工作業交通管制,為公路養護作業提供交通安全服務。
③對未中斷交通的施工作業路段,加強交通安全檢查。發生交通阻塞時,配合交警、管理處、施工單位做好分流、疏導工作。必要時,在施工路段入口定點值勤。
第十條路巡班組對檢查內容填寫《公路施工管理、檢查記錄表》,并要求施工現場負責人簽字。對存在的問題要當場要求施工單位,施工作業人員在規定時限內整改,不及時整改的,上報中隊,由中隊通報楚雄管理處、交警、并向路政大隊及公路所在縣市安監局匯報。
第十一條除昆瑞路政支隊的路政員依法在中隊轄區公路上履行公路作業管理及保通勤務外,其他單位不得使用路政車,路政員在中隊轄區公路上進行路政管理職務活動。
第十二條除公路防護、養護外,占用、利用或者挖掘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以及更新、砍伐公路用地上的樹木,應當事先報經路政許可。并參照本辦法執行。
篇3:養護工程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1.1為加強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規范工程建設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公路養護工程管理辦法》和《公路養護技術規范》,結合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工作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1.2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管理是指對高速公路養護生產活動進行科學的組織、計劃、設計、監督、調節、核算,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內奢包括:(1)規劃、設計、立項;(2)招標、投標;(3)實施;(4)交工、竣工驗收;(5)投入使用。
1.3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管理的目的是遵循基本建設程序,確保工程質量,縮短建設工期,降低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保護公平競爭,規范工程建設,理順工作關系,促進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建設健康發展。
1.4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管理的范圍:高速公路按其性質、復雜程度、規模大小劃分為維修保養、專項工程、大修工程。高速公路維修保養及專項、大修工程作業內容見附表。
1.5維修保養實行定額計量管理,由各高速公路管理公司或管理處(以下簡稱為各單位)自行負責,接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以下簡稱為省局)監督檢查。省局原則上每月督促檢查一次,季末小結通報,年終總評。當對維修保養隊伍實施招標時,應報請省局參加。維修保養根據各單位實際,逐步走向市場化,成立養護公司或面向社會招標選擇養護單位。
1.6全省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管理工作(專項、大修工程)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省局主要負責全省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各單位主要負責所轄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的具體實施。
1.7省局是全省已通車運營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建設的主管單位。
第二章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前期管理
2.1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前期管理主要指項目的規劃、設計、立項。
2.2養護工程項目的規劃、提出是基本建設程序的最初工作,是能否立項的重要依據,它包括養護工程項目名稱、必要性、可行性及目的、要求等。2.3單項預算費用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單處工程費用預計5000元以上)的專項工程,由各單位提出建議書和預算,省局現場勘察、審批,并報省交通廳(以下簡稱為省廳)備案。
2.4單項預算費用100萬元投資以上的專項或大修工程,由各單位
或省局提出項目建議書和概算,省局現場審核同意、批準概算后(必要時邀請省廳),由省局或各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勘察設計,并按照批準的概算和有關規范標準編制設計文件。
2.5養護工程的設計文件、預算文件由各單位在每年4月上旬前或9月中旬前上報省局,經省局審核匯總、批復或報請省廳備案、審批后執行。
第三章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招投標管理
3.1根據省廳或省局批準的設計方案和預算,并列入年度計劃后,各單位即可選擇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局屬養護工程要逐步實行招投標管理制和推行工程監理制。
3.2根據省局的實際和養護工程的特殊性,路面病害集中處治由省局機械化養護中心承擔或實行招投標,水毀搶修工程不適宜采取招投標,其他工程按照規模大小確定是否實行招投標管理。
3.3養護工程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以上的工程項目,原則上要通過招、投標方式,選擇養護施工單位。招投標工作由省局工程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接受省廳監督。省局負責招投標的工程,原則上要委托監理單位實行全過程監理。3.4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養護工程,原則上由各單位負責組織招標、投標(特殊情況也可以指定施工單位),接受省局監督。
3.5招投標工作應本著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進行,可以采用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的方式。
3.6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以下的養護工程,原則上由各單位負責組織實施。費用按照省廳、省局計劃批復,包干使用。
3.7水毀搶險工程由各單位全力組織實施,工程數量由省局工程主管部門組織核實后審批或上報省廳審批,費用根據計劃批復情況確定。
3.8外攬工程,必須經過慎重考慮,細致調查,在確保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寫出書面申請,經局工程主管部門嚴格審核,報分管局領導審批后方可進行。
第四章高速公路養護工程實施管理
4.1計劃建議書批準、招投標工作完成后,簽定施工合同,明確工程規模、投資、質量、工期,工程進入實施階段。
4.2局屬養護工程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和合同制。項目法人原則上為項目所在管理公司、管理處。
4.3對投資較大(原則500萬元以上)的養護工程,省局派駐工作組,負責養護工程的質量、數量認定和監督、協調工作。
4.4施工單位必須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所承諾的人員、機械如期到位,填寫開工申請,經監理工程師或主管單位批準后方可開工。
4.5工程質量管理
4.5.1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管理工作應把質量放在首位。要以合同條件、設計圖紙、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為依據,對施工全過程進行檢查、監督和管理,嚴把試驗關(驗證試驗、標準試驗、工藝試驗、抽樣試驗、驗收試驗)、工序交接關。
4.5.2質量缺陷
4.5.2.1監理工程師或項目負責人要堅守工地,當發現質量缺陷處于萌芽狀態時,應及時制止;當質量缺陷已出現時,應立即向施工單位發出暫停施工指令,并抄報項目實施單位。
4.5.2.2對質量缺陷的修補與加固措施,不能降低質量控制指標和驗收標準,并經項目實施單位同意方可由施工單位來完成。
4.5.2.3如果已完工程出現缺陷,但不構成工程安全的危害并能滿足設計和使用要求時,經征得項目實施單位同意可不進行加固或變更處理。如屬于施工單位責任,應通過協商降低對此項工程的支付費用。
4.5.2.4當工程發生質量事故時,監理工程師或項目實施單位應要求施工單位盡快提出質量事故報告呈報省局,省局工程主管部門應組織對質量事故責任進行裁定,明確事故責任處理費用,承擔比例和支付方式。
4.5.3高速公路養護工程項目接受省交通質量監督站和省局的質量監督和質量評定。
4.6工程進度管理
4.6.1中標通知書發出或施工單位確定后,在規定的時間內,監理工程師或項目實施單位應要求施工單位以書面形式提交工程總體進度計劃和必要的各項關鍵工程的進度計劃,進度計劃要符合合同條件并真實可靠。
4.6.2監理工程師或項目實施單位應對照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來檢查、控制工程進度。當發現工程現場的組織安排、施工工序或人力和設備與進度計劃的方案有較大不一致、有可能影響到總體工期時,應要求施工單位采取加快的措施,以趕上進度計劃中的階段目標或總體目標。由于施工單位的原因造成工程進度的延誤,而且施工單位拒絕接受指令,或雖然采取了措施但仍不能趕上預期的工程進度,并將使工期難以完成,監理工程師或項目實施單位應給施工單位發出書面警告,同時抄報主管部門以便采取其他措施。
4.7工程費用管理
4.7.1公路養護工程資金必須專用,不得挪用和擠占。
4.7.2工程計量支付的主要依據是項目建設計劃、合同條款、合同圖紙、工程中標單價、工程進度、工程變更、技術規范。
4.7.3工程計量由監理工程師或項目實施單位的工地負責人對施工單位提出的計量申請進行審查、核實,填寫清單支付報表報請項目實施單位審批。
4.7.4工程支付由項目實施單位按照合同條款和監理工程師或項目實施單位的工地負責人認可的《清單支付報表》進行核定、主管領導審批后支付。
4.7.5工程質量保留金一般為工程總額的5-10%,缺陷責任期為一年。最終支付是項目實施單位根據缺陷責任期費用劃分情況確定并支付。
4.8合同管理
4.8.1工程變更
4.8.1.1養護工程的任何形式、質量、數量和內容上的變動,必須由監理工程師或項目實施單位核實并報請省局審核、批準后簽發工程變更令,方可實施和計量支付。
4.8.1.2變更工程費用,主要是根據工程變更數量、合同規定的單價計算方法、預算定額、計日工方法確定。
4.8.2工程延期需經項目實施單位認可,省局批準。
第五章高速公路養護工程驗收
5.1工程驗收程序
5.1.1高速公路養護工程要嚴格檢查驗收制度,提高投資效益。
5.1.2養護工程施工單位在全面完成工程后,15日內應向項目實施單位提出申請驗收報告,并附自檢(監理質量評定)合格報告。項目實施單位在收到請驗報告后,15日內組織進行交工驗收,提出完善意見。
5.1.3200萬元-50萬元的養護工程,由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交工驗收和竣工驗收,并報請省局參加竣工驗收,50萬元以下養護工程項目由項目實施單位自行交、竣工驗收(小型養護工程交竣工驗收可以一次進行)。
5.1.4200萬元以上實行招投標的養護工程的竣工驗收,由省局主持,省局在收到各單位的申請驗收報告后,應及時檢查已交驗的工程及竣工文件,符合竣工驗收條件的應及時組織驗收。
5.1.5竣工驗收條件
5.1.5.1交工驗收合格。
5.1.5.2對交工驗收時提出的補救、修復工程已處理合格。
5.1.5.3編制完竣工文件及竣工決算。
5.1.5.4施工、監理、建設等單位已編寫完匯報材料。
5.2驗收報告主要內容
5.2.1驗收工作的組織情況
5.2.2工程實施概況:工程名稱、地點、施工單位、開、竣工日期、建設依據、規模和性質、工程概預算及實際造價,工程建設主要內容(主要工程數量)。
5.2.3評價和鑒定工程項目的質量鑒定結論(評價及等級)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單位綜合評價(建設項目綜合評價及等級)
5.2.4有關決定和建議
5.2.5驗收委員會名單及有關單位代表簽字
5.3資料歸檔
5.3.1綜合文件
5.3.1.1驗收報告
5.3.1.2工程總結
5.3.1.3征地拆遷資料
5.3.1.4上級批準文件及有關指令
5.3.1.5合同
5.3.1.6工程數量完成表
5.3.2竣工決算
5.3.3竣工圖表
5.3.4設計、施工文件
5.3.4.1技術、設計文件
5.3.4.2施工文件工程質量文件試驗、檢測報告隱蔽工程檢查記錄
成品、半成品檢查記錄
5.3.4.3進度控制文件
5.3.4.4投資控制文件包括變更批復文件等
5.3.4.5施工原始記錄
5.3.5以上除《驗收報告》由驗收組整理編寫外,其余資料由施工單位在工程驗收前整理完成,裝訂成冊。做到工程、資料同時交驗。工程資料要真實、完整,符合歸檔要求,資料上簽名不能代簽。
5.3.6省局、各單位工程主管部門對工程資料逐步實行微機化管理。
第六章附則
6.1本辦法由省局養護工程科負責解釋。
6.2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執行。
6.3機電、通訊、監控工程由省局收費科管理,管理辦法由省局收費科另行制定。